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d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和创新,以致于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笔者深感阅读教学之弊,为寻求阅读教学新境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收获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通过制造悬念、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读物的第一个信息(如见到标题)时,他们就会对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呢?
  1.适当的煽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有所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有所触动。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投入到学习中。当然,煽情,并不意味着感情泛滥,教师要以自己独特、真挚、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叩击学生的心弦,使教师、学生与读者形成真正的情感共鸣。
  2.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与作者的心情契合。”
  (1)启动情感
  如果把学生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就需要外力的推动。课文中选取的美好场景、鲜明的角色形象、引人入胜的故事……都是推动学生情感的外力,它们能使学生对新课程的学习形成期盼。
  (2)牵住情感
  学生的情感有两种运动状态:①生成——发展——稳定;②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之后,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
  (3)推动感情
  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特别兴奋的状态,教师可以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声调、发言措辞,敏锐地觉察到学生心头涌动的情感浪花。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教师应及时把握,并顺势转向课文语言,使学生注意到那些沉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
  二、张扬个性“差异”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去限制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和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另外,学生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鼓励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不同看法和独特见解,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获取知识主要靠阅读,语文教学不仅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教师把活动和游戏引入语文教学,这是符合“快快乐乐学好语文”的教学宗旨,但教师要在“好”字上多下工夫,不要在“乐”字上做足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的智慧火种,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阅读课文后,教师还需要从整体上品评和鉴赏课文,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完课文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进行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应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正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努力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仅只是开始,阅读教学能否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还必须通过教师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作者单位: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高校学生作为知识层次较高的一个青年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肩负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其道德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素质水平。高校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教育的灵魂,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高校学生从以高考为目标的学生时代过渡到以生存为目标的社会人,这要求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高校学
摘要:教育是强国的基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有力科技、智力和文化支撑。为了使大学成为国家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源泉,成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力量,大学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和网络高速发展,给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给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教师队伍的建
摘要:数学预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能促使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关键词:数学课 预习 因素 方法  一、影响预习效果的因素  1.主观方面  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来安排教学环节,突出教学重点,设计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课程。如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简单讲述即可;对于学生的疑惑处,教师必须详细地讲授。这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生源减少、师资相对过剩的情况,而教师绩效工资的政策也已全面落实,教师待遇有所提高。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教师的工作范畴,确定不同岗位的合理工作量便成为了必然。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指出:“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这也说明,班主任工作是教师所担负的一部分特殊且举足轻
在入学之初,几乎所有的新生都会收到一份《新生入学指南》,它是学校送给新生的第一份见面礼。那么,这份见面礼对新生即将开始的新学习、新人生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一、《新生入学指南》是提高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帮手  新生进校后,第一感觉就是对新环境不了解、不适应。再加上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面对新生活,存在孤助无援等问题,甚至有些学生连基本的吃、穿、住、行都难以自理。所以,《新生入
所谓幸福,是自我对生活状态满意程度的一种感觉。而个体的幸福感是建立在个体价值观所决定的幸福观之上的,幸福感取决于从事这个职业的目的性。辅导员是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其他教师和管理者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而且还会影响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  一、独立院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现状  导致
摘要: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复杂关系来看,它们应是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不可相互取代。但是,两者在保持自身学科特色的同时,又可以在诸多方面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依托。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这种学科间的融合更加频繁和紧密,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仅是学科教学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高校学生 德育 心理健康教育 融合  心理健康与德育都能促进高校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品德的
《孩子王》讲述了一个平淡、没有强烈冲突的故事,通过老杆儿的教育经历,向人们呈现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文化的缺失、设施及教材的匮乏以及对孩子和社会造成的影响。文章开头用“1976”点明了写作时间,但又没有重点突出这个时间下的社会背景,而是不着痕迹地通过“孩子王”的故事,次第拉开几个典型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精神世界的积极追求。  一、以“孩子王”为代表的知识传承者  “孩子王”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构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1.构想的提出  社会的发展催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极大地影响着教学软件的开发。特别是我国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它呼唤着教学软件必须一改过去课堂集中演示型、专业训练型、课外检索阅读型的单调模式,转而形成一种大容量、开放式,充分体现交互、合作,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式。多媒体辅助教学网站的多种特性,特别适
我这个语文教师,一谈什么是“理想的课堂”,就爱咬文嚼字。所以,我就从“理想”这两个字谈起。  先说“理”字,它可以组词为“理念”。我觉得,现在的课堂不是缺乏理念,而是缺少怎样更好地转换理念为课堂行为的逻辑能力。因此,理念要具有理性。在我眼里,“理想的课堂”的三个特点:第一点是理性。没有了理性的课堂,盲目随着时代的风向游走,忽视了课堂固有的、不变的东西,那就成了天上的飘絮、水上的浮萍,再怎么改革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