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目前已成为西方主流教学模式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初等教育领域获得广泛关注,很多学科开始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
关键词:PBL;高中课堂;問题导向;课堂应用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导学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和课中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PBL教学方法与理念
PBL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引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PBL的基本理念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与新课改融合后教学思路为:教师课前提出导学要求——学生查找资料生成问题——课堂分组讨论——课堂分析训练——教师总结等五环教学模式。
二、 实施过程
(一) 设计思路
过程以课堂为主,课堂以学生为主,学生以教材为主。因为很多高考题目都是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充分发挥小组模式,辐射带动更多同学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生小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学习成就感。
(二) 设计背景
融合模式需要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教师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即设置好问题的难度与梯度,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授这种课型的老师会提前给学生发导学案或预习案,结果造成学生既要做学校发的配套练习册,还要做导学案,甚至还有家庭作业等。所以,最好的问题导学就是教材内容,教师要提前一天布置学生以找出教材中“模糊不清”的内容及完成课后习题为问题导向。
(三) 课堂环节
1. 组内共研预习成果
明重点:重点一般都是标题内容,学生把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公式、定理标注出来,因为经常碰到学生看完了本节内容后,整面教材还是干净整洁。
交流疑难点:划出预习中哪句话不理解,哪些内容模糊不清,例题中哪个步骤不明白。与同学交流!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如问号、波浪线、下划线等)标注出来。
对答案:组内互对本节后面的习题答案及解题方法。对预习中的内容及时练习巩固形成初步印象,与小组内互对答案可以互相比较,寻找差距!自我检测过程中的错题,要用不同颜色(如红色)标注出来,留下做题痕迹。(学生之间一般有攀比心理)
收集原始问题P1(problem):组长收集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后,汇总给老师。教师收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叫做“大数据”!还可以顺便检查学生预习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养成长期预习,自我获取知识,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习惯!
2. 教师授课
本环节称为答疑解惑,教师整理汇总各小组提出的问题。选择学生疑问较多的三到五个问题,作为本节课讲解的重点内容。结合问题的提出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生成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发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适当用信息技术手段授课,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有时学生还要看装这桶水的水桶漂不漂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接受程度为:
动态图形>静态图片>基础数据;要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直观的领会知识,获取体验式的服务。学生也会欣赏佩服老师!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产生感性问题P2(problem),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解决。可以是提问式,可以是兵教兵式!
3. 师生共研典例
典型例题可以是书本例题,也可以是教材后面的习题,也可以是教师自选的题目。基于教师经验的理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明确。训练要有针对性,对于题目的完成,可以是探究式学习。
4. 学生练习巩固
教师再出练习由组长分配题目给本组成员分层做,小组建设要依托小组长,小组长不仅要收发作业,还要负责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题目,减少盲目乱做的时间。学生上来自由“抢”黑板书写展示,让各组起立讨论(此时板演同学还在写)!分题做的好处是:弱的同学还在做题,中等的同学已经完成目标急于表现自己(上台板演),优生会把剩下的题目也做完,而上来板演的中等同学正是我们要了解的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刻学生会产生理性问题P3(problem),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行发现解决,让学生印象更深刻且有助知识巩固和理解。
(四) 教师组织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是否一一得到回应;组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内容,并整理笔记、错题。留下5分钟时间,让学生反思本节课学习内容,仍然有问题的,可以单独提问。最后布置有梯度作业(适当渗透高考相关题目),必须跟学生公布明天上课的内容,指导学生预习生成新问题,至此完成一个循环!
三、 效果达成及反思
从学生课堂表现上看,经长期养成的习惯,在讨论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第一轮讨论环节时积极提出问题,有的组内消化,消化不了有报上来,特别有的学生提出超出本节的问题,这个很好,说明学生有在思考。在小组上来“抢”黑板展示的过程,同学们积极踊跃为本组得分,不冷场!
PBL与新课改融合教学,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为今后在社会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思.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新模式构建——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5(23).
[2]朱达峰.有效课堂教学例题选择的几点建议[J].数理化学习,2011(2).
[3]严靖.深化数学例题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1(44).
[4]刘焕英.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中小学教育,2012(92).
作者简介:林巧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学生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
关键词:PBL;高中课堂;問题导向;课堂应用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导学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探究和课中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PBL教学方法与理念
PBL教学方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学目标。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引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PBL的基本理念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与新课改融合后教学思路为:教师课前提出导学要求——学生查找资料生成问题——课堂分组讨论——课堂分析训练——教师总结等五环教学模式。
二、 实施过程
(一) 设计思路
过程以课堂为主,课堂以学生为主,学生以教材为主。因为很多高考题目都是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充分发挥小组模式,辐射带动更多同学参与课堂学习,增强学生小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学习成就感。
(二) 设计背景
融合模式需要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教师预先布置学习任务,即设置好问题的难度与梯度,但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授这种课型的老师会提前给学生发导学案或预习案,结果造成学生既要做学校发的配套练习册,还要做导学案,甚至还有家庭作业等。所以,最好的问题导学就是教材内容,教师要提前一天布置学生以找出教材中“模糊不清”的内容及完成课后习题为问题导向。
(三) 课堂环节
1. 组内共研预习成果
明重点:重点一般都是标题内容,学生把本节课的主要概念、公式、定理标注出来,因为经常碰到学生看完了本节内容后,整面教材还是干净整洁。
交流疑难点:划出预习中哪句话不理解,哪些内容模糊不清,例题中哪个步骤不明白。与同学交流!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如问号、波浪线、下划线等)标注出来。
对答案:组内互对本节后面的习题答案及解题方法。对预习中的内容及时练习巩固形成初步印象,与小组内互对答案可以互相比较,寻找差距!自我检测过程中的错题,要用不同颜色(如红色)标注出来,留下做题痕迹。(学生之间一般有攀比心理)
收集原始问题P1(problem):组长收集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后,汇总给老师。教师收集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叫做“大数据”!还可以顺便检查学生预习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养成长期预习,自我获取知识,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习惯!
2. 教师授课
本环节称为答疑解惑,教师整理汇总各小组提出的问题。选择学生疑问较多的三到五个问题,作为本节课讲解的重点内容。结合问题的提出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知识生成的来龙去脉。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发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适当用信息技术手段授课,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有时学生还要看装这桶水的水桶漂不漂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接受程度为:
动态图形>静态图片>基础数据;要给学生视觉上的冲击,直观的领会知识,获取体验式的服务。学生也会欣赏佩服老师!这个环节学生可能会产生感性问题P2(problem),教师要适时组织学生解决。可以是提问式,可以是兵教兵式!
3. 师生共研典例
典型例题可以是书本例题,也可以是教材后面的习题,也可以是教师自选的题目。基于教师经验的理解,通过典型例题的训练,要达到什么目的要明确。训练要有针对性,对于题目的完成,可以是探究式学习。
4. 学生练习巩固
教师再出练习由组长分配题目给本组成员分层做,小组建设要依托小组长,小组长不仅要收发作业,还要负责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合理分配题目,减少盲目乱做的时间。学生上来自由“抢”黑板书写展示,让各组起立讨论(此时板演同学还在写)!分题做的好处是:弱的同学还在做题,中等的同学已经完成目标急于表现自己(上台板演),优生会把剩下的题目也做完,而上来板演的中等同学正是我们要了解的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此刻学生会产生理性问题P3(problem),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行发现解决,让学生印象更深刻且有助知识巩固和理解。
(四) 教师组织总结本节课内容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是否一一得到回应;组织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内容,并整理笔记、错题。留下5分钟时间,让学生反思本节课学习内容,仍然有问题的,可以单独提问。最后布置有梯度作业(适当渗透高考相关题目),必须跟学生公布明天上课的内容,指导学生预习生成新问题,至此完成一个循环!
三、 效果达成及反思
从学生课堂表现上看,经长期养成的习惯,在讨论时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在第一轮讨论环节时积极提出问题,有的组内消化,消化不了有报上来,特别有的学生提出超出本节的问题,这个很好,说明学生有在思考。在小组上来“抢”黑板展示的过程,同学们积极踊跃为本组得分,不冷场!
PBL与新课改融合教学,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自主地、积极地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可以十分容易地获得来自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信息;其次,可使有关课程的问题尽可能多地当场暴露,在讨论中可以加深对正确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不断发现新问题,解答新问题,使学习过程缩短,印象更加深刻;它不仅对理论学习大有益处,还可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归纳总结、综合理解的能力;逻辑推理、口头表达的能力;主导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些将为今后在社会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覃思.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新模式构建——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学教学参考,2015(23).
[2]朱达峰.有效课堂教学例题选择的几点建议[J].数理化学习,2011(2).
[3]严靖.深化数学例题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J].考试周刊,2011(44).
[4]刘焕英.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J].中小学教育,2012(92).
作者简介:林巧伟,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