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特书信集》:一生最美的书写

来源 :书香两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怀特的书信集之前,我正在重温波兰诗人米沃什的那本词典,其中收录的最后一个词是“消失”:因为我们生活在不断流逝的时间中,所以一切都会消失,如动物、风景和树木。尽管对生的信仰超越坟墓,米沃什如是说,但人也在消逝,那些熟悉的面孔、手势和话语一点点在我们的记忆中变成空白,再也不会有人出来作证。携着一丝丝幻灭合上书,打开了《最美的决定》,没想到猝不及防又体验到了另一种形式的惆怅。
  那是怀特在1976年写的简短序言:“从理想意义上来说,书信集理应在作者身后出版。其益处显而易见:编辑可以自由驾驭,作者可以彻底隐身——于坟墓,毫发无损地隔离窘迫,跳脱诽谤。我依然无法符合这种理想状态。由于典型的命运失误,我仍然活着,因此书也只好委屈于这个令人尴尬的事实了。”对老爷子的俏皮话我还没来得及多笑两声,随手翻到下一页,就看到了他的孙女于2005年写下的编者语:“这部最新的第二版的书信集,使怀特实现了该书作为身后作品的愿望……怀特于1985年10月逝世。”尽管我知道他早已消逝,尽管我知道他的离去与我无关,但从上一页翻到这一页我仍然感到一种细微的残忍。仿佛是我翻动了这一页才导致了时光的流逝,他的衰老和离去。如果我不翻动这一页,我就能留住他。
  这本书也许就是为了留住他。这些私人的信笺,充满了琐碎生活的温暖,一以贯之的俏皮幽默,生命中不时的困惑和焦虑,一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前的时候,虽然不断有人说怀特一手奠定了《纽约客》文风,但他的中文版随笔作品给我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总觉得他的影响被夸大了。但在这本书信集中,突然觉得他亲近了很多。约翰·厄普代克在序言中说这本书信集“是作家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具自传性质的作品”,诚然如是。怀特的一生没有写过长篇小说,但这本书信集不妨作为其完美的替代。这是他创作生涯中最长的书,用他的一生写他的一生。从1 929年新婚燕尔开始,到1985年,怀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只能由儿子乔尔代笔写信。书中收录的最后一封信是写于1985年7月5日,乔尔代笔写给查尔斯·G·泰勒,信中说:“我每天都给他读东西,大部分是读他的书信集,他似乎最爱听这些内容。有好几封信是写给你的,这些往昔的回忆使我俩都感到莫大的欢乐,当时我正值年少……”读这样的文字总会惹人几分伤感,当时怀特何尝不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遥想1929年,怀特在《纽约客》已经崭露头角,那一年他的两本书《冷美人》和《性是需要的吗?》也先后出版,冬天的时候他提前收获了春天的爱情——与同为《纽约客》编辑的凯瑟琳结婚。当时的凯瑟琳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怀特的家庭并不赞同他们的婚事。于是怀特把两人婚礼悄悄地定在了一个乡村的小教堂,仪式干净。简单,全程只有一条凯瑟琳的小狗黛茜陪同。我们在书中见识到了怀特对这场婚礼独特的记忆:“婚礼相当不错,没有人抛洒东西,倒有一场狗打架。”没有丝毫的遗憾,只有简简单单的满足,正如这本书的名字所言,这是他一生最美的决定。
  关于怀特的写作,我之前的印象一般,那是因为有一个时期我无法接受这种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的描述。按照我一贯的标准,只有博尔赫斯式的写作方式才是最值得称道的:最少程度上涉及日常生活,最大限度上提升写作的形而上色彩。而怀特在写给他哥哥的信中说:“很早以前我就发现,写日常小事,写内心琐碎的感受,写生活中那些不太重要却如此贴近的东西,是我唯一能赋予热忱和优雅的文学创作。”(1929年1月)是对贴近生活的渴念才诱使他去经营一个农场的吗,还是因为他经营了一个农场所以才能写出《夏洛的网》和《精灵鼠小弟》这样真实的童话?事实上,对乡村生活怀特从来没有断过念想,那是一种对贴近土地生活实实在在的渴望。怀特拥有一个农场,他养了鸡、鹅、牛、羊、花栗鼠、还有很多蜘蛛。“在谷仓附近的树林里,还有红松鼠、乌鸦、画眉鸟、猫头鹰、豪猪、美洲旱獭、狐狸、兔子、小鹿。在牧场的池塘里有青蛙、蝌蚪、真螈。有时候,会有巨大的蓝苍鹭到池边来抓青蛙。在海岸边还有矶鹞、鸥鸟、珩科鸟,以及翠鸟等,低潮时,泥地里有蛤蜊。有7头海豹生活在附近的岩石和海水里,我划船时,它们会游到我船边来。家燕就在胡仓上筑巢,我车库下面还有一只臭鼬呢”。(1952年12月26日)读着这些细腻熨帖,还泛着新鲜泥土气息,仿佛秋日清晨露珠一样通透的文字,才能真真切切明白生活的美好。
  1984年2月10日,怀特写信向他的传记作者斯科特·埃尔吉表示感谢,为他的《E·B·怀特传记》祝贺:“书可以卖到300万本,而你得到的金钱,却永远无法补偿你投入的时间和辛劳”,然后话锋一转,用他独特的怀特式幽默表示了遗憾,“我唯一遗憾的是,自己的一生并没有那么激动人心,并未充满情色暴力。我知道,要为一个一生困在打字机前的家伙写传记该有多么困难。这也是我的命。”这是怀特的命,一生没有大起大落,仿佛对这种平凡的人生有许多的遗隧,但是谁又能预知他一生中的快乐和满足呢?把时光拉回到1929年1月,在给他哥哥的信中,他谈到了写作的“妙处”:“写完一篇东西,卖给杂志,这事简单得如同擦亮满满一手推车的苹果,然后把苹果卖给路人。这过程有一种令人愉悦的直接性,每一步运作都有即时的动因,而结果却无法预料,这在商业贸易世界里是找不到的。”写作的这种愉悦性已经弥补了他生命中的许多缺失,心领神会的写作者读到这里应该是会心一笑。
其他文献
东佑文化成立于1992年,但我们是在三年前才进入言情小说市场的。其实在1995年左右,我们就有考虑进入,那时候言情小说市场非常的热门,很多人在做,我们后来发展别的线,就暂时放下了。三年前我们考虑进入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言情的光景已经有点在下滑。  言情小说一般都是写情爱的部分,我们当时想尝试多一点探讨情欲的部分,从而带动市场。我们这样切,主要是因为台湾的言情小说市场都在租书店,以前全盛时期有五千多
期刊
此书,我和C君的友谊    拿到书稿的那天,忍不住和C君说:“我负责到一本类似怪奇历史事典那样的书,猜猜它第一回写的是什么?”  “BIG BANG?”  “呃,这本书写的都是有文字数据的,所以答案是,7500万年前,山达基。”  “山达基·汤姆克鲁斯那个吗?”  “谁知道啊!谁关心那家伙信什么?”  “我不care,但我想知道。……我查一下再跟你说。”  一个小时后,C君迫不急待地在MSN上丢我
期刊
“年终大扫除,清出几十本不再需要的书。虽说不再需要,但感情仍在,不忍相弃,想为它们寻找理想的新主人。这时脑海浮现‘茉莉’两字,觉得那是旧书最好的归宿。”这是网友阿孝在部落格上写下的话。他脑海中浮现的“茉莉”,是一家二手书店。  1992年,来自金门的蔡家兄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接手了当时台湾最大的旧书市场——光华商场里一家歇业的旧书摊店面。初入行时,因为对市场不甚了解,旧书店的生意一直没有起色,
期刊
世界上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哪。——中禅寺秋彦  已故的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在其著作《洁净与危险》(中译版:民族出版社)中指出,人类是追求分类与秩序的社会性动物,对于无法分类之事物,往往会被视为不洁。举例来说,装在碗里的饭掉落到地面上之后,就被视为肮脏不可食用的。肮脏感的形成并非地面比较肮脏,而是地面不是用来承载食物的容器。  妖怪,某种程度上来说,乃是前科学时代的人类,用来说明、解释、定位那些明
期刊
文字的循环    最近看了一部生态电影,电影说了一个有趣的观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刚刚好,所以水没有结成冰,也没有化成蒸汽,而能成为动植物可以饮用或吸取的液态,地球因此适合生物居住。  对我来说,这个观念可以套用在编辑工作上:许多作家写的文字太冷。因此凝结成冰,读者想要理解,需要强大毅力或热情才可能消化;而有些作家写的文字太轻,蒸发成气体,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编辑的工作就是把整个作品放在适当的位置,把
期刊
有人说,“台湾有琼瑶,香港有亦舒。”可见亦舒在爱情小说领域的地位。中国妇女出版社日前大手笔买断亦舒作品在大陆的版权,正是看重“永恒的师太”的魅力。而作为致力于女性阅读的出版者,从合作方香港天地的身上,吸取什么有利于开拓大陆爱情小说市场的经验呢?本刊邀请亦舒系列小说的选题策划主编钱丽来谈谈她对亦舒及本土爱情小说作者的观察和思考。  书香:亦舒的作品以前也有大陆出版社引进过,贵社目前成为大陆唯一亦舒书
期刊
《鲁迅印谱》被称为建国后中国印坛的经典代表作。钱君匋先生用篆刻的形式,将鲁迅先生一百多个笔名全部刻出,既继承了从上古至明清中国篆刻艺术的精华,又在方寸之中巧妙地表现了鲁迅精神。  在二十世纪上海的文人圈里,钱君匋先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奇人。他既擅水墨丹青,又好篆刻治印;既精于封面设计,又长于音乐创作:书法也独树一格,人有称为“五绝”者。但我以为,他实在可称全才。——他还广涉文学、编辑、出版、收藏等领
期刊
季羡林先生过世后,我见到白化文先生有副挽联曰:“声闻九译三千士,谱录无双五百年”,套用了孔门弟子三千的典故。季先生1947年创立北大东方语言文学系,迄今弟子当不止三千,因而此联并不能说是谀颂太过。  但哲人其萎的同时,仔细想想,季先生“九译”之学,也就是梵文及中亚古文字之学。在今天究竟有没有如孔门弟子般普传于世、影响遍及中国呢?东方语文学界诸贤达固然各有艺业,造诣可观,然而整个社会对印梵文化恐怕仍
期刊
永和·小小书房  空间小小、人力少少,但有大大志愿  书、咖啡、轻食,很多好玩的艺文活动,在地经营,慢慢生活。  创办时间:2006    单向街  谈及十大外的那些遗珠,《单向街》总是在那,盘踞档案中的一个小方格,顽强地延伸着它的性格──静默而不容忽视。它以一种平淡无奇的方式吐出一个又一个蔓延在城市里,街角边,或是屋中一隅的细节,在叙述之后,看似随意地落上一针作结,起初无所觉,愈往后读,愈是隐然
期刊
这是一本不平凡的访问之书,它由著名的文化人梁文道执笔写成,虽然就受访者和访问主题来说,都是梁文道有兴趣知道的事物,不过成就这本书原因很简单——《读书好》杂志编辑替他增添了一个访问专栏。由他全权负责。  “作家访谈录”往往能迫使被访者说出平日没说的话,或对自己的作品和见解作解释。而梁文道的《访问》,则如幅标题《十五个有想法的书人》所示,让这些浸淫在书海多年,对社会及创作有一定看法的“书人”,说出读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