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能力突破1

来源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k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预想寻旨,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
  读懂散文是解决散文应考的不二法门。迅速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主旨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前提。一般来说,可抓住文章的标题、开头和结尾进行预想主旨。
  先看标题,想一想这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散文,会写什么内容,表现什么主题,采用什么手法等。这样预想,便于集中心神,调整状态,迅速进入正常的阅读轨道。然后,快速阅读开头和结尾段落,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人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二、抓点连线,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预想之后,需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的散文特点,寻找关键句,画出各段落中的首括句、中心句、尾结句,和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这些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文必有思,思必有路。散文取材自由,材料丰富,但总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的。阅读散文,不仅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脉络。
  三、寻象悟境,抓住散文的形象畫面
  散文的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要想读懂散文,就应抓住文章中的形象画面,进行由景及情的揣摩、由事及义的联想,分析其特点和作用,进而体味文章的感情,把握文章的中心。
  四、重视理解(词句)。品味散文的语言
  “言承载意。”意,是散文表现的内容,它主要指两个方面:①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作者眼里的人、事、景、物;②在散文的记叙、描述中所灌注的作者主体的思想感情,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
  散文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语言凝练优美。凝练,是指语言简洁准确、质朴自然;优美,是指语言清新明快、生动活泼并富于韵味。
  品读散文,需结合语境,辨明所使用的技巧,能够把握其“言外之意”,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要重视文中运用的修辞及抒情、议论性的语言。
  散文的语言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考查。理解赏析散文的语言,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细细品味、揣摩,才能正确把握其含意。这也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基础。
  五、鉴赏写法,赏析散文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并非文学类文本独有,但就其文学体式而言,散文的表达有其独有的特征。散文常见的写法有象征、对比、烘托、渲染、欲扬先抑、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为了理解和赏析,就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术语,并能够辨析、理解、掌握其特点和作用。高考命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直接透视考生的阅读品位。
其他文献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特别强调谋篇布局的重要性,说它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并且还专门辟出“附会篇”一章探讨了谋篇布局的总体方法:“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也就是说,谋篇布局应该综概全篇的条理,使文章首尾连贯,决定写什么或不写什么内容。把各部分都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做到内容虽然繁多,但是层次还是非常清楚。这就好比建筑房
期刊
诗歌是诗人智慧和艺术的结晶,诗歌中凝集了丰富的情感。诗人一般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情感。为了便于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笔者将诗歌中的景物进行了分类,根据这些分类可以很好地从宏观上对景物进行洞察,这样就会为赏析诗歌扫清障碍。诗歌中的景物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壮景。所谓壮景就是比较壮阔的景象,这些景象一般都比较阔大与高远,便于诗人抒发豪迈的情怀。例如,杜甫的《登岳阳楼》的开篇“吴楚东南坼
期刊
[考点阐释]  高考文言文阅读有个重要的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句式属于语法范畴,所谓“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大致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等(其中的“成分省略”,是相对于结构成分完整而言的)。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这一条要求,往往是糅合在其他项(尤其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文言断句”)中,间接作考查的——比如对于省略句,翻译时必须将省去的内容补全;当
期刊
有人说,在考场上选写记叙文是一种冒险。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就考生而言,出于考试需要,此前漫长的备考中准备的多是议论文一套把式,而记叙文因其写作要素具有随机性,备考难度相对较大,一般不如议论文准备起来更有效。身临考场,正常情况下应在做完前面琐碎的基础题和几篇阅读题后才轮到作文,不说此时考试时间已过大半,单是从前面题海中跋涉出来精力也已消耗大半,再平心静气进行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直至下笔成文至800字
期刊
【考纲解读】  “之乎者也与,若乃焉何其,因为则所以,外加而且于。”除去“外加”二字,剩下的就是《考试说明》要求的18个文言虚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文言实词考查“理解”一样,能力层级为B。所谓“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并解释某个文言虚词的能力。  文言虚词的考查方式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隐性考查是指在文言翻译中,也需要
期刊
【考纲解读】  语句衔接题是高考语文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的一种考查形式,是近几年高考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题型之一,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赋分3分。  此类题能力性、应用性、综合性较强,是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重点,也是考生备考复习时的一个难点。做这类试题,应按照“瞻前顾后,上联下串”的基本思想,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理顺序和逻辑顺序等方面去分析和思考,力求做到在思想内容方面事理通达,在表达形
期刊
一、傳记阅读  1.抓事件:根据文本,勾勒传主人生事件。  2.抓精神:由传主的人生轨迹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与性格特点。  3.抓评价:由传主进入作者,找到作者的观点,或提炼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  4.抓手法:探讨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与语言特色等艺术手法。  5.探价值:探讨作品反映的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  二、访谈阅读  1.迅速通读一遍全文,把握讨论话题、主要进程、关键内容。  2.
期刊
散文化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带有创新性的小说样式,是小说与散文、诗歌等文体融合的产物,也是一种独特的跨文体现象。在中国现代文学里,它有多种称谓和提法,比如周作人所说的“抒情诗的小说”“随笔风的小说”,瞿世英、郁达夫所说的“散文小说”,郑伯奇所说的“随笔式的小说”,施蛰存所说的“随笔体的小说”,师陀所说的“散文体的小说”。到了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在《小说的散文化》与《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等文章中
期刊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查的热点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問。从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不考查关于修辞的概念、术语,着眼于“运用”。多数情况下,修辞手法的考查体现在仿写语句、描述性的图文转换,扩展语句、句式变换等题型当中,偶有单独命题者,如2016年江苏卷单独命题考查“借代”手法的使用,2016年山东卷考查了比喻、拟人手法。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
期刊
鉴赏古诗,其前提和关键是要读懂诗歌。对于考生来说,能否读懂诗,决定着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的前提。要读懂全诗,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  捕捉这些信息要靠“三看”:  一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者点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