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生态空间的构建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生态学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容括生态主体、物质资料、心理情境,以及语言环境的生态系统,维持生态空间的平衡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本文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生态空间失衡现象,提出了避免顶端优势、打破花盆效应等生态空间构建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生态空间 共生关系 花盆效应
  一、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空间失衡现象
  1.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关系受阻。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育生态学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系统中的主要能量,师生的双边互动与教学方法、语言环境等等生态因子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打破两者平衡的不良教学现象主要表现为师生共生关系的受阻。师生共生关系既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氛围平等和谐,又要求教师施以的教学方法不超过学生的心理耐受,然而《2012年中学生英语学习调查报告》发现,百分之七十六的学生认为教师花在英语习题和语法讲解上的时间多于和学生交流沟通的时间,喜欢上英语课的学生英语成绩普遍较好,指出教师很少关注后进生,忽略了她们的心理发展。同时,伴随着多媒体工具在教育领域的普及,一些英语教师热衷于对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喜欢进行“课件示范”或“知识放映”,信息化手段的过渡应用削弱了生态主体间的信息交换,回避了教学中的个体差异性。
  2.花盆效应影响了学生知识习得的有效性。教育生态学中的“花盆效应”源自植物与自然界的关系,即花盆里的植物受到花盆这个局部生态环境的制约,一旦离开此环境融入真正的自然环境便失去了生命力。教育生态学以“花盆效应”借指人为创造教学环境的局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亦存在“花盆效应”影响学生知识习得成效的现象,例如教师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将教学活动仅仅归结为对有限的教材知识的传授,重视英语课本知识的输出,对于英语教学的外围资源利用不足,忽略了英语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生知识面狭窄。又例如初中英语教学的人文环境缺失,生态视野下的英语教学要求脱离“花盆”空间返回自然环境,即促使英语教学活动发生在英语的语言文化环境之中,不仅具有针对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与技能性训练,还要提供学生语言习得的具体情境,帮助学生接受语言文化的熏陶与塑造,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
  二、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空间构建
  1.避免顶端优势,提升课堂活力。初中英语教学的生态空间构建首先要解决教师和学生的共生关系受阻问题,一方面应避免英语教学中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在自然界中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使得侧芽受到抑制的情况,教育生态学中的“顶端优势”则是指教师对学业不良群体与学业优秀群体的差异性对待造成的学生两级分化现象。对此,教师应保障学业不良群体与学业优秀群体的英语教学资源、教学活动、语言实践机会均等,对于成绩薄弱的学生应投入更多的情感沟通,保护其学习兴趣与自尊心,赏识学生的长处,采用多元评价手段激励后进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顶端优势加剧。另一方面,针对教师教学方法与生态主体之间的失衡,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耐受范围,特别是多媒体教学必须与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相协调,不能一味地夸大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应认识到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指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关系打造还有赖于师生良性互动,教师除了关注英语知识信息输出量与吸收量的平衡,还应增强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力,因此初中英语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增加趣味性浓厚的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情感认同。
  2.加强资源的合理配置,注重双边文化输入。初中英语的生态空间建设还应打破“花盆效应”的教学局限,提升学生知识习得的有效性。首先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初中英语教学生态空间的建构致力于打造开放性的教学系统,教师应关注英语的延伸教学,在教材内容之外寻找优越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英语知识习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例如报刊杂志资源、网络资源、电影电视资源等等,这些课外资源可以弥补教材背景知识的不足,扩充学生英语知识面,促进英语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语境的相适性、互补性。其次是英语教学的文化因素融入,即教师提供学生诸如西方社会习俗、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语言文化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价值观,奠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文化输出不能仅仅局限于西方文化输出,还应考虑对中国本土文化的渗透,可通过中西文化对比教学方式实现双边文化的输出。例如英语对家庭成员的称呼习俗差异、节假日与庆祝方式的不同、表达感谢和致歉的区别等等,让学生多看、多听、多说,可结合初中生特征,创设生动的对话情境,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感受、经验,进行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课题讨论,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语言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李萃.中国英语教学的环境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1).
  [2]吴林福.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3]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05).
  [4]解希静.生态式教学——一种全新的后现代教学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5).
  [5]张舒.论良好英语课堂生态的管理[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02).
  [6]冷晓梅.“生态教学”在中职政治课中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其他文献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履职尽责,开拓进取,为地方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衢州的生动实践充分印证了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充分印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1981年10月5日至10月9日,衢州市(当时为县级市)第一届人民代表
期刊
2017年3月,中国石油黑龙江销售组织机关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
期刊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形成与发展rn1.从道德规范到法律规范rn“诚实”,的解释为“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信用”,的一解为: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
目的:研究西北特有植物毛白杨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温度,时间,料液比对毛白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DPPH法和铁氰化钾法测定
回顾自己这十五年来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感觉并没有什么“经验”,有的只是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我觉得要想取得好成绩,就要在平时付出心血。以下是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批评指正。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知识,更需要关爱,作为老师,除了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敬业的精神和全面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在传道授业解惑时,做到爱生如
运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整理被审计单位电子财务数据,制作EX-CEL电子账,是审计中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审计效率的有效方法.在整理过程中有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就是将被审计单
进入新世纪,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重要话题.敢不敢与时俱进,能不能与时俱进,会不会与时俱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工作是否具有活力的
一、背景介绍2013年6月,笔者参加了沧州市小学英语优质课竞赛,从拿到课题到上课仅一周的时间,在这一周内通过试讲与研讨,笔者与教研组内教师共同探讨了如何通过优化课堂教学
【摘要】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高速发达,网络遍布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和工作,网络媒体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当今社会的大学生,网络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有其利必有其弊,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荒废学业,不思进取,本文将针对大学生网瘾的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并对一些解决方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 网瘾 现状分析 解决方法  阅读教学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大,历来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记单词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但是目前教师在教授词汇时尚存在一定的误区。  误区一:注重单词的机械朗读,忽视对单词的认读  许多教师在进行单词的教学时,忽视了对单词的认读,都只是机械的叫学生跟着老师朗读,或者把注意力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