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实验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而言,在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有效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心理疏导;精神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44-01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的不断严峻,人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报道指出,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如何有效地改善此类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已受到更多临床工作者们的关注[1-2]。为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开展了本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8.87±3.63)岁;轻度抑郁29例,中度抑郁13例。实验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8.81±3.58)岁;轻度抑郁31例,中度抑郁1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为慢性病,有阅读能力,意识清楚,既往和目前无意识障碍,无定向力、记忆力、理解力等认知障碍,年龄60~80岁之间,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3]的评分均大于50分,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抑郁。
1.3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根据其病情予以相应的常规内科治疗和疾病宣教,另给予口服盐酸氟西丁,20mg/d,并根据病情程度调整用量,连续用药3个月,除此之外,还予以针对性的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再予以心理护理。具体为:①疾病知识宣教与健康教育:通过当面讲解、免费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等相关知识,整个治疗过程中贯穿该疾病的健康教育,促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②心理护理:指派专职护士每天巡视指定患者,以谈心聊天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且重点关注中度抑郁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找出每位患者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鼓励、解释等心理疏导,使老年患者的情感得以抒发,让患者感受到体贴和关心,消除不良情绪,从而促使患者的病情和心情保持稳定[4]。③家属的支持:让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多关心鼓励患者,予以心理支持从而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护理前,由专职护士对两组患者发放、讲解SAS及SDS问卷填写方法,完成后回收问卷,回收有效率100%。护理后3个月,同样由专职护士对两组患者发放SAS、SDS问卷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发放84份问卷,均全部收回,回收有效率100%。
1.4 评价标准 ①症状改善情况[3]包括:采用SAS和SDS量表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SAS和SDS均由2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分为1~4分,总得分为20个项目的得分总和,将总得分乘以1. 25以后取整数部分即得标准分,以标准分50分为诊断标准,轻微至轻度:51~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包括护理人员给予详尽的疾病知识宣教与健康教育、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全面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心;与家属有效沟通,让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予以患者关心和心理支持等四个方面的项目。每个项目分数范围为1~10分,满分为10分,患者根据自身感受打分,四项合计总分≥95分则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见表1。
2.2 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较易出现各种严重的如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老年疾病,加之老年人群心理素质较差,则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是抑郁症高发人群。临床上除了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外,给予患者积极的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也十分有意义。
本研究对42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之前陈晓梅[5]、黄先娥[6]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对于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在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增加了患者治疗积极性,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之前郑彩霞[3]、杨霞[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给予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显著改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症状,从而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而言,在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有效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美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护理干预[J].现代医学卫生,2014,18(9):1395-1396.
[2]余先会.浅谈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临床护理,2011,24(5):266.
[3]郑彩霞.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广东医学,2013,34(17):2745-2747.
[4]张理义,姚高峰,徐莲莲.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在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36(11):1228-1230.
[5]陈晓梅,龙文娟.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兵团医学,2014,40(2):75-76.
[6]黄先娥,戴晓燕,陈传萍.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145-146.
[7]杨霞,厉惠.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 (20):66-67.
(收稿日期:2015.11.28)
【关键词】 老年病诱发抑郁症;心理疏导;精神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44-01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趋势的不断严峻,人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有报道指出,老年病诱发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如何有效地改善此类老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已受到更多临床工作者们的关注[1-2]。为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开展了本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8.87±3.63)岁;轻度抑郁29例,中度抑郁13例。实验组: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8.81±3.58)岁;轻度抑郁31例,中度抑郁11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患者均为慢性病,有阅读能力,意识清楚,既往和目前无意识障碍,无定向力、记忆力、理解力等认知障碍,年龄60~80岁之间,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3]的评分均大于50分,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抑郁。
1.3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根据其病情予以相应的常规内科治疗和疾病宣教,另给予口服盐酸氟西丁,20mg/d,并根据病情程度调整用量,连续用药3个月,除此之外,还予以针对性的饮食指导、日常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
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再予以心理护理。具体为:①疾病知识宣教与健康教育:通过当面讲解、免费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高危因素等相关知识,整个治疗过程中贯穿该疾病的健康教育,促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以增强临床治疗效果。②心理护理:指派专职护士每天巡视指定患者,以谈心聊天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且重点关注中度抑郁患者,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找出每位患者产生抑郁的主要原因,针对性的对其进行鼓励、解释等心理疏导,使老年患者的情感得以抒发,让患者感受到体贴和关心,消除不良情绪,从而促使患者的病情和心情保持稳定[4]。③家属的支持:让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多关心鼓励患者,予以心理支持从而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护理前,由专职护士对两组患者发放、讲解SAS及SDS问卷填写方法,完成后回收问卷,回收有效率100%。护理后3个月,同样由专职护士对两组患者发放SAS、SDS问卷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发放84份问卷,均全部收回,回收有效率100%。
1.4 评价标准 ①症状改善情况[3]包括:采用SAS和SDS量表对患者症状进行评分。SAS和SDS均由2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分为1~4分,总得分为20个项目的得分总和,将总得分乘以1. 25以后取整数部分即得标准分,以标准分50分为诊断标准,轻微至轻度:51~59分,中度:60~69分,重度:≥70分。②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评价,包括护理人员给予详尽的疾病知识宣教与健康教育、认真倾听患者的心理感受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全面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心;与家属有效沟通,让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予以患者关心和心理支持等四个方面的项目。每个项目分数范围为1~10分,满分为10分,患者根据自身感受打分,四项合计总分≥95分则为非常满意,90~95分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66.67% (P<0.05)。见表1。
2.2 症状改善情况的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护理后,实验组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人群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较易出现各种严重的如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老年疾病,加之老年人群心理素质较差,则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症状的出现,是抑郁症高发人群。临床上除了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外,给予患者积极的精神护理和心理疏导也十分有意义。
本研究对42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之前陈晓梅[5]、黄先娥[6]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对于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在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增加了患者治疗积极性,有利于改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之前郑彩霞[3]、杨霞[7]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给予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显著改善患者抑郁以及焦虑症状,从而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而言,在常规内科疾病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之上予以有效全面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大大改善抑郁焦虑症状,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美红.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护理干预[J].现代医学卫生,2014,18(9):1395-1396.
[2]余先会.浅谈老年患者抑郁症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临床护理,2011,24(5):266.
[3]郑彩霞.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广东医学,2013,34(17):2745-2747.
[4]张理义,姚高峰,徐莲莲.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在抑郁症发病危险因素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1,36(11):1228-1230.
[5]陈晓梅,龙文娟.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J].兵团医学,2014,40(2):75-76.
[6]黄先娥,戴晓燕,陈传萍.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护理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0):145-146.
[7]杨霞,厉惠.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 (20):66-67.
(收稿日期:201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