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井到高原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张杨的《冈仁波齐》《皮绳上的魂》两部电影的创作理念、拍摄方法及其叙事模式截然不同,他正是通过一正一反的两个创作实验,对自身的电影创作进行新的突破。纵观张杨的整个电影创作历程,其“西藏二重奏”所象征的两种对立创作模式,在早期的创作中实际上就出现了一定的苗头。他早期作品也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他的“西藏情结”。本文将通过文本比较的方式,通过以早期作品与“西藏二重奏”的对照研究作为切入口,对张杨前后期电影创作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一定探讨。
  【关键词】 张扬;“西藏二重奏”;西藏情结;纪实性;重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张杨的作品至始至终带有其鲜明的个人特色:对社会中小人物命运的关注、不同电影叙事方法的实验、电影语言的细腻平实。自1997年处女作《爱情麻辣烫》诞生之后,张杨的电影创作迅速达到高峰,1999年上映的《洗澡》、2001年上映的《昨天》,无论在口碑还是票房之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1]4-5在此之后,张杨陆续拍摄了《落叶归根》《无人驾驶》《飞跃老人院》等作品,象征着其创作进入不温不火的稳定期。经过数年的蛰伏,张杨在2017年接连上映了两部电影作品《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取得了巨大的反响。
  笔者所以将两部作品称为“西藏二重奏”,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两部作品是张杨在西藏地区同时拍摄(具体拍摄过程,可见文末所列张杨访谈录),是一对“孪生兄弟”;其次,更为重要的是,两部电影的创作理念、拍摄方法及其叙事模式截然不同,正如张杨本人所说:
  我在做这两部电影时都是在寻找,作为一个创作者,本身也是寻找的过程。一方面是对电影方法、电影认识上的一种寻找,这两部影片走向两个极端,它也代表着导演在这个过程中的尝试和实验。[2]48
  我觉得电影有一种可能性是这样——极简,还有一种就是极其复杂。怎么去解读一个故事、讲一个故事,对于我来说,这两方面都是有诱惑力的,像这样两部电影也是从讲故事的方式上往两个极端走。[2]51
  张杨的“西藏二重奏”,正是通过一正一反的两方面的创作实验,对自身的电影创作进行新的突破。因此,它们正如一部乐剧的两个声部,彼此对立,又达到和谐。纵观张杨的整个电影创作历程,《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所象征的两种对立创作模式,在其早期的创作中实际上就出现了一定的苗头。另一方面,张杨的早期作品也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他的“西藏情结”。因此,本文将通过文本比较的方式,通过以早期作品与“西藏二重奏”的对照研究作为切入口,对张杨前后期电影创作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一定探讨。
  一、澡堂中的“西藏情结”
  观看过电影《洗澡》的人,往往会对其中的几个“跳出段落”[3]27印象深刻。《洗澡》这部电影整体上是以一个即将面临拆迁的北京旧澡堂为结构中心,通过描绘围绕在澡堂周边形形色色的个体,尤其是澡堂老掌柜和两个儿子大明、二明三者之间的命运纠葛,来反映在新旧两种文化挤压之下的个体的生命历程。整个电影叙事一气呵成,但其中穿插的几个小的“跳出段落”,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第一个“跳出段落”为影片开头中现代科技带来的“自动洗澡”片段,它与随后出现的老北京充满温情、市井气息的“泡澡”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以看作是整部电影的基调定型。其后剧中的两个“跳出段落”则都来自店掌柜老刘的叙述,从叙事学上看,可以称为“次文本”:其一发生在一个陕北家庭,由于当地缺水,一家人一年往往也洗不了几次澡,为了女儿出嫁前能够洗一次澡,父亲挨家挨户用粮食换水;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西藏,年迈的奶奶带着不谙世事的孙女向着圣山朝拜,在旅途中,筋疲力尽的祖孙二人在明镜一般的湖水边洗澡。
  这三个寓言般的小故事,实际上是对于“洗澡”这一象征的三种递进式的诠释。现代化的“人工洗澡”中,洗澡只是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极为细小的一部分;在陕北出嫁故事中,洗澡是人生最重要的一种仪式组成部分;而到了西藏的朝拜故事中,洗澡象征的是对心灵的洗涤,是对永恒人生的追求。
  然而,雖然这三个电影次级叙事都围绕着“洗澡”这一主题展开,但它们与电影的主叙事未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在主题上的混乱;其次,主叙事与分叙事的联结剪辑中,无论是画面还是声音效果都显得相当生硬,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为何张杨要在一个看似成熟的主叙事中加入三个有些“累赘”的“跳出段落”呢?对此,张杨本人坦诚过对它们的犹豫:
  看过《洗澡》的人,都对电影中“快餐洗澡”“陕北洗澡”“西藏洗澡”三个跳出段落有不同的感觉,有的观众认为有些“跳”,并不好。的确,在我写剧本时,在拍摄时,我已经明确地知道当观众看到这三段时会有跳的感觉,但为什么还会加入这三段呢?如果没有这三段,可能是一部更纯粹的电影,或者说电影会更干净,让人感觉更高级。
  一是想从主题上有一个延伸,其实只集中在澡堂里也能表达出来。刚开始想到的挺多,比如洗澡文化,不光是一个澡堂,可只集中在一个澡堂里又觉得不够,不愿舍弃,同时想开拓思路和眼界,从快餐洗澡到陕北洗澡、西藏洗澡,表达洗澡与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种联络。还考虑这些与电影主人公的变化有关系,我们觉得对他有有利的方面,当时觉得特别矛盾。[4]20
  因此,张杨最终将三个段落“不计后果”地加入电影之中,还是出于对电影主题升华的考虑。从《洗澡》的主叙事来看,反映的主题大致是在现代化冲击之下,传统父子兄弟之间亲情的维系与危机。而在加入了三个次级叙事之后,又为其加入三个不同维度的精神走向。尤其是第三个“西藏洗澡”片段,风烛残年的祖母正带着孙女完成朝拜这一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件使命。而在倒映着圣山影子的湖中洗澡,正象征着对于心灵的洗涤,以及生(孙女)与死(即将过世的祖母)的融合。可以说,“西藏洗澡”是张杨对“洗澡”这一象征意象最终极的解读。
  张杨与西藏结缘甚早,据他描述:“我1991年大学未毕业之前就去了青海、新疆、西藏,那几趟旅行对我的改变非常大,后来经常去西藏就跟那次经历有关。1998年,《洗澡》里有一个小段落在纳木错拍摄,但当时身体有了高原反应,差点儿死在那里,双目暂时性失明。”[5]42   这完美地解释了张杨何以不舍得将“西藏洗澡”这一片段从《洗澡》中抛弃的原因。西藏是张杨心中的圣地,它象征著张对于生命、生死问题的解读。最终,这种“西藏情结”从《洗澡》中的一个小片段发展为了两部剧作:《冈仁波齐》和《皮绳上的魂》。
  二、大道朴拙:《冈仁波齐》与张杨的“纪实”传统
  《冈仁波齐》是张杨“西藏”电影实验中的一极,它讲述的是一次漫长而又艰辛的西藏朝圣之旅。故事发生在西藏边陲的“芒康”村,为了一次向拉萨与冈仁波齐的朝圣活动,几个身份不同的村民聚集在了一起,一路历经风雪,以叩拜的形式最终到达神山。这部电影在形式上最大的特征,就在其作为故事片,与纪录片元素的交融,正如张杨本人所述,这是他的一次突破:
  像《冈仁波齐》的拍摄方法,完全跟过去我拍片子的方法不一样。以前都是剧本写好了,在一个规定时间内完成,这样的操作模式对于我们来说已经驾轻就熟……事实上,《冈仁波齐》也在电影语言上做了一些自己的尝试,跟以前的电影方法不太一样。
  在拍《冈仁波齐》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要发生什么,我们前面所有的工作就是体验生活,我要看他们所有的东西,从里边找到一个细节,把它写成一场戏,然后再表演。[2]50
  为了完成《冈仁波齐》的拍摄,剧组全程跟随这只朝圣队伍一路向冈仁波齐山进发,张杨放弃了原先的剧本,并根据一路上突发的状况进行调整,使得整部剧作获得了浓厚的纪实效果。在电影语言之上,张杨并未频繁地对镜头长度、焦点进行变换,也没有太多的特写镜头,构成整体画面大多是较为稳定、静态的中长镜头,这无疑是对于纪录片摄影技巧的借鉴。而在电影叙事中,张杨有意识地将整个电影的基调维持在一个中性、冷静的情感之上,甚至为此删掉了部分真实发生的片段:
  电影中原本有两段年轻人的故事,后来被我们删掉了,很多场景也因此没有展现,略有遗憾。“转山”的小伙子在骑行中与朝圣者合影,却在拐角处不小心摔下山崖,只留下日渐磨损的自行车。朝圣者们停下来为他念经超度,并许诺在他们抵达拉萨时,在大昭寺门前为他点一盏灯。另外一个年轻人是在电影筹备之初就想参与到朝圣中,他是一个生活在上海的西藏人。因为故事开始于芒康村,所以他的出场按照合理性放在了朝圣的路上。这两个片段最终都没有采用,原因是在《冈仁波齐》本身的故事框架里,这两个年轻人的出现稍显“做作”,有编造的痕迹,尽管他们是真实出现的。[5]42
  为了表达效果上的“艺术真实”,而不惜牺牲确实发生过的“物理真实”,张扬导演的“纪实追求”由此可见一斑。而这种对“纪实性”的探索,在张杨的早期作品中也能得到印证。如1999年上映的《洗澡》中,形形色色的人们聚集到澡堂这一空间之中,张杨的镜头便聚焦在他们看似极为平常的生活百态之中:整日在澡堂中斗蛐蛐、为了输赢常常闹得不愉快的老吴与老林;夫妻生活不愉快、神色郁郁的中年男子老张;总琢磨着挣钱、被人追债至澡堂的青年何正……张杨善于选择看似琐碎,却又带有意味的电影细节。在《洗澡》中,有不少细节,如澡堂的拆迁、父亲老刘的过世、兄弟的冲突,经过渲染之后都能出现极强的戏剧冲突,但张杨却反其道行之,放弃对矛盾冲突的渲染,使得剧作更呈现出一种“纪实”的效果。而在电影语言上,据曹霁《张杨电影研究》所述:“片中多使用固定镜头和长镜头,放弃升降摄影和特写,刻意运用最为简单平实的表现方式,淡化了影像技巧。”[1]12这也与《冈仁波齐》的镜头语言一脉相承。
  此外,《冈仁波齐》与张杨早期作品联系的紧密之处还在于人物与场景的关系上。张杨学戏剧出身,故其电影场景往往与戏剧相似,即众多人物集中于一个场景之中,如《洗澡》中的澡堂,几乎所有剧情都与之相关。而《冈仁波齐》中朝圣的公路,实际上就是放大版的“澡堂”,朝圣者一路的悲欢喜乐,都与象征着人生旅途的公路联系在一起,这种对于空间的重视,无疑是张杨电影一贯的特色之一。
  三、移花接木:《皮绳上的魂》与张杨的多重叙事
  如果说《冈仁波齐》代表的是张杨对于电影手法至简的追求,那么与之相对,《皮绳上的魂》便是对于叙事技巧的实验。电影中有三条叙事线索:猎人塔贝护送圣物天珠去传说中神秘的掌纹地;一对藏族兄弟寻找塔贝复仇;作家格丹寻找小说中的角色塔贝。三条线索,三个时空,虽然独立发展,却又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发生交错。
  这种叙事实验在中国电影中较为罕见,但在张杨早期的电影中,也不难发现其中的端倪。张杨的第一部作品《爱情麻辣烫》,便是以五个不同的爱情小故事,以恋人的爱情进程为线索串起来的:《声音》反映的是初恋情人之间的青涩与纯情;《照片》描绘的是青年男女对爱情的选择;《玩具》则是成婚之后夫妻关系的日渐冷漠;《十三香》中,中年夫妻为了挽救爱情,做出种种努力;而到了《麻将》之中,白发老人重拾恋爱的乐趣。五个故事之间并无剧情上的关联,而是以“结婚”的线索串起来。
  在《爱情麻辣烫》中,张杨采用了分段式的叙事结构,而在随后的《洗澡》中,则插入了“快餐洗澡”“陕北洗澡”“西藏洗澡”三个次级叙事,张杨在《洗澡》中进一步探索多重叙事的技巧。正如张杨所言,对多重叙事的实验是他一直以来的追求:
  《爱情麻辣烫》最开始写完了5个故事,有一个线索串起来,这是最开始的思路。但后来我们在研讨剧本时,想把5个故事全部打散,用一个环形结构去讲故事。当时我更喜欢这个结构,也觉得这种结构方式是挺前卫的。但后来制片人觉得观众看不懂,就编成小故事,是最容易看懂、最简单直接的,情绪在小故事里面起承转合,就结束了。但是,如果是在一个环形结构里,从一个故事进入另外一个故事,然后再回到这个故事,在编剧上需要更多技巧,首先得讲明白,能讲圆。可能也是因为《爱情麻辣烫》没能实现这个想法,后来《无人驾驶》在这方面又做了一次交叉。[2]50
  在《皮绳上的魂》中,张杨终于获得了充分的自由,将多重叙事的探索推向极致。在故事的推进中,塔贝在护送宝珠的路上跋涉前行,而另一条线索上的两兄弟为了复仇紧紧相随。在第三个时空中,作家格丹为了寻求小说中的人物塔贝,也出现在高原之上。导演在剧中安排了许多相似的场景,如作家与塔贝共同诵经,先后拜见长老等,使得不同的时空中的叙事获得联结。整个叙事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解密的过程。张杨本人将其称作是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结 语
  本文主要从张杨的“西藏二重奏”入手,分析它们与其早期作品之间存在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张杨在《洗澡》中对“西藏洗澡”片段的执着,可以发现“西藏情结”,也就是救赎情结一直是张杨非常关注与热衷的一个电影主题,这也为2017年《冈仁波齐》与《皮绳上的魂》的创作做出了铺垫。另一方面,从《冈仁波齐》与《皮绳上的魂》的角度来看,它们代表了张杨对于电影创作的两种对立的试验——极为复杂与极为简略的手法。而这种对立,实际上也能从张杨的早期作品中找到联系。如《冈仁波齐》拍摄中的放弃技巧,注重“无招胜有招”的“纪实性”“极简性”,在《洗澡》中就得到呈现;而《皮绳上的魂》中炫技、烧脑式的多重叙事结构,也是从《爱情麻辣烫》等早期作品中得到传承与发展。
  一个出色的电影导演,总是既能保留住自身的电影语言,又能够出新求变,达到艺术上的另一个高峰。本文通过对于张杨前后作品个案式的考察,希望能够对其创作风格的变化获得更清晰的认识,也希望由此能够对其作品有更深入的体会。
  参考文献:
  [1]曹霁.张杨电影研究[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生毕业论文,2004.
  [2]张杨,李彬.创作与生命的朝圣之旅——张杨访谈[J].电影艺术,2017(1).
  [3]张杨.关于《洗澡》[J].电影艺术,2000(1).
  [4]张昱,张杨.拍我喜欢的电影──张杨访谈[J].当代电影,2000(1).
  [5]张杨,王红卫.发现自我的朝圣之路——《冈仁波齐》导演创作谈[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6).
其他文献
【摘要】 以文物展品为主体的陈列展览,通过融入“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的展陈创新理念,集中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展示的平台。  【关键词】 创新展陈理念;寿山石文化;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一、创新理念的缘由  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为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对传统木活字特点的分析总结,意在把已被时代淘汰的古老木活字印刷术通过设计创新再次将它带入现代人的生活,在融合“模件”和“永字八法”的基础上来探究汉字笔画笔势特征和组合形态,并衍生到产品应用设计,从而实现对传统木活字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木活字;创新;模件;“永字八法”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在这个社会发展迅猛的时代,很多古老的、传统的东西逐渐被淘汰,
期刊
【摘要】 《万箭穿心》用冷静客观的叙述笔调来展现都市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及生存状态,是新生代电影对传统疏离后的回归,在当代电影“商业化”充斥的背景下,导演王竞实现了现实主义和生活化叙事的“逆流”,还原了生活本身的真实性。本文通过对影片的人物刻画、环境设置、台词运用、情感表达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来具体阐释“生活化”叙事在电影中的运用。  【关键词】 《万箭穿心》;“生活化”叙事;纪实性;都市电影  [中图
期刊
【摘要】 闽西独特的地域与客家文化造就了丰富的表现题材。客家土楼、培田古村落、人文与历史素材都成为闽西的写生素材。独特的环境形成了闽西山水独特的表现技法,即兼工带写的再现手法和具现代装饰特色的青绿山水表现技法。在用笔上,运用的是传统的笔法,勾、皴、擦、点、染,中锋用笔,侧锋皴擦,加以具有鲜明现代格调的线条组合、块面构成、色彩运用等方式表现。  【关键词】 闽西客家山水;笔墨意境;地域情怀  [中图
期刊
【摘要】 新加坡系列电影《小孩不笨》是由新加坡华人导演梁志强执导的反映社会问题的儿童题材影片。影片以探析教育问题和代际沟通矛盾的根本原因为出发点,另辟蹊径,结合新加坡华人的历史际遇和现实状况,分析在后殖民语境下,面对中西文化对撞的困境,新加坡华人的文化身份认同建构。  【关键词】 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文化身份认同;新加坡华人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新加坡系列电影《小孩不
期刊
【摘要】 实景写生自唐宋以来就形成了其自身的逻辑发展规律,自明清以来,黄山意象的表现更是因黄山的奇峰异石而有着鲜明的创新特质。张大千的黄山意象则成为近代以来,我们极为关注的黄山实景写生的重要代表,其黄山绘画题材作品成为展现黄山意象的重要媒介。张大千用纵贯一生的绘画主题来表现黄山,从三上黄山的实景写生的细节观察到后期渐入佳境的“虚境”描绘,他在实景写生与黄山意象的表达中,达成了一种细节的整合和理解,
期刊
【摘要】 一直以来,“天地”的观念便是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领域不可回避的重要范畴。在当代,这种观念得到了全新的继承与发展。赵无极作为现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继往开来,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绘画面貌与范式。正所谓“写天地之纯,绘天地之真”“大道自然”。一种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基础上,不受世俗规限的束缚,并保持着远离周遭世界的超然立场跃然画面之上——“天地”之观是也。  【关键词】 赵无极;天地;传统艺术;
期刊
【摘要】 本文将心理学中的眼动技术应用到景观视觉感知分析中,以清华大学校园景观为研究点,选取10张具有代表性的清华大学校园景观照片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分析实验数据的注视热点图、轨迹图及焦点图,试图探究受测者的视觉认知过程与视觉偏好,并验证视觉感知与心理“真实性”反应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 视觉感知;眼动实验;校园景观评价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心理学、人类学、
期刊
【摘要】 阿诺德·韦斯克是二战后英国不可忽视的剧作家,他的剧作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写实的场景及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引人注目。本文着重以《大麥鸡汤》和《厨房》为例,分析其作品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及其富有强烈动作性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阿诺德·韦斯克;现实精神;舞台语言;戏剧风格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1950年萧伯纳去世后,英国剧坛一度处于后继乏人的真空状态。1956年,约翰
期刊
王辉 1956年生于福建,1982年2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先后被聘任为武夷學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敦煌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员。福建省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福建省油画学会副会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