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涉及庞大的领域,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大多数的研究基本都局限于定性分析,缺乏进一步微观的定量分析。有鉴于此,本文以霍斯曼的结构转换模型为理论基础,期待从微观层面研究一国的贸易结构中的产品结构转换能力对一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否存在显著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具体地,本文以出口产品密度为衡量结构转换能力的量化指标。本文期望通过计量模型的构建,以典型的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已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的贸易数据作为分析样本,从贸易结构的角度分析这些国家之间差异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产品空间结构;显示性比较优势;产品密度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经历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发展阶段,有的国家能够顺利的用10年左右时间跨越这一阶段,比如韩国和日本等,而有的国家则长期的陷入中等收入阶段而难以转型,如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2009年,中国的名义人均GDP是3769美元,也就是说正好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的具有优势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有3种,而美国一共有11种。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优势高低是大体上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会在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表现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会在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表现出显著劣势。将阿根廷、巴西、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的人均收入跨国3000美元时的RCA指标与2009年中国的数据进行比较。阿根廷与巴西在这一阶段有两种显性比较优势高于1的产品,其均值分别为0.47和0.77。与此相比,中国有三种显性比较优势高于1的产品,RCA均值略高于阿根廷和巴西。美国、日本和英国均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其RCA的数值和优势产品的数量都要高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单个企业是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微观主体,只有当多数的企业陆续地将生产能力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生产,一个国家才能从整体上具有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的出口优势。产品密度是反映一个国家从整体上转向一项产品的生产的能力,在某个时点某项产品的产品密度越高,那就说明该国家向该产品转换的能力和可能性越大。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各类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品密度数据进行比较,中国的产品密度高于巴西,远低于美国,但与日本较为接近。美国与日本以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而且其该类产品的升级速度很快。然而,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而且该类产品的升级转型速度非常慢。通过研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9年的各类产品的产品密度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出口优势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包括纺织纤维、烟草及其烟草制品、蔬菜及水果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出口产品开始集中于纺织品等这类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同时,工业机械制品等这类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产品密度在提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逐渐具有逐渐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的生产转换的可能性,根据历史上其他国家的生产发展经验,中国已经开始走向产品结构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转换的道路。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食品类、原料和燃料类等产品的产品密度要高于化学品和制成品以及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产品密度。例如阿根廷与墨西哥,其初级产品的产品密度都远远高于其制成品、机械设备产品的产品密度。中国从2001年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的机械及运输类产品密度是0.32,杂项制品为0.36,这两个品种的产品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这意味着,在这一阶段中国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又更高的可能性实现产品结构的转换,从而有助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J].2008(01).13-18.
[2]伍业君,张其仔,徐娟.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评述[J].经济评论.2012(04).
[3]韩民春,徐姗.国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J]. 国外社会科学,2009(3).
[4]安宇宏.中等收入陷阱[J].宏观经济管理. 2010(01).72.
[5]陈昌兵.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基于有约束条件的VECM[J].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1). 57-62.
[6]杜传忠,刘英基.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理论学习[J].2011(06). 50-54.
[7]高世楫,卓贤.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和启示.理论学刊[J].2011(11). 33-37.
[8]李红艳,汪涛.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实证比较及对中国启示.产经评论[J].2012(03). 111-122.
作者简介:
张子月(1991—),女,汉,安徽人,硕士,单位:同济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产品空间结构;显示性比较优势;产品密度
世界上多数国家都经历过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发展阶段,有的国家能够顺利的用10年左右时间跨越这一阶段,比如韩国和日本等,而有的国家则长期的陷入中等收入阶段而难以转型,如智利、阿根廷、墨西哥等。2009年,中国的名义人均GDP是3769美元,也就是说正好处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的具有优势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有3种,而美国一共有11种。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优势高低是大体上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会在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表现优势,同时发展中国家会在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中表现出显著劣势。将阿根廷、巴西、美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的人均收入跨国3000美元时的RCA指标与2009年中国的数据进行比较。阿根廷与巴西在这一阶段有两种显性比较优势高于1的产品,其均值分别为0.47和0.77。与此相比,中国有三种显性比较优势高于1的产品,RCA均值略高于阿根廷和巴西。美国、日本和英国均在70年代就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其RCA的数值和优势产品的数量都要高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单个企业是结构转换过程中的微观主体,只有当多数的企业陆续地将生产能力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生产,一个国家才能从整体上具有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的出口优势。产品密度是反映一个国家从整体上转向一项产品的生产的能力,在某个时点某项产品的产品密度越高,那就说明该国家向该产品转换的能力和可能性越大。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各类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品密度数据进行比较,中国的产品密度高于巴西,远低于美国,但与日本较为接近。美国与日本以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而且其该类产品的升级速度很快。然而,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则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出口国,而且该类产品的升级转型速度非常慢。通过研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9年的各类产品的产品密度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出口优势产品大多是初级产品,包括纺织纤维、烟草及其烟草制品、蔬菜及水果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出口产品开始集中于纺织品等这类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同时,工业机械制品等这类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的产品密度在提升。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生产能力已经逐渐具有逐渐向资本密集型的产品的生产转换的可能性,根据历史上其他国家的生产发展经验,中国已经开始走向产品结构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转换的道路。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食品类、原料和燃料类等产品的产品密度要高于化学品和制成品以及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产品密度。例如阿根廷与墨西哥,其初级产品的产品密度都远远高于其制成品、机械设备产品的产品密度。中国从2001年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的机械及运输类产品密度是0.32,杂项制品为0.36,这两个品种的产品密度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这意味着,在这一阶段中国相比其他国家而言,又更高的可能性实现产品结构的转换,从而有助于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经济如何跨越“低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J].2008(01).13-18.
[2]伍业君,张其仔,徐娟.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评述[J].经济评论.2012(04).
[3]韩民春,徐姗.国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J]. 国外社会科学,2009(3).
[4]安宇宏.中等收入陷阱[J].宏观经济管理. 2010(01).72.
[5]陈昌兵.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实证分析——基于有约束条件的VECM[J].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1). 57-62.
[6]杜传忠,刘英基.拉美国家“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理论学习[J].2011(06). 50-54.
[7]高世楫,卓贤.发展中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和启示.理论学刊[J].2011(11). 33-37.
[8]李红艳,汪涛.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实证比较及对中国启示.产经评论[J].2012(03). 111-122.
作者简介:
张子月(1991—),女,汉,安徽人,硕士,单位:同济大学,研究方向: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