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平均寿命为何有了跨越式增长?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能活多久?对这个问题最合理也最富哲理的答案也许是:活到死为止。但相信大多数人心中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地老天荒”,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期限,那希望是一万年,等到了9999年时,最好还能续期。
  但长生不老,通常只是传说,根据人类学家肯迪克·哈顿的统计,历史上相当于上古时代的新石器时代人平均寿命只有36岁,青铜器时代人的平均寿命是38岁,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与之相差无几,中世纪倒是略有下降,在32岁到38岁之间徘徊,但到了17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就已经上升为51岁。
  从整个历史趋势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是在不断延长的,至于寿命界限,按照脑容积的推算公式来进行推算,新智人的界限寿命有90岁,而现代人的界限寿命则有95岁,还是比上古先民要高出5岁。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自称谙熟养生之道或是特别受到上帝垂青而超越这个界限的人。

从龙肉、人血到青霉素


  在人类历史上,总有人为了活得更长,寻找长生的秘术奇方。秦皇汉武求取海外仙方的狂热行径和唐代诸帝对金丹灵药的前赴后继,然后除了徐福东渡产生了扶桑国的传说,这些追寻通常都没啥好结果。
  在西方,有些长生的灵药相当邪恶,像法国的德·莱斯男爵和匈牙利的巴托里伯爵夫人,他们相信沐浴和饮用儿童和少女的鲜血就可以长生不老。在将这两个养生宗的狂热信徒铲除后,人们在他们的城堡里分别发现了上百具榨干了血液的幼童和少女尸体。
  连被后世奉为“理性科学之父”的罗杰·培根也未能免俗,他的《艺术与自然中的奇迹刍议》是13、14世纪欧洲人的养生圣经。根据他提供的秘方,毒蛇肉乃是绝佳的增寿妙药,但疗效最佳的还是埃塞俄比亚的龙肉。培根本人活到79岁,大概是没吃到埃塞俄比亚龙肉的缘故。
  而在中国古代,一种男女双修的秘术也为人笃信。按照活了800岁的人瑞彭祖的理论,男女应当进行身体上的更深一步的交流,才能达到寿活百岁的神奇效果。不过这种秘术也是有代价的,往往一方延年益寿,另一方就沦为药渣。
  就像《医心方》中所记载的女神西王母一样,这位“养阴得道”的女神,“一与男交,而男立损病,女颜色光泽”,就靠着这种秘术青春永驻,登上女仙之首的地位。
  尽管古人发明了如此多稀奇古怪的手段来延年益寿,但在18世纪前,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仍然停滞不前,而从18世纪之后,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却突然间突飞猛进,以每世纪至少十年的速度飞速发展,到21世纪初,世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高达71.5岁,其中日本最高,达83.4岁。
  人类的预期寿命增长速度如此之快,原因很简单,科技的进步将人类致死的原因大大降低了。古代死神的三大必杀利器——天花、鼠疫和肺结核,都在19世纪到20世纪时被科技一一攻克。
  1928年弗莱明发现的青霉素在15年后得以批量生产,从而使肺结核这种不治之症成为一种和流行感冒差不多的疾病。鼠疫在20世纪中叶就被人类流放到了荒蛮之地,发病率以个位数来计算。
  至于天花,这种夺走了上千万人生命的瘟疫,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全面围剿,目前沦为比大熊猫还濒危的物种,只在美国和俄罗斯的两个实验室里还保留着微量样本。其他的夺命小恶魔也被人类一一寻获克胜之方,以至于在21世纪,有人甚至发出宣言:如果不出意外,能够杀死人类的只剩下人类自己。

中国人均寿命的增长


  回归到中国,同时期人均寿命也被青霉素拯救了。据金陵大学1929—1931年的调查资料,部分农村人口死亡率为28‰,婴儿死亡率为156‰,平均寿命为34—35岁;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回顾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944—1949年,中国婴儿死亡率为201‰,平均寿命为39岁左右。
  汇总数据后一般认为,20世纪的前50年,中国人口的死亡率为20‰—25‰,婴儿死亡率高达200‰,平均寿命不到40岁,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寿命最低的国家之一。而这一时期中国人口死亡率较高并非因为战争和饥荒,统计学资料表明:疾病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据“关东州地区”生命统计资料,该地区1918年因疾病(以传染病为主)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90%以上,1938年这一数据也超过80%,婴儿死亡率平均超过150‰。其他地区的统计资料也证明了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青霉素(盘尼西林)一经发现,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无数生命。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抗菌的特效,到了1944年美国能够生产出来并广泛应用,直到1958年时,已发现和生产应用了红霉素、金霉素、氯霉素、创霉素、土霉素和卡那霉素等一系列的抗菌素,而且新产品还在不断地增加。
  青霉素的广泛传播,适逢中国内战结束而加快了这类特效药在大陆的推广。中国除了进口药品就是进口原料药简单地加工成制剂来应用,而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由苏联援助建立了华北制药厂。这是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使用了德国的设备而实现了用量最大的青霉素和链霉素能够大部分自产。
  与此同时,中国也大规模推广无菌分娩,在城市、乡村提倡更卫生的生活习惯,于是文明的进步为中国带来了人均寿命的大幅提高,1960—1970年的十年间,人均寿命从43.5岁增长到62.9岁,并于1980年达到67.7岁。
  但靠科技来延续的生命究竟算不算是人生?早在1888年,一个叫沃尔特·贝赞特的作家就写了一篇很特别的科幻小说《里面的房子》,在小说里,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最终可以长生不老,生理上的一切疾病都得到医治,但意外之死却难以避免。在这个世界里,避免意外成了它运转的唯一目的。
  为了避免任何可能的危险,人们只能住在统一设计、一模一样的房子里,穿同样的衣服,在公共餐厅里吃同样的食物。为了保证每个人都活得很“安全”,永生世界被政務委员会统治,毫无疑问,为了永生这个崇高的目的,委员会必须无孔不入地支配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完美的令人窒息的乌托邦就这样被建立在永生不死的基础上。
其他文献
你来迟了整整十年,   但你還是让我高兴。   坐得离我近一些吧,   睁开你快活的眼睛:   瞧,这蓝色的笔记本——   上面的诗是我童年的冲动。   对不起,我曾悲哀地生活,   很少因为太阳而欢欣。   对不起,对不起,为了你,   我遇到了太多的人。
民间有一句歇后语,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受气。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好奇,风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为啥会两头受气呢?  风箱由木箱、风匣杆、手柄、风板、风匣嘴、进风口、出风口、燕尾翅等部件组成。家用的风箱比较小,外形为长方体,一般为上好的木材制作,轻便、耐磨、结实。至于说老鼠钻到风箱里,跑到哪头都会被风吹,那不是受气么!  农村的男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不用进灶房学做饭。但是,不外出干活的话,一定要坐在灶
有人说,写文章只该顺其自然,不要在一字一語的小节上太多留意,只要通体看来没有错,即使带着些小毛病也没关系。如果留意了那些小节,医治了那些小毛病,那就像个规矩人似的,四平八稳,无可非议,然而也只成个规矩人,缺乏活力,少有生气。文章的活力和生气全仗信笔挥洒,没有拘忌,才能表现出来。你下笔,多所拘忌,就把这些东西赶得一干二净了。  这个话当然有道理,可是不能一概而论。至少学习写作的人不该把这个话作为根据
丙寅三月十八日丁丑 晴。风浪犹大。未初,至法国海口马赛。  进口四壁洋楼高八九层,皆白色。炮台石累,极固。大小轮船,依次列数十只。下船乘小舟登岸,入接客厅。明等乘车行十余里,至店名“笛路埃得拉佩”。其内铺设以及帘幕床榻、饮食器皿,无不整洁。四面石楼七层,中置玻璃照棚。西面一门,内有石梯,宽五尺许,形如螺蛳,盘绕而上,外立铁阑,上铺花毡。住屋数百间,上下皆有煤气灯出于壁上,笼以玻璃罩,如花朵然。外国
戚继光·书法戚继光·行草书诗轴戚继光像戚继光·行草書局部明代·戚継光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散,号南塘,卒谥武毅,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幼时家贫,但他年小志大,读书努力,通晓儒经史籍。1544年他继承祖上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地区的倭寇,确保了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功
燈光已黯淡,月亮  西沉,作别夜空  退向海,我们得以返回自身  清算孤寂。如果时间  允许,我们或许可以期望的转变是  离去。忍受了时间的  损耗,却没留下我们时光的记忆。  持刃之手或馈赠之手  皆不足以致充实。形式从未属于  我们,我们的心灵之美,质疑  天堂。一次,远离海岸,  我看见一群乌鸦与风对抗。  徒劳挣扎,再来,要触地了,  它们拍打翅膀对抗比它们  更伟大的力量。我们所有人  
学完《琵琶行》有一道考试题,问“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这两句诗说明了什么?记得标准答案好像是“反映了诗人不能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只追求阳春白雪,对下里巴人鄙视嘲讽的资产阶级做派”。老师念完答案后大笑说:可去它的吧!   学杜牧的《阿房宫赋》,其中最有名的是最后一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老师评价:马克·吐温说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韵。咱们不
9月各大高校纷纷开学,大一新生的装备引人关注。从多年前的粮票、棉被到现在的手机、电脑,各个阶段的装备都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不仅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更折射出整个社会的深刻变迁。  学生论坛  新开始的真正含义  刘同学   “广州离江门很近,我也只带了高中时就在用的物品。”刘同学的家在江门,并没有特意备什么用具,只是把平常的生活用品拿到广州继续使用。“如果有什么特殊的话,那应该是乐高
我曾在一篇小说中写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少女与一个瘸腿的男青年恋爱。少女偶然说到一只名叫“點子”的鸽子,说这名字有点让人以为它是个瘸子,男青年听了想起自己,情绪变得不好。少女惊惶地道歉:“我忘了,你能原谅我吗?真的,我忘了。”于是,男青年心底荡起渴望已久的幸福感,不是因为她的道歉,而是因为她忘了,忘了他是残疾人。
昨天,我在爷爷家上完网课,就等着爷爷做的午饭,我去帮爷爷拿碗筷,他挥着菜勺说,不用,让我坐着自己挖米饭。今天两个菜,炒黄瓜和炒鸡蛋,爷爷说本来想做个鸡蛋炒韭菜,但是一看韭菜坏掉了,便炒了鸡蛋。相比前几天的炖羊肉和蒸虾是朴素简单了点,但是我心里也好受一些,毕竟不用他大费周折忙活一上午。我又想如果我不在,他自己会吃什么呢?会不会随便吃点?甚至不做饭,不吃饭。我自己在电饭煲里挖着米饭,爷爷在我背后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