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学者谢榛在《四溟诗话》一书中说“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车彻”,这固然是论诗之道,但迁移至讲课,就是一节课的开头要简洁、明快,力求自然、生动,这样才能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才能为灵动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新课伊始就直接揭示课题,把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完成的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思维引向这一问题的探索上。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揭题: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你们知道吗?能指出黑板上老师所画圆的周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下面的目标探讨这个内容。(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这样导入,不拖泥带水,不牵枝带叶,简洁、清晰,突出重点,直指目标,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打下基础。
二、联系生活,对话引入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选择最佳联结点导入新课。如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课时,师生通过下面对话进入新课。
师:老师昨天临放学的时候,布置小朋友回家调查常用物品的价格,能汇报一下吗?
生1:我调查了我家电视机大约是2000元,音响是600元。
生2:我的一台复读机大约是1000元,我家电脑大约是5000元。
生3:我问爸爸我们国家领土约960万平方公里。
生4:我听张老师说我们学校大约2000人。
……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整百、整千数,教师有选择地把这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
老师通过“老师昨天临放学的时候,布置小朋友回家调查常用物品的价格,能汇报一下吗”,一句话引起师生对话,直接进入新知的教学,改变了经过大量的复习铺垫的传统新课导入方式,简洁、明了,直奔教学目标,师生对话,话题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感到有趣,可以说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不知不觉接触了新知。
三、旧知铺垫,迁移导入
数学上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派生、延伸和发展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导入新知。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学生练习下面两题后。
①==
②9÷12=()÷4=6÷()
可以这样问:
(1)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生答:①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②是根据商不变性质。
(2)根据比的意义,你能把②用比的形式来表示吗?生答:可以这样表示:9︰12=()︰4=6︰()
(3)那么,怎么填数呢?(学生填写)
(4)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生答:商不变性质。
教师追问:那么大家想一想,比有类似的性质吗?
这样引入,降低了学生新知学习的难度,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类推出了比的基本性质,新知顺利同化到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发展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四、故事诱导,情境导入
根据儿童好奇心强和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教师把有关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有趣的描述或把有关内容改编成儿童故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并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的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位教师利用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引入课题: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唐僧师徒四人走累了停下来休息,悟空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抱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吧。”八戒听了不高兴了,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再说我肚子最大,应该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最少也要吃。”悟空听了直笑……悟空为什么笑呢?等今天我们学了《分数大小的比较》,你就明白了。
这位教师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充满童趣的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过渡自然,生动新颖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学生,在笑声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新知的学习。
五、巧用直观,操作导入
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通过操作,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实现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教学《倍的初步认识》时,师生问好后,可这样进入新课:
师:你能按老师的要求摆一摆吗?
生齐答:能!
师:我摆出2颗五角星,请你摆出这样的3份。
学生很快便摆出了★★ ★★ ★★。
师提问:每份有几颗星星?有这样的几份?接着直入主题“每份有2颗星,有这样的3份,就是3个2,也可以说成是2的3倍”。然后请学生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然后再请学生摆这样的3个4根,并用圆圈把它们一堆一堆地圈起来,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1份用了4根小棒,就是4的1倍,3个4根,我们圈了3份或3堆,表示有3个4,就是4的3倍。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容易接受倍的概念,再通过巩固环节的反复操作、表述,学生就会对倍的意义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六、设置悬念,以疑导入
课堂教学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创设认知矛盾,就能唤起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心理,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老师这样引入:从四月一日开始,小军的妈妈每四天休息一天,爸爸每六天休息一天,那么,最早要到几月几日小军全家才能一起到公园去玩呢?学生思考片刻之后,老师接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好这节课的知识。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加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了。
七、创设情境,媒体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新型的辅助手段,它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兴趣化。如教《循环小数》时,用课件再现小学生过马路的场景,学生一齐背诵《安全过马路》的儿歌后。师设疑:你能发现红、黄、绿灯是怎样变化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说:“红、黄、绿灯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八、运用比赛,计算导入
请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商不变性质》的导入。出示下面两组题:同桌两人比赛,左边的用计算器算,右边的用口算。
(36×2)÷(12×2)= (36÷2)÷(12÷2)=
(36×4)÷(12×4)= (36÷3)÷(12÷3)=
师:好多用计算器算的同学赢了!哎哟,用口算的小嘴翘起来了。这个比赛不公平,是吧?那交换一下,再赛一道题怎样?教师板书:
(36×100…0)÷(12×100…0)=
10个0 10个0
学生皆面有难色。稍后——
生1:等于2。
生2:等于3。
在两组口答题上方板书:36÷12=3,那么这一题究竟等于多少呢?是不是与36÷12有联系?(用红粉笔在“(36×100…0)÷(12×100…0)=”之后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导入过程,却真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会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和寻求解题方法的艰辛时,体会到的更多是灵感突临的惊喜和科学发现的乐趣,从而产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渴望。
课的导入因人而异,就像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老师也有一千种开头法。但是,无论哪种开头,只要你能遵循简明、灵动的课堂理念,紧扣教学目标,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就会成为一个精彩有效的开头!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新课伊始就直接揭示课题,把教学内容及所要达到的目标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使学生明确本课所要完成的任务,把学生的注意力、兴趣、思维引向这一问题的探索上。
如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揭题:同学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的周长》。什么是圆的周长?你们知道吗?能指出黑板上老师所画圆的周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围绕下面的目标探讨这个内容。(屏幕出示学习目标)
这样导入,不拖泥带水,不牵枝带叶,简洁、清晰,突出重点,直指目标,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为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打下基础。
二、联系生活,对话引入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充满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选择最佳联结点导入新课。如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一课时,师生通过下面对话进入新课。
师:老师昨天临放学的时候,布置小朋友回家调查常用物品的价格,能汇报一下吗?
生1:我调查了我家电视机大约是2000元,音响是600元。
生2:我的一台复读机大约是1000元,我家电脑大约是5000元。
生3:我问爸爸我们国家领土约960万平方公里。
生4:我听张老师说我们学校大约2000人。
……
学生自由汇报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整百、整千数,教师有选择地把这些数据板书在黑板上。
老师通过“老师昨天临放学的时候,布置小朋友回家调查常用物品的价格,能汇报一下吗”,一句话引起师生对话,直接进入新知的教学,改变了经过大量的复习铺垫的传统新课导入方式,简洁、明了,直奔教学目标,师生对话,话题来源于生活,因此学生感到有趣,可以说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轻松的对话中不知不觉接触了新知。
三、旧知铺垫,迁移导入
数学上的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派生、延伸和发展出来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导入新知。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在学生练习下面两题后。
①==
②9÷12=()÷4=6÷()
可以这样问:
(1)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生答:①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②是根据商不变性质。
(2)根据比的意义,你能把②用比的形式来表示吗?生答:可以这样表示:9︰12=()︰4=6︰()
(3)那么,怎么填数呢?(学生填写)
(4)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生答:商不变性质。
教师追问:那么大家想一想,比有类似的性质吗?
这样引入,降低了学生新知学习的难度,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类推出了比的基本性质,新知顺利同化到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发展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四、故事诱导,情境导入
根据儿童好奇心强和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教师把有关内容进行生动、形象、有趣的描述或把有关内容改编成儿童故事来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从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并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新知的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一位教师利用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引入课题: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唐僧师徒四人走累了停下来休息,悟空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一会儿,八戒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抱个大西瓜回来,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吧。”八戒听了不高兴了,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再说我肚子最大,应该多分一点给我,我要吃,最少也要吃。”悟空听了直笑……悟空为什么笑呢?等今天我们学了《分数大小的比较》,你就明白了。
这位教师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充满童趣的故事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过渡自然,生动新颖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学生,在笑声中,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新知的学习。
五、巧用直观,操作导入
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手段,通过操作,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实现感性向理性的飞跃。如教学《倍的初步认识》时,师生问好后,可这样进入新课:
师:你能按老师的要求摆一摆吗?
生齐答:能!
师:我摆出2颗五角星,请你摆出这样的3份。
学生很快便摆出了★★ ★★ ★★。
师提问:每份有几颗星星?有这样的几份?接着直入主题“每份有2颗星,有这样的3份,就是3个2,也可以说成是2的3倍”。然后请学生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然后再请学生摆这样的3个4根,并用圆圈把它们一堆一堆地圈起来,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1份用了4根小棒,就是4的1倍,3个4根,我们圈了3份或3堆,表示有3个4,就是4的3倍。这样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容易接受倍的概念,再通过巩固环节的反复操作、表述,学生就会对倍的意义会有进一步的理解。
六、设置悬念,以疑导入
课堂教学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创设认知矛盾,就能唤起学生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心理,学习新知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老师这样引入:从四月一日开始,小军的妈妈每四天休息一天,爸爸每六天休息一天,那么,最早要到几月几日小军全家才能一起到公园去玩呢?学生思考片刻之后,老师接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学好这节课的知识。熟悉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带着迫切的心情加入到新知的学习中去了。
七、创设情境,媒体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一种新型的辅助手段,它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枯燥问题兴趣化。如教《循环小数》时,用课件再现小学生过马路的场景,学生一齐背诵《安全过马路》的儿歌后。师设疑:你能发现红、黄、绿灯是怎样变化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说:“红、黄、绿灯总是按一定的顺序,不断地重复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说红、黄、绿灯总是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这种循环现象,数字运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现象。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
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由形象具体的实物表象直接转入认识数字排列规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八、运用比赛,计算导入
请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商不变性质》的导入。出示下面两组题:同桌两人比赛,左边的用计算器算,右边的用口算。
(36×2)÷(12×2)= (36÷2)÷(12÷2)=
(36×4)÷(12×4)= (36÷3)÷(12÷3)=
师:好多用计算器算的同学赢了!哎哟,用口算的小嘴翘起来了。这个比赛不公平,是吧?那交换一下,再赛一道题怎样?教师板书:
(36×100…0)÷(12×100…0)=
10个0 10个0
学生皆面有难色。稍后——
生1:等于2。
生2:等于3。
在两组口答题上方板书:36÷12=3,那么这一题究竟等于多少呢?是不是与36÷12有联系?(用红粉笔在“(36×100…0)÷(12×100…0)=”之后板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一个看似简单的教学导入过程,却真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会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和寻求解题方法的艰辛时,体会到的更多是灵感突临的惊喜和科学发现的乐趣,从而产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渴望。
课的导入因人而异,就像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老师也有一千种开头法。但是,无论哪种开头,只要你能遵循简明、灵动的课堂理念,紧扣教学目标,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就会成为一个精彩有效的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