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白骨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湾地区的民间传统药食同源植物,现代研究表明,白骨壤中蕴含着丰富的药用成分和营养成分。对白骨壤植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白骨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骨壤;提取纯化;药理作用
白骨壤(Avicennia mavina)正名为海榄雌,是马鞭草科红树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也是中国分布面积最大的红树植物种类[1],因其枝干显白色而得白骨壤之名。同时,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目前,已从白骨壤中分离得到多种具有不同活性的有效成分,其药效多种多样,可治疗肿瘤、淋巴结、风湿、霍乱及一些妇科等疾病[2]。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拓展,进一步扩展了白骨壤的药用及美容保健价值。为此,对白骨壤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白骨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前,白骨壤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不同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提取,超声波及微波辅助提取法。
尹枭雄等[3]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白骨壤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白骨壤中多糖的提取影响最为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49,提取温度100 ℃,提取时间46min,浸提次数为1次,在此条件下,白骨壤中多糖提取率可达4.76%。
2.主要的活性成分
白骨壤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萜类、黄酮、醌类、脂类、植物抗毒素、生物碱等,并有Zn、Cr、Cu、Ni、Al、Pb等多种微量元素。韩维栋等人[4]对白骨壤的果实,进行了分析研究,检测到在白骨壤鲜果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可达9.44 %。尹枭雄等人[3]利用超声辅助的方法从白骨壤中提取多糖,得到多糖的提取率为4.76 %。Kathiresan等人[5]从白骨壤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了可以抗血凝固的多糖类化合物。方旭波等人[6]从白骨壤的树枝中提取得到了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相对分子量为97600的中性糖蛋白中性糖蛋白HAM-3-Ⅱa,其中糖分占95 %。
萜类化合物就是存在自然界中,该类化合物在白骨壤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贾睿等人[7]从白骨壤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了从白骨壤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了8新种松香烷二萜类化合物。黄酮是含有两个酚羟基的苯环,其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易湘茜等人[9]从白骨壤的果实中鉴定出了,3,3’,5,7-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3-氧-β-D-吡喃葡萄糖苷等黄酮苷类化合物。
3 白骨壤的药用价值
Han L等[10]从白骨壤中分离得到的萘醌类化合物avicennones E-F、avicequinone C和stenocarpoquinone B,将这三种化合物进行混合后,发现对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K562表现出很强的抗增殖活性,而研究发现它们的混合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相对活性较小。
周桂等人[11]从白骨壤叶中以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出不同的抗菌蛋白(抗菌蛋白Ⅰ、Ⅱ、Ⅲ)对香蕉炭疽病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赵丰丽等人[12]发现白骨壤叶95%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根霉、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白骨壤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已部分阐明了白骨壤 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联系,但还有很多活性成分未被发现或鉴定,因此,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之间的联系,对于指导临床用药、食品、化妆品的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Maguire T L,Peakall R,Saenger P.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mangrove species 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Avicenniaceae)detected by AFLPs and SSRs[J].Theoretical & Applied Genetics,2002,104(2-3):388-398.
[2] 宁小清,林莹波,谈远锋,等.广西药用红树植物种类及其民间药用功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73-75.
[3] 尹枭雄,方旭波,余辉,等.响应面法优化白骨壤多糖的辅助水提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3):225-229.
[4] 韩维栋,黄剑坚,蔡俊欣.白骨壤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含量[J].林业科技,2007,32(3):51-52.
[5] Kathiresan K,Ravindran V S,Muruganantham A.Mangrove extracts prevent the blood coagulate![J].2006.
[6] 方旭波,陈小娥,江波,等.白骨壤中性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28(2):27-32.
[7] 贾睿,郭跃伟,侯惠欣.中国红树林植物白骨壤化学成分的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中国天然药物,2004,2(1):16-19.
[8] Han L,Huang X,Sattler I,et al.Three New Pimaren Diterpenoids from Marine Mangrove Plant,Bruguiera gymnorrhiza[J].Pharmazie Die,2005,60(9):705-707.
[9] 易湘茜,谢文佩,颜栋美,等.白骨壤果实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4(4):253-256.
[10] Han L,Xueshi Huang,Hansmartin Dahse,et al.Unusual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s from the Twigs of Avicennia marina[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7,70(6):923.
[11] 周桂,謝贻冬,赵钦,等.白骨壤抗菌蛋白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3).
[12] 赵丰丽,叶日娜,孙国强.白骨壤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0(4):182-185.
作者简介
夏远涛(1992—),男,湖北黄冈,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608098)
(作者单位:1.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
2.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白骨壤;提取纯化;药理作用
白骨壤(Avicennia mavina)正名为海榄雌,是马鞭草科红树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也是中国分布面积最大的红树植物种类[1],因其枝干显白色而得白骨壤之名。同时,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目前,已从白骨壤中分离得到多种具有不同活性的有效成分,其药效多种多样,可治疗肿瘤、淋巴结、风湿、霍乱及一些妇科等疾病[2]。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不断拓展,进一步扩展了白骨壤的药用及美容保健价值。为此,对白骨壤的研究发展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白骨壤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活性成分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目前,白骨壤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主要有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不同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提取,超声波及微波辅助提取法。
尹枭雄等[3]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白骨壤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白骨壤中多糖的提取影响最为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49,提取温度100 ℃,提取时间46min,浸提次数为1次,在此条件下,白骨壤中多糖提取率可达4.76%。
2.主要的活性成分
白骨壤中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萜类、黄酮、醌类、脂类、植物抗毒素、生物碱等,并有Zn、Cr、Cu、Ni、Al、Pb等多种微量元素。韩维栋等人[4]对白骨壤的果实,进行了分析研究,检测到在白骨壤鲜果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可达9.44 %。尹枭雄等人[3]利用超声辅助的方法从白骨壤中提取多糖,得到多糖的提取率为4.76 %。Kathiresan等人[5]从白骨壤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了可以抗血凝固的多糖类化合物。方旭波等人[6]从白骨壤的树枝中提取得到了具有抗补体活性的相对分子量为97600的中性糖蛋白中性糖蛋白HAM-3-Ⅱa,其中糖分占95 %。
萜类化合物就是存在自然界中,该类化合物在白骨壤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贾睿等人[7]从白骨壤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了从白骨壤的叶子中分离得到了8新种松香烷二萜类化合物。黄酮是含有两个酚羟基的苯环,其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易湘茜等人[9]从白骨壤的果实中鉴定出了,3,3’,5,7-四羟基-4’-甲氧基黄酮-3-氧-β-D-吡喃葡萄糖苷等黄酮苷类化合物。
3 白骨壤的药用价值
Han L等[10]从白骨壤中分离得到的萘醌类化合物avicennones E-F、avicequinone C和stenocarpoquinone B,将这三种化合物进行混合后,发现对鼠成纤维细胞L-929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K562表现出很强的抗增殖活性,而研究发现它们的混合物对宫颈癌细胞HeLa相对活性较小。
周桂等人[11]从白骨壤叶中以硫酸铵分级沉淀分离出不同的抗菌蛋白(抗菌蛋白Ⅰ、Ⅱ、Ⅲ)对香蕉炭疽病菌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赵丰丽等人[12]发现白骨壤叶95%乙醇提取液对大肠杆菌、根霉、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白骨壤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已部分阐明了白骨壤 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联系,但还有很多活性成分未被发现或鉴定,因此,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阐明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之间的联系,对于指导临床用药、食品、化妆品的开发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Maguire T L,Peakall R,Saenger P.Comparative analysis of genetic diversity in the mangrove species Avicennia marina(Forsk.)Vierh.(Avicenniaceae)detected by AFLPs and SSRs[J].Theoretical & Applied Genetics,2002,104(2-3):388-398.
[2] 宁小清,林莹波,谈远锋,等.广西药用红树植物种类及其民间药用功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8):73-75.
[3] 尹枭雄,方旭波,余辉,等.响应面法优化白骨壤多糖的辅助水提工艺[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3):225-229.
[4] 韩维栋,黄剑坚,蔡俊欣.白骨壤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含量[J].林业科技,2007,32(3):51-52.
[5] Kathiresan K,Ravindran V S,Muruganantham A.Mangrove extracts prevent the blood coagulate![J].2006.
[6] 方旭波,陈小娥,江波,等.白骨壤中性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8,28(2):27-32.
[7] 贾睿,郭跃伟,侯惠欣.中国红树林植物白骨壤化学成分的研究[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中国天然药物,2004,2(1):16-19.
[8] Han L,Huang X,Sattler I,et al.Three New Pimaren Diterpenoids from Marine Mangrove Plant,Bruguiera gymnorrhiza[J].Pharmazie Die,2005,60(9):705-707.
[9] 易湘茜,谢文佩,颜栋美,等.白骨壤果实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4(4):253-256.
[10] Han L,Xueshi Huang,Hansmartin Dahse,et al.Unusual Naphthoquinone Derivatives from the Twigs of Avicennia marina[J].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2007,70(6):923.
[11] 周桂,謝贻冬,赵钦,等.白骨壤抗菌蛋白对香蕉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6,37(13).
[12] 赵丰丽,叶日娜,孙国强.白骨壤提取物抑菌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2010(4):182-185.
作者简介
夏远涛(1992—),男,湖北黄冈,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2016级硕士),研究方向:生物化学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608098)
(作者单位:1.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
2.广西高校微生物与植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