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伊菲格尼在陶里斯》是歌德于1787年出版的五幕戏剧,也是歌德古典主义初期的代表作。这部剧作标志着歌德正式从狂飙突进时期进入了古典文学时期,同时也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时期的开始。
从1776年歌德有了写这个剧本的计划,到1787年出版经历的11个年头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当时的社会处在大革命前夕的动荡不安中。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了狂飙突进的呐喊后,开始冷静地思考德国的去向,他们赞成法国大革命的反叛精神,但反对革命中的暴力。这时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了古希腊文明。
1775年26岁的歌德来到魏玛,次年他萌生了创作《伊菲格尼在陶里斯》的想法。从文学史上来看,1776到1787年的歌德还属于狂飙突进时期,但这部剧作反映的已不再是崇尚自我的狂飙突进的思想了,事实上在魏玛的歌德已经萌生了纯朴的古典主义思想,对古希腊罗马心向往之。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看出,在魏玛的头十年歌德在文学创作上收获甚微,甚至少有这一时期创作的有记载的完整的作品,这时作为文学家的歌德再次觉醒。开始意识到“他天生是一个诗人。是一个作家”。再加上政治上的失败。1786年9月,歌德潜逃到意大利,开始了他旅居意大利的两年。11月1日歌德来到一心向往的罗马,开始忘我的吸收古希腊文化的养料,他在意大利凭吊古迹,除了艺术家不接见任何人。在此期间。歌德接受了温克尔曼的美学见解,他把古希腊罗马文化归结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从此歌德开始追求宁静、和谐,并把它看作是最高境界的美,这种转变是他创作和思想趋向成熟的标志。
(二)
伊菲格尼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它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Euripides)曾创作剧本《伊菲格尼在陶里人里》(Iphigenie bei den Tauriera)。1779年法国作曲家格鲁克据此改编过同名歌剧,并上演。此外法国的拉辛、德国的豪普特曼,以及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都对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再创作。这些作品大都表现人在命运控制下的软弱无力和人间灾难,但歌德的《伊菲格尼》不同于此。
剧本围绕希腊国王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格尼在陶里斯岛的经历,展开了一段曲折的故事。阿伽门农在征战特洛伊时得罪了女神狄安娜,不得不用自己的女儿伊菲格尼献祭,不想女神救走了伊菲格尼,并把她安置在陶里斯的神庙里做女祭司。在陶里斯期间,伊菲格尼打动了陶里斯王托阿斯,使他废除了杀外邦人献祭狄安娜的传统,并且爱上了伊菲格尼,向她求婚。但伊菲格尼的拒绝惹怒了托阿斯,他决定恢复旧制,用两个外邦人献祭。这时伊菲格尼发现,国王命她献祭的正是自己的亲弟弟俄瑞斯忒斯和他的好友皮拉得斯。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杀死了亲生母亲,遭到复仇女神的追捕,他们为了摆脱女神在阿波罗的神谕下来到陶里斯,准备盗走狄安娜神像,不幸被捕。这时歌德安排了一个不同于欧里庇得斯原著的结局。欧氏原著中三人密谋骗过国王托阿斯,盗走神像,逃回雅典。不料海上骤起大风,船被吹回陶里斯。三人被捕。多亏雅典娜出面调解才免于一死。而歌德的剧本中。伊菲格尼并没有听从皮拉得斯的计谋,而是向托阿斯说出真相,求得国王谅解,俄瑞斯忒斯也意识到神谕的“姐妹”并不是神像,而是他自己的姐姐伊菲格尼,最终三人平安回到雅典。
从这不同的结局中,我们不难看出歌德要表达的不同于欧里庇得斯原著的主题思想。欧氏作品中,拯救人的是神,而歌德作品中,拯救人的是人自己,是人性的光辉,人的理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谅解。在谈到这部作品时,歌德不同意席勒的《伊菲格尼》是“现代的,非希腊的”观点,他强调,他的这个剧本,既不是希腊的也不是德国的。而是“彻头彻尾的人的”,歌德塑造的是纯粹的人。表现的是最纯正的人性,他还认为“纯洁的人性补偿了人的瑕玷”。
《伊菲格尼在陶里斯》是人道主义的宣言书,歌德正是想通过这部作品表达这样的思想:伟大的纯洁的人性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解决人与人的矛盾,人只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性,人道主义就能实现,伟大的人性是救世的良药,可以战胜邪恶和野蛮。同时。这一思想也是歌德的理想,他通过作品呼吁人们在现代社会重建古希腊时业已形成的、人人互助互爱、互相信任的人道主义精神。由此不难看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重读这部作品是很有意义的。
具体到作品中,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伊菲格尼感化了陶里斯王托阿斯。使得他放弃了人祭,就是人道主义的文明战胜了野蛮:她通过对故乡的真挚的向往和姐弟之间真实的情意感动了托阿斯。从而同意他们离开陶里斯回到希腊。同时,伊菲格尼也用她的人道的力量使得弟弟俄瑞斯忒斯的疯病得以治愈。心灵得到了净化,摆脱了复仇的折磨,放弃暴力和托阿斯和解。
(三)
《伊菲格尼在陶里斯》是一部戏剧冲突表现十分明显的戏剧,既有女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也有她和其他人的外部冲突。
首先是她跟陶里斯王托阿斯之间的冲突。二人之间的矛盾围绕着“献祭”与“废祭”展开,有三方面的内容:国王欲娶,伊菲格尼却无意嫁她:国王要实行“人祭”而伊菲格尼反对:伊菲格尼要解救弟弟二人并同他们一道回到希腊故国而国王不允。
从剧作一开始,他们的矛盾就显现出来。第一幕第二、三场中国王有意要娶女祭司伊菲格尼,但她深深思念着故国家园,认为陶里斯不是久留之地,故拒绝了国王的要求,国王恼羞成怒,决定恢复人祭,由此引发了二人更大的矛盾“献祭”与“废祭”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剧作的前情中本已解决,女祭司感化了国王,废弃了人祭,这里又由于拒婚的冲突再次引发出来,此时这一矛盾并没有激烈起来。当伊菲格尼在第三幕中知道国王要他献祭的外邦人竟是自己的胞弟后,二人矛盾再次升级,转变为伊菲格尼欲解救外邦人并同他们一起逃走和国王认为她应该留在陶里斯履行祭祀职务之间的矛盾。在第五幕第三场中。二人的矛盾大爆发,发生了正面的言辞交锋,伊菲格尼据理力争,用大段大段的台词痛斥国王,他向国王坦白了两个外邦人的身份,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纯洁的灵魂无需使用策略”,她的决心是坚定的,相对来说国王的态度有所软化。不像伊菲格尼那样坚决。当第六场中俄瑞斯忒斯和国王要通过武力来解决冲突时,伊菲格尼再次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精神说服国王放他们离开,俄瑞斯忒斯也意识到阿波罗神喻真正的含义,两个问题一并解决,最终伊菲格尼带着托阿斯的祝福离开陶里斯,至此二人的矛盾也落下帷幕。
另外还有一个外部矛盾就是伊菲格尼和皮拉得斯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在剧本中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我认为值得探究。伊菲格尼和皮拉得斯的接触主要在第一幕第二场二人相遇。第二幕第二场伊菲格尼从皮拉得斯那里知道了希腊故国发生的事情,第三幕第三场皮拉得斯在得知伊菲格尼的身份后想出计谋,第四幕第二、四场皮拉得斯说服犹豫的伊菲格尼。前面的场次都是铺垫,二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第四幕当中:聪明的皮拉得斯利用伊菲格尼的身份想出逃跑的办 法——清洗神像仪式,伊菲格尼不忍违背良心欺骗国王,两人发生争执,但冲突并不激烈,只是言辞的交锋。伊菲格尼和皮拉得斯是剧中最富智慧的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思想准则。皮拉得斯想出到陶里斯盗取神像的计谋,后又想出顺利逃脱的计谋,他的智慧可以说是一种并不高尚的小聪明;而伊菲格尼的智慧则是人道主义的大智慧。歌德在这里安排此二人之间的交锋,是为了启迪现代人,不要过分依赖机灵的自私的小聪明,这样的智慧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而要高瞻远瞩,用古希腊人道主义的光辉来解决问题,戏剧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分析完这两个外部冲突后,我们再来看伊菲格尼的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由外部冲突引发的。她的内心冲突可以说是她对亲人的关心、对故乡的向往和她性格当中单纯、磊落的成分之间的矛盾。伊菲格尼本就不愿杀人,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弟弟,但她又不愿骗自己的救命恩人托阿斯。在剧本的第一场和第三场中,虽然她不愿“像一个孩子似的听任他们摆布”,认为“谎言可悲”,“欺骗使我感到加倍的可憎”,但“现在只有我的弟弟强有力地占据了我这颗心”。她要“听从他朋友的劝告,一心奋进,只为搭救他们”,从文本中不难看出,这时的她虽然备受内心煎熬,但对弟弟的关爱和对遥远家乡的向往是占上风的。到了第五场,她意识到“无情的‘必然’的命运就要伸出铁手,要我承担双重的罪孽:叫我盗走我守护的、尊贵的、神圣的神像,叫我欺骗那位对我的生命和命运有再造之恩的人”时,她内心人道主义的一面开始觉醒,并最终促使她在第五幕中向托阿斯说出真相,并最终和解,至此,她的内心冲突以人道主义的胜利而结束。
(四)
在这部剧作中,歌德着重刻匦的几个人物都比较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正是这种朴素的刻画,使得作品的思想性更加突出。
歌德塑造的伊菲格尼是一个纯洁、善良、高贵、磊落、智慧、冷静、博爱的,几乎集所有美德于一身的完美的女性形象,是人道主义的化身。她对神忠诚。恪于职守:对托阿斯心怀感激,尊敬有加;对自己的弟弟又展现出作为长者的关爱和牺牲精神。歌德甚至塑造了一个类似神的伊菲格尼,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叙说她的家史也是为了用她家族成员的作为和她的不骗不盗做对比,她出身于惯于残杀和复仇的家族。对自己的家族史由衷的感到愧疚,内心坦荡磊落,没有一丝仇恨。她怀着无私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感化蛮夷中的陶里斯岛人,给他们带来了希腊文明。她用她伟大的人格影响和感化了她周围的人。
在伊菲格尼身上,神的特性和人的美德并存,我认为歌德塑造这个神话了的人具有自然神论的思想。即人就是自己的神。人可以通过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神性——即人道主义,来改变世界,解决问题,达到最终世界的和睦美好。拯救人的并不是神,而是人自己。
歌德塑造的这个伊菲格尼无疑是不真实的,很难让观众产生认同感,观众并不能接受和理解她,所以剧作的演出并不成功,这也是歌德在古典时期的大部分剧作演出远不如伊夫兰德、考策布之类通俗作家成功的原因。
托阿斯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岛陶里斯的国王,他生性野蛮、粗暴,表现在他坚持要杀外邦人祭神;但他本性是善良、宽厚、仁慈的,正是他的善良给了伊菲格尼机会,来开化陶里斯岛,来感化他自己,正是他的仁慈最终放他们三人离开。并给了他们离别的祝福。
俄瑞斯忒斯这个人物并不是本剧着重刻画的,但他在全剧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有了他的出现才有了全剧的动因。俄瑞斯忒斯这个人物在剧中是一个疯狂的角色,从他不多的戏份中可以看出来,他弑母为父报仇。可见他生性残暴、冲动、不理智,甚至失去人性。复仇女神追捕他,他长期处在弑母的内疚中,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他时而神智清晰,时而又疯病发作,处在癫狂的梦幻中,最后在姐姐的祈祷下疯病治愈。其实这个人物身上有歌德自己的影子。魏玛时期的歌德遇到了比他大七岁的冯·史泰因夫人,对歌德的生活、情感、政治活动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1776到1788年,二人交往12年,可以说冯,史泰因夫人就像伊菲格尼对俄瑞斯忒斯一样关心、感化歌德,使歌德获得重生。用歌德自己的话来说“我的薄弱之处,由于你而得到保护。我的漏洞,由于你而得到填充”。
还有一个人物就是皮拉得斯。皮拉得斯和俄瑞斯忒斯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来到陶里斯,二人有很深的感情。但他不同于俄瑞斯忒斯,他乐观、聪慧、精力充沛、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境遇,相信神会眷顾他们并委以他们重任,要他们在陶里斯有所作为。概括而言,皮拉得斯就是一个聪明的、善于计谋的文明社会现代人形象。但作者对他的态度并不是加以褒奖的,相反,他通过他和女主人公伊菲格尼的对比——在剧作中帮助俄瑞斯忒斯最终解脱的并不是聪明的皮拉得斯,而是人道主义的伊菲格尼。表现了作者的观点:纯朴的人道主义比现代社会人的计谋、智慧更能拯救人类。
注释:
①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414页。
②高中甫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60页。
③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67页。
④同上,68页。
⑤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415页。
⑥杨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416页。
⑦高中甫,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64页。
⑧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414页。
⑨杨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92页。
⑩同上,206页。
⑥扬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69页。
(12)同上,176页。
(13)同上,175页,
(14)高中甫,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56页。
(15)杨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38页。
《伊菲格尼在陶里斯》是歌德于1787年出版的五幕戏剧,也是歌德古典主义初期的代表作。这部剧作标志着歌德正式从狂飙突进时期进入了古典文学时期,同时也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时期的开始。
从1776年歌德有了写这个剧本的计划,到1787年出版经历的11个年头正是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当时的社会处在大革命前夕的动荡不安中。以歌德为代表的德国知识分子在经历了狂飙突进的呐喊后,开始冷静地思考德国的去向,他们赞成法国大革命的反叛精神,但反对革命中的暴力。这时以歌德、席勒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了古希腊文明。
1775年26岁的歌德来到魏玛,次年他萌生了创作《伊菲格尼在陶里斯》的想法。从文学史上来看,1776到1787年的歌德还属于狂飙突进时期,但这部剧作反映的已不再是崇尚自我的狂飙突进的思想了,事实上在魏玛的歌德已经萌生了纯朴的古典主义思想,对古希腊罗马心向往之。只要稍加留意便不难看出,在魏玛的头十年歌德在文学创作上收获甚微,甚至少有这一时期创作的有记载的完整的作品,这时作为文学家的歌德再次觉醒。开始意识到“他天生是一个诗人。是一个作家”。再加上政治上的失败。1786年9月,歌德潜逃到意大利,开始了他旅居意大利的两年。11月1日歌德来到一心向往的罗马,开始忘我的吸收古希腊文化的养料,他在意大利凭吊古迹,除了艺术家不接见任何人。在此期间。歌德接受了温克尔曼的美学见解,他把古希腊罗马文化归结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从此歌德开始追求宁静、和谐,并把它看作是最高境界的美,这种转变是他创作和思想趋向成熟的标志。
(二)
伊菲格尼并不是一个新鲜的题材,它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希腊悲剧大师欧里庇得斯(Euripides)曾创作剧本《伊菲格尼在陶里人里》(Iphigenie bei den Tauriera)。1779年法国作曲家格鲁克据此改编过同名歌剧,并上演。此外法国的拉辛、德国的豪普特曼,以及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都对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再创作。这些作品大都表现人在命运控制下的软弱无力和人间灾难,但歌德的《伊菲格尼》不同于此。
剧本围绕希腊国王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格尼在陶里斯岛的经历,展开了一段曲折的故事。阿伽门农在征战特洛伊时得罪了女神狄安娜,不得不用自己的女儿伊菲格尼献祭,不想女神救走了伊菲格尼,并把她安置在陶里斯的神庙里做女祭司。在陶里斯期间,伊菲格尼打动了陶里斯王托阿斯,使他废除了杀外邦人献祭狄安娜的传统,并且爱上了伊菲格尼,向她求婚。但伊菲格尼的拒绝惹怒了托阿斯,他决定恢复旧制,用两个外邦人献祭。这时伊菲格尼发现,国王命她献祭的正是自己的亲弟弟俄瑞斯忒斯和他的好友皮拉得斯。俄瑞斯忒斯为父报仇杀死了亲生母亲,遭到复仇女神的追捕,他们为了摆脱女神在阿波罗的神谕下来到陶里斯,准备盗走狄安娜神像,不幸被捕。这时歌德安排了一个不同于欧里庇得斯原著的结局。欧氏原著中三人密谋骗过国王托阿斯,盗走神像,逃回雅典。不料海上骤起大风,船被吹回陶里斯。三人被捕。多亏雅典娜出面调解才免于一死。而歌德的剧本中。伊菲格尼并没有听从皮拉得斯的计谋,而是向托阿斯说出真相,求得国王谅解,俄瑞斯忒斯也意识到神谕的“姐妹”并不是神像,而是他自己的姐姐伊菲格尼,最终三人平安回到雅典。
从这不同的结局中,我们不难看出歌德要表达的不同于欧里庇得斯原著的主题思想。欧氏作品中,拯救人的是神,而歌德作品中,拯救人的是人自己,是人性的光辉,人的理性和人与人之间的谅解。在谈到这部作品时,歌德不同意席勒的《伊菲格尼》是“现代的,非希腊的”观点,他强调,他的这个剧本,既不是希腊的也不是德国的。而是“彻头彻尾的人的”,歌德塑造的是纯粹的人。表现的是最纯正的人性,他还认为“纯洁的人性补偿了人的瑕玷”。
《伊菲格尼在陶里斯》是人道主义的宣言书,歌德正是想通过这部作品表达这样的思想:伟大的纯洁的人性可以净化人的心灵,解决人与人的矛盾,人只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人性,人道主义就能实现,伟大的人性是救世的良药,可以战胜邪恶和野蛮。同时。这一思想也是歌德的理想,他通过作品呼吁人们在现代社会重建古希腊时业已形成的、人人互助互爱、互相信任的人道主义精神。由此不难看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重读这部作品是很有意义的。
具体到作品中,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伊菲格尼感化了陶里斯王托阿斯。使得他放弃了人祭,就是人道主义的文明战胜了野蛮:她通过对故乡的真挚的向往和姐弟之间真实的情意感动了托阿斯。从而同意他们离开陶里斯回到希腊。同时,伊菲格尼也用她的人道的力量使得弟弟俄瑞斯忒斯的疯病得以治愈。心灵得到了净化,摆脱了复仇的折磨,放弃暴力和托阿斯和解。
(三)
《伊菲格尼在陶里斯》是一部戏剧冲突表现十分明显的戏剧,既有女主人公的内心冲突,也有她和其他人的外部冲突。
首先是她跟陶里斯王托阿斯之间的冲突。二人之间的矛盾围绕着“献祭”与“废祭”展开,有三方面的内容:国王欲娶,伊菲格尼却无意嫁她:国王要实行“人祭”而伊菲格尼反对:伊菲格尼要解救弟弟二人并同他们一道回到希腊故国而国王不允。
从剧作一开始,他们的矛盾就显现出来。第一幕第二、三场中国王有意要娶女祭司伊菲格尼,但她深深思念着故国家园,认为陶里斯不是久留之地,故拒绝了国王的要求,国王恼羞成怒,决定恢复人祭,由此引发了二人更大的矛盾“献祭”与“废祭”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剧作的前情中本已解决,女祭司感化了国王,废弃了人祭,这里又由于拒婚的冲突再次引发出来,此时这一矛盾并没有激烈起来。当伊菲格尼在第三幕中知道国王要他献祭的外邦人竟是自己的胞弟后,二人矛盾再次升级,转变为伊菲格尼欲解救外邦人并同他们一起逃走和国王认为她应该留在陶里斯履行祭祀职务之间的矛盾。在第五幕第三场中。二人的矛盾大爆发,发生了正面的言辞交锋,伊菲格尼据理力争,用大段大段的台词痛斥国王,他向国王坦白了两个外邦人的身份,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纯洁的灵魂无需使用策略”,她的决心是坚定的,相对来说国王的态度有所软化。不像伊菲格尼那样坚决。当第六场中俄瑞斯忒斯和国王要通过武力来解决冲突时,伊菲格尼再次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精神说服国王放他们离开,俄瑞斯忒斯也意识到阿波罗神喻真正的含义,两个问题一并解决,最终伊菲格尼带着托阿斯的祝福离开陶里斯,至此二人的矛盾也落下帷幕。
另外还有一个外部矛盾就是伊菲格尼和皮拉得斯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在剧本中并不是最突出的,但我认为值得探究。伊菲格尼和皮拉得斯的接触主要在第一幕第二场二人相遇。第二幕第二场伊菲格尼从皮拉得斯那里知道了希腊故国发生的事情,第三幕第三场皮拉得斯在得知伊菲格尼的身份后想出计谋,第四幕第二、四场皮拉得斯说服犹豫的伊菲格尼。前面的场次都是铺垫,二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第四幕当中:聪明的皮拉得斯利用伊菲格尼的身份想出逃跑的办 法——清洗神像仪式,伊菲格尼不忍违背良心欺骗国王,两人发生争执,但冲突并不激烈,只是言辞的交锋。伊菲格尼和皮拉得斯是剧中最富智慧的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思想准则。皮拉得斯想出到陶里斯盗取神像的计谋,后又想出顺利逃脱的计谋,他的智慧可以说是一种并不高尚的小聪明;而伊菲格尼的智慧则是人道主义的大智慧。歌德在这里安排此二人之间的交锋,是为了启迪现代人,不要过分依赖机灵的自私的小聪明,这样的智慧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而要高瞻远瞩,用古希腊人道主义的光辉来解决问题,戏剧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分析完这两个外部冲突后,我们再来看伊菲格尼的内心冲突。内心冲突是由外部冲突引发的。她的内心冲突可以说是她对亲人的关心、对故乡的向往和她性格当中单纯、磊落的成分之间的矛盾。伊菲格尼本就不愿杀人,更何况是自己的亲弟弟,但她又不愿骗自己的救命恩人托阿斯。在剧本的第一场和第三场中,虽然她不愿“像一个孩子似的听任他们摆布”,认为“谎言可悲”,“欺骗使我感到加倍的可憎”,但“现在只有我的弟弟强有力地占据了我这颗心”。她要“听从他朋友的劝告,一心奋进,只为搭救他们”,从文本中不难看出,这时的她虽然备受内心煎熬,但对弟弟的关爱和对遥远家乡的向往是占上风的。到了第五场,她意识到“无情的‘必然’的命运就要伸出铁手,要我承担双重的罪孽:叫我盗走我守护的、尊贵的、神圣的神像,叫我欺骗那位对我的生命和命运有再造之恩的人”时,她内心人道主义的一面开始觉醒,并最终促使她在第五幕中向托阿斯说出真相,并最终和解,至此,她的内心冲突以人道主义的胜利而结束。
(四)
在这部剧作中,歌德着重刻匦的几个人物都比较简单,人物关系也不复杂,正是这种朴素的刻画,使得作品的思想性更加突出。
歌德塑造的伊菲格尼是一个纯洁、善良、高贵、磊落、智慧、冷静、博爱的,几乎集所有美德于一身的完美的女性形象,是人道主义的化身。她对神忠诚。恪于职守:对托阿斯心怀感激,尊敬有加;对自己的弟弟又展现出作为长者的关爱和牺牲精神。歌德甚至塑造了一个类似神的伊菲格尼,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叙说她的家史也是为了用她家族成员的作为和她的不骗不盗做对比,她出身于惯于残杀和复仇的家族。对自己的家族史由衷的感到愧疚,内心坦荡磊落,没有一丝仇恨。她怀着无私的人道主义的精神,感化蛮夷中的陶里斯岛人,给他们带来了希腊文明。她用她伟大的人格影响和感化了她周围的人。
在伊菲格尼身上,神的特性和人的美德并存,我认为歌德塑造这个神话了的人具有自然神论的思想。即人就是自己的神。人可以通过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神性——即人道主义,来改变世界,解决问题,达到最终世界的和睦美好。拯救人的并不是神,而是人自己。
歌德塑造的这个伊菲格尼无疑是不真实的,很难让观众产生认同感,观众并不能接受和理解她,所以剧作的演出并不成功,这也是歌德在古典时期的大部分剧作演出远不如伊夫兰德、考策布之类通俗作家成功的原因。
托阿斯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岛陶里斯的国王,他生性野蛮、粗暴,表现在他坚持要杀外邦人祭神;但他本性是善良、宽厚、仁慈的,正是他的善良给了伊菲格尼机会,来开化陶里斯岛,来感化他自己,正是他的仁慈最终放他们三人离开。并给了他们离别的祝福。
俄瑞斯忒斯这个人物并不是本剧着重刻画的,但他在全剧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有了他的出现才有了全剧的动因。俄瑞斯忒斯这个人物在剧中是一个疯狂的角色,从他不多的戏份中可以看出来,他弑母为父报仇。可见他生性残暴、冲动、不理智,甚至失去人性。复仇女神追捕他,他长期处在弑母的内疚中,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他时而神智清晰,时而又疯病发作,处在癫狂的梦幻中,最后在姐姐的祈祷下疯病治愈。其实这个人物身上有歌德自己的影子。魏玛时期的歌德遇到了比他大七岁的冯·史泰因夫人,对歌德的生活、情感、政治活动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1776到1788年,二人交往12年,可以说冯,史泰因夫人就像伊菲格尼对俄瑞斯忒斯一样关心、感化歌德,使歌德获得重生。用歌德自己的话来说“我的薄弱之处,由于你而得到保护。我的漏洞,由于你而得到填充”。
还有一个人物就是皮拉得斯。皮拉得斯和俄瑞斯忒斯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来到陶里斯,二人有很深的感情。但他不同于俄瑞斯忒斯,他乐观、聪慧、精力充沛、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境遇,相信神会眷顾他们并委以他们重任,要他们在陶里斯有所作为。概括而言,皮拉得斯就是一个聪明的、善于计谋的文明社会现代人形象。但作者对他的态度并不是加以褒奖的,相反,他通过他和女主人公伊菲格尼的对比——在剧作中帮助俄瑞斯忒斯最终解脱的并不是聪明的皮拉得斯,而是人道主义的伊菲格尼。表现了作者的观点:纯朴的人道主义比现代社会人的计谋、智慧更能拯救人类。
注释:
①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414页。
②高中甫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60页。
③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67页。
④同上,68页。
⑤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415页。
⑥杨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416页。
⑦高中甫,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64页。
⑧范大灿,德国文学史(第二卷)[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414页。
⑨杨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92页。
⑩同上,206页。
⑥扬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69页。
(12)同上,176页。
(13)同上,175页,
(14)高中甫,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56页。
(15)杨武能,刘硕良主编,歌德文集(第八卷)[M]、韩世钟,关惠文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