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与教学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所以,小学班级管理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良好、有效的班级管理不仅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和睦、轻松、愉快、友爱的班级氛围,同时也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良好的管理艺术与沟通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管理技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指导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灵魂的塑造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班主任的刚性班级管理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背景下,仍旧存在很多小学班主任管理思想难以转变的现象,管理方式的转变形式化严重,仍旧以班级管理制度与教师管理手段强制性的维持班级制度,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者,小学班主任主观思想上的认知错误,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与学生之间沟通以及管理方式更新调整不及时的情况。首先,班主任在管理中习惯凭借自身管理经验进行学生的学习管理,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心理素质教育管理与心理发展需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学习都来源于模仿,而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教师,因此他们会在潜意识中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但由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仅仅以管理者的身份强制学生接受管理,不利于管理效果的提升与学生的发展。此外,每个学龄段的学生状态都存在差距,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需要立足于实际。低年级的学生较单纯,班主任只要采用较为简单的管理方式即可,但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认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若是沿用单一的班级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学生的抗拒心理,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分析
1.教师要采用多种班级管理方法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大量方法与措施,随着我国教育的顺利发展而不断涌现。得到班主任普遍应用的班级管理措施有:情感法、对比法、奖罚法、目标法等。不同的班级管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不同的优点与不足,如情感法是利用班主任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教师要做到信任与尊重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学习各种管理方法,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管理中选择最为合理的管理策略,自学生内心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利用学生自发的行动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2.班主任要转变管理理念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研究,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人格日益完善。过去较长时期内,学生都处于被动,一味遵从教师的命令与要求,而不敢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的人们要求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创新小学班主任的思维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
小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社会知识,心理承受能力差,为了妥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不公平问题,要做好下面这些工作:第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不得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遇到班级问题时要站在客观立场上处理,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由于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品行特点等不同而区别对待,理解学生,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能直接发号施令,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同。第二,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困难时,不要着眼于学生现在,要直接面对班级问题,要真正保护全班学生的切身利益,采取最为合理的处理措施解决班级冲突,提高管理水平。
4.鼓励小学生自我管理
当前,大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苗,在家中基本都是说一不二,因此遇到事情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良好的集体主义意识,心理发展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班主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分享,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了一次“我是小主人”的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做好班级学习园地与门窗的装饰工作,由此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有的学生自家中带来了气球,有的学生自做了折纸,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气象为之一新。再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求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自我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思想。班主任还需做到理解学生,只有信任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在看到班主任信任的目光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责任感,会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
5.组织班级集体活动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还需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要想使班级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需得到全班学生的配合与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小学班主任对工作不负责任,不善于协调班级关系,导致班级管理中出现大量问题,不能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遇到问题后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班主任。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遇到事情后积极与全班学生共同协商,与學生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组织活动的开展要适合全体学生,要帮助学生形成集体主义思想,防止出现团体的小组织,阻碍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在选择活动时要选择具有较强教育作用、包含丰富正能量的内容,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从而感受到班级活动的乐趣,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想让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从而推动我们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彩琴.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J].才智,2018(33):47.
[2] 田萍,郑德凤,郭宝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42-4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第一小学)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管理技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沿阵地,也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指导者、学生心理的保健者、灵魂的塑造者。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班级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班主任的刚性班级管理思想已经根深蒂固,虽然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背景下,仍旧存在很多小学班主任管理思想难以转变的现象,管理方式的转变形式化严重,仍旧以班级管理制度与教师管理手段强制性的维持班级制度,将学生视为被管理者,小学班主任主观思想上的认知错误,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在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缺乏与学生之间沟通以及管理方式更新调整不及时的情况。首先,班主任在管理中习惯凭借自身管理经验进行学生的学习管理,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心理素质教育管理与心理发展需求。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他们的学习都来源于模仿,而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多的教师,因此他们会在潜意识中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但由于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仅仅以管理者的身份强制学生接受管理,不利于管理效果的提升与学生的发展。此外,每个学龄段的学生状态都存在差距,小学班主任的管理方式需要立足于实际。低年级的学生较单纯,班主任只要采用较为简单的管理方式即可,但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认知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若是沿用单一的班级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学生的抗拒心理,增加班级管理的难度。
二、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分析
1.教师要采用多种班级管理方法
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大量方法与措施,随着我国教育的顺利发展而不断涌现。得到班主任普遍应用的班级管理措施有:情感法、对比法、奖罚法、目标法等。不同的班级管理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不同的优点与不足,如情感法是利用班主任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教师要做到信任与尊重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与学生建立一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所以小学班主任要学习各种管理方法,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管理中选择最为合理的管理策略,自学生内心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利用学生自发的行动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从而形成健全人格。
2.班主任要转变管理理念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目的是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去发现、研究,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讲解。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人格日益完善。过去较长时期内,学生都处于被动,一味遵从教师的命令与要求,而不敢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时期的人们要求创新教育模式,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创新小学班主任的思维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班主任要做到公平公正
小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社会知识,心理承受能力差,为了妥善处理班级管理中的不公平问题,要做好下面这些工作:第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做到公平公正,不得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遇到班级问题时要站在客观立场上处理,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不能由于学生的性别、学习成绩、品行特点等不同而区别对待,理解学生,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不能直接发号施令,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与认同。第二,在班级管理中遇到困难时,不要着眼于学生现在,要直接面对班级问题,要真正保护全班学生的切身利益,采取最为合理的处理措施解决班级冲突,提高管理水平。
4.鼓励小学生自我管理
当前,大多小学生都是家中的独苗,在家中基本都是说一不二,因此遇到事情时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具备良好的集体主义意识,心理发展存在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学班主任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学生学会包容、学会理解、学会分享,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开展了一次“我是小主人”的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做好班级学习园地与门窗的装饰工作,由此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班级的主人。有的学生自家中带来了气球,有的学生自做了折纸,在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班级气象为之一新。再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求学生开展自我管理,在班级管理中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自我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思想。班主任还需做到理解学生,只有信任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学生在看到班主任信任的目光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责任感,会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
5.组织班级集体活动
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还需组织丰富多样的班级活动,要想使班级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需得到全班学生的配合与共同努力。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小学班主任对工作不负责任,不善于协调班级关系,导致班级管理中出现大量问题,不能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在遇到问题后也不会想到自己的班主任。为了及时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遇到事情后积极与全班学生共同协商,与學生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组织活动的开展要适合全体学生,要帮助学生形成集体主义思想,防止出现团体的小组织,阻碍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在选择活动时要选择具有较强教育作用、包含丰富正能量的内容,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尽情表现自己,从而感受到班级活动的乐趣,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想让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坚持“学生为本”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从而推动我们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彩琴.抓好小学班级管理,做好班主任工作[J].才智,2018(33):47.
[2] 田萍,郑德凤,郭宝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42-43.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