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世纪60年代,以科塞为代表的“功能冲突论”掀起了社会学界的热潮。他致力于冲突的正功能而非反功能的独到研究开冲突论之先河。其中,“安全阀”理论引导着我思考其与当代中国发展的相关契合点。文章中,我从“安全阀”理论本身出发,思考了其在中国应用的力度与广度、建立“安全阀”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建立“安全阀”的主客观措施。希望通过该理论,能够促进我国和谐稳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 “安全阀” 建立 完善 和谐稳定
社会学大家科塞在美国社会学界作为领头人掀起了一股“功能冲突论”的热潮。他一反传统观点,将帕森斯与达伦多夫两者观点相结合:既反对忽视冲突,又反对把冲突与社会变迁相联系。他“关心那些有助于增加而不是减弱团体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的适应或调整的社会冲突的后果。社会冲突远非单纯‘分裂’的‘消极因素’,它可以实现群体中其他人际关系中许多确定的功能:例如,它会助于保持团体的界限,防止成员退出团体”。【1】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科塞致力于研究社会冲突的正功能而非反功能,在诸多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中,我主要对冲突所具有的“安全阀”功能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建立社会“安全阀”的制度的观点是他关于社会冲突促进社会整合与稳定的思想的直接体现。下面,我想就“安全阀”理论本身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阐发我的若干思考。
第一,我所解读的“安全阀”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贾春增曾形象地比喻过该理论“‘安全阀’可以促进过量的蒸汽不断排出,而不破坏整个结构,冲突也能帮助一个动乱的群体‘净化空气’”。【2】这一形象的比喻将科塞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平实化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理论本身而言,一个重要点即在于“冲突和敌对情绪的区别”,“安全阀”的运用在这两点间恰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某个群体产生敌对情绪,处理得当,则会保持平衡,安然无恙;反之,深化的矛盾会愈演愈烈,将会导致冲突达到饱和点而爆发,其结果将是社会动荡甚至是一场革命。以此,“安全阀”适时、适度的运用将力量无穷。而应对于敌对情绪无外乎两种主要方式:其一,直接宣泄,即在那种不破坏群体内关系的前提下,允许针对初始对象的敌意或冲突行为在社会认可的手段和限度以内表达出来,例如决斗制度、象征性复仇制度等。其二,转移宣泄对象进行宣泄,即当敌对双方关系因故破裂时,一方寻求代替对象以宣泄心中的不快,例如巫术制。纵观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更愿意采用第二种方式,并且如今社会已有此类的相关资源,例如网络上各种可以记录发表自己生活点滴琐事的平台;在日本,则有“砸盘管”,客人可以任意朝墙壁砸盘以发泄心中不满,最后付相应费用。基于这样一种“安全阀”机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点:个体或群体的确可以通过这两种形式的宣泄使得负面情绪的暂时消失或短时忘记,但它所能够做到的也仅仅是表面文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我认为: “安全阀”机制为我们提供的平台起到的“大事化小”的功效,也就足以应对社会大小之事以保持社会整体稳定、和谐常态发展。另外,科塞还注意到“安全阀”机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机制就越重要”以及“强调‘安全阀’机制必须在社会结构中加以制度化”。就这两点,我颇为赞同,开明的社会倘若不存在情绪宣泄平台,其结果只能是充满威胁;而制度化的体制则能够让人们在规范的模式下形成特定的观念以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某种和谐与默契。
第二,“安全阀”机制在当代中国的角色扮演及其建立完善的紧迫性。
建立健全的“安全阀”在当代中国显得尤为重要。近期,中国接二连三的幼儿园杀人案件,让学生家长、教育界、政府等各种组织高度警觉,。显然,被杀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根本无法反抗此种暴行。然而此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却是一个家庭、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国家。显然,被杀的孩子是那样无辜,他们是被转移了的宣泄对象。当我们每个个体以及政府在愤慨这些罪恶的犯罪者时是否有过对自身社会机制的反思。犯罪者往往是“草根”人群,他们身处社会的底层,又苦于难以寻求可以宣泄愤懑的平台,无奈之下才将对象指向无任何抵御能力的孩子身上。此外,弱势群体的不正当宣泄途径也造成了诸多社会的悲剧,令人心酸。另外,岁末的农民工工资亏欠以致自杀或其他行为来讨薪的问题、拐卖妇女卖淫造成妇女自尽问题等,其实有关弱势群体由于难于寻求合理宣泄途径造成的损失与永久性的痛苦大范围存在,但尚未引起政府、妇联等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即“安全阀”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巨大缺口问题。但目前这样的状况,就总体而言,又完全能让我们理解。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的确忽略了一些福利制度、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建设,这些因素的不完善使得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同时也就相应产生了上述的事件。我们反思着这样的社会行为。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已经逐步在“安全阀”体制上走入正轨的相应措施:1)“三农”方面的资金、技术投入。2)信访制度的设立3)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4)对社会流动人员户籍制度、居住安置、子女教育、高考问题等的关注5)人民代表基层职业领域的扩大化。我主要概括了以上五大点内容。我们需认识到的是,在以上几点中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期待着“安全阀”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真正使我国可持续发展。
第三,如何将“安全阀”机制转化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助推器。
我们知道,“安全阀”的完善对于中国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加以相应的引导与适应。客观上:其一,流动人口的一整套体系的完善,包括户籍管理、工作安排、居住环境标准、其子女教育和父母赡养问题、城市融入、社会保障等相关内容,以安顿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情感适应、生活等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其二,政府的信息公开以及真正落到实处的各种渠道,诸如信访制度。真正阳光政府的构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另外,民意的提供、采纳和解决是社会得以永葆活力的关键;其三,毕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及毕业生去处的相关质量数量保障;最后,大众传媒的“安全阀”的功能为人民大众提供的互动意见平台。另外,主观上,主要针对个体在思想、情感、心理、行为等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及自我适应。在思想上,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学会同情心理、换位思考。在行为上,我们应当在法律、道德范围内寻求合适的“发泄”途径以达到“和”的目的。较之前者的四点机制,我认为主观“安全阀”似乎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无形的力量。
综上,我分别从“安全阀”理论本身、“安全阀”建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建立“安全阀”机制的主客观措施三部分逐层深入地阐述了我对“安全阀”的解读。
参 考 文 献
【1】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P8,纽约,1964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版)》[M],P26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 “安全阀” 建立 完善 和谐稳定
社会学大家科塞在美国社会学界作为领头人掀起了一股“功能冲突论”的热潮。他一反传统观点,将帕森斯与达伦多夫两者观点相结合:既反对忽视冲突,又反对把冲突与社会变迁相联系。他“关心那些有助于增加而不是减弱团体的特殊的社会关系的适应或调整的社会冲突的后果。社会冲突远非单纯‘分裂’的‘消极因素’,它可以实现群体中其他人际关系中许多确定的功能:例如,它会助于保持团体的界限,防止成员退出团体”。【1】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科塞致力于研究社会冲突的正功能而非反功能,在诸多社会冲突的正功能中,我主要对冲突所具有的“安全阀”功能进行了深入思考,同时建立社会“安全阀”的制度的观点是他关于社会冲突促进社会整合与稳定的思想的直接体现。下面,我想就“安全阀”理论本身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应用阐发我的若干思考。
第一,我所解读的“安全阀”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贾春增曾形象地比喻过该理论“‘安全阀’可以促进过量的蒸汽不断排出,而不破坏整个结构,冲突也能帮助一个动乱的群体‘净化空气’”。【2】这一形象的比喻将科塞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平实化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就理论本身而言,一个重要点即在于“冲突和敌对情绪的区别”,“安全阀”的运用在这两点间恰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某个群体产生敌对情绪,处理得当,则会保持平衡,安然无恙;反之,深化的矛盾会愈演愈烈,将会导致冲突达到饱和点而爆发,其结果将是社会动荡甚至是一场革命。以此,“安全阀”适时、适度的运用将力量无穷。而应对于敌对情绪无外乎两种主要方式:其一,直接宣泄,即在那种不破坏群体内关系的前提下,允许针对初始对象的敌意或冲突行为在社会认可的手段和限度以内表达出来,例如决斗制度、象征性复仇制度等。其二,转移宣泄对象进行宣泄,即当敌对双方关系因故破裂时,一方寻求代替对象以宣泄心中的不快,例如巫术制。纵观当今社会,人们往往更愿意采用第二种方式,并且如今社会已有此类的相关资源,例如网络上各种可以记录发表自己生活点滴琐事的平台;在日本,则有“砸盘管”,客人可以任意朝墙壁砸盘以发泄心中不满,最后付相应费用。基于这样一种“安全阀”机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一点:个体或群体的确可以通过这两种形式的宣泄使得负面情绪的暂时消失或短时忘记,但它所能够做到的也仅仅是表面文章,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我认为: “安全阀”机制为我们提供的平台起到的“大事化小”的功效,也就足以应对社会大小之事以保持社会整体稳定、和谐常态发展。另外,科塞还注意到“安全阀”机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社会结构越僵化,‘安全阀’机制就越重要”以及“强调‘安全阀’机制必须在社会结构中加以制度化”。就这两点,我颇为赞同,开明的社会倘若不存在情绪宣泄平台,其结果只能是充满威胁;而制度化的体制则能够让人们在规范的模式下形成特定的观念以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某种和谐与默契。
第二,“安全阀”机制在当代中国的角色扮演及其建立完善的紧迫性。
建立健全的“安全阀”在当代中国显得尤为重要。近期,中国接二连三的幼儿园杀人案件,让学生家长、教育界、政府等各种组织高度警觉,。显然,被杀者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根本无法反抗此种暴行。然而此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却是一个家庭、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国家。显然,被杀的孩子是那样无辜,他们是被转移了的宣泄对象。当我们每个个体以及政府在愤慨这些罪恶的犯罪者时是否有过对自身社会机制的反思。犯罪者往往是“草根”人群,他们身处社会的底层,又苦于难以寻求可以宣泄愤懑的平台,无奈之下才将对象指向无任何抵御能力的孩子身上。此外,弱势群体的不正当宣泄途径也造成了诸多社会的悲剧,令人心酸。另外,岁末的农民工工资亏欠以致自杀或其他行为来讨薪的问题、拐卖妇女卖淫造成妇女自尽问题等,其实有关弱势群体由于难于寻求合理宣泄途径造成的损失与永久性的痛苦大范围存在,但尚未引起政府、妇联等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即“安全阀”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巨大缺口问题。但目前这样的状况,就总体而言,又完全能让我们理解。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的确忽略了一些福利制度、环境保护、人文关怀等建设,这些因素的不完善使得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同时也就相应产生了上述的事件。我们反思着这样的社会行为。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已经逐步在“安全阀”体制上走入正轨的相应措施:1)“三农”方面的资金、技术投入。2)信访制度的设立3)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4)对社会流动人员户籍制度、居住安置、子女教育、高考问题等的关注5)人民代表基层职业领域的扩大化。我主要概括了以上五大点内容。我们需认识到的是,在以上几点中我国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期待着“安全阀”机制的进一步完善,真正使我国可持续发展。
第三,如何将“安全阀”机制转化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助推器。
我们知道,“安全阀”的完善对于中国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应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加以相应的引导与适应。客观上:其一,流动人口的一整套体系的完善,包括户籍管理、工作安排、居住环境标准、其子女教育和父母赡养问题、城市融入、社会保障等相关内容,以安顿这部分特殊人群的情感适应、生活等问题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其二,政府的信息公开以及真正落到实处的各种渠道,诸如信访制度。真正阳光政府的构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另外,民意的提供、采纳和解决是社会得以永葆活力的关键;其三,毕业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及毕业生去处的相关质量数量保障;最后,大众传媒的“安全阀”的功能为人民大众提供的互动意见平台。另外,主观上,主要针对个体在思想、情感、心理、行为等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及自我适应。在思想上,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学会同情心理、换位思考。在行为上,我们应当在法律、道德范围内寻求合适的“发泄”途径以达到“和”的目的。较之前者的四点机制,我认为主观“安全阀”似乎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无形的力量。
综上,我分别从“安全阀”理论本身、“安全阀”建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及建立“安全阀”机制的主客观措施三部分逐层深入地阐述了我对“安全阀”的解读。
参 考 文 献
【1】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P8,纽约,1964
【2】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版)》[M],P268,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