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泪里迸发出的花朵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德国19世纪伟大的抒情诗人,他集德国民歌、后期浪漫主义诗人缪勒和歌德、席勒魏玛古典主义之大成,其抒情诗既有考究的韵律、天籁般的神韵,又有高度纯净、完整、精练的形式,还有人格化的自然,独创的较为现代的艺术手法,精致凝练而又自然清新生动的语言,尼采曾宣称:“是海涅使我懂得了抒情诗人的最高意境。我上溯几千年,在所有的古老帝国里,都无法找到像他的那种悦耳而热情奔放的音乐。……总有一天,人们会宣称海涅和我是德语世界里最伟大的艺术家。”
  在海涅的抒情诗中,爱情诗最有特色,成就也最高,其中又以早年的爱情诗写得最多也最为出色,突出代表便是海涅写给阿玛莉和台莱丝姐妹俩的“阿玛莉组诗”、“台莱丝组诗”。
  阿玛莉(1799—1838)和苔莱丝(1807—1880)都是海涅的堂妹。海涅出身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其父萨姆孙·海涅曾经营呢绒生意,失败后家道中落,连海涅读大学的学费都得靠远在汉堡的叔父——百万富翁所罗门·海涅资助。正是在这一段时间,海涅经常出入叔父家,认识了两位美丽的堂妹阿玛莉和苔莱丝,有过不多一些堂兄妹间的正常交往,但多情的海涅却对她们产生了热烈的爱情,并为她们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爱情诗歌。
  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我国东方出版社出版了德国学者弗里茨·约·拉达茨的《海涅传》,译者在引言中宣称:“传记作者指出,所谓同时代人的回忆录往往不可靠,而海涅的同时代人的回忆录尤其如此,许多传说,如海涅同他的堂妹阿玛莉和特蕾泽(即苔莱丝)的两次‘伟大的恋爱’,纯属子虚乌有。”然而,翻遍这本传记,仅仅发现作者只在某处很有道理地提到海涅的某节诗“被错误地解释为第二次伟大的爱情,即对阿玛莉的妹妹特蕾泽的爱情”,而没有发现作者反驳诗人爱上堂妹并为她们写诗的明确观点,有的只是:“更糟糕的是:他的伯父(引者按:一般译者和研究者均认为所罗门是海涅的叔父,只有此译本称“伯父”)不让他接近自己的女儿……他几乎不熟悉这位堂妹,很少见到过她,几乎从未和她单独交谈过。诗人海因里希·海涅为他的堂妹所受的恋爱之苦,是社会对公民海因里希·海涅的伤害。他的富有的伯父在易北河畔的庄园奥腾森,犹如城堡被围困,来者不是为了把结婚戒指戴到手指上,而是为了得到一张塞在手指缝里的护照,这种护照名叫支票。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堂妹阿玛莉曾经给过海涅一点指望,她的父亲曾经给过他的侄子,那个‘无赖’,一点默许的暗示。”并且还明确提到,海涅在1818年,“要么在化装舞会和舞场上厮守在赋予他灵感创作了他早期诗歌中镶结成的最美的诗篇的那位冷冰冰的堂妹阿玛莉身边”。可见,译者所言倒是名副其实的“子虚乌有”,而海涅对两位堂妹的爱情,从书中可见是和以往一样的观点:这是诗人的单相思和自作多情,两位堂妹无法理解诗人的精神世界,更未对他有任何爱的感情和表示,正因为如此,诗人的这种爱情一方面显得纯洁、真挚,充满幻想色彩,另一方面又注定是徒劳、悲伤、毫无结果的,诗人描写这种爱情的诗歌因之成为诗人自己说的:从我的眼泪里/迸发出的许多花朵。
  1818年海涅来到叔父开设的银行里学习经商,在叔父家中,他见到了堂妹阿玛莉,并且在较长的时间里痴心地、狂热地爱上了她。但阿玛莉这位美丽富有的小姐却没有给过诗人一点指望。1821年8月,阿玛莉嫁给了富裕的地主伦德尔先生,诗人心灵遭受了巨创。他把这一段从痴恋的产生到最后彻底失望的欢欣与痛楚交织、幻想与真情共存的心灵历程变成了一首首真挚动人的诗歌,构成了“阿玛莉组诗”。
  在这组诗里,有恋人的美丽纯真与诗人的一见钟情:“蔷薇,百合,鸽子,太阳,/从前我对它们都热爱非常。/我不再爱它们了,我只爱着/一位娇小、美丽而纯洁的姑娘;/她本身是一切爱情的泉源,/她就是蔷薇,百合,鸽子和太阳。” “快乐无涯的少女,/你多么美丽纯真,/我愿只为你一人/献出我的生命。//你那甜蜜的眼睛/闪烁着好比月亮;/你那红润的面庞/透露出蔷薇的红光。//从你的小嘴里/闪耀出颗颗珍珠;/而最美丽的宝石/就藏在你的胸部。//快乐无涯的少女,/想从前初睹你的倩影,/我心中觉得小鹿撞撞,/那可能就是一种爱情。”有急于与爱人的渴望:“我弄得坐立不安!/少待,我就要和她相逢,/看到她,美女中的美女;——/可爱的心啊,干吗这样跳动!//时间却是一个懒惰的家伙!/慢吞吞地优哉游哉,/走路时打着呵欠;/懒惰的家伙,请你赶快!//我弄得急不可耐!/可是时间女神不懂得爱情;——秘密地发着恐怖的誓约,/她恶意地嘲笑情人的急性。”有美妙五月的爱情表白:“在绝妙的五月,/百花都在发芽,/在我的心中/爱苗也在萌芽。//在绝妙的五月,百鸟都在歌唱,/我向她表白了/我的恋慕和想望。”更有痴情、炽热的爱的表白:“我愿我的歌儿,/乃是一些花卉,/我好把它送给爱人,/让她嗅着花的香味。//我愿我的歌儿,/乃是甜蜜的吻:/我好把它秘密地/向爱人脸上奉赠。//我愿我的歌儿/乃是小小的豌豆:/我好煮成一碗豌豆汤,/它一定是十分可口。” “从我的眼泪里/迸发出许多花朵,/而我的叹息/变成了夜莺之歌。//爱人呵,如果你爱我,/我将把花儿全部向你奉赠,/而且在你的窗前/将响起夜莺的歌声。” “把你的脸贴住我的脸,/让眼泪流在一起!/把你的心贴住我的心,/让爱火烧在一起!//等我们盈盈的泪珠,/滴入这熊熊的火里,/等我两臂抱紧了你——/我情愿殉情而死!”诗人还幻想着:“在你的面颊上/是炎炎的夏天;/在你的心儿里/是冰冷的冬天。//我最爱的人儿!/这些都要改变。/你脸上将是冬天,/你心里将是夏天。”甚至借歌声展开浪漫的想象翅膀:“展开歌唱的翅膀,/恋人啊,我带你前往,/去到那恒河的花野,/我认识那儿最美的地方。//那儿在静静的月光之下,/有一座万紫千红的园林;/莲花在翘首期待/她们亲爱的姐妹光临。//紫罗兰窃窃暗笑,/仰头向星空凝视;/蔷薇花相互耳语,/秘谈着花香的故事。//温柔的聪明的羚羊/跳过来侧耳倾听;/神圣的大河之波/远远地传过来涛音。//我们要在那儿下降,/降到棕榈树林中,/安享着爱情和宁静,/做起幸福的美梦。”然而,造化弄人,让人悲苦又无奈:“一位少年爱上一位姑娘,/这姑娘却看中了别人;/那男人却别有所爱,/而且和他的爱人成婚。//这姑娘满怀气忿,/随便找了对象结婚,/嫁给一个萍水相逢的人;/那少年十分郁闷。//这是一个古代的故事,/可是它却是万古常新;/要是碰到了谁的头上,/谁就要因此裂碎了心。”更可悲的是,阿玛莉居然嫁给了一位庸俗而可怜的男人:“我在梦中看到一个可笑的小郎,/他在那里大模大样,趾高气昂,/穿着白衬衫和一件雅致的上装,/他的内心却是粗率而龌龊非常。//他的内心是庸俗而可怜,/可是外表却是凛然不可侵犯;/他在勇气的问题上滔滔而谈,/态度十分傲慢,完全大言不惭。//‘他是谁?你可知道?你来瞧瞧!’/梦神这样说罢,他就狡猾地/指给我看一面镜框里的团体照。/在婚礼的祭台前站着那位小人,/我的爱人并立一旁,他俩齐声说:‘愿意!’/无数的天使随即轰然叫道:‘阿门!’”但诗人感到最为“痛苦、气恼而难过”的却是,阿玛莉“从来没有恨过我,也从来没有爱过我”!不过,即使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失恋后的诗人不得不离开汉堡,但他对自己的恋人依旧痴心不改:“我爱过你,而今还爱你!/即使世界化为灰尘,/从它的瓦砾之中/还有我的爱火上升。” “岁月来往匆匆,/世人纷归荒冢,/唯有爱情不灭,/依然系我心中。//但愿再见一次,/向你屈膝致敬,/死别赠你一言:/‘夫人啊,我爱您!’”
  1823年6月底,因失恋于1821年3月离开汉堡的海涅,回到汉堡,并邂逅了阿玛莉的妹妹台莱丝,又对她产生了热恋,然而和上次一样,这位堂妹根本也不理解诗人,更不爱他,这次恋爱又以失败而告终。海涅再次把自己的复杂情感历程变成美妙的“苔莱丝组诗”。
  海涅在汉堡郊外遇到叔叔一家人,发现小堂妹苔莱丝很像阿玛莉,心中旧情复燃:“我踏上漫游的征程,/邂逅到我恋人的家人,/她的父母和小妹妹,/他们看到我,都欢喜得很。//他们问我一向可好,/随即自言自语说道,/我的样子没有改变,/只是面孔苍白多了。//我问起婶母和堂姊妹们,/问起许多平凡的朋友,/问起那条小小的家狗,/它的叫声是否还那样温柔。//此外我又问起了/已出嫁的恋人的消息,/他们亲切地给我答话,/说她新近生了孩子。//我向他们亲密地祝贺,/并且恳切地低声说道,/请他们为我带个信儿,/为我热诚地向她问好。//这时小妹妹在旁插口:/‘那条温柔可爱的小狗,/后来长大,发了疯,/淹死在莱茵河里头。’//小妹妹很像我的恋人,/特别是笑起来的声音;/她有那双同样的/使我感到痛苦的眼睛。”苔莱丝是那样温情、美丽、纯洁:“你好像一朵花,/这样温情,美丽,纯洁;/我凝视着你,我的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悲切。//我觉得,我仿佛应该/用手按住你的头顶,/祷告天主永远保佑你/这样纯洁,美丽,温情。”诗人深深地爱上了她:“许多天来我真大伤脑筋,/日日夜夜,思绪不宁,/可是你那可爱的眼睛,/它已使我做出了决定。//我在你眼光所射之处留停,/那滟滟的秋波,脉脉盈盈——/我脑中从来没有想过:/我还会再去爱上别人。”并且希望获得她的爱:“任他人向圣母祈祷,/向圣保禄和圣伯多禄祈祷;/可是我,我只愿向你,/向你这美丽的太阳祈祷。//给我快乐,给我亲吻,/对我体贴,对我温存,/你这姑娘中最美的太阳,/你这太阳下最美的姑娘!”但诗人却又爱你在心口难开:“别人相信,我为了失恋/苦痛得十分伤心,/后来我自己也相信,/别人的看法却是真情。//你这大眼睛的小姑娘,/我总那么对你讲,/我爱你是莫可言状,/爱情啮碎了我的心肠。//可是只有在这寂寞的室内,/我才发出这样语言,/唉,一到你的面前,/我却一向噤口默然……”诗人只好自己给自己鼓劲:“心,我的心,不要悲哀,/你要忍受命运的安排。/严冬劫掠去的一切,/新春会给你还来。//你还是那样绰绰有余!/世界还是那样美丽多彩!/我的心,只要是你情之所钟,/你都可以尽量去爱!”然而,诗人的第二次爱情注定又以失败告终,诗人只好嘲笑自己:“谁要是初上情场,/即使失利,还算神人;/可是他如果第二次上阵,/依然失锋,那就是愚人。//我就是这样一个愚人,/我又进行得毫无成绩;/太阳,月亮和星辰大笑,/我也跟着大笑——就此完结。”诗人只好到幻想中去满足自己的爱欲:“你把我的嘴唇吻破了,/还要你把它吻好,/要是你吻到晚还没有奏效,/那你也不要急躁。//你还有那整整的一夜,/我最亲爱的心上人!/你可以在这整整的一夜/尽量陶醉,多多亲吻。”(以上引诗均钱春绮译)
  “阿玛莉组诗”和“苔莱丝组诗”是海涅第一本诗集《诗歌集》的重要内容,而这部诗集是海涅的成名作,奠定了海涅在德国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使他不仅成为德国的诗人,也成为世界的诗人。限于篇幅,本文只介绍了海涅早期这两组爱情诗的主要内容。其实,这两组诗包括的内蕴相当丰富,我们引述国内两位著名学者的有关论析来稍加补充和全面概括。张玉书指出:“诗人让他的心上人出现在诗里,时而是千娇百媚的玫瑰、百合、纯洁无邪的天使,使诗人为之倾倒,愿意为她献身,时而又是一条毒蛇,虚伪、尖刻,她的巧笑、细语、秋波转瞬间变成毒药,变成利鏃,给诗人以致命的创伤,使他心灵流血、肝肠寸断。因此,在海涅的爱情诗里,便出现了歌德未曾发现、未能体验因而未尝描写的感情世界。这就是海涅情诗的独特声音,也是海涅在歌德之后居然还能夺取桂冠的原因”,他进而指出:“海涅的抒情诗就是从诗人的泪水和鲜血里萌生出来的绚丽夺目的娇花,是诗人的叹息化成的一曲优美动听、凄婉动人的夜莺之歌。他的《诗歌集》不啻一座鲜花浪漫、夜莺啼鸣的花园,让人在那里看到以往从未见到过的内心的波动,历尽了恋人心情的幽微曲折,读起来感情起伏,心潮激荡。又爱,又恨,又怕,又伤心,又幸福,又失望,期待时心灵在颤抖,受辱时灵魂在流血,欢会时的销魂陶醉,失意时的孤寂凄清。但是,海涅的情诗哀而不伤,艳而不俗,主要在于他把感情写得真实细腻,尤其是自嘲的巧妙运用,使人感到他并未沉湎于哀伤,能够自拔。他在失恋时痛哭流涕,可是并没有泪眼模糊;在意中人的欺骗和不忠的后面,他已经看见了社会的不平,门第的偏见,财产的考虑。”马家骏也谈到:“我在赏析《诗歌集》时也说过:‘海涅爱情诗中所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真挚的、充沛的,也是复杂的、理想化的。爱情激奋时则血液咆哮、心房燃烧;痛苦时则绝不欲生、悲伤万分。诗人时而含情脉脉、坐立不安,时而忧郁徘徊、心血长流。它可以观花听鸟儿而感伤,也能豁达自解而放歌山林’。就以《三版序》而言,在这首诗中,海涅说他在一座府邸门前,看到蹲着的狮身女首的斯芬克斯。作为女性,斯芬克斯的亲吻甜蜜而吮吸诗人的气息;作为猛兽,她拥抱诗人时的利爪又撕裂人的肉体。甘美与痛楚,陶醉与残酷,造成‘销魂的酷刑,极乐的苦痛’,爱情成为不解之谜。诗人写道:‘这是夜莺,它在歌唱/爱情和相思的苦情。/……歌唱眼泪和欢笑,/它凄凉地欢呼,它快乐地啜泣……’悲与喜的结合,就是海涅爱情复杂性的辩证法。”正因为如此,这两组诗乃至整个《诗歌集》不仅在德国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诗歌史上,占据着颇为重要的地位,海涅也因此成为颇具开创性的著名的抒情诗人和爱情诗人。
其他文献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在原地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来不及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篓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了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
美丽的地中海幅员辽阔、气候宜人、景色秀丽,被誉为是镶嵌在欧亚非大陆中间的一块蓝色宝石。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和人民自古至今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特有的崇尚自然、享乐自然的“天性”。而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更是将地中海人的这种天性敷上了神秘而浓郁的色彩。今天的地中海以及周边辽阔的疆域不仅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圣地”,还是传播自然文化的“天堂”。虽然地中海地区存在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有不同的语言和历史
2019年7月25日晚,我带领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考察队与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摄制组一起,来到青城山金鞭岩公路附近一座悬崖边,考察川西山区的蛾类。  在许多人心目中,蛾子是一类模样丑陋、令人讨厌、在暗夜里诡异地来去的小虫。人们常常将蛾子与愚蠢、贪婪、肮脏和渺小等联系起来。西方传说中。蛾子是夜晚出现的巫婆的化身。这种对蛾子的厌恶被好莱坞大片《沉默的羔羊》表现到了极致,该片中蛾子被用来隐喻一个变态杀人
整个屏幕是黑色的。似乎什么都没有,似乎又被填满了。  声音仍在继续——是卡带播放的声音和人物的对话。在这个黑场中我们只是猜测,这是谁的全部世界。  电影这样开始。这是伊朗的著名导演马基德·马基迪的名作《天堂的颜色》。  “你既看得见,又看不见。”很明显,这是一句对理解主题很重要的表白。不要责怪它过于直接。我们很多时候都不想要明显的指引。“作者的构思或意图既不是一个适用的标准也不是一个理想的标准。”
让·保罗·萨特(1905~1980),二战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作品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涉及小说、戏剧、评论、哲学等多种形式,其中,自由是他反复弹奏的主旋律——自由并非人的理想,而是人无法逃逸的宿命。  萨特在文学方面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独具风格的戏剧创作,他的戏剧是他哲学思想的阐明和解释,有关自由和选择等本体论哲学问题的艺术阐释,在《苍蝇》、《禁闭》)、《死无葬
广场文化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文化的缩影。在欧洲,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甚至几个广场。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人在广场上休闲、集会、享受生活;游客们也纷纷前来感受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欧洲古城广场的魅力。  布鲁塞尔的大广场 ,位于比利时王国的首都布鲁塞尔市中心。始建于12世纪,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广场其实并不大,仅仅长110米、宽68米。如果仅看其规模,它只是
胜利并不像一块大理石,胜利并不是一首诗。胜利是活在大道的灰尘中、白雪中、汗水中和鲜血中,胜利有着很多的伤口,胜利有着折断了的两腿和因为失眠而发了红的眼睛……你们是俄罗斯的爱和荣耀。  (俄国作家)伊·爱伦堡    俄罗斯当代著名艺术大师梅尔尼科夫(1919-),在1975年为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布面油画《告别》,是一幅具有历史意义的杰出作品。画面表现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母亲和即将
前年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到大港去看望我的学生郑子建君。子建君,是我年轻时在静海当老师时的一个学生,聪明、能干,又为人忠实、仗义,所以一直没断了联系。他到大港后,做保险工作,几次来电话约我去玩,我想也好,顺便看看大港什么样,就去了。  大港很美丽,也很现代,令我颇多观感,亦游兴盎然。加之,子建君和他的一位朋友所给予的殷殷陪护,更使我不虚此行。  有兴趣的是,第二天中午我们在一家饭馆吃饭时,竟遇到了一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南的一些学校开始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其中走在前列的是胡志明市技术师范大学。最近该大学与Hong Hai集团的Phu Ninh公司签订协议,为学校配备了价值30万美元的实验设备和实习教室。Hong Hai集团向该大学的电气、电子、自动化电子机械、信息技术专业的80名大四学生支付3.4万美元的奖学金和学费,并让这些学生在集团所属的各公司进行
众所周知,在18世纪的欧洲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由于它将理性奉为最高权威,因而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理性时代”。崇拜理性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进步、发展、理性、文明成为人们坚定不移的新信仰。在改造自然和征服世界的狂热中,人们虔诚地企盼着“理性王国”的到来。被誉为现代小说创始人的丹尼尔·笛福在其《鲁滨逊漂流记》中通过对鲁滨逊一系列传奇经历的逼真描绘,讲述了一个关于启蒙理性的神话,其中明显透露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