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队列动作是大学生迈入院校要学的第一课,队列训练直接关系到学生气质的养成,而气质对大学生来说又将伴随终身,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队列训练之于大学生气质养成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通过队列训练来培养学生的气质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队列训练;气质;大学生
一、气质的内涵培养气质的重要性
心理学对气质的定义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团队气质代表着一个团体的整体形象,折射着一个团队的综合素质,这一独特的气质是靠严格的纪律和刻苦的训练磨砺出来的。
二、队列训练的的意义
1.队列训练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队列训练的根本目的是要把条令规定的内容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完全落实到日常队列生活中。训练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养成是关键。队列训练要求学生在执行条令方面成为自然的、自动的行为习惯的,这种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经过反复实践和锤炼而形成的。使学生的言谈举止符合条令的规定,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依靠自己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要求,增强坚强的性格,坚韧毅力,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勇于战胜困难的素质养成。使每一名大学生都知道队列训练是培养高度责任感和整体观念以及严肃认真履行职责的习惯。
2.队列训练有助于大学生气质的养成队列训练不是机械、单纯地学会条令所规定的动作要领,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大学生的“锻炼作风”“严格纪律”“培养气质”上。队列训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能规范队列动作,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雷厉风行,坚毅无畏的气质,塑造完美的形象,达到内容与形式标准地完成一个队列动作,往往伴随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操练,这是一个既单调枯燥,又耗体力的训练项目,这一过程是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磨炼,使其具有敢于吃苦、勤奋、勇敢、自信、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品质能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通过枯燥的队列训练,可以锻炼新人大学生坚毅的品质,使其养成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标准的队列动作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约束形成的,养成良好的形象。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气质
1.转变大学生思想认识,强调队列训练的重要性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之中,他们最先接触的基础训练就是队列训练。但是队列训练要求的是整齐划一、严肃紧张,与大学生此前的生活氛围形成强烈反差,而且队列动作看起来简单,也容易让大学生学员产生轻视的心理。此外,在训练场上,学员一般能够保持较为昂扬的精神面貌,但是下了训练场,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大学生学员对队列训练的意义认识不清,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在搞好训练的同时,要注重日常养成,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把条令的规定变为每名大学生学员的自觉行动,才能发挥条令在军应有的作用。改善这一状况首先要在教员授课过程中,不仅教授动作,传授技能,还应让其清楚队列训练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启发大学生学员的主动性、自觉性,使所学队列动作变为大学生学员自觉、自愿的行为;另一方面,必须将队列训练与行政管理紧密结合,利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学员,充分利用检查、考查、评比竞赛等形式,早操、集合、课外活动和晚点名等多种场合,坚持训管一致,有意识地抓好养成,使每个大学生学员队列动作都符合规定要求,并能自然地展现出来。其次要推行教学民主,促进教学相长,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及时解答学员心中的困惑;最后要引入激励机制,抓典型,作示范,表扬先进,在形象和行为意识上,自觉塑造自身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让大学生可以亲眼见证队友的转变与自身的转变,从单个人队列动作到分队队列动作,在每个阶段、每种状况之下去主动发现、自我监督、相互纠正,最终改变自身形象和风貌。
2.注重课外训练,发挥学员队管理干部的作用
隊列动作是一种形体性动作技能,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与之相反的是,队列课程“费时低效”,课程时数多,教员数量少,且课内教学以传授技能及训练方法为主,因此,要因人施教,由于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动作的习惯和反应能力的不同,只有根据受训者的不同情况,才能确定讲授的重点和深浅程度,才能把握好进度。有的队列动作的养成更多地还是依靠课外的训练,依赖于平常的训练积累和养成。对大学生学员来说,其军事训练基础本来就较弱,有限的课内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挥学员队管理干部的作用,强化大学生学员的课外训练,及时发现和纠正,始终抓好大学生学员的日常养成。学员队管理干部在学员的日常管理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角色不仅仅是应对行政管理与教育,还担负着组训和施教的任务。学员队干部就是不上课堂的教员,学员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干部的队列素质、组织指挥能力和责任心的问题。适时地开展评比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表现在队列训练上,一是由队干部抓训练,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员训练;二是以身作则,队干部在日常的整队、带队、讲评过程中,始终表现出良好的队列素养,自觉成为学员的学习榜样;三是要抓日常养成,从集合时的站姿、上课的坐姿、开饭前的行等日常队列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督导、纠正,要求学员学有所用,将课堂知识外化于日常的行动之中。
3.积极搭建平台,利用集体活动,提升大学生学员荣誉感与归属感队列训练具有标准高、要求严、强度大的特点,每一个动作的成型,都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一丝不苟、刻苦磨炼,反复练、练反复,不厌其烦地练习,这种单调、枯燥的环境,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如果训练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不能有效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感染、激励、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训练的积极性。组织所属单位进行队列会操,或是队列考核,通常是每次队列课目训练结束之后或是月终进行;也可以是组织学员外出参观见学,利用集体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自豪感,强化归属感。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学员参加分列式训练,提供大学生展现自身风采的舞台,这些活动对大学生学员来说,无疑具有鼓励和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训练热情。
总之,气质不是学来的,气质是靠持之以恒的训练培养的,队列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队列训练,来塑造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军姿、协调一致的动作、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以适应技术、战术训练的需要,进使大学生在队列训练中培养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
关键词:队列训练;气质;大学生
一、气质的内涵培养气质的重要性
心理学对气质的定义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因而它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表现染上了一层浓厚的色彩。
团队气质代表着一个团体的整体形象,折射着一个团队的综合素质,这一独特的气质是靠严格的纪律和刻苦的训练磨砺出来的。
二、队列训练的的意义
1.队列训练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队列训练的根本目的是要把条令规定的内容变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完全落实到日常队列生活中。训练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养成是关键。队列训练要求学生在执行条令方面成为自然的、自动的行为习惯的,这种习惯是一种定型的行为,是经过反复实践和锤炼而形成的。使学生的言谈举止符合条令的规定,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依靠自己的意志和自控能力,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要求,增强坚强的性格,坚韧毅力,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勇于战胜困难的素质养成。使每一名大学生都知道队列训练是培养高度责任感和整体观念以及严肃认真履行职责的习惯。
2.队列训练有助于大学生气质的养成队列训练不是机械、单纯地学会条令所规定的动作要领,而是把着眼点放在大学生的“锻炼作风”“严格纪律”“培养气质”上。队列训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它能规范队列动作,培养学生严明的组织纪律、雷厉风行,坚毅无畏的气质,塑造完美的形象,达到内容与形式标准地完成一个队列动作,往往伴随成千上万次的重复操练,这是一个既单调枯燥,又耗体力的训练项目,这一过程是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磨炼,使其具有敢于吃苦、勤奋、勇敢、自信、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品质能持之以恒地把注意力集中,通过枯燥的队列训练,可以锻炼新人大学生坚毅的品质,使其养成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标准的队列动作是经过长时间的练习约束形成的,养成良好的形象。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气质
1.转变大学生思想认识,强调队列训练的重要性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之中,他们最先接触的基础训练就是队列训练。但是队列训练要求的是整齐划一、严肃紧张,与大学生此前的生活氛围形成强烈反差,而且队列动作看起来简单,也容易让大学生学员产生轻视的心理。此外,在训练场上,学员一般能够保持较为昂扬的精神面貌,但是下了训练场,又是另外一番模样,这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大学生学员对队列训练的意义认识不清,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在搞好训练的同时,要注重日常养成,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把条令的规定变为每名大学生学员的自觉行动,才能发挥条令在军应有的作用。改善这一状况首先要在教员授课过程中,不仅教授动作,传授技能,还应让其清楚队列训练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启发大学生学员的主动性、自觉性,使所学队列动作变为大学生学员自觉、自愿的行为;另一方面,必须将队列训练与行政管理紧密结合,利用行政手段来约束学员,充分利用检查、考查、评比竞赛等形式,早操、集合、课外活动和晚点名等多种场合,坚持训管一致,有意识地抓好养成,使每个大学生学员队列动作都符合规定要求,并能自然地展现出来。其次要推行教学民主,促进教学相长,增强教学活力,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员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及时解答学员心中的困惑;最后要引入激励机制,抓典型,作示范,表扬先进,在形象和行为意识上,自觉塑造自身的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让大学生可以亲眼见证队友的转变与自身的转变,从单个人队列动作到分队队列动作,在每个阶段、每种状况之下去主动发现、自我监督、相互纠正,最终改变自身形象和风貌。
2.注重课外训练,发挥学员队管理干部的作用
隊列动作是一种形体性动作技能,需要不断的反复练习才能够掌握。与之相反的是,队列课程“费时低效”,课程时数多,教员数量少,且课内教学以传授技能及训练方法为主,因此,要因人施教,由于人的生理、心理素质,动作的习惯和反应能力的不同,只有根据受训者的不同情况,才能确定讲授的重点和深浅程度,才能把握好进度。有的队列动作的养成更多地还是依靠课外的训练,依赖于平常的训练积累和养成。对大学生学员来说,其军事训练基础本来就较弱,有限的课内教学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发挥学员队管理干部的作用,强化大学生学员的课外训练,及时发现和纠正,始终抓好大学生学员的日常养成。学员队管理干部在学员的日常管理教育中占主导地位,他们的角色不仅仅是应对行政管理与教育,还担负着组训和施教的任务。学员队干部就是不上课堂的教员,学员的养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干部的队列素质、组织指挥能力和责任心的问题。适时地开展评比竞赛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表现在队列训练上,一是由队干部抓训练,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员训练;二是以身作则,队干部在日常的整队、带队、讲评过程中,始终表现出良好的队列素养,自觉成为学员的学习榜样;三是要抓日常养成,从集合时的站姿、上课的坐姿、开饭前的行等日常队列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检查、督导、纠正,要求学员学有所用,将课堂知识外化于日常的行动之中。
3.积极搭建平台,利用集体活动,提升大学生学员荣誉感与归属感队列训练具有标准高、要求严、强度大的特点,每一个动作的成型,都要求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必须一丝不苟、刻苦磨炼,反复练、练反复,不厌其烦地练习,这种单调、枯燥的环境,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抵触的心理。如果训练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不能有效进行。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方法手段感染、激励、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训练的积极性。组织所属单位进行队列会操,或是队列考核,通常是每次队列课目训练结束之后或是月终进行;也可以是组织学员外出参观见学,利用集体活动,来加强大学生的自豪感,强化归属感。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学员参加分列式训练,提供大学生展现自身风采的舞台,这些活动对大学生学员来说,无疑具有鼓励和催人奋进的作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训练热情。
总之,气质不是学来的,气质是靠持之以恒的训练培养的,队列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通过队列训练,来塑造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军姿、协调一致的动作、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以适应技术、战术训练的需要,进使大学生在队列训练中培养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