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教师甚至一些“专家”认为小学诗词教学,只要大体了解诗的意思,读读背背就行了,重在积累。这导致了诗词的教学基本上停留在“技术”的层面。课堂采用的还是传统的字词句解释教学方式,然后提炼出一个主题,最后让孩子当堂能背诵。 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清晰、高效,但诗歌类教学课堂有模式化的倾向,我们的诗词教育甚至有时完全走向了诗词的反面,最能体现语言文化精华的诗词,在教学中显得单薄、苍白。如何让诗词教学焕发特有的生机,丰满地伫立在语文的课堂上呢?
一、意境,诗歌审美的落脚点
叶圣陶曾言:“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词,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 诗的意境是“情”与“景”的艺术结晶,最能体现出诗词艺术特征的是意境。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枫桥夜泊》时是这样带领学生体会“愁眠”的:
师:因为“愁眠”他看到了什么?按照诗的顺序来说。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月落 江枫 渔火。
师:想象画面:月亮西沉,天地一片朦胧。秋风瑟瑟吹过,你看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那是枫树,那是枫林,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一片怎样的枫树。
生想象画面,说出自己的情绪。
师:暗夜中,突然响起了什么?
生:乌啼、钟声。
师:此时,作者的身体有些异样的感觉?
师:霜不可能满天,是否张继写错了呢?“霜”带给你什么感觉?(冷)
生:冷的是他的身,更冷的是他的心。
师:这景那景层层包围着谁?层层围绕着谁? 伴随着谁?
王老师抓住意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把生成意象与体验意境作为主要的抓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觉是最为重要的。诗歌中的景物——月落、江枫、渔火、霜形成了一个意象群,愁思包着着诗人,透过诗的符码萦绕着孩子,于是课堂上的孩子一声声叹息,愁啊——真是愁。
二、想象,诗歌阅读的游戏
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对于儿童来说, 想象就是一种游戏。阅读诗词其实就是在积极地培育想象力,使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特级教师窦桂梅《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堪称想象教学的典范:
师:所以人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情不自禁地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幅的画面,嗳,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画面?讲给我们听,我们一起和你分享。
生:我看到了一个大儿子耕种。中儿——
师:哦!首先先说一幅画。看见了是谁?大儿锄豆溪东。哦,大儿锄豆溪东,仔细观察这幅画,嗨,看他的样子,我们送他一首《锄禾》诗吧!
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多么勤劳的大儿子哟!谢谢你哟!谁再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二儿正在织鸡笼。
师:哦,织鸡笼。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你说的二儿就是诗中说的——
生:中儿。
师:请你大胆地想象,他为什么要织鸡笼啊?
生:……
师:可以这样表达,心情都是一样的。他理解中儿。所以你瞧瞧这中儿哦,他织鸡笼织得多么地——
生:辛苦。
师:哎哟,不仅仅辛苦,看他的表情,也是乐在——
生:心里。
诗句的想象主要来自教师的启发。诗中含情,诗中有画,通过想象听其声,观其形,体其情,学生审美情感驱使想象从表象深入其中的意蕴,创造了融合意、情、象三者为一体的意象群。在想象的游戏里,儿童的心和诗情能够一起放飞。
三、品字,在诗的语言上驻足
中国的诗词语言凝练,字字珠玑。 “春风有绿江南岸”中关于“绿”字的揣摩已经成为佳话。“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主张从诗词欣赏中培养语言能力。让学生在字的把玩中触摸诗歌的温度,体味诗词精妙。我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抓住了“一枝”进行品读:
师:既然“一”相对于“满”,红杏越多不更能说明春色满园吗?让我们把这句改一下。
生:“数”枝红杏出墙来。
生:“十”枝红杏出墙来。
师:那十枝、百枝更能说明满园的春色啊,干吗就这一枝?
生:我觉得这一枝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想到园内盎然的春意。
生:一枝,能更加体现出它的特别之处。它就是一位勤劳的春的信使,提醒我们春姑娘来了,可以睁大眼睛来欣赏美景了。
师:你也有一颗诗心呢!唐朝有个诗人叫齐己,写梅花“前春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的朋友郑谷笑说,不要“数枝”,“一枝”就够了。“一枝”是早春,而且是“我”第一个发现的,是一种内心的喜悦,更加形象。在这里,《游园不值》“一枝”写出了——
生:写出了早春,一枝杏花开了,就看到了春天,写出了发现“一枝红杏”之后的兴奋、激动。
这样改的过程就是带学生品读的过程,在这样品读过程中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学生的语感在品字中提升。
综上所述,如果说诗是真正的天籁,那么,诵读就是虔诚的皈依。诗词写作讲究格律,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借助平仄的变化感受诗的跳动震荡的节奏,借助双声、叠韵、叠音以及韵脚体会诗词回环的旋律美。诗是诗人心灵之壁上发出的隐秘回响,具有某种自然的节奏与旋律,类似音乐的表现。让诗词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问题,而是对诗作为一种完整形式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责编钟岚)
一、意境,诗歌审美的落脚点
叶圣陶曾言:“文学这东西,尤其是诗词,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所谓感受,就是读者的心与诗人的心起了共鸣,仿佛诗人说的正是读者自己的话,诗人宣泄的正是读者自己的情感似的。” 诗的意境是“情”与“景”的艺术结晶,最能体现出诗词艺术特征的是意境。
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枫桥夜泊》时是这样带领学生体会“愁眠”的:
师:因为“愁眠”他看到了什么?按照诗的顺序来说。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月落 江枫 渔火。
师:想象画面:月亮西沉,天地一片朦胧。秋风瑟瑟吹过,你看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那是枫树,那是枫林,睁开眼睛,说说你看到一片怎样的枫树。
生想象画面,说出自己的情绪。
师:暗夜中,突然响起了什么?
生:乌啼、钟声。
师:此时,作者的身体有些异样的感觉?
师:霜不可能满天,是否张继写错了呢?“霜”带给你什么感觉?(冷)
生:冷的是他的身,更冷的是他的心。
师:这景那景层层包围着谁?层层围绕着谁? 伴随着谁?
王老师抓住意象引导学生感受意境,把生成意象与体验意境作为主要的抓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感觉是最为重要的。诗歌中的景物——月落、江枫、渔火、霜形成了一个意象群,愁思包着着诗人,透过诗的符码萦绕着孩子,于是课堂上的孩子一声声叹息,愁啊——真是愁。
二、想象,诗歌阅读的游戏
别林斯基说:“在诗歌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对于儿童来说, 想象就是一种游戏。阅读诗词其实就是在积极地培育想象力,使儿童进入一个比现实世界更有诗意也更为宏大的世界。特级教师窦桂梅《清平乐 村居》的教学堪称想象教学的典范:
师:所以人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情不自禁地眼前就出现了一幅幅的画面,嗳,你们都看到了哪些画面?讲给我们听,我们一起和你分享。
生:我看到了一个大儿子耕种。中儿——
师:哦!首先先说一幅画。看见了是谁?大儿锄豆溪东。哦,大儿锄豆溪东,仔细观察这幅画,嗨,看他的样子,我们送他一首《锄禾》诗吧!
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师:多么勤劳的大儿子哟!谢谢你哟!谁再来?你又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二儿正在织鸡笼。
师:哦,织鸡笼。那我们就来看一看。你说的二儿就是诗中说的——
生:中儿。
师:请你大胆地想象,他为什么要织鸡笼啊?
生:……
师:可以这样表达,心情都是一样的。他理解中儿。所以你瞧瞧这中儿哦,他织鸡笼织得多么地——
生:辛苦。
师:哎哟,不仅仅辛苦,看他的表情,也是乐在——
生:心里。
诗句的想象主要来自教师的启发。诗中含情,诗中有画,通过想象听其声,观其形,体其情,学生审美情感驱使想象从表象深入其中的意蕴,创造了融合意、情、象三者为一体的意象群。在想象的游戏里,儿童的心和诗情能够一起放飞。
三、品字,在诗的语言上驻足
中国的诗词语言凝练,字字珠玑。 “春风有绿江南岸”中关于“绿”字的揣摩已经成为佳话。“不学诗,无以言”,孔子主张从诗词欣赏中培养语言能力。让学生在字的把玩中触摸诗歌的温度,体味诗词精妙。我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抓住了“一枝”进行品读:
师:既然“一”相对于“满”,红杏越多不更能说明春色满园吗?让我们把这句改一下。
生:“数”枝红杏出墙来。
生:“十”枝红杏出墙来。
师:那十枝、百枝更能说明满园的春色啊,干吗就这一枝?
生:我觉得这一枝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想到园内盎然的春意。
生:一枝,能更加体现出它的特别之处。它就是一位勤劳的春的信使,提醒我们春姑娘来了,可以睁大眼睛来欣赏美景了。
师:你也有一颗诗心呢!唐朝有个诗人叫齐己,写梅花“前春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的朋友郑谷笑说,不要“数枝”,“一枝”就够了。“一枝”是早春,而且是“我”第一个发现的,是一种内心的喜悦,更加形象。在这里,《游园不值》“一枝”写出了——
生:写出了早春,一枝杏花开了,就看到了春天,写出了发现“一枝红杏”之后的兴奋、激动。
这样改的过程就是带学生品读的过程,在这样品读过程中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学生的语感在品字中提升。
综上所述,如果说诗是真正的天籁,那么,诵读就是虔诚的皈依。诗词写作讲究格律,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借助平仄的变化感受诗的跳动震荡的节奏,借助双声、叠韵、叠音以及韵脚体会诗词回环的旋律美。诗是诗人心灵之壁上发出的隐秘回响,具有某种自然的节奏与旋律,类似音乐的表现。让诗词在诵读中流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问题,而是对诗作为一种完整形式存在的深刻尊重和理解。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