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收获及对教学的建议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有幸作为教学一线的代表,两次亲历了思想政治中考命题的全过程,并得到了命题组专家的精心指导,感受很深。
  
  一、对中考的认识
  
  1,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注意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是中考政治命题一贯奉行的指导思想。而以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命题是以知识覆盖面为主导,对能力的考查则带有随意性。其命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考虑要考哪些知识;其次,考虑为了要考这些知识,应提出什么问题;再次,考虑为了提出这些问题,应选择什么材料。简而言之,就是知识——问题——材料。
  而素质教育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能力立意”的命题方式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这种命题方式以能力为中心进行考核,命题时首先考虑要考哪些现实问题和能力;再考虑围绕这一能力考查我们能够提出哪些问题;最后才考虑用什么知识来回答。在这种模式中,问题处于主导地位,而知识应用服从于问题的解决。
  2,命题的素材选择
  一些反映人民生活、贴近人民生活和贴近考生实际的素材,往往成为选择的对象。我们对政治课现实性的强调。并非仅仅是因为对国家大政方针、世界发展总体趋势的关注。实际上选取那些发生在考生身边、甚至与考生息息相关的事例,将可以更好地开导考生观察和分析具体问题,鼓励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一些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展望人类未来生活,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问题,更因其具有长久价值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比如科学发展、环境保护、文明进步等。选择这些问题,是因为它们是古今中外人们共同探索的问题,它们的内容丰富,时空跨越大,能给试题提供更为广阔的背景。
  3,对学生几种能力的考查
  (1)关于分析性能力的考查。对分析能力的考核,多用解释、分析说明及评价等方法。较多地出现在简答题和图表题之中,其主要特点是考查考生“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如解释起因,解释相关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或社会现象等。而且往往需要用教材上的语言进行表达、说明。
  (2)关于应用性能力的考查。对应用性能力的考核,主要是要求考生有意识地运用理论,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在真实世界里去展示自己,该如何做,该如何行。
  (3)关于创造性能力的考查。对创造性能力的考核,绝大多数都在探究与实践类开放性试题中。这类题的内容是开放的,不再是拘泥教材,深挖教材。它的形式、方式、发问也是开放的,特别是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得分。不再是用标准答案来框住考生的思维,而是鼓励考生谈自己的见解,这类题有利于考生创造性的发挥。
  以上分别叙述了中考政治考查的三种能力,这三种能力不是分割的,而是融合在一起的。不仅在命题中,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了解这些变化,对我们教学有一些启示。
  
  二、对教学与复习的建议
  
  1,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我们必须走出“能力立意”与“知识立意”相对立的误区,不要以为考试强调考查综合能力,就可忽视基础知识。能力是在长期学科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能力考查必须以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为前提。
  第一,复习要由面到点,分步到位,逐步缩小范围。基础知识面广量大,在复习时大家普遍感到摸不着边际,其实我们可以分阶段逐步进行。第一阶段,主要搞好学科主干知识复习。所谓学科主干知识就是指该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知识,它是构成学科知识体系的“纲”和“目”,最具有学科特色,如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等等。我们可以参照教学大纲,梳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而不是“漫天撒网”或钻牛角尖,一味搜罗生僻的知识点。第二阶段,主要侧重于知识体系的整理,将学科内相关、相近又容易混淆的知识,整理成不同的系列或专题,然后按系列或专题逐一落实。第三阶段,结合热点问题,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第二,对不同的基础知识要区别对待,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近几年中考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来看,直接要求完整表述基本概念、原理的采分点几乎没有,需要记忆的观点和方法论知识所占的分值和比例越来越少,往往把更多的分值放在结合材料的分析和应用上。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各类基础知识区别对待,各有侧重,对于基本事实和概念,侧重点主要是了解其含义,强调再认和作为术语运用,在一定环境下能识别、能运用;对于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论,则应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把侧重点放在原理、观点和方法论推导的过程和运用上。
  2,要重视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一直忽视了对学科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随机调遣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如近年来文科类考试中已采用过的演绎法、列举和归纳法。演绎法要求从基本原理或观点出发,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某一实际问题。列举和归纳法要求用一系列相关的事实和观点来论证某一基本观点,这要求我们在复习时一定重视基础知识的整理和重组,打破教材原来的知识编排体系,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列。切忌单纯地就某一时政热点指导学生作答。因为分析时政热点的角度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能准备的角度毕竟有限。只有学会分析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地解答实际问题。
  3,瞄准时政热点
  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力立意,以社会实际材料为素材。所谓材料,主要是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应继续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两年体现时政热点的方式及设问角度的新变化,我们应改变原来的时政复习方法。
  第一,全方位地介绍该热点问题的总体背景,让学生了解该时政热点的来龙去脉以及相关的问题,系统地介绍问题的背景、成因、现状和发展趋势等问题。
  第二,认真领会党和国家正在实施的重大战略、方针、政策,全面分析时政热点可能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以及时政热点素材导入的方向。
  第三,根据考试的能力要求,多角度、多侧面地分析时政热点。分析时,切口宜小不宜大,力求新颖,不落俗套,应多考虑一些背景分析、对策探究、趋势展望、时政评述类的设问切口,以体现创新精神。
其他文献
分析我国企业实行MBO的现实意义,探讨目前实施MBO过程中存在的经济、法律、市场等方面条件缺失,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及对策.
摘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着重探讨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教材中“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保底与不封顶”、“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四个重要的关系关键词:正确处理 数学教学 关系数学教材具有:1、控制教学内容的分量,控制练习题的难度;2、增加对教材的“弹性”;3、分散教材难点;4、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数学课程顺应时代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及遵循学生学习手段的改变,保证学习者适应信息化、学习化
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模式是先识谱后唱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学生进行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训练,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而收效甚微。与其说是学生上音乐课,不如说是学生接受专业式的视唱练耳训练。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识谱犹如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使他们望而生畏,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音乐的兴趣。看到许多喜欢音乐的学生毫无兴趣地走进音乐教室,我不断反思:难道我们一定要先识谱,然后才唱歌吗?针对当今中学
【摘 要】 任务教学是以具体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关键词】 任务教学 心理状态 语言功能 语言技能    任务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
摘 要:本文结合生物知识多样化、复杂化和农村中学学生由于知识的缺乏,感性认识荒漠化的实际情况,初步探讨了根据生物教学内容、农村中学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和生物实验课的性质及生物课堂类型,如何正确应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使农村初中生物教学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易学易懂.  关键词:生物教学 初中生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应用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初中生远离自然环境,对自然界的各种生物越来越陌生,在农村生活
本文讨论了词语联想意义产生的各种因素,分析了在不同语际中对同一词语的联想意义的等值与不等值,并提出了在语际转换中处理不等值的几种方式.
目前高考政治主观题的普遍做法是大量采用课本外的材料,创设教学之外的新情境、新案例,要求学生能面对新情境,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重新整理关于该问题的线索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要想在主观题上获高分,学生必须在解读信息、提炼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试题从设计过程看,一般包括立意、情境、设问三个要素。相应的。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