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多不来

来源 :福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2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
  ——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
  迪兰从教室后门出来时,外边的雨依旧下着。他拉上外套拉链,穿过长势茂盛的树木,沿着教学楼后面的小路走上东边的主干道。路上湿漉漉的,满是香樟枯黄的叶子,和雨水混在一起,堆积在两边。完全被树木遮盖的路灯半明半暗,投下昏黄朦胧的光晕。夜里的空气比下午要冷很多,迪兰把拉链一直拉到脖子下,双手插在裤袋里往学校外走。
  他准备直接回家,原本还打算结束后去一趟前面图书馆,但现在想做的只有回家。他感到全身疲劳,莫名其妙地想躺下,好好地睡一觉。可能是因为下雨的缘故,路上没几个学生,水塘反射着路边超市和宿舍里的灯光。迪兰从宿舍楼后面拐过去,走向北门。
  现在估计已经过九点了,他没看手机,不想看。
  他原本不打算再去想刚才看的那出戏,但此时满脑子都是那两个老瘪三的胡言乱语。演这两个角色的学生中途总是忘词,被周围寥寥无几的观众取笑,演得很糟糕。在他们表演的时候,迪兰多次看郦媤的脸色,整个晚上她都神色严肃,估计当她看到那两个学生总是记不住台词的时候心里早就憋满了火。他知道她在这部戏上用了很多心,也很重视。
  走出学校,外面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时常有几辆车不顾红灯直接穿過去。淅淅沥沥的雨很快就把迪兰的衣领和头发打湿了,他也不在意,没打算打车。他住的地方离这里步行大约要半个小时。迪兰现在就想走走,走回去,吹吹风。刚才的教室里有一股浓烈的味道,应该是谁带了零食进来,很难闻。
  迪兰始终感到心里沉沉地,提不起劲来。不应该会是那部剧啊,整个过程中周围的观众都被那两个蹩脚的学生演员逗笑了,整部戏都洋溢着搞笑的因素。他虽然知道这不会是郦媤所期望的,但最终的效果却确实如此。或许是因为姜维曾经和他说起过这部剧,他们都很喜欢,曾经还一起在南京看过。迪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姜维的那本20世纪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等待戈多》放在什么地方,就在博尔赫斯的小说集和托宾的《黑水灯塔船》之间。几天前他拿一本杂志时,看到的。
  这部剧让他再次想起姜维,也不能说是再次想起,这么长时间了他从来就没有一天忘记过姜维。因为他的死,他的自杀,迪兰感觉自己之后所有的生活都会和他有关。他们一起租的房子,里面几乎全都是回忆,充满了姜维的身影和声音,想要忽视或忘记几乎是不可能的。郦媤曾建议他搬出去,重新找个便宜的房子。他没说话。他不知道,好像也并非想不想的问题,只是他一直都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什么?”郦媤问。
  他望着天花板,很久之后才说:“他为什么要自杀……”
  “很多人都会自杀,”郦媤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就只是鸡毛蒜皮的日常。”
  但是他却不知道姜维自杀的原因,他始终没告诉自己,以前没告诉,自杀时也没给他留下只言片语。迪兰突然意识到,这或许会成为自己以后生活中永远都不可能弄明白的谜题了。他劝慰自己不要对此斤斤计较,就让它过去吧,但在每一天,每时每刻,他都会不由自主地开始想这个问题。但每一次最后的结果都一样,脑袋想得生疼,自己却依旧一无所知。
  “你想不到吗?”郦媤问。
  “想到什么?”
  “他自杀的原因?”
  他确实不知道。他们住在一间房子里已经快两年了,他也以为自己很了解姜维了,但现在他突然发现对自己的这个室友,他几乎一无所知。但就像郦媤认为的那样,他总该会知道些什么,察觉到了什么,了解其中的一些原因,甚至只是他那一天某个异常的举动。但现在他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了,无论是面对姜维那哭红了眼睛的母亲,还是学校里的辅导员。迪兰能对他们说的东西少之又少。你不是和他住在一起吗?怎么可能不知道他有这样消极的想法呢?辅导员寻找着合适的措辞,以防再次使稍稍平静的姜维母亲崩溃。但迪兰觉得自己真的一无所知。
  “甚至那天他对我说过什么话,我都一句也想不起来了!”迪兰说。
  在之后的很多个日子里他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就如自己所想的那样诚实,把自己知道的了解的都毫无遗漏地告诉辅导员和姜维母亲。他觉得是这样的,但事情的发展或本来的模样似乎却总不应该是这样的。后来他渐渐确信自己对姜维其实一无所知,但即使如此,他又始终觉得自己对他其实是了解的。
  迪兰感到雨水弄湿了自己的外套,此刻正渗透到里面的衬衫,肩膀上湿漉漉的,衣服黏着皮肤。头发上滴着水,打在鼻尖上,他用手擦掉。这个时候郦媤或许已经注意到他没按他们计划的那样等她,但也可能依旧还没发现,毕竟今晚的这场戏就已经让她忙晕了,她也很难再有心思注意其他人。迪兰在心中甚至对此有些庆幸。
  他并不确定自己和郦媤是在交往,毕竟他们彼此都没有表示过任何这方面的愿望。他们的关系最多也就是几次做爱,比自己以前做爱的床伴又能多聊几句。迪兰曾担心和她做爱后就会希望她立即离开,就像以前那样。但在他们做爱之前的简单几句交谈中,彼此都觉得对方能说得上话,会对自己所说的事情或提到的东西有反应,其中几次聊的东西甚至是他们彼此都十分了解的。比如他们都喜欢网球和戏剧,也都看过一个叫福柯的法国哲学家的书。虽然迪兰后来承认,自己之所以会看福柯完全是因为姜维,因为他从网上买了一本叫作《性史》的书。而迪兰完全是因为这本书的名字才看的。
  “里面到底讲了什么,到现在我也都没弄明白,”他说,“我以为会是我感兴趣的书。”
  郦媤也承认自己并没完整地看过福柯的书,她之所以喜欢这个哲学家,完全是因为他的生平经历。她曾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找到过一本介绍他生平的传记,不知不觉地看了一下午,很喜欢。
  郦媤对他说:“我最开始想学的就是哲学,但我爸妈都说学哲学将来没出路,所以他们就决定让我学经济。我从小到大就不喜欢数字,但如今下半辈子都要和数字打交道,靠它养活。”
  “你可以靠老公养活,”迪兰说,“现在的很多女孩都这样。”   他记得在大二的时候,还和姜维还讨论过这个问题。姜维对此也有很多意见要发表。他坐在自己的床上,靠着墙,滔滔不绝地抨击当下大学中一些女孩那些荒唐的价值观。迪兰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愤慨,他并没被哪个女孩甩过或是伤了心,但想想,他似乎对当下许多事情都不满。迪兰却希望自己以后找的妻子不要出去工作,就在家里处理家务和照顾孩子。姜维说他是大男子主义,性别歧视者。
  房东坚持要把那张床抬出来,也没其他原因,只因为隔壁的房间有人租了,但里面没床,所以需要把姜维的床抬进去。她警告迪兰,不要告诉那个租房的小伙子,这张床以前是姜维的。房东一直都没敢说出那个词,自杀,她从来都没说过,好像这个词带着某种不祥似的。
  “你们是怎么认识的?”郦媤问。
  “通过一个共同朋友。”迪兰说,“就像福尔摩斯和华生,都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认识的。”
  郦媤站在他们共同的书架前,看着上面的书和杂志,还有几张CD。
  “这些是你的还是姜维的?”
  “书都是姜维的,杂志是我的。”
  迪兰喜欢时尚和男装杂志,虽然也时常看些《南风窗》和《三联生活周刊》,但毕竟很少。姜维看的报刊大都是《南方周末》和《周末画报》,有时候还有《摄影之友》与一些建筑设计的。他说他一直都想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像密斯凡德罗、赖特或是安藤忠雄那样的大师。迪兰发现,姜维对各种形式的艺术都十分感兴趣,只要和艺术沾边,他都愿意了解,对他来说这或许是最浪漫的一种职业。姜维心里似乎一直都存在着像“诗意的栖居”这样的念头和理想,虽然他嘴上总说自己是个现实主义者。
  “他看的书都很偏啊!”郦媤说,“维特根斯坦和汉娜阿伦特,这些都不是小说吧?我知道托宾,他看的书确实很偏。”
  如果姜维听到这个说法,他或许会立刻且毫不留情地指出,并不是自己看的书偏或阅读品味如何如何,而是现在大学生读的书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不是初高中填鸭式地硬塞进去一些知识,现在的学生估计连《红楼梦》是什么都不知道。当他对室友抱怨起这些时,迪兰确实想到,曾经有一个高中同学说《红楼梦》是一个青楼的名字。
  郦媤看着手机上闪烁的来电名字,一股无名火在心里烧了起来。她现在是一点都不想接郦唐的电话,因为知道只要是他打电话一定就不会有什么好事。她告诉迪兰,在自己心底确实就很讨厌这个比自己小四岁的弟弟。她关了手机,把教室最后一扇窗子关上。
  雨不是很大,她就站在走廊里点了一根烟。教学楼前面黑洞洞的,都是树的影子,一块块沉重地晃动着。口袋里的手机再次响了起来,还是郦唐,就任由它响着。如果是因为爸妈的事,她觉得自己真的已经是筋疲力尽,没有半点力气再去管了。她想着无论是对爸爸还是妈妈,那或许都会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她并不在意,为什么他们会觉得自己会在意?还特地打电话向辅导员请假让她回家一趟,说是家里发生了点“情况”。
  辅导员在她的专业课教室找到她,告诉她爸爸打电话来,说家里有急事需要她尽快赶回家。辅导员面色似乎很凝重,但她却不知道所谓的“事情”是什么。辅导员催她先赶快回去。结果呢?当她匆忙赶回家,却是父母坐在客厅的沙发里告诉她,他们准备离婚了。
  “你能相信吗?他们竟然为了这事把我叫回去。”郦媤说。
  “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吗?”
  “我一直都知道他们会离婚,”郦媤说,“一直都知道。我能在这里抽烟吗?”
  “你把窗户打开就行,窗台上应该有烟灰缸。姜维经常在那里抽烟。”
  “你不抽?”
  “不抽。”
  “我以为你是抽烟的那个。”
  “我不喜欢烟味,”迪兰说,“但没关系,你抽吧,现在已经习惯了,姜维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抽一根。在你看来,他应该是那个不会抽烟的吧。”
  郦媤笑了笑,从书架上抽下《圣徒与罪人》。
  “你们是怎么找到这个房子的?”她问。
  “姜维找的,我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迪兰说,“挺便宜的,对我们两人来说不是很吃力。”
  “住学校不好吗?”
  “住不惯。”迪兰说,“我不喜欢很吵的地方。读初中的时候,因为靠家近,所以我情愿每天骑半个小时自行车去上课。读高中就必须住学校了,但也只住了一个星期就受不了了,后来瞒着父母出来找房子住。刚好姜维也在找房子,就像福尔摩斯和华生那样。”他笑道,“这是不是我今晚第二次提到福尔摩斯和华生了?”
  “如果加上这一次,是三次!”郦媤坐在窗台上抽烟。窗户外的月亮皎洁明亮,整片天空都是钴蓝色的,飘浮在上面的云朵都看得清清楚楚。
  “你没谈恋爱?”郦媤问。
  “分手了。”
  “原因是?”
  “不合适吧,还能有什么原因?”
  “她长得漂亮吗?”
  “还行。”迪兰指了指书架最左边的一张相片说,“从右边数第三个就是。”
  郦媤把烟从窗口丢下去,看着点点火星渐渐地熄灭。她走到书架边看了看那张相片:“挺可爱的。是不是你们男生都喜欢这种可爱型的女孩?”
  “我不知道,但姜维肯定不喜欢,他说自己最想娶的女人是奥斯汀或是伍尔夫那样的,可惜的是这两人都死了好多年了。”
  “所以他谈过恋爱吗?”
  “据我所知没有。”
  “一次都没有?”
  “之前的我不是很清楚,但大学里一次都没有。”
  迪兰脱了湿漉漉的衣服,只穿着一条短裤躺在床上。雨水敲着窗户玻璃,透过贴着彩色塑料紙膜的玻璃往外看,黑魆魆的,半明半暗,屋子里亦如此。他只开了一盏台灯,以前姜维都会用它在晚上看书或在下面写些东西。房东婆子太黑,要他们一块钱一度电,所以姜维常常都把自己的这个充电台灯拿到学校的图书馆和教室充电。有几次,迪兰还看见他把电动剃须刀也拿到了图书馆充电。   挂了郦媤的电话,他打算睡觉,但睡意全无,结果就是睁着眼睛瞪着昏黄的天花板。屋子里静极了,没有半点声音,窗户紧闭,一切风声雨声都隔绝在外。迪兰依旧无法适应这样的安静,他已经习惯了房子里还有另一个人,随处走动或就一直待在床上看着电脑。他熟悉姜维的呼吸声,他醒着的时候,睡着的时候,高兴生气的时候。
  有时,当夜里睡不着,他就能听见不远处姜维平稳而有节奏的呼吸声,有些时候还会有一些鼾声;他在床上翻身的动静,拉被子、说梦话甚至只是叹气的声响。这些都是迪兰熟悉的,并且在过去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与之生活,而如今这些声音突然地消失不见,让他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在那件事情发生之后的一个星期里,他都很难在安静的夜里睡着,几天之后不得不依靠安眠药才能获得一些睡眠。
  他翻起身把窗户拉开一些,屋子里有了些聲响。
  和郦媤做爱完,她靠着墙让他给自己读一些书。他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里面贴满了标签。姜维看书一直都有贴标签的习惯。他翻开一支标签,开始读:
  晚上又下起雨来。他听了好长时间雨水在地上翻腾的声音。尔后他一定是睡着了,因为当他醒来的时候,只听到轻微的毛毛细雨的声音了。窗玻璃上白蒙蒙的一片,玻璃窗外面雨滴像泪珠一样成串地往下滴。“我凝视着被雷电照亮了的雨水在往下滴,不断地叹着气,一想就想起了你,苏珊娜。”
  他们第一次上床是在姜维自杀后的一个月,迪兰浑浑噩噩地挨每天的生活。没有多少课,有大量的空白时间。而他通常只待在租房里,看电影或只是发呆,盯着屋子里的某个物件久久不放,脑子想什么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很多时候就一片白,好像萨拉马戈《失明症漫记》中写的那样,突然失明,眼前并不是一片黑暗而是白茫茫的,好似牛奶一般的白色。
  大多数时间里都在想姜维的自杀,为什么他一句话不说就杀死了自己?一句话都没给自己留下。他觉得他们应该是好朋友的,至少会留一两句话给他。但是翻遍了屋子里所有的角落,翻遍每一本书,都没找到他所希望的那一张简单的遗言。有时候他甚至觉得,姜维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某本他喜欢的书里留下了遗言,上面写着一些十分愤世嫉俗或理想主义的话,把自杀当作某种献身或是精神的升华这一类的胡言乱语。
  他想象中的姜维应该会做这样的事,但他并没有。
  在姜维自杀后的第四个星期,他再次把书架上所有的书和杂志都翻了下来,又把那把仿制的巴塞罗那椅搬到一边,坐在地板上一本一本、一页一页地翻那些书。他知道里面除了形形色色的标签之外,什么都没有,但他还是希望能在里面找到些什么,甚至只是他看书时随手写在边上空白处的一句话,有一句是留给他的,为了他而存在。
  有一本叫《曼德尔施塔姆夫人回忆录》的书,四五百页,里面贴满了红色、粉色、蓝色和白色的标签。他也在很多句子和段落下画了线,但自始至终没有一句话出现在书页上。迪兰感到沮丧,即使在一开始他就告诉自己会一无所获。他在《共和的危机》这本书里写了很多话,但都是一些他对某个句子的理解和反驳。他就这样在地板上坐了整个下午,从阳光四射到夕阳西下。他双腿僵硬而麻木,失去了知觉。他看到姜维在托宾《母与子》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叫《长冬》的故事后面写了一句话:“对于生活的泥沼,无可奈何。”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在大雪覆盖的群山中,搜寻离家出走的母亲。那个傍晚,迪兰用了半小时的时间看完了这个短篇故事。
  他不知道姜维在这个故事最后写的这句话是他的真实声音,还是他浪漫情怀中诞生的某句不痛不痒的话。迪兰曾发现,姜维平日里总是滔滔不绝地谈论着社会上的事情或是某个新闻,在他发表自己观点的时候,他常常又会把那个真实的自己和在理性下示人的自己混合在一起,所以在那些连篇累牍之中,一些话是他真心流露,一些则是他理性思考之后的产物。但迪兰却经常无法分辨出哪些是他真实的声音,哪些是他遮掩过后产生的暧昧声音。就像在《长冬》这个故事的最后他所写下的那句话。
  他躺在巴塞罗那椅子里,希望姜维还在,能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一次。就这一回,他会永远地记住,再不会忘记。
  那是一段分外孤独的日子,父母说他可以先请假回家住几天,辅导员也同意。但迪兰都拒绝了,他依旧住在这个房子里;而房子里的摆设也依旧和以前一样,没任何变化;他依旧在半夜接近一点的时候才睡觉(如果能睡着的话);看电影的时候,他也依旧习惯性地戴上耳机。但当他意识到,屋子里只有自己一人,看电影声音再大也不会再打扰到室友的时候,他觉得心里难过得有些难以承受,但现实却是,他总能忍受得更多。
  “那你会哭吗?从姜维死后到现在,你哭过吗?”郦媤问。
  如果这个问题是别人问的,他不会说实话,但这个问题是郦媤问的。她是陌生人,但并不是那种毫无联系的陌生人。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见面了,距离上次见面过去了半个月。是迪兰联系她的。他发现面对陌生人,总能轻易地敞开心扉,袒露那些平日里自己绝对不会说的话,即使是软弱,或许是因为安全。
  “实在难受的时候就会流泪,”迪兰说,“或是想到他以前说的一些话。”
  “什么话?”
  “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话,都很琐碎无聊,就日常的那些。”他说,“我以为自己记住的会是他那些长篇大论,但现在发现我记得的都只是他平常对我说的那些。他脑子里总会时不时就冒出一两句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会让你感觉很厉害的样子,也总能戳到你,这里……我不知道,说不清,但就是那么回事。”
  “你看这过本书吗?”郦媤拿过放在床头柜上的一本书说。
  “是他的书,我没看过。”
  “我最近正准备排这部戏,”她说,“我一直都很喜欢这部戏。你有时间应该看看,等我戏排完演出的时候你也来看看。”
  “你是戏剧社的?”
  “我告诉过你。”
  “忘记了,估计!”
  “戏剧社副社长。”郦媤说,“社里现在排练的都是像《茶馆》《雷雨》这样的戏,从来没人排过现代戏,像皮兰德娄或是贝克特,就是这个《等待戈多》,我觉得你应该会喜欢。”   “我喜欢劳伦斯·布洛克。”迪兰说。
  “我昨晚梦到姜维,他还和以前一样。”迪兰说。
  “你知道有一个诗人叫迪兰·托马斯吗?”郦媤问。
  她准备重新排这部戏,昨晚的演出简直惨不忍睹。《等待戈多》是部荒诞剧,不是喜剧。她准备撤掉那两个大二主演,但是撤掉后她才发现社里没有其他男生了,一个大一新生不敢演,扭扭捏捏的。大四的又因为要准备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而抽不开身,最后她便决定把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都变成女的,由两个大三女生演。她一开始就告诉她们,这是部严肃的剧。
  天阴沉,几乎和昨天没什么区别,如果不是她很肯定自己过了一个夜晚,那么她现在很可能就混淆了这是昨天还是今天。其实意义并不大。她撑着伞,吃完午饭后就去了社团活动的教室,准备排练。郦唐打来电话,这已经是今天的第三通了,她点下接听键。
  “什么事?”
  电话另一边的郦唐愤怒地劈头就问:“你怎么一直不接电话啊?”
  “没带身上。”她说,“有什么事?”
  “你打电话和爸爸说说,让他不要把我的零花钱卡到以前的一半,这么点钱以后怎么和兄弟们一起出去啊?根本拿不出手。”郦唐说。
  “你自己和他说。”郦媤说,“你一个高二的学生能要多少钱?如果你把用在那些狐朋狗友身上的心思用在学习上,爸爸他肯定不会减少你的零花钱!”
  “我怎么没用功?再说又不是所有人都想上大学的。爸爸那么有钱,我还上大学干什么?以后还不都是我的。”
  “那你就这样和爸爸说。我还有事,挂了!”
  她挂断电话。郦唐此刻一定正在大骂自己,并且还都是那些陈词滥调的脏话。他们从小就这样,爸爸虽然几次为此打了他,但结果只是更糟。郦媤并不在意,对郦唐她是眼不见心不烦。
  她始终都觉得是父母的不负责任让郦唐变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从郦唐上初中开始他们就在闹离婚的事。郦媤已经忘了最开始争吵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只是某個不起眼的琐事,但这些琐事积累了多年的矛盾和郁愤,最终被引爆后,便是其后漫长的破碎过程。郦媤几乎看着他们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局面。她曾经也尝试过哀求父母,不要再吵了,不要每天像仇人一样时刻准备着撕碎对方。但和平并未维持多久,而随着父亲出轨的被发现,一切便已经覆水难收,不可挽回。那个时候,郦媤并不感到伤心或有任何的遗憾,她觉得这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上星期周末,母亲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准备和郦媤爸爸打官司,要得到更多财产,并问郦媤是否愿意以后和她住一起。郦媤不想和他们之间的任何一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她已经开始找工作实习,准备在大学毕业后到一个新的城市,自己租个房子开始自己的人生。父母二人对此都一无所知,她曾把自己的这个打算告诉过迪兰,他能理解。陌生人总能更好地理解自己,郦媤喜欢这样的感觉。
  她到排练室的时候,里面一个人都没有。便随意地坐到靠窗的一张桌子上。窗外开得正盛的白玉兰时不时会飘过淡淡的幽香。她很喜欢这个教室,当时和系主任说的时候就坚持要这间教室,因为这整排的五间教室只有这一间教室的后面有植物。相对于用A4纸打印出来的这一页页剧本,她更喜欢薄薄的书的感觉,所以她手边一直都带着《等待戈多》这本书。她通知要在两点开始排练,现在已经快两点半了,依旧一个人也没来。
  迪兰此时还躺在床上,今天没课,即使有课他也准备翘掉。这些日子他翘掉了许多课。在简单地吃完午饭后,就又躺回床上,无所事事地胡思乱想。像以往这个时候,当姜维还在,他们会在这样隐晦的午后干什么。姜维估计会玩网游或是看电影,如果那天刚好有感觉,他还可能看看书,然后在电脑上写些什么。他告诉迪兰自己在写日记和一些心得,但在之后当他打开姜维电脑寻找这些东西的时候,文件夹里却什么也没有。他可能在自杀前把电脑清理干净了。有那么一段时间,迪兰甚至想把他的电脑拿到店里让别人把他删掉的那些东西恢复。姜维从来不容许他看自己写的日记,即使是随笔也很少愿意拿出来。
  在很大程度上,迪兰觉得是姜维的死让他开始想这些,在以前他从来不会挖心思去考虑。但在姜维离开后那段郁郁寡欢的日子里,迪兰满脑子都会想到死和人生的事情。有时候他觉得这些都很残酷,而自己开始想这些竟然是因为最好的朋友的自杀。他觉得自己和姜维应该是好朋友,至少他们会一起看些片或讨论什么样的女人更性感和美丽。
  迪兰想了很多,最终他发现自己被那一种飘浮不定的幻灭感笼罩着,氤氲在心口,无论怎么用力吐气都似乎不可能排解掉。对于个体,独立且具体的某个人来说,无论是人类曾经的辉煌历史还是未来信誓旦旦的美好承诺,对他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他所能确定的未来只有一点,那就是死亡。这漫长的生命和在其中的生活,无非都是在努力地探索和认清楚自己。就像一部侦探小说,在第二十页的时候发现了谋杀案的真相,但到第五十页却意识到那根本就不是真相,这其中会有许多看似确定的真相来让我们觉得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件案子,但不到最后一页谁都不可能知道真正的凶手是谁。
  每个人所做的也无非就是如此,不断地认识自己,然后推翻前面的结论,再次从一无所知开始探索,直到死亡降临。
  “或许你就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当下所做的事情,而在三十岁你觉得结婚并不适合你;你的身体是女孩的,但你渐渐发现自己的心是男孩的……这一系列的不断探索,最终的结果都是为了认识你自己。而这个过程显然是永无止境,永远不可能停止。谁能肯定死亡就是终点?说不定只是某个新的开始。”迪兰说。
  “那你现在在什么阶段?”郦媤说,“认识你自己了吗?”
  “我不知道,说不定哪天就发现自己并不适合结婚。”
  “你父母催你结婚吗?”
  “没有,他们希望我继续读研。”
  “你的想法呢?”
  “不知道,我不想再待在学校里了。这里死气沉沉,了无生趣,和想象中的大学有很大差别。”   “你想象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
  “至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迪兰说。
  他醒来的时候,外边又开始下雨了。他把眼镜放到边上的柜子,然后继续睡,再次醒来的时候窗外已经一片漆黑。房间里没有半点光亮,雨声从半开的窗子里传来。他坐起身的时候,放在胸口的书哗啦啦地掉了下去,他伸手打开柜子上的小台灯。
  迪兰的目光依旧会熟练地落在对面,姜维的床以前就摆在那里。平常下午睡觉的时候,总会是迪兰先醒,然后喊姜维,商量着晚上吃点什么。姜维醒来之后的十五分钟里都是一言不发,一直都这样,好像他还在梦中,渐渐清醒之后才开始讲话。在和上一任女友分手之后,迪兰就开始了每天晚上和姜维在附近一家面馆吃晚饭。那家面馆炸酱面挺好吃的。吃完之后如果还愿意就会沿着马路往前走一会儿,有时会去书店,有时去桌球室,他们是桌球高手。
  屋子里很安静,迪兰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撞击着胸膛,沉闷而有力。他从床上站起来,环顾着昏暗中的房间,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他在此刻想起郦媤,身体里产生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打电话给她,但却始终没打电话。他不想在此刻见任何人,但此刻只有自己一人这个状况又让他感到难受,胃里似乎有什么东西在翻涌,有一种想吐的感觉。
  这个时候姜维会说些什么呢?他似乎总是能在沉默的气氛中找到些话题,打破难耐的沉寂,让人不会被自己的阴影吞没。
  郦媤说起自己要排练《等待戈多》的时候,她请迪兰和他一起对戏。于是,迪兰披上睡衣,郦媤穿了迪兰的一件衬衫。他们面对面地坐在床上对戏。郦媤拿的是自己的书,迪兰手里的是姜维那本发黄的。迪兰演一直在脱鞋子的爱斯特拉冈,郦媤演弗拉季米尔。
  “好像只有你一个人受痛苦。我不是人。我倒想听听你要是受了我那样的痛苦,将会说些什么。”弗拉季米尔说。
  “你也脚疼?”
  “脚疼?你还知道我是不是脚疼?从来不忽略生活中的小事。”
  “你期望什么?你总是等到最后一分钟的。”爱斯特拉冈说。
  “最后一分钟……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句话是谁说的?”
  迪兰看到姜维在这句话下面画了线。
  晚上的时候郦媤接到爸爸的电话,她从宿舍走出来,沿着飘满柳絮的路往前走。路灯忽闪忽闪地亮着,在一些树底下,一对对情侣搂抱在一起亲昵地说话。郦媤横穿过花园,走到教学楼附近,晚上这里没有多少人。
  爸爸和她讲了近一个小时的电话,目的有几个,其中之一是他觉得自己有义务要向她和郦唐解释清楚,为什么自己会和他们的母亲离婚。爸爸从他们结婚之前开始说起,提到了自己当初是多么辛苦地创业和养家,在公司和家两边跑,每天都睡不了几个小时。郦媤是听着他的这些故事长大的,郦唐亦是,当他听得厌烦的时候就恼火地嚷嚷着,你烦不烦啊?整天都说这个,能不能换个新点的故事!
  “你弟弟我是指望不上了,一直以来我都把希望放在你身上。你长得像爸爸,脾气秉性都像……”爸爸在电话里说。
  爸爸希望郦媤毕业后就能回到自己的公司里帮忙,他说现在社会工作竞争激烈,环境也不好,一个女孩子要想干出一番事业简直是天方夜谭。既然家里有现成的公司,为什么不来这里帮爸爸呢?
  “等我老了,我就指望着你能接手老爸的公司。”爸爸说,“你是有责任心和孝心的孩子,希望你能理解我的苦心。”
  “我理解。”郦媤说。
  “理解就好,理解就好。”
  她沿着水泥路往前走,离开宿舍区和教学区,前面是图书馆和一片还未开垦的荒地。
  “我知道你妈一定已经打过电话给你了,她说的话并非都是事实。你和郦唐不同,你能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爸爸说,“你如果不来帮老爸,以后不接手这家公司,那老爸一辈子的心血就全部付诸东流了。”
  在爸爸挂掉电话之后,郦媤经过石桥,这附近一片昏暗,因为还未动土盖教学楼,所以荒凉而杂草丛生。她曾经听班级里当地的女孩说,这里以前是乱葬岗,全都是坟墓,后来被夷平在上面盖了学校。她说以前的女生宿舍还有过闹鬼的事情,所以女生宿舍的一楼阳台上全装上了铁护栏。
  那也挡不住鬼啊!一个男生说。
  郦媤在这个城市的四年中,看到的都是拆房子和毁田地,在上面起高楼和住宅区。郦媤并不喜欢这个被催促着进入现代化的城市,就像是地球上的一块丑陋的傷疤。她的前男友是学景观设计的,经常在她耳边絮絮叨叨地抱怨这个城市的规划和中国许多城市的千篇一律。前些日子通过一个朋友得知,他通过父亲关系进了当地的设计院。
  “那是巴塞罗那椅子,很著名。”迪兰说。
  郦媤坐在上面,觉得很舒服。
  “姜维在网上买的,一千七百多块钱,他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止。”迪兰说,“如果你学建筑或家居设计,估计就知道了。说是密斯·凡·德罗为他自己设计的德国馆专门设计的。”
  他指指书架上的几本建筑和家具杂志,他对建筑感兴趣,姜维对家具感兴趣。
  “星期二晚上七点半,你去看看吧。”郦媤说,“不会有很多人。”
  “在哪演的?”
  “就是间普通教室,我们把里面的桌子都搬到了外边,也简单地装饰了一下。社里有一个以前学画画的男生,他在背景上画了树和小山丘。第二幕的时候只要用颜料在树上加几片枯叶就行了。你去吗?”
  “嗯。你把教室发我手机上吧。”
  “A309。”
  “你想过到大一点的舞台上演吗?像学校的报告厅或是专门的剧院。”迪兰问。
  “没有,我只是挺喜欢这部剧而已,也没想过要成为戏剧导演。”
  “我还以为你想当戏剧导演。”迪兰说。
  “晚上想看《黑客帝国》,你想吃什么?”
  “随便。”迪兰说,“叫饺子吧,突然很想吃饺子!”
  迪兰不知道这样的感觉是只会自己有还是其他的男生也都有,或女生也是这样。迪兰的感觉是这样,每次当他和一个女人约会完,一股厌恶感就会油然而生。不管是对性还是对此时的一切。他就希望身边的女人立即离开,他自己一人准备睡觉。很多时候他会在心底鄙夷自己,但当下一次欲望袭来的时候,他依旧会和女人约会。这就像没有开始和结束的环一样,让他厌倦但也无能为力,只能为其所缚。   “你会有这样的感觉吗?”迪兰问。
  “有时候会有,”郦媤说,“但现在都忘了。”
  他担心这样的感觉会一直都在,就好像梦魇般时时刺着他,让他难受。
  “有时候就想姜维的自杀,我估计这辈子都不能摆脱了。他一直都在我这儿!”迪兰指着自己的脑袋,“很遗憾的事情是不是?”
  “为什么?”
  “不知道,只是觉得遗憾。”迪兰淡淡地笑了笑,“我爸妈很不喜欢我这样说话,说我小孩说大人的话,他们总是会忘记我已经快二十四岁了。我们都不喜欢被别人当成小孩来对待吧?但是成熟如果只有年龄这一个标准,显然也没多大意义。你知道桑塔格是怎么说的?她说一个人如果永远都对堕落感到吃惊,见到一些人对另外一些人施加残忍而有计划地屠杀,就感到幻灭或是难以置信,那就说明这个人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道德上都是不成熟的,不是成年人。所以,当我斤斤计较姜维为什么要自杀的时候,我就变成了孩子,一无所知,但是又希望能知道些什么,最后却是什么也没有。”
  “重新排练的话,会在什么时候演?”迪兰问。
  “暂时还不知道,我希望这次能成功。”郦媤说。
  “演的时候告诉我一声,一定去捧场。你会听你爸的话,在毕业后去他公司吗?”
  “我不知道,还没想过这件事,”郦媤说,“当下最主要的就是把这部戏排好。”
  他们沉默着,听窗外细微的声音。有时会是女人的高跟鞋敲打着地面的声音,之后是一个小孩抽泣的声音,然后就只有风声。雨在早上的时候停了,迪兰希望它能继续下,他总是偏爱阴沉或下雨的天气,不喜欢艳阳高照、四下明亮的时候。有时候他觉得自己是那种喜爱潮湿的冷血动物,姜维怕蛇,迪兰总是用这个来吓他。
  “对于死这件事,你以前是从来不会去想的,我们都还那么年轻,怎么可能和死亡扯上关系?但是当你身边,你亲密或是熟悉的人突然死去的时候,你就会和死亡扯上关系,而以后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它的阴影。如果你仔细地嗅鼻子,你肯定就能闻到那些味道。姜维自杀之后的那段日子我每天都能闻到那样的味道。”迪兰说,“那时候死神就站在你对面,就在看着你,你也能感觉到,他就在那儿。提前到来,似乎给你提个醒,他时时都在,从来就没离开过。下午我翻书架的时候,找到了这本书,塞林格的《九故事》,你看过吗?还挺好看的。第一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男人突如其来的自杀,我根本没弄清他为什么自杀。”
  郦媤翻开目录,第一个故事叫《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
  “戏排怎么样了?”
  “没多大進展。”
  “5月底是看不到了?”
  郦媤想了会儿,距离5月底还有一个星期。“估计不行。”她说。
  迪兰把双手叠加放到脑袋后面,沉默地看着天花板。
  “劳动节放假你回家吗?”
  “不想回去,你呢?”
  “我也不回。”郦媤说。
  她听妈妈说,弟弟郦唐和高年级的学生打架,把对方鼻子打断了。郦唐被关在派出所。整个半小时的通话里都是妈妈在抱怨。郦媤正为剧里面演员的衣服发愁,她不想这一次演员还穿自己的衣服。她得想办法从哪里弄些旧衣服来。
  将近十二点的时候,郦媤说要回去了,迪兰躺在床上看她穿好衣服。她好像很喜欢穿黑色衣服,无论是内裤内衣还是衬衫和外套,都是黑色。回想以前迪兰觉得她似乎只穿过黑色衣服,好像没有其他颜色。在他的脑海里升起一个黑色的影子,朦胧而飘浮不定。
  “关门的时候小点声,房东估计已经睡着了。”他说。
  “好。”
  他依旧枕着自己的双手,有些麻。侧耳听着郦媤走下楼梯,穿过院子,然后打开门离开。房间里一片寂静,床头柜上的台灯只照亮一圈。迪兰希望自己能立即睡着,但此刻却依旧睡意全无。他坐起身,把短裤穿上,赤脚站起来,一动不动。过一分钟后他走到巴塞罗那椅子边,坐了下来。他能听到些风声掠过窗户。
  他随手翻着椅子旁的小柜子,姜维总会在里面放下零零散散的小东西。他找到一串全是相同钥匙的扣子,一个小木偶,一个坏掉的烟斗和几张卡片,一根断掉的烟和一把打火机。他把烟拿出来,点上,吸了一口,因为用力过猛而被呛到,猛烈地咳嗽。他现在有点想看郦媤排的《等待戈多》了,但最近肯定是看不上了。他清了清嗓子,似乎喉咙间有异物一般。“嘿”,他听到自己浑浊、有些沙哑的声音。
  现在他已经很少梦到姜维了,对于他为什么自杀,也觉得自己是不可能找到答案了,所以暂时也就不愿去多想。估计过些时间就不会再困扰自己了。其实今晚郦媤可以在这里睡下,他不想一个人。
  他站起来准备上床睡觉,却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不停地发抖。他感到自己有种想哭的冲动,这样的冲动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完全没有任何能力去阻挡。
  责任编辑 林东涵
其他文献
同一个地区,有的新闻舆论工作积极稳健、有声有色,好故事常有,好声音不断,让人感觉朝气蓬勃;有的则沉闷无声,让人觉得暮气沉沉,记者去采访,也是能不说就不说。  笔者经常在基层调研采访,发现一些地方之所以不重视新闻舆论工作,大抵有几种情况。  有的地方主要领导年龄临界,最后一站,升迁无望,自认为不需要;有的谨小慎微,把新闻报道等同于出风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认为宣传是虚头巴脑,多说无益,少说为妙;
引 子  孩子终于出生了。满头满身的汗很快凉下来,我虚弱极了,似乎瞬间失去了体重,就像一张挂在树上被风微微撩起的宣纸。  是个女儿。她已经被一件粉色的小花被裹紧,搁在病床的那端,一动不动,一声不吭。那么安静,像一瓣硕大的会呼吸的莲花。  传统上,西方人认为邪恶与生俱来,人是有原罪的。但东方人不以为然,他们说,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人之初,性本善”,婴儿就是一张干净圣洁的纸。我也认为,孩子的降生就是
唐贞元十七年(801)春,时年33岁的进士韩愈经过三次失败,终于通过了吏部铨选,取得授职资格。他稍事休整回洛阳待命,但半年多时间过去,仍不见动静。眼看冬天到来,一年将尽,他有点按捺不住了,收拾行囊,又返回京师。不料一到长安便得到一个噩耗:“相知为深”的挚友欧阳詹已经去世。他既震惊又悲恸。欧阳詹才45岁,正当人生盛年,怎么说走就走?他慨叹人生无常,有物伤其类的凄凉。欧阳詹生前的音容笑貌,彼此间的友好
主持人曾念长语  散文在文体上具有相对开放性,因而可以团结大多数写作者。一个诗人或许从未写过小说,一个小说家也有可能几乎不沾染作诗,但他们几无可能绕过散文写作。退一万步说,他们总得写写创作谈吧,这也算是一种散文了。散文如此之包容与广泛,既有可能让我们漠视了它,也有足够理由让我们认真揣摩它。本刊近年多次组织专题,讨论散文的专业性、散文之真等多项议题,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这一期继续推出相关话题,
在当前的青年写作中,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无论是资源的获取、主题的选择、故事的大纲,还是情节的构筑、任务的塑造,以及最后文字的呈现,都有此倾向,进而导致文本的千篇一律,棱角尽失,并没有展示出青年写作的个性与锋芒。尤其是,悬挂在青年作家头上的还有一把称作“影响的焦虑”的利剑,在写作中无法不受到前辈作家的影响。比如在当下的青年写作中,对失败者形象极为热衷。这其实也是青年作家们无法逃避“影响的焦虑”的表现
【案件档案】  职位:高新区渝州路街道六店社区原党支部书记  绰号:“五不四忙”书记  案情:收受贿赂388万元  结局: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  【案情回放】  2010年12月,一则网友爆料信息引发关注——“五不四忙”村支书侵吞数亿集体资产!  这位被群众称为“五不四忙”的村支书,便是王洪。  群众解释:“五不四忙”指的是长期不发展党员、不过组织生活、不到办公室办公、不住村里住豪华别墅、不
那年,一场喜庆婚事,传遍十里八乡。  男方送给女家的大红帖上写的是:“大清诰封中宪大夫洪江淮某某代孙……”迎亲队伍中,走在前头的是长长的锣鼓队,挑“添丁进财”及“富贵双全”彩灯的紧随其后,提着“引路鸡”鸡笼的男丁亦步亦趋,媒人和伴娘簇拥着八抬大轿四抛垂,盘担嫁妆红红艳艳,一大队人马就这样翻山越岭,终于在中宪第门口落了轿。  轿帘轻轻掀开的一刹那,新娘子悄悄抬眼,于一片热烈喜庆的红色中,隐约想见宅子
王先生,对这套房子,您还满意吗?  王先生没答话,只微微点下头,不留心都难以察觉。两片嘴唇不停蠕动,像在咀嚼嘴里吃剩的残渣。他三十五岁,不过看上去更像五十三岁,脸色黑黝黝的,泛着油光,头发凌乱,黑白相间,额头上布满皱纹,不禁让人联想到小区外铁道旁的防护网。他身上的那套黑西装倒十分体面,应该是上等面料,看不出啥牌子;白衬衣的领口很干净,最上面一粒纽扣没系,粗粗的脖颈呼之欲出;那上面,一道浅浅的疤痕隐
面 馆  你若去春美  一定会经过那家面馆  灶是柴火灶,桌是八仙桌  店,是无名店  门口,有紫薇一株  炎热午后,总是蔫蔫低头  店中若是无人,一定去了菜地  你要顺着风,喊她一声  她回来会面带微笑,看着你  像母亲,看着归来的孩子  面中,她会放许多新鲜的猪舌和腰花  还会放一把,刚摘的白菜  等你吃完,将钱放在桌上  夏日阵雨较多,雨停再走  她趁紫薇在雨中盛极之时  扛着锄头戴着斗笠,
6月的江南西道,多雨。“品鉴赣鄱”的赣东北行,都在雨中。从宜春铜鼓出发,过南昌,掠军山湖,达景德镇,再从景德镇至婺源,雨中行车、雨中登山、雨中观景,比之丽日晴天,感觉多了一重韵味。6日午后,车至烟雨一片的耳石山下,乘缆车避雨上篁岭。  上得篁岭,却是雨歇。山道的尽头,云雾中隐现出依山而筑的老屋房舍,立柱、飞檐、黛瓦、粉墙,就像一幅渐次展开、浓淡相宜的水墨长卷,画中的红豆杉、香榧、银杏、香樟、青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