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的循环
最近看了一部生态电影,电影说了一个有趣的观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刚刚好,所以水没有结成冰,也没有化成蒸汽,而能成为动植物可以饮用或吸取的液态,地球因此适合生物居住。
对我来说,这个观念可以套用在编辑工作上:许多作家写的文字太冷。因此凝结成冰,读者想要理解,需要强大毅力或热情才可能消化;而有些作家写的文字太轻,蒸发成气体,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编辑的工作就是把整个作品放在适当的位置,把文字转成读者可以吸收的水,一种刚好的状态。一旦水能够被吸收,循环就可能产生:读者阅读、消化、告诉别人或者产生新的想法,甚至因此改变社会,这本书或这段文字才算完成它的任务。
这几年在台湾处理学术书,都是希望找到如此在一般读者问可以产生循环的位置。
对大多数人来说,学术著作就是冰的作品,它所思考的问题与方式都需要相当的知识才能理解,在现代台湾的生活习惯与社会压力下,有这种能力的读者其实很少,也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条件培养这种读者出现。所以要出版这些坚硬冷冽的作品,大多是寻求政府补助,或者作者自费,他们逐渐成为留给少数人使用的庞大冰库。当然,被贴上学术卷标的作品其实有很多种,并非都是整块结冰,如果愿意花时间阅读,其实在细缝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已经融化的部分。而某些社会学、人类学著作,因为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故事描述,因此比较像是水与冰交错的作品。举杯要喝的时候,会发出清脆的冰块碰撞声——这就是《跨国灰姑娘》的状态。
第一次看到《跨国灰姑娘》的初稿,行人出版社的编辑就立刻知道这是位厉害的作者,而不仅只是一个学者。她的文字不只是推衍出理论、回答文献提出的问题,她也推动了人的情绪,让人感受到这整本书的背后有不单是学术上的关心。所以即便书中有许多困难的部分,也会因为她流畅的田野观察与描述,而变得可以吸收,或者愿意尝试吸收。而另外一个让人想要阅读的理由,则是因为这本社会学著作所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现象。
台湾:一个恐怖片场景
自从开放东南亚移工进入台湾之后,许多地方的日常景观有了剧烈的改变。如果你十年前来到台北火车站,会发现在一般休假日,车站里满是印度尼西亚移工,在地上盘坐吃东西、聊天。如果你到中山北路三段附近,会发现一个满是菲律宾人的教堂,旁边还有一个充满异国风味的舶来品商圈。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周要负责倒垃圾,就会发现当垃圾车接近的时候,你的身边没一个人在说中文,外籍帮佣们提着垃圾愉快地谈天。
对我们来说,一整个新兴族群突然出现在台湾各个角落,他们不像所谓“外省人”来的时候,有一个“祖国”的概念协助台湾人理解、定位,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学习与新居民的应对关系。电视上出现各种新闻,在在都呈现出这种疑惑与焦虑,但台湾的媒体却很难提供足够的信息。
在这种状况下,《跨国灰姑娘》适时出现,提供了一个窗口。
在书中第一章开始的引文,就给了所有台湾读者当头一棒。一位来自菲律宾的移工Vanessa,描述她如何从下飞机到达雇主家的过程。途中所描述的地方,几乎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机场与高速公路,但在Vanessa的眼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危险,她看着路边的草丛,很担心车子随时都转进去,而她从此消失。短短的一段应当不到一小时的路程,完全转变成一段恐怖片场景。最后Vanessa说:“要勇敢……我们所有都不懂,我们有的只是胆子。”
在这场类似恶梦的场景中,高速公路也许会是犯案现场,而“我们”都是潜在的坏人。这就是每个外籍移工来台湾时的第一个印象,一块不友善的土地。
不确定的女子
当初我们与封面设计师聂永贞讨论时,希望封面要强调视觉性,适合报导文学式的封面,让读者看到就能感觉到背后有一个深沉的故事。聂永贞提了三个案子,其中一个正是一个在车上的女子(也就是现在的封面),符合一开始下飞机坐车上高速公路的这个画面,也符合《跨国灰姑娘》中“移动”的意境一一如果真要挑剔,就是显现出来的画面是忧伤,而非惊恐。
聂永贞所用的封面图片是出自付费图库,无法确定车上的女子是来自于哪里。于是我们写信找寻这位摄影师,经由他的转介,我们甚至找到这位照片中的女子。车上的女子来自菲律宾,但她不是在台湾的路途上,而是在开往佛罗伦萨的火车上。她说,如果她看起来有些忧伤,大概是因为她当时正在思考不确定的未来。
确定了这些细节,我们便决定采用这个封面。作者以及各家通路都觉得很适合。女子忧伤而迷惘地看着未来,其实很大程度反映了台湾移工的情绪,而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这些故事,这就是我们想要达成的封面效果。
最后这本书上市的时候,并没有因为这本书的学术味而冷落,除了台湾诚品书店选书、金石堂书店强推、博客来书店编辑选书这三大通路的支持,台北的独立书店也相当积极推介(这些书店的态度是我们仍然对出版业依旧满怀希望的主要原因)。于是,几千个对未来迷惘的菲律宾女子在各式大小书店出现,让读者无法忽略,让这本书的主题成为许多人思考的焦点。
编辑的理想
在《跨国灰姑娘》出版没多久之后,有天我到新竹清华大学听蓝佩嘉老师针对这本书的演讲。蓝老师一开场,就表示自己有点后悔,觉得自己可以把这本书写得“更好看”、“更让一般人接受”,而不是现在这样太过学术味。
老实说。这段话让我相当惊讶。作为编辑,经常会用“如果再做一次这本书,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来考验自己。但我却很少从作者的角度思考,想象他们也会想要重新书写一次——特别是身为现在教学负担相当重的学院教授。
但我的确觉得,学术界其实充满有趣的题材、创新的见解的老师,能够说故事、撼动人心的作者也相当多。但大多因为学术的框架,而被冰封在少有人顾及的角落,如果能够改写、适当地呈现、给予一般读者足够的线索,这些作品都有可能转而成为让人吸收的水,让这些概念得以流转循环,甚至让世界变得不同。
这便是我作为编辑的小小期待。
最近看了一部生态电影,电影说了一个有趣的观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刚刚好,所以水没有结成冰,也没有化成蒸汽,而能成为动植物可以饮用或吸取的液态,地球因此适合生物居住。
对我来说,这个观念可以套用在编辑工作上:许多作家写的文字太冷。因此凝结成冰,读者想要理解,需要强大毅力或热情才可能消化;而有些作家写的文字太轻,蒸发成气体,我们经常视而不见。编辑的工作就是把整个作品放在适当的位置,把文字转成读者可以吸收的水,一种刚好的状态。一旦水能够被吸收,循环就可能产生:读者阅读、消化、告诉别人或者产生新的想法,甚至因此改变社会,这本书或这段文字才算完成它的任务。
这几年在台湾处理学术书,都是希望找到如此在一般读者问可以产生循环的位置。
对大多数人来说,学术著作就是冰的作品,它所思考的问题与方式都需要相当的知识才能理解,在现代台湾的生活习惯与社会压力下,有这种能力的读者其实很少,也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条件培养这种读者出现。所以要出版这些坚硬冷冽的作品,大多是寻求政府补助,或者作者自费,他们逐渐成为留给少数人使用的庞大冰库。当然,被贴上学术卷标的作品其实有很多种,并非都是整块结冰,如果愿意花时间阅读,其实在细缝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已经融化的部分。而某些社会学、人类学著作,因为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有许多故事描述,因此比较像是水与冰交错的作品。举杯要喝的时候,会发出清脆的冰块碰撞声——这就是《跨国灰姑娘》的状态。
第一次看到《跨国灰姑娘》的初稿,行人出版社的编辑就立刻知道这是位厉害的作者,而不仅只是一个学者。她的文字不只是推衍出理论、回答文献提出的问题,她也推动了人的情绪,让人感受到这整本书的背后有不单是学术上的关心。所以即便书中有许多困难的部分,也会因为她流畅的田野观察与描述,而变得可以吸收,或者愿意尝试吸收。而另外一个让人想要阅读的理由,则是因为这本社会学著作所试图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现象。
台湾:一个恐怖片场景
自从开放东南亚移工进入台湾之后,许多地方的日常景观有了剧烈的改变。如果你十年前来到台北火车站,会发现在一般休假日,车站里满是印度尼西亚移工,在地上盘坐吃东西、聊天。如果你到中山北路三段附近,会发现一个满是菲律宾人的教堂,旁边还有一个充满异国风味的舶来品商圈。如果你像我一样每周要负责倒垃圾,就会发现当垃圾车接近的时候,你的身边没一个人在说中文,外籍帮佣们提着垃圾愉快地谈天。
对我们来说,一整个新兴族群突然出现在台湾各个角落,他们不像所谓“外省人”来的时候,有一个“祖国”的概念协助台湾人理解、定位,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学习与新居民的应对关系。电视上出现各种新闻,在在都呈现出这种疑惑与焦虑,但台湾的媒体却很难提供足够的信息。
在这种状况下,《跨国灰姑娘》适时出现,提供了一个窗口。
在书中第一章开始的引文,就给了所有台湾读者当头一棒。一位来自菲律宾的移工Vanessa,描述她如何从下飞机到达雇主家的过程。途中所描述的地方,几乎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机场与高速公路,但在Vanessa的眼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危险,她看着路边的草丛,很担心车子随时都转进去,而她从此消失。短短的一段应当不到一小时的路程,完全转变成一段恐怖片场景。最后Vanessa说:“要勇敢……我们所有都不懂,我们有的只是胆子。”
在这场类似恶梦的场景中,高速公路也许会是犯案现场,而“我们”都是潜在的坏人。这就是每个外籍移工来台湾时的第一个印象,一块不友善的土地。
不确定的女子
当初我们与封面设计师聂永贞讨论时,希望封面要强调视觉性,适合报导文学式的封面,让读者看到就能感觉到背后有一个深沉的故事。聂永贞提了三个案子,其中一个正是一个在车上的女子(也就是现在的封面),符合一开始下飞机坐车上高速公路的这个画面,也符合《跨国灰姑娘》中“移动”的意境一一如果真要挑剔,就是显现出来的画面是忧伤,而非惊恐。
聂永贞所用的封面图片是出自付费图库,无法确定车上的女子是来自于哪里。于是我们写信找寻这位摄影师,经由他的转介,我们甚至找到这位照片中的女子。车上的女子来自菲律宾,但她不是在台湾的路途上,而是在开往佛罗伦萨的火车上。她说,如果她看起来有些忧伤,大概是因为她当时正在思考不确定的未来。
确定了这些细节,我们便决定采用这个封面。作者以及各家通路都觉得很适合。女子忧伤而迷惘地看着未来,其实很大程度反映了台湾移工的情绪,而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这些故事,这就是我们想要达成的封面效果。
最后这本书上市的时候,并没有因为这本书的学术味而冷落,除了台湾诚品书店选书、金石堂书店强推、博客来书店编辑选书这三大通路的支持,台北的独立书店也相当积极推介(这些书店的态度是我们仍然对出版业依旧满怀希望的主要原因)。于是,几千个对未来迷惘的菲律宾女子在各式大小书店出现,让读者无法忽略,让这本书的主题成为许多人思考的焦点。
编辑的理想
在《跨国灰姑娘》出版没多久之后,有天我到新竹清华大学听蓝佩嘉老师针对这本书的演讲。蓝老师一开场,就表示自己有点后悔,觉得自己可以把这本书写得“更好看”、“更让一般人接受”,而不是现在这样太过学术味。
老实说。这段话让我相当惊讶。作为编辑,经常会用“如果再做一次这本书,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来考验自己。但我却很少从作者的角度思考,想象他们也会想要重新书写一次——特别是身为现在教学负担相当重的学院教授。
但我的确觉得,学术界其实充满有趣的题材、创新的见解的老师,能够说故事、撼动人心的作者也相当多。但大多因为学术的框架,而被冰封在少有人顾及的角落,如果能够改写、适当地呈现、给予一般读者足够的线索,这些作品都有可能转而成为让人吸收的水,让这些概念得以流转循环,甚至让世界变得不同。
这便是我作为编辑的小小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