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国高层建筑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各个城市都修建了众多高层建筑。笔者就结合多年来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经验,有针对性的论述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给排水施工 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工序较多、施工技术复杂,还涉及到众多专业的协调配合,如果设计中存在缺陷,大量预留预埋施工不准确,容易影响到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导致给排水管网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给排水管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其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日后的使用。因此,必须做好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控制,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给排水管网施工质量。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不同于多层建筑,存在许多施工难点,尤其需要做好预留预埋、分区施工、样板层施工等内容,下面就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预留预埋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网需要穿越墙体或楼板,而土建施工中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厨卫管道安装净高及坡度,影响到日后正常使用。做好预留预埋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后期管道施工对墙体的凿孔,减少对建筑结构层的破坏。在预留预埋施工前,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应该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技术协调,仔细阅读图纸,了解各种设备、洁具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安装工艺等,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定预留预埋施工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检查土建施工图纸与给排水管道布置图是否存在冲突,对各楼层的预留、预埋情况进行统计,形成一张统计表,方便土建施工人员预留预埋施工,减少预留预埋的遗漏;预留预埋施工中,应该安排专人对预留预埋工作进行监督,保证预留预埋件安装位置准确;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加强预留孔及预留套管周围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振捣密实,在振捣过程中,不得使套管出现移位等问题。总之,预留预埋工作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关键,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2、分区施工
高层建筑楼层较高、建筑面积大、垂直高度高,施工组织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给排水管网施工可以采取分区安装方法,分区施工可以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对每一个分区单独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避免施工场地混凝局面,并且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便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及质量控制。
分区施工的原则为:①按照层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或上、下两个区;②按照安装量密集程度分区,如对于公共卫生间、厨房、浴室等用水量较大,管道布置密集的地方进行单独分区。对高层建筑进行分区施工可以方便施工管理人员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及保证施工质量。
3、样板层
样板层施工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样板层能够形成一个标准的施工模板,保证标准层内管道安装形式、尺寸、位置及各类管道配件、支托架布置相同。高层建筑层数较多,一般从二层开始为标准层,标准层内结构、空间布置都相同,因此,可以选择其中一层(如标准二层)来做样板层。对样板层施工可以检查管道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各类管道布置是否存在冲突交叉,明确这些安装细节,能够解决施工中的一些困难;在样板层中施工时,首先应该仔细阅读图纸,明白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对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明确各个管道安装尺寸;对样板层施工应该重点控制管线平面布设位置、标高等,按照设计要求合理选用管道配件及解决;样板层施工完成后,应该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样板层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其他各标准层施工起到模板作用,各个楼层管道安装尺寸、位置与样板层内相同,可以明显提高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
二、给排水管道安装的原则
给排水施工中管道众多、安装工序非常复杂,在管道施工前应该对管道进行排列设计,排列设计可以保证不同类型、不同直径的管道合理布置;在管道布置中,由于管道众多,肯定会遇到冲突问题,处理管道冲突的原则为:液体与气体管道排列时,气体管道布置在上;冷热介质管理排列时,热力管道布置在上,冷水管道在下;保温与不保温管道排列时,保温管道在上;金属及非金属管道排列时,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管路相遇避让原则,分支管道给主干管让路;小口径管道给大口径管道让路。当各类管道平行布置时,要做好管线间距控制,一般以有利于阀门、保温层及管道进行检修及安装为原则。室内空间狭小时,管路间距不得过大;对于法兰边缘、热绝缘层外壁及管道外壁等突出部位,距离墙体或柱子距离不得小于100mm。在并列排布的管道上阀门手轮布置间距应控制在100mm左右。
三、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1、随着材料工艺的不断发展,给排水管道材料也得到了更新,目前给排水管网使用最多的为PP-R管,而排水管常使用UPVC管。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这两种管材具有质量轻、寿命长、安全卫生、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等优点。
2、给水管材的安装。PP-R管材有热熔及螺纹连接两种方式,目前常使用热熔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全可靠,在连接前,需要清理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和油污,管道连接时应该首先将管道与附件进行加热,当达到预定温度后,同时取下管道与附件,迅速无旋转用力插入到设计深度,使接头形成均匀的凸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刚熔接好的接头可以进行微调校正,但是不得进行旋转。管材与管件加热过程中防止加热过度,防止管道厚度变薄;管道连接完成后应该把握管道与附件,不得震动,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确保管道与附件连接牢固。
3、UPVC管材可以使用胶水粘结。胶水粘结剂在施工前应该摇匀,然后清理管道及承插口处的灰尘和油污,再用砂纸或锯条打毛承插口,形成不均匀的毛刺,然后在承插口内涂刷一层较薄的胶,在插口外部涂刷两次胶,当胶干60s后插入到预定深度,同时应该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胶干的时间,UPVC管粘结过程中严禁沾水。
4、给水管道试压。当所有的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该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范围还包括所有已安装的阀门、管道附件等,保证在管道试压前各项指标都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同时需要将不宜与管道放在一起试压的配件进行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进行封闭,并从最低处进行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应该做好应急方案,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终止试压,及时泄水并进行处理。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清洗。
四、给排水安装工程成品的保护
对安装好的管道不可以放脚手板或用做支撑,不可以踏压,其支托卡架不能用做其它用途的受力点。管道吹扫和试压时,同设备和仪表的接口必须断开,防止异物进入仪表和设备的体内。对于预留管口的临时管堵不可以随意打开,防止杂物掉入引起管道的堵塞。预制好的管道应码放整齐,垫牢、垫平、不许用物压或脚踩,也不可以双层平放。不可以在安装好的管道上拴吊物品或者搭设架子。
尽量做好同土建装饰工作的施工配合,可以先配合把样板间做好,以确定施工各方在交叉施工作业时的施工顺序,明了对洁具和土建砌体、楼板、墙面的保护措施。在搬运和安装洁具时要注意防止磕碰。洁具安装之后排水口要用防護用品堵好,对于镀铬的零件应用纸包好,以免损坏或堵塞。通水试验之前要检查地漏畅通情况,分户阀门开关情况,然后按层分户逐一进行通水试验,防止漏水使建筑工程受损。
五、结束语
给排水工程应精心组织施工,各工序上严格把关,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和美观舒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淼宏 浅论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 吕大伟 论住宅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才智 2011
【3】 郝玉玲 关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高层建筑 给排水施工 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施工工序较多、施工技术复杂,还涉及到众多专业的协调配合,如果设计中存在缺陷,大量预留预埋施工不准确,容易影响到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导致给排水管网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给排水管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项工程,其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日后的使用。因此,必须做好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控制,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给排水管网施工质量。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法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不同于多层建筑,存在许多施工难点,尤其需要做好预留预埋、分区施工、样板层施工等内容,下面就对这三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1、预留预埋
高层建筑给排水管网需要穿越墙体或楼板,而土建施工中的预留孔洞、预埋套管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厨卫管道安装净高及坡度,影响到日后正常使用。做好预留预埋工作,能够有效减少后期管道施工对墙体的凿孔,减少对建筑结构层的破坏。在预留预埋施工前,给排水施工技术人员应该与土建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技术协调,仔细阅读图纸,了解各种设备、洁具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安装工艺等,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制定预留预埋施工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检查土建施工图纸与给排水管道布置图是否存在冲突,对各楼层的预留、预埋情况进行统计,形成一张统计表,方便土建施工人员预留预埋施工,减少预留预埋的遗漏;预留预埋施工中,应该安排专人对预留预埋工作进行监督,保证预留预埋件安装位置准确;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加强预留孔及预留套管周围混凝土的振捣,保证振捣密实,在振捣过程中,不得使套管出现移位等问题。总之,预留预埋工作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关键,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进行施工。
2、分区施工
高层建筑楼层较高、建筑面积大、垂直高度高,施工组织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给排水管网施工可以采取分区安装方法,分区施工可以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的垂直空间,对每一个分区单独制定施工组织方案,避免施工场地混凝局面,并且可以缩短施工工期,便于管理人员的管理及质量控制。
分区施工的原则为:①按照层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或上、下两个区;②按照安装量密集程度分区,如对于公共卫生间、厨房、浴室等用水量较大,管道布置密集的地方进行单独分区。对高层建筑进行分区施工可以方便施工管理人员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及保证施工质量。
3、样板层
样板层施工是给排水管道施工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样板层能够形成一个标准的施工模板,保证标准层内管道安装形式、尺寸、位置及各类管道配件、支托架布置相同。高层建筑层数较多,一般从二层开始为标准层,标准层内结构、空间布置都相同,因此,可以选择其中一层(如标准二层)来做样板层。对样板层施工可以检查管道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各类管道布置是否存在冲突交叉,明确这些安装细节,能够解决施工中的一些困难;在样板层中施工时,首先应该仔细阅读图纸,明白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对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及时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明确各个管道安装尺寸;对样板层施工应该重点控制管线平面布设位置、标高等,按照设计要求合理选用管道配件及解决;样板层施工完成后,应该由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验收。样板层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其他各标准层施工起到模板作用,各个楼层管道安装尺寸、位置与样板层内相同,可以明显提高施工速度,保证施工质量。
二、给排水管道安装的原则
给排水施工中管道众多、安装工序非常复杂,在管道施工前应该对管道进行排列设计,排列设计可以保证不同类型、不同直径的管道合理布置;在管道布置中,由于管道众多,肯定会遇到冲突问题,处理管道冲突的原则为:液体与气体管道排列时,气体管道布置在上;冷热介质管理排列时,热力管道布置在上,冷水管道在下;保温与不保温管道排列时,保温管道在上;金属及非金属管道排列时,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管路相遇避让原则,分支管道给主干管让路;小口径管道给大口径管道让路。当各类管道平行布置时,要做好管线间距控制,一般以有利于阀门、保温层及管道进行检修及安装为原则。室内空间狭小时,管路间距不得过大;对于法兰边缘、热绝缘层外壁及管道外壁等突出部位,距离墙体或柱子距离不得小于100mm。在并列排布的管道上阀门手轮布置间距应控制在100mm左右。
三、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1、随着材料工艺的不断发展,给排水管道材料也得到了更新,目前给排水管网使用最多的为PP-R管,而排水管常使用UPVC管。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这两种管材具有质量轻、寿命长、安全卫生、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等优点。
2、给水管材的安装。PP-R管材有热熔及螺纹连接两种方式,目前常使用热熔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全可靠,在连接前,需要清理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和油污,管道连接时应该首先将管道与附件进行加热,当达到预定温度后,同时取下管道与附件,迅速无旋转用力插入到设计深度,使接头形成均匀的凸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刚熔接好的接头可以进行微调校正,但是不得进行旋转。管材与管件加热过程中防止加热过度,防止管道厚度变薄;管道连接完成后应该把握管道与附件,不得震动,保持足够的冷却时间,确保管道与附件连接牢固。
3、UPVC管材可以使用胶水粘结。胶水粘结剂在施工前应该摇匀,然后清理管道及承插口处的灰尘和油污,再用砂纸或锯条打毛承插口,形成不均匀的毛刺,然后在承插口内涂刷一层较薄的胶,在插口外部涂刷两次胶,当胶干60s后插入到预定深度,同时应该根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胶干的时间,UPVC管粘结过程中严禁沾水。
4、给水管道试压。当所有的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该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范围还包括所有已安装的阀门、管道附件等,保证在管道试压前各项指标都满足设计及技术规范要求。同时需要将不宜与管道放在一起试压的配件进行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进行封闭,并从最低处进行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应该做好应急方案,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终止试压,及时泄水并进行处理。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管道清洗。
四、给排水安装工程成品的保护
对安装好的管道不可以放脚手板或用做支撑,不可以踏压,其支托卡架不能用做其它用途的受力点。管道吹扫和试压时,同设备和仪表的接口必须断开,防止异物进入仪表和设备的体内。对于预留管口的临时管堵不可以随意打开,防止杂物掉入引起管道的堵塞。预制好的管道应码放整齐,垫牢、垫平、不许用物压或脚踩,也不可以双层平放。不可以在安装好的管道上拴吊物品或者搭设架子。
尽量做好同土建装饰工作的施工配合,可以先配合把样板间做好,以确定施工各方在交叉施工作业时的施工顺序,明了对洁具和土建砌体、楼板、墙面的保护措施。在搬运和安装洁具时要注意防止磕碰。洁具安装之后排水口要用防護用品堵好,对于镀铬的零件应用纸包好,以免损坏或堵塞。通水试验之前要检查地漏畅通情况,分户阀门开关情况,然后按层分户逐一进行通水试验,防止漏水使建筑工程受损。
五、结束语
给排水工程应精心组织施工,各工序上严格把关,并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优先采用先进技术,保证施工质量,使给排水工程达到节省空间、使用方便、经久耐用和美观舒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淼宏 浅论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 吕大伟 论住宅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技术 才智 2011
【3】 郝玉玲 关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