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我也想表现很好。只是,偶尔没忍住。谢谢妈妈对我成长的包容和厚爱。做您的孩子,我很幸福,也很珍惜。
“每天,我本来挺好的。您一会儿甩一个通知,一会儿丢一碗‘鸡汤’,一会儿又是‘你吃了吗’‘你睡了吗’‘你那里下雨了吗’……看到这些信息,我顿时不好了!”嘉楠在电话那端冲母亲咆哮。
母亲抱着电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声语无伦次地说:“对不起!今后我一定注意,不打扰你的学习和生活。我只是觉得很重要的事情,才给你简短留言,你方便时再回复,也不迟的……”
嘉楠硬生生打断母亲的话:“您知道我每天有多忙吗?上课、做实验、写报告、学编程、看文献……有时从实验室回宿舍都23点了!无论多忙,看见您的信息,我都要第一时间回复个‘好’,哪怕正在开组会。因为,我怕您收不到回复,又该魂不守舍,胡思乱想——孩子在学校不会有事吧?其实,您老人家不找事儿,我就真没事儿!”
听着嘉楠的抱怨,母亲的心疼痛地缩成一团。想起嘉楠离家求学六年多来,自己每天必做的两件事,心里五味杂陈。母亲每天早上一睁眼,必是查看千里之外那个城市的天气。然后,默默盯着微信运动。倘或到了中午,嘉楠的运动数据依然是零,母亲就莫名的紧张心慌,担心嘉楠睡过头,误了上课,或是发生其他安全状况……在忐忑中,母親也不敢轻易给嘉楠打电话,怕他正在做实验、写东西。于是,母亲斟酌再三,才会轻描淡写地在微信上留言。直到嘉楠丢过来一个孤零零的“好”,母亲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
细数一下,一个学期,母亲和嘉楠通电话绝不会超过五次,仅有的联络也只是微信留言“你吃了吗?你睡了吗?”……要说唠叨,暑假那次真算。记得一次午餐,一家三口,边吃边聊,氛围很好。聊着聊着,母亲的话越来越多,全然是把积攒了一个学期的话都倾泻出来的节奏,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嘉楠爸爸从头到尾不吱声,埋头吃饭。嘉楠也不吱声,只是伸出左手,撑住左边脸颊,手掌捂在耳朵上。母亲见状,脸一红,戛然而止,也赶紧埋头吃饭。当然,母亲的那顿饭吃得味同嚼蜡。
从那时起,母亲就非常注意和嘉楠的相处模式,自觉约束自己话唠的毛病。无论线上线下,主动保持距离,尊重嘉楠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给他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时间。有首歌唱得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总有一天,嘉楠一定会懂母亲的心。在禁言调整的日子里,母亲不禁想起嘉楠小时候。常常,想着想着,母亲满脸笑意盈盈,眼里泪光闪闪。
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时刻黏着母亲说“婴语”,讲故事,唱儿歌的嘉楠,已是二十五岁的青年。当年那个唇红齿白的母亲,也已鬓角染霜,齿松眼花。终于,嘉楠不再需要母亲一遍遍口干舌燥地讲故事了!
母亲生日那天,嘉楠打电话向母亲祝福问好。母亲喉哽眼热,说:“只要你好,我就挺好!有空的话,陪妈聊五毛钱的,就更好了。”嘉楠脸一红,连忙道歉:“对不起!妈妈,那次实验不顺,特别心烦,冲您发火了!”母亲一脸慈祥,说:“我是你的妈妈,你是我的孩子,你心情糟糕,不冲我发泄,冲谁发泄呢?其实,无论你冲我发脾气,还是报喜讯,我只要偶尔能听见你的声音,知道你在千里之外好好的,我就很高兴!”
嘉楠沉默片刻,在电话那端哽咽着说:“其实,我也想表现很好。只是,偶尔没忍住。谢谢妈妈对我成长的包容和厚爱。做您的孩子,我很幸福,也很珍惜。”
母亲在这端,早已泪流满面,想起作家冯尘说过的一句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深以为然。
刘鹏摘自《北京青年报》
“每天,我本来挺好的。您一会儿甩一个通知,一会儿丢一碗‘鸡汤’,一会儿又是‘你吃了吗’‘你睡了吗’‘你那里下雨了吗’……看到这些信息,我顿时不好了!”嘉楠在电话那端冲母亲咆哮。
母亲抱着电话,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像个做错事的孩子,低声语无伦次地说:“对不起!今后我一定注意,不打扰你的学习和生活。我只是觉得很重要的事情,才给你简短留言,你方便时再回复,也不迟的……”
嘉楠硬生生打断母亲的话:“您知道我每天有多忙吗?上课、做实验、写报告、学编程、看文献……有时从实验室回宿舍都23点了!无论多忙,看见您的信息,我都要第一时间回复个‘好’,哪怕正在开组会。因为,我怕您收不到回复,又该魂不守舍,胡思乱想——孩子在学校不会有事吧?其实,您老人家不找事儿,我就真没事儿!”
听着嘉楠的抱怨,母亲的心疼痛地缩成一团。想起嘉楠离家求学六年多来,自己每天必做的两件事,心里五味杂陈。母亲每天早上一睁眼,必是查看千里之外那个城市的天气。然后,默默盯着微信运动。倘或到了中午,嘉楠的运动数据依然是零,母亲就莫名的紧张心慌,担心嘉楠睡过头,误了上课,或是发生其他安全状况……在忐忑中,母親也不敢轻易给嘉楠打电话,怕他正在做实验、写东西。于是,母亲斟酌再三,才会轻描淡写地在微信上留言。直到嘉楠丢过来一个孤零零的“好”,母亲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下。
细数一下,一个学期,母亲和嘉楠通电话绝不会超过五次,仅有的联络也只是微信留言“你吃了吗?你睡了吗?”……要说唠叨,暑假那次真算。记得一次午餐,一家三口,边吃边聊,氛围很好。聊着聊着,母亲的话越来越多,全然是把积攒了一个学期的话都倾泻出来的节奏,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嘉楠爸爸从头到尾不吱声,埋头吃饭。嘉楠也不吱声,只是伸出左手,撑住左边脸颊,手掌捂在耳朵上。母亲见状,脸一红,戛然而止,也赶紧埋头吃饭。当然,母亲的那顿饭吃得味同嚼蜡。
从那时起,母亲就非常注意和嘉楠的相处模式,自觉约束自己话唠的毛病。无论线上线下,主动保持距离,尊重嘉楠的学习和生活节奏,给他充分的成长空间和时间。有首歌唱得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总有一天,嘉楠一定会懂母亲的心。在禁言调整的日子里,母亲不禁想起嘉楠小时候。常常,想着想着,母亲满脸笑意盈盈,眼里泪光闪闪。
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时刻黏着母亲说“婴语”,讲故事,唱儿歌的嘉楠,已是二十五岁的青年。当年那个唇红齿白的母亲,也已鬓角染霜,齿松眼花。终于,嘉楠不再需要母亲一遍遍口干舌燥地讲故事了!
母亲生日那天,嘉楠打电话向母亲祝福问好。母亲喉哽眼热,说:“只要你好,我就挺好!有空的话,陪妈聊五毛钱的,就更好了。”嘉楠脸一红,连忙道歉:“对不起!妈妈,那次实验不顺,特别心烦,冲您发火了!”母亲一脸慈祥,说:“我是你的妈妈,你是我的孩子,你心情糟糕,不冲我发泄,冲谁发泄呢?其实,无论你冲我发脾气,还是报喜讯,我只要偶尔能听见你的声音,知道你在千里之外好好的,我就很高兴!”
嘉楠沉默片刻,在电话那端哽咽着说:“其实,我也想表现很好。只是,偶尔没忍住。谢谢妈妈对我成长的包容和厚爱。做您的孩子,我很幸福,也很珍惜。”
母亲在这端,早已泪流满面,想起作家冯尘说过的一句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相互滋养。我原本以为自己为你付出了一切,到最后才发现,成全的,原来是我自己。”深以为然。
刘鹏摘自《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