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里流淌着战士的血(创作谈)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a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7年冬天,我在读高三,却还有心情下围棋读闲书。下围棋未曾日常,但“月常”还是有的。农村孩子吃饱饭已经不易,买书当然不能奢望专项经费。要想喂脑子,就得亏肚子。回头再想,能读到那个程度,委实不易。言情武侠外国文学历史反思,都有。其中有两样延续——请注意不是坚持——至今,影响终身:一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袖珍本《唐诗》《宋词》,二是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民国高级将领列传》。得之不易,它们在我青春记忆的标尺上留有深深的刻痕。
  难以形容后者对我当时形成的印象冲击。震撼是所有人都会本能想到的字眼,可不好意思,那只是您的想当然。在少年人常思将来的岁月里,我正无可救药地相信虽然今天吃不饱但是明天更美好。梦想总是轻盈的,否则难以起飞,所以一切都跟着轻。轻盈或者轻佻。当然,彼时我自认为深刻,经常在同学跟前炫耀。
  次年我考进了重庆的后勤工程学院。这不仅仅有边塞诗的精神感召,更有免费教育的现实吸引。就这样,没当过一天兵,却穿了十一年军装,还曾到那拉口战区下连队锻炼一月。整个老山战区,那里最艰苦。所谓老山天堂,(八里河)东山人间,那拉口地狱。好在战火已熄,野战军已撤,双方都是守备部队警戒对峙。
  裁军中退役,先当记者,后任秘书。原本可以按部就班地谋个小官,却不务正业写起了小说,结果芝麻没捡着,西瓜已烂掉。但如果昔日重来,我大约还会这样选择。因而对抗战题材的兴趣或曰功课,未曾间断。我搜集阅读所有能找得到的战史、传记、回忆录或者口述历史。最近这些年则有意识地采访抗战老兵。尽管他们当时身份低微,并未掌握多少资料,而今个个又都接近百岁,记忆难免混乱。
  阅读如此漫长宽泛,但我并没有动笔的打算,直到那年夏天带儿子回信阳老家,在火车上读到十一师师长胡琏将军在石牌战役爆发之前的家书。
  那时没有动车,卧铺上的旅途还很冗长。这封朴实的家书,瞬间将我从混合着泡面与臭脚丫子味儿的氛围中整個拎出,丢入全新的境界。我不觉落泪如雨。儿子还小,从未见过我的眼泪,一定吓坏了,惊问道爸爸你怎么啦?
  可是我能说什么呢?我实在无法解释。我突然意识到了1987年冬天的浅薄轻狂,突然有了写作冲动,也明白过来此前为何一直未曾动笔。意识形态和题材顾虑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一点是,我没有找到感同身受的痛点。先前他们都是历史,都是英烈,而今他们则从发黄的书页中跳下,复原为跟我一样活生生的人,有家有口,为夫为父。卸甲多年,但骨子里依旧流淌着战士的血。我们是同类。
  回头再想有关抗战的作品,越发感觉不尽如人意。长达十四年,半壁江山沦陷,文艺作品的厚度与我们遭受过的痛创、抗击中的悲壮,匹配吗?蹂躏历史的抗日神剧不说,抗战题材的小说,也不过在人、事之间。什么意思呢?一般的只有故事,好些的故事之外,还能见到人物,但基本上都没有历史,具体而微的历史,那种历历在目的细节上的历史,可以分解为一段段材料的历史。
  见人见事不见史的小说当然可以成立,完全解构也不成问题,但不是我的志望所在。我不写则已,若写就必须见人见事又见史。这所谓的“史”,琐碎到普通人根本不会在意。比方说,各级部队中的副职与附员。以步兵团为例,1935年国军整编,团部设团长、副团长各一员,另外还有中校附员和少校附员各一员,因为军官太多。很多人将副团长简称为团副,这是不对的。严格而言,只有团附。作为团部附员,他们随时可能递补出任营长,而副团长不会。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其意义。这不就是回字的几种写法吗?没错,就是回字的几种写法。国难当头大厦将倾时还执迷于此叫迂腐不通,但和平年代致力建设,这就是严肃的学问,名曰小学,大有研究之必要。
  不是吗?
  像研究小学那样掰扯抗战史与民国军制,的确是我追求的三鼎足之一。无他,虽然年代不远,但史料湮灭得已经差不多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它不是也不可能成为显学。如果碰不到有心人,只能无声无息地消亡。所以在这部小说里,不仅附员,我还写了被人忽视的战干团,以及抗战前夕国民政府的备战军训,新生活运动等等。当然,也有抓兵,腐败,不公。一笔带过的历史,等待有缘的读者。如果百年后有人研究抗战,从我的小说中寻找证据,我将无比荣幸。
  我不断自我提醒:真实、真实。历史小说花开虚构,但必须根生真实。这是世间最打动人心的力量。包括主观的真实,情节和人物性格需要逻辑自洽;更有客观的真实,宏观走向微观细节要符合史实。这两点大约无甚争议,但社会氛围与人物精神的真实,常常被人忽略。
  换句话说,那个年代的平民百姓与出征将士,他们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他们对现状有什么样的看法,对未来有何种寄托?今天回头看,我们这些局外人都是事后诸葛:底牌已经揭晓,发展脉络一清二楚,谁都能总结出内因外因一大箩筐。可是他们呢?身在局中,对于我们真相大白的历史,在他们还是将来的未知数。谁都不知道时间的底牌。直到木已成舟的刹那,结果固化成史。
  历史人物探命运底牌时的憧憬、期望与惶恐不安结合成团,便会形成当时的社会氛围。比方说,现在我们会觉得速胜论不值一驳,但当时并非如此。很多青年军官坚信如果中日开战,日本必然脆败。为何?不仅仅因为人力物力的巨大差异,他们认为日军已经几十年没有打仗,而国军几乎年年不停,作战技能更加娴熟,且我们已经进口不少德式武器。
  拿今天的话说,这就是当时的量子缠绕和薛定谔的猫。我想呈现出来。
  围棋分析中有个方法叫手割,让我想起所谓的大纲。如果撇除血肉,只剩骨架,那么这个小说可以分解为这样的线索:青年军官跟女学生恋爱,因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受伤而离别,惨烈的四十七天衡阳保卫战之后,抛弃初恋,与照顾过他的护士结合。入赘之后是入狱,出狱之后又出家。临终前寻找初恋,她竟几十年未婚,一直在等待未婚夫的归来。归来的确归来了,只是身着僧袍,且有婚史。
  爱情,辜负,杀戮,宗教,很能吸引眼球,对吧?但这只是水面上八分之一的冰山。真正打动我的并非这些,而是军人的荣誉感与耻辱感。驱动主人公再娶的并非渔色冲动,而是荣誉感与耻辱感的难言之隐。尸横遍野血流成海的残酷之中,对生命的顽强渴求本身,也不能淹没他们的耻辱感与荣誉感,我理解并且崇敬这样的战士。所以有了这篇小说,以及长篇小说《杜鹃握手》和已经成形的抗战系列中篇小说。
  我经常拿西点军校的校训教育儿子:Duty(责任),Honor(荣誉),Country(国家)。字面表述可能千差万别,但职业军人的精神底色恐怕是万变不离其宗。我很清楚,创作谈中这样说显得很鸡血,很low,不够炫目,但我没法说假话。我骨子里恐怕会一直流淌着战士的血。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山花》杂志能接纳这篇小说,让我既感激又欣慰。感激的原因不必细说,欣慰的是,当前,当前,还有这样的一些人,认可这样的一些事儿。他们让我感觉温暖。
其他文献
不,这里没有壮怀激烈。  没有一声重音响。  在撕心裂肺的故事终于结束,在人心已经疲惫得快要再坚持不了一瞬的时候,耳际传来了一个声音。它如游丝,恍惚飘拂,又那么沉重。它远在彼岸,但牵扯着我,一霎间,仿佛离地升空,肉体像是融化着。  不,我不愿翻译它。我初次意识到,翻译也许还是一种庸俗化的过程。我不愿它被难以规避的俗语覆盖,我不愿那一丝纯净被玷污。  这只是一个对空寂和寥廓之中倾听的回忆,只是一次秘
期刊
所有的文化都是复合物,而伴随一个人出生的文化,则赋予了个人对其文化的深刻理解。正是这种文化的潜在影响造就了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气质。如果一个人要想进入另外一种文化,他或她必须有意识地进行一种近乎天生的转换,以便能够理解一个陌生的新世界。正是在这个不断转换的时空中,我发现了自己。不同文化的冲突在我的作品中,是一种持续的进化和演变,它就像一道道“艺术的电流”改变了我整个的人生和艺术。  通过多年来在海外的
期刊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迎来了20世纪文学史上又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长达数十年相对开放、稳定的社会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深层嬗变过程中提供的丰厚的生活内容,使得该时期成为承载文学多方面自由探索的最好平台之一。这一时期尽管也时有小风小浪,但总体上大多数文学主张和方法都能找到足以驰骋的跑马场或率性成长的试验田。于是乎,文学创作的种种主张和方法纷纷粉墨登场,各展身手,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这中间,便包括先锋
期刊
石冲是在画身体吗?我们知道有无数的人在画身体,有无数的身体在绘画中显身——石冲画出来的身体和这所有绘画中的身体有何区别?直观的区别是:石冲做了一个身体的装置,然后对着这个装置写生。他画的是装置的身体。也就是说,装置是身体和绘画之间的一个中介。石冲不是对着身体本身,而是在身体和画笔之间安装了一个障碍。这意味着什么?  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肖像画传统。这个传统,总是试图消除画面和被画对象之间的差异,总是要
期刊
解读日本对于中国的紧要,今日更甚往昔。对曾求学日本的我,能编成一部专写日本的散文集,人感奢侈,心更忐忑。在《敬重与惜别——致日本》里我写过这样一段话:  在多摩川边的高幡不动,我看到了最后的一片红叶。高幡不动的红叶不多,但红艳醉人。1938年郁达夫曾回忆,鲁迅就在逝世前还曾约他,到了秋天同去日本看红叶。  我总觉得,日本的紅叶在给着我一个暗示。好像说,别非要追求什么永恒,权当一册文章,不过几片红叶
期刊
在新世纪中国文坛中,来自贵州的欧阳黔森绝对是一位有着独特风格和艺术个性的作家。尤其是他的小说创作,带着来自贵州的边地气息和现代气韵,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地理版图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组成部分。但也许是因为欧阳黔森的文学创作涉猎过多种文体,举凡诗歌、散文、小说和影视剧本无不涉足其间,这就多少冲淡了学院派批评家对他的持续性学术关注。当然更重要的还在于,欧阳黔森的小说创作具有多面性、丰富性和差异性,它很难被简单
期刊
一  与之前的所有朝代一样,清朝并不缺乏战争,各种形式的暴动和叛乱绵亘不绝,而终清之世,规模最大、破坏最烈、影响也最巨的,毫无疑问当属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运动。洪秀全及其拜上帝会在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事,并于咸丰三年,即公元1853年的3月19日,攻占江苏南京,改名天京,作为太平天国首都。定都不久,太平天国就展开了大规模的西征和北伐。领导北伐的是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和地官正丞相李开芳,
期刊
王德威在他的著作《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序论《“有情”的历史:抒情传统与中国文学现代性》里,第一小节《“有情”的历史》当中,首提即是:1961年夏天,沈从文写下《抽象的抒情》。然后自然引出了就在沈从文默默思考“抽象的抒情”的同时,海外的中国学界已经兴起一股抒情论述的风潮,英语世界里对抒情问题的探讨,首推陈世骧教授的系列文字,而又经同在美国的高友工教授作出进一步的扩展,另外还有捷克学者普实克等人。在
期刊
茶馆之于市井、之于江湖、之于文化,是民间自然生成的。唯其自然,故能自主与自由。我要说黄桷坪就是这样的场所,至今已然成为四川美院的精神象征和艺术圣地。尽管它还是这样简陋、这样寒碜,这样破旧。数十年没有什么改变,也不想有什么改变,甚至所有人都不想有什么改变,只想留下一处原来的、原有的地方,不仅可以留住经历和经验、回忆与回顾,还可以留下了生活与生命的痕迹。  这就是交通茶馆现象,最有意思的就是它不求有特
期刊
“乌民”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黑头懵懂的文盲。本文其实原题为《文盲说字》。  文盲能议论书法么?  这么措辞,因为以下论及的不是行楷草篆的汉文,而是蝌蚪文一般的经字。“乌民”者,阿语(ummin-文盲)之意译,常指非念经人,语带诙谐,是神职人员之外众人的谦称。  “乌民”谈书法,和文盲谈书法还不尽相同——它特指只有汉语文教育背景的人,眺望阿文书法的感觉。  以上是解题。有些绕,先致歉。  1  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