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承载着教育的重任,长期以来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托起太阳的人、摆渡人、辛勤的园丁、孺子牛、铺路石、梯子、春蚕和蜡烛。然而,在信息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的作用和权威却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今天,教师要找回尊严,让自己真正成为真理和仁爱的化身,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专业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以下3个问题。
一、由教“书”向教“学”转化
母亲把苦药灌进儿童的肚子里是有效的,而教师把知识灌进学生的脑子里是无效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说的:“谁也不会教会谁任何东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掌握、掌握多少,根本上在于学生本人。但是,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又是极为重要的,就像打仗不能缺少统帅。人们常说:只有失败的教师,没有失败的学生。正如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博士所言:“把最差的学生交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培养成优等生。”既然学生的学习根本在于自己,而教师的作用又不容忽视,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怎样才能结合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师由灌输知识转到教学生如何“学”上来,这也就涉及到了关于教学方法论的问题。
在初等教育中,这种方法论主要体现在教师协助学生自己学,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如有的教师使用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具来提高表达效果的演示教学法;有的教师采用课内提问的问答法等。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教师一般引导学生自己学,教师只起指导和启发作用。如有的教师采用自学——重点讲解——讨论总结——练习巩固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教师采用问题——讨论——讲授法;有的教师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法等。总之,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教”为“学”而教,“学”在“教”之下学,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统一于一体。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就等于交给学生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成果,也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学习和工作的有力武器,这样,学生就从教师那里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2009年1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
二、由单纯的理性教育向重视情感教育转化
“严师出高徒”被许多教师奉为准则,而对于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有些教师并未予以重视。心理学家史京纳的著名实验发现:在学习方面,有良好行为得到奖励的动物比一有不良行为就受到处罚的动物明显要学得快,而且也更能记住它所学的。人类也有着同样的情形,所以教师在激励学生时,一般应采用多鼓励少斥责的方法。同样,由认知的防卫心理理论可知,良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赞扬多于批评,宽容多于严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无法做到“闻过则喜”,因此,即便批评也应从尊重学生出发,掌握批评的艺术。
情感因素,无论在智育还是在德育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发展个性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以霍华德·柯申鲍姆为代表的主知主义德育理论认为,以讲解、说服、灌输等形式为核心的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不应让学生盲目地接受和无条件地服从,而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并将学生的思考引入德育的实践。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思考和德育实践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笔者读大学期间,学校许多领导在一次题为“建设文明学校”的大会上,就“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的问题义正辞严地大侃了一通。有的讲校规,有的讲道理,有的讲惩罚,要求乱扔者用他的口袋把一定范围内的果皮、纸屑“运”走。而一位年过五旬的校党委书记说:“我也不去怎样责备你,你在前面扔,我在后面捡,看你是否好意思。”简短的一句话,引起了台下二千多名学生持续数分钟雷鸣般的掌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句话我依然记忆犹新,并对我长期起着魔力般的规范作用:每当要抛弃手中的果皮、纸屑时,我总觉得有一位老人在背后,既审视着我,又感动着我。久而久之,笔者便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的习惯。难怪梁启超先生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份量的磁,便能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三、由“教”“学”分离向“教”“学”合一转化
“教”与“学”的分离在教学上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教”非所“学”,即教师的新成果、新养料未体现在教学中;二是“教”而不“学”,即教师缺少新成果、新养料,每年都把同样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三是轻“教”重“学”,即重科研轻教学,这不仅是职称评聘制度的产物,也是教师没有遵循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规律的结果。教师要实现“教”“学”合一,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不断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汲取新养料,创造新成果。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教诲别人才不会感到疲倦。如果每年都是那本发黄的讲义,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自己也感到厌烦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下降;相反,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要将新养料、新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这在各级教育中是同样重要的,只是在高教领域尤为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今天的成果,也就是明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科研的本质是创新,教学则主要体现为继承。没有继承这个基础,不断创新也只是天方夜谭。不过,当科研作为高校相对独立的一项职能出现之后,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便不仅是教师个体的问题了,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高教所)
(责任编辑: 乐闻)
一、由教“书”向教“学”转化
母亲把苦药灌进儿童的肚子里是有效的,而教师把知识灌进学生的脑子里是无效的。正如著名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说的:“谁也不会教会谁任何东西。”学生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掌握、掌握多少,根本上在于学生本人。但是,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又是极为重要的,就像打仗不能缺少统帅。人们常说:只有失败的教师,没有失败的学生。正如教育家巴士卡里雅博士所言:“把最差的学生交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培养成优等生。”既然学生的学习根本在于自己,而教师的作用又不容忽视,那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怎样才能结合起来呢?这就要求教师由灌输知识转到教学生如何“学”上来,这也就涉及到了关于教学方法论的问题。
在初等教育中,这种方法论主要体现在教师协助学生自己学,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如有的教师使用实物、标本、模型等教具来提高表达效果的演示教学法;有的教师采用课内提问的问答法等。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教师一般引导学生自己学,教师只起指导和启发作用。如有的教师采用自学——重点讲解——讨论总结——练习巩固相结合的方法;有的教师采用问题——讨论——讲授法;有的教师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法等。总之,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都是“教”为“学”而教,“学”在“教”之下学,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统一于一体。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就等于交给学生最具生命力的教育成果,也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学习和工作的有力武器,这样,学生就从教师那里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2009年1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有些东西单从老师那里是学不来的,就是人的思维、人的理想、人的创造精神、人的道德准则。这些,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
二、由单纯的理性教育向重视情感教育转化
“严师出高徒”被许多教师奉为准则,而对于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有些教师并未予以重视。心理学家史京纳的著名实验发现:在学习方面,有良好行为得到奖励的动物比一有不良行为就受到处罚的动物明显要学得快,而且也更能记住它所学的。人类也有着同样的情形,所以教师在激励学生时,一般应采用多鼓励少斥责的方法。同样,由认知的防卫心理理论可知,良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赞扬多于批评,宽容多于严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无法做到“闻过则喜”,因此,即便批评也应从尊重学生出发,掌握批评的艺术。
情感因素,无论在智育还是在德育过程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发展个性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以霍华德·柯申鲍姆为代表的主知主义德育理论认为,以讲解、说服、灌输等形式为核心的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不应让学生盲目地接受和无条件地服从,而应该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并将学生的思考引入德育的实践。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且,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对学生的思考和德育实践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在笔者读大学期间,学校许多领导在一次题为“建设文明学校”的大会上,就“不要乱扔果皮纸屑”的问题义正辞严地大侃了一通。有的讲校规,有的讲道理,有的讲惩罚,要求乱扔者用他的口袋把一定范围内的果皮、纸屑“运”走。而一位年过五旬的校党委书记说:“我也不去怎样责备你,你在前面扔,我在后面捡,看你是否好意思。”简短的一句话,引起了台下二千多名学生持续数分钟雷鸣般的掌声。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句话我依然记忆犹新,并对我长期起着魔力般的规范作用:每当要抛弃手中的果皮、纸屑时,我总觉得有一位老人在背后,既审视着我,又感动着我。久而久之,笔者便养成了不乱扔果皮、纸屑的习惯。难怪梁启超先生说:“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用情感来激发,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份量的磁,便能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
三、由“教”“学”分离向“教”“学”合一转化
“教”与“学”的分离在教学上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教”非所“学”,即教师的新成果、新养料未体现在教学中;二是“教”而不“学”,即教师缺少新成果、新养料,每年都把同样的内容灌输给学生;三是轻“教”重“学”,即重科研轻教学,这不仅是职称评聘制度的产物,也是教师没有遵循师生之间教学相长规律的结果。教师要实现“教”“学”合一,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不断学习,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汲取新养料,创造新成果。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教诲别人才不会感到疲倦。如果每年都是那本发黄的讲义,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自己也感到厌烦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加强,并不意味着对教师素质要求的下降;相反,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这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二,要将新养料、新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这在各级教育中是同样重要的,只是在高教领域尤为明显。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研是“源”,教学是“流”,今天的成果,也就是明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科研的本质是创新,教学则主要体现为继承。没有继承这个基础,不断创新也只是天方夜谭。不过,当科研作为高校相对独立的一项职能出现之后,如何协调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便不仅是教师个体的问题了,更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单位: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高教所)
(责任编辑: 乐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