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农业看成是为人类社会提供食物的产业,生产农副产品似乎是农业唯一的功能与作用。实际上,农业不仅有着生产性功能,同时还具备生态性功能和生活性功能,如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等。
关键词:麒麟区;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1068
1 麒麟区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1.1 产业布局基本成形
经过多年的科学引导和优化布局,麒麟区种植业初步形成了“城郊苗果花,坝区稻渔藕,山区烟菜桑,沿路生态园”的产业格局,畜牧业形成了“城镇加工、坝区养殖聚集带、山区草食开发带”的产业格局。
目前,麒麟区八大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区构架基本形成:粮食产业形成了以优质水稻、玉米、麦类、马铃薯为重点的产业带;烟草产业形成了以越州、茨营、东山、三宝、潇湘等镇(街道)为重点的优质烤烟产业带;蔬菜产业形成了以外向型蔬菜、韭菜花原料、水生蔬菜、城郊型时鲜蔬菜和速冻蔬菜为重点的产业带;花卉产业形成了以鲜切花、食用玫瑰、绿化观赏苗木和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带;蚕桑产业形成了以茨营镇、三宝街道为重点的优势蚕桑产业带;畜牧产业形成了以曲陆路沿线为重点的万头猪场示范带和高原特色草食畜产业发展示范带;水产产业形成了以沿江、三宝、珠街、越州等镇(街道)为重点的大宗淡水水产品池塘标准化精养示范区和特色休闲水产品生产示范区。
1.2 庄园建设风生水起
目前,金岚河庄园被打造成省级庄园,堂生蔬菜、千村牧业、佳沃集团被打造成市级庄园,天源庄园被打造成区级庄园,这些庄园的打造,初步成为麒麟区现代农业的亮点、展示平台和示范样板。
如:省级金岚河红酒庄,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成占地668667m2的集种植、养殖、葡萄酒酿造、农业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果木蔬菜认养、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初步打造成为麒麟区标志性、导航性大型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基地,带动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联动发展。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15万元,实现利润369万元,带动500多农户种植葡萄3333334(每m2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300余人,每天接待游客500余人次。
1.3 经营主体发展提速
目前,麒麟区培育的新型经营主体已经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小生产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其中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展了产业链条,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成本有所下降,市场分析得以有效分散,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有显著提高。
全区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54个,经营面积10990667m2,年销售产品收入7463万元;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5个,入社成员5966人,带动农户40900户;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76家,带动农户12万余户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4300余人。
1.4 产品加工初具规模
2014年,全区一共有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业务范围包括蔬菜种植、粮食以及畜禽养殖等多个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4725万元,共92495户农户因此而实现增收7045万元。这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当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共有以下几户:7家粮食加工企业、4家大米加工厂,日加工能力达到400t;2家面条加工厂,日加工能力达30t;1家面粉加工厂,日加工能力为100t。
1.5 功能拓展日益突出
传统农业主要是满足食品需求,体现的是生产、经济功能。随着麒麟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的生产、经济功能必将逐步弱化,而农业的生态服务、景观文化、生活等功能将日益突出和强化。近年来,麒麟区依托于农业的多功能性,扶持发展了一批星级农家乐、乡村休闲示范企业,致力于创建和发展麒麟区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主打业务包括生态农耕、美食休闲以及康体养生等,努力打造环城市周边文化、养生旅游等新品牌句号。
2 农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不够
麒麟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不足、科技含量不高、规模不大。2017年,全区有2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超1000万元的有15个,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仅为1:0.36。農产品加工水平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力不强,难以有效带动农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从农产品流通方面看,主要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流通成本高、信息不灵和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全区现有农贸市场35个,其中:蔬菜批发市场2个,水果批发市场1个。作为组织农民与大市场对接的主要平台,全区仅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社对接”直销点44个。全区1448户农村经纪人队伍基本处于“打游击”的状态,市场和流通仍然是制约农业加快发展的瓶颈。
2.2 农业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制度来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麒麟区各级政府也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扩大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比例。然而,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滞后。就目前而言,首先表现为政府投入不足。今年麒麟区财政支农投入较往年有显著增加,然而政府现有财力有限,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块的资金投入有限,受条块管理制度的停下,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在经过多个部门分割之后所剩无几,资金整合难度高,使用效率比较低。其次,金融支农乏力现象显著。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现有金融政策制度下,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度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营业主资信等级比较低,银行等金融单位为了规避风险,针对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较为严格,门槛高。农业经营主体存在资金筹集困难的难题,绝大部分的农业生产领域及农户的资金积累只能维持其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很难扩大加工再生产规模,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3 对策和建议
3.1 促进思想认识的提高
现阶段,麒麟区的发展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比如工业经营长期低迷、投资增长缺少动力支撑以及城乡居民经济收入速度放缓等,在这一形势背景下,要怎样才能冲出困境,走出一条经济稳定、可持续的道路,这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基于此,提出了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方向,走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两栖型”发展之路。继续培育壮大高原特色产业;应抢抓曲靖—丽江旅游文化专列开通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实施,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力發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强化组织领导
优化调整并充实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人员可从农业、农办、林业以及旅游、发该和农村信用社等有关部门抽调出来,强化对极具高原特色农业的组织领导,正确引导麒麟区的观光农业能够实现规范化经营与有序发展,构建完善的、系统化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以及一套服务班子、一个责任目标和一个奖惩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全面而详细的农业产业化与休闲观光农业扶持政策与准则(如资金扶持和科技投入等)并落实到位,向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全程代办、跟踪对接服务,以促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乘数效应的形成,在科技、金融以及项目、信息几个方面顺利实现无缝对接。
3.3 优化产业布局
特色是产业发展的生命。保持麒麟农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和后劲,应打好高原特色牌。从整体发展上,要强化农业发展规划所具备的调控与指导作用,综合考虑区域资源条件、产品特性以及功能效益、市场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等几项因素,科学合理定位,适度超前规划,体现以农为本,讲求区域特色,优化现已成型的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产业经营模式,避免项目同质化,弱化低质低效产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功能定位上,要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乡村旅游,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高原特色农业和谐统一。在发展模式上,立足于“农游合一”的产业特性,坚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3.4 发展休闲农业
发展休闲农业,既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又能实现农民增收愿望。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园向着主体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打造精品主体农业观光,结合区域内的资源条件与优势,策划出富有吸引力的休闲观光农业主题推介活动。借助各种渠道来进行宣传,加大力度开发“农家乐”休闲观光商品,努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知名品牌。
3.5 完善基础设施
将满足休闲观光旅游需求作为导向,将目标定位于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把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项目和农村生态建设、农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项目进行有机结合,重视园区道路、水电以及环保等多项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促进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提升。大力引进特色水果、蔬菜和花卉等观赏性动植物,丰富观光园区旅游资源,促进其品味特色与科技含量的提升。在区域内向农业经营主体大范围推广生态养殖、丰富旅游观光活动内容与经营项目,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潘俊宝(1968-),男,本科,云南曲靖麒麟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关键词:麒麟区;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431068
1 麒麟区农业发展方向分析
1.1 产业布局基本成形
经过多年的科学引导和优化布局,麒麟区种植业初步形成了“城郊苗果花,坝区稻渔藕,山区烟菜桑,沿路生态园”的产业格局,畜牧业形成了“城镇加工、坝区养殖聚集带、山区草食开发带”的产业格局。
目前,麒麟区八大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区构架基本形成:粮食产业形成了以优质水稻、玉米、麦类、马铃薯为重点的产业带;烟草产业形成了以越州、茨营、东山、三宝、潇湘等镇(街道)为重点的优质烤烟产业带;蔬菜产业形成了以外向型蔬菜、韭菜花原料、水生蔬菜、城郊型时鲜蔬菜和速冻蔬菜为重点的产业带;花卉产业形成了以鲜切花、食用玫瑰、绿化观赏苗木和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带;蚕桑产业形成了以茨营镇、三宝街道为重点的优势蚕桑产业带;畜牧产业形成了以曲陆路沿线为重点的万头猪场示范带和高原特色草食畜产业发展示范带;水产产业形成了以沿江、三宝、珠街、越州等镇(街道)为重点的大宗淡水水产品池塘标准化精养示范区和特色休闲水产品生产示范区。
1.2 庄园建设风生水起
目前,金岚河庄园被打造成省级庄园,堂生蔬菜、千村牧业、佳沃集团被打造成市级庄园,天源庄园被打造成区级庄园,这些庄园的打造,初步成为麒麟区现代农业的亮点、展示平台和示范样板。
如:省级金岚河红酒庄,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成占地668667m2的集种植、养殖、葡萄酒酿造、农业旅游观光、农事体验、果木蔬菜认养、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庄园,初步打造成为麒麟区标志性、导航性大型特色乡村生态旅游基地,带动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促进了三次产业联动发展。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15万元,实现利润369万元,带动500多农户种植葡萄3333334(每m2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2300余人,每天接待游客500余人次。
1.3 经营主体发展提速
目前,麒麟区培育的新型经营主体已经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小生产逐渐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其中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方式,进一步扩展了产业链条,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成本有所下降,市场分析得以有效分散,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有显著提高。
全区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54个,经营面积10990667m2,年销售产品收入7463万元;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5个,入社成员5966人,带动农户40900户;培育扶持农业龙头企业76家,带动农户12万余户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4300余人。
1.4 产品加工初具规模
2014年,全区一共有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业务范围包括蔬菜种植、粮食以及畜禽养殖等多个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4725万元,共92495户农户因此而实现增收7045万元。这2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当中,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共有以下几户:7家粮食加工企业、4家大米加工厂,日加工能力达到400t;2家面条加工厂,日加工能力达30t;1家面粉加工厂,日加工能力为100t。
1.5 功能拓展日益突出
传统农业主要是满足食品需求,体现的是生产、经济功能。随着麒麟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的生产、经济功能必将逐步弱化,而农业的生态服务、景观文化、生活等功能将日益突出和强化。近年来,麒麟区依托于农业的多功能性,扶持发展了一批星级农家乐、乡村休闲示范企业,致力于创建和发展麒麟区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主打业务包括生态农耕、美食休闲以及康体养生等,努力打造环城市周边文化、养生旅游等新品牌句号。
2 农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1 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不够
麒麟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数量不足、科技含量不高、规模不大。2017年,全区有2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超1000万元的有15个,农业产值与农产品加工产值之比仅为1:0.36。農产品加工水平相对滞后,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力不强,难以有效带动农业结构的快速调整。
从农产品流通方面看,主要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产品流通成本高、信息不灵和产销衔接不畅等问题。全区现有农贸市场35个,其中:蔬菜批发市场2个,水果批发市场1个。作为组织农民与大市场对接的主要平台,全区仅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社对接”直销点44个。全区1448户农村经纪人队伍基本处于“打游击”的状态,市场和流通仍然是制约农业加快发展的瓶颈。
2.2 农业投入相对不足
我国加大力度发展农村经济,相继制定和实施了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制度来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麒麟区各级政府也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扩大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比例。然而,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滞后。就目前而言,首先表现为政府投入不足。今年麒麟区财政支农投入较往年有显著增加,然而政府现有财力有限,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这一块的资金投入有限,受条块管理制度的停下,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在经过多个部门分割之后所剩无几,资金整合难度高,使用效率比较低。其次,金融支农乏力现象显著。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现有金融政策制度下,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难度大;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经营业主资信等级比较低,银行等金融单位为了规避风险,针对农村经营主体的贷款较为严格,门槛高。农业经营主体存在资金筹集困难的难题,绝大部分的农业生产领域及农户的资金积累只能维持其进行简单的加工生产,很难扩大加工再生产规模,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 3 对策和建议
3.1 促进思想认识的提高
现阶段,麒麟区的发展形势比较严峻,面临着诸多问题与困难,比如工业经营长期低迷、投资增长缺少动力支撑以及城乡居民经济收入速度放缓等,在这一形势背景下,要怎样才能冲出困境,走出一条经济稳定、可持续的道路,这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基于此,提出了及时调整农业发展方向,走农业生产和休闲观光“两栖型”发展之路。继续培育壮大高原特色产业;应抢抓曲靖—丽江旅游文化专列开通契机,结合“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的实施,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大力發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强化组织领导
优化调整并充实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小组人员可从农业、农办、林业以及旅游、发该和农村信用社等有关部门抽调出来,强化对极具高原特色农业的组织领导,正确引导麒麟区的观光农业能够实现规范化经营与有序发展,构建完善的、系统化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一个项目、一名牵头领导以及一套服务班子、一个责任目标和一个奖惩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全面而详细的农业产业化与休闲观光农业扶持政策与准则(如资金扶持和科技投入等)并落实到位,向农业经营主体等提供全程代办、跟踪对接服务,以促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乘数效应的形成,在科技、金融以及项目、信息几个方面顺利实现无缝对接。
3.3 优化产业布局
特色是产业发展的生命。保持麒麟农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和后劲,应打好高原特色牌。从整体发展上,要强化农业发展规划所具备的调控与指导作用,综合考虑区域资源条件、产品特性以及功能效益、市场需求与可持续发展等几项因素,科学合理定位,适度超前规划,体现以农为本,讲求区域特色,优化现已成型的产业布局,积极探索多种类型的产业经营模式,避免项目同质化,弱化低质低效产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在功能定位上,要坚持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开发乡村旅游,实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高原特色农业和谐统一。在发展模式上,立足于“农游合一”的产业特性,坚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3.4 发展休闲农业
发展休闲农业,既能满足市场消费需求,又能实现农民增收愿望。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和农业观光园向着主体化和集群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打造精品主体农业观光,结合区域内的资源条件与优势,策划出富有吸引力的休闲观光农业主题推介活动。借助各种渠道来进行宣传,加大力度开发“农家乐”休闲观光商品,努力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知名品牌。
3.5 完善基础设施
将满足休闲观光旅游需求作为导向,将目标定位于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把休闲观光农业建设项目和农村生态建设、农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项项目进行有机结合,重视园区道路、水电以及环保等多项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促进旅游综合服务功能的提升。大力引进特色水果、蔬菜和花卉等观赏性动植物,丰富观光园区旅游资源,促进其品味特色与科技含量的提升。在区域内向农业经营主体大范围推广生态养殖、丰富旅游观光活动内容与经营项目,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作者简介:潘俊宝(1968-),男,本科,云南曲靖麒麟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