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房往事

来源 :名汇FAMOU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博拉并非新的疾病。早在1976年,扎伊尔(刚果民主共和国)就发现有人感染了埃博拉病毒,造成280人死亡。此后在2000年9月,埃博拉在乌干达北部的古卢地区爆发,拉克尔·圣玛丽医院的三名实习护士因为照顾病人而染病身亡。院长马修·卢奎亚多次向卫生部长求助,但都没有回应,3个月后他也与世长辞。
  卢奎亚和他的同事们被国际社会所忽略,埃博拉也是。一直到2014年病毒在西非肆虐,人们才明白这种疾病的可怕。从2月份到12月份,短短10个月就已经有近1.8万人感染,有6300多人死亡。医务人员前赴后继地投身到抗争之中,他们竭尽全力治疗病患,即使牺牲自己也无所畏惧。埃博拉病毒并没有因为2015年的到来而停止蔓延,而这些医务人员的工作也仍在继续。
  再见,舍克·汗医生
  舍克·汗医生,是塞拉利昂的首席埃博拉医生,亲自参与救治了一百多名病患。但是却和他的前辈卢奎亚一样,最终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人民。2014年7月29日,年仅39岁的汗医生逝世,这距离他被发现感染病毒还不到一个星期。
  他被塞拉利昂卫生部称为“国家英雄”,该国总统恩内斯特·科罗马本来还要去拜访他的医疗中心。“这对于塞拉利昂来说是巨大的、无可弥补的损失,他是全国唯一一位专攻病毒性出血热的专家”,卫生部首席医疗官布利马·卡戈波说道。
  整个国家都为汗医生的去世而感到难过,但他本人最初投身抗击埃博拉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医务工作者很容易感染疾病,因为我们是救治病人的第一道防线。就算穿戴上全套保护装置,你也有风险。”
  作为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第一线,医生和护士们每天都要面对极大的危险。除了汗医生之外,还有很多人投身其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时代》杂志的报道中,就提到了美国医生肯特·布兰特利博士、杰瑞·布朗博士,以及助理护士萨洛米·卡尔瓦和“医生无国界”志愿者艾拉·沃特森·斯特莱克尔等人。
  继续,佛德·盖拉哈
  但是,想要应对这场跨国界的传染性疾病,光是靠医生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就像《时代》杂志主编南希·吉布斯在阐述年度人物的选择时所说的:“埃博拉疫情是一场战争,也是一次警告,全球卫生系统还不够完善,还不够保证我们每个人都免受疫情困扰。‘我们’指的是所有人,并不只是那些在远方与疫情抗争的人们。出于敬佩他们的勇气和怜悯之心,出于他们为世界建起防线争取了时间,出于他们冒险、坚持,以及牺牲和拯救,2014年度人物授予‘埃博拉斗士’。”
  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的救护车司机佛德·盖拉哈就是“每个人”之一,他在不断将病人运往医院的过程中感染了病毒,但所幸最终被治愈。在接受BBC采访时,他说自己愿意作为志愿者,捐献出自己的血液来为医生们提供研究标本。
  “8月的一天,我将一名4岁大的男孩接到医院。之前我从他的家里接走了7个人,无一生还。他躺在一堆呕吐物之中,病得不成样子,没有任何人照顾他。我把他抱起来,让他躺在我的胳膊里。但在去救护车的路上,他又吐了,弄得我胸口全是。”盖拉哈这样讲述自己的经历,“事发突然,我还没来得及把防护服穿好。”他在第一时间将孩子送去救治中心,一个星期后自己就染上了埃博拉。
  “你一定不想知道得上埃博拉到底是什么滋味,如果没有上帝的保佑,心理承受力又不那么强,那么你很难坚持到救护车赶到家门口。那种痛苦是巨大的。你不会有任何胃口,感觉到身体被掏空。不停地呕吐,直到脱水,然后是腹泻。这很糟,让人恐怖,让人绝望,只想快速摆脱、一死了之。”但幸而盖拉哈得到了医生和护士及时的救治,他最终和那个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4岁男孩一起存活了下来。上个月,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用亲身经历去鼓励患者:“看,你会没事儿的。”
  很棒,国际救援队
  医生以及所有帮助救治埃博拉患者的人都在《时代》杂志的表彰范围内,但想要完全将这种疾病从地球上消除,人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国际救援队在跨国界合作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地球村里,所有人都是抗击埃博拉的主力。
  除了西非国家本国之外,所有参与到本次抗击埃博拉活动的外国人员都被冠以“国际救援队”的称呼。其中“无国界医生”组织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们除了对病患实施救治,还承担起监控患病者接触过的人群、进行传染病研究、宣传防病知识、安慰患者家属、对房屋进行消毒等工作。
  英国女医生斯潘塞在去年被派往几内亚的隔离设施工作,之后前往利比亚的一处乡村诊所。“求医的人数很多,一间只够10个人用的病房最终塞了22个人。穿着保护衣工作实在是太辛苦,每次值班只能工作大概1个小时,时间完全不够用。”
  尽管人们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对抗埃博拉,可是由于知识有限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过低,很多西非人根本不能意识到埃博拉的严重性。“埃博拉不过是政府的谣言,那些每天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在村子里喷洒消毒水的医生才是埃博拉传染的罪魁祸首。”按照医生要求的每天用消毒水擦拭车辆并且进行全身消毒,很多人觉得多此一举。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利比里亚和几内亚等疫情严重地区,埃博拉带来的恐惧反倒加剧了疫情的传播。2014年8月,蒙罗维亚一处隔离区遭到武装分子袭击,17名感染者被带离隔离区。类似骚乱在疫情时有发生,给疫情控制增加了难度。为此,中国维和部队前往利比亚疫区执行任务,而美国也派遣4000人的队伍前往同一国家协助控制埃博拉。12月末,伦敦卫生及热带医学学院主任彼得·皮奥特也表示:“我们应该把埃博拉当成全球性的问题,必须要打败它。”
  加油,博德研究所
  英国人也加入到抗击埃博拉的队伍当中,牛津正在研制疫苗,而Masanga Mentor项目则致力研发防护培训程序。美国马萨诸塞州博德研究所的技术人员也没有闲着,他们在城市里一栋破败的双层砖楼里解析埃博拉病毒基因。
  那原本是百威啤酒的一个配送中心,但现在有6名技术人员同时操作50台机器,不断分离试管里的液体,给出具体的基因排序。而这还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64名科学家将会在几个街区之外的研究所里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
  基因测序中心主任安德鲁·J·霍灵阁介绍说,他们场我的是一种快速的基因测序法。病毒样本会被带到这里,在40个小时就可以拿到其他地方需要几天才能得出的结果。帕蒂斯·萨贝蒂是埃博拉病毒研究小组的领导者,他们想要知道这些病毒在入侵人体后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受感染者的基因是什么样子?是否有人拥有对病毒免疫的基因?
  目前人们在对抗埃博拉病毒时采取的还是“堵漏”的方式,即对病患进行诊治。博德研究所则希望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新方向上有所突破,即利用强大的基因方法从根本上杜绝包括埃博拉在内的传染性疾病。可是在塞拉利昂,人们并不愿意死者成为研究对象,于是萨贝蒂和她的同事们在大多数时候只能研究那些幸存者以及接触过埃博拉患者却没有生病的人。
  他们对78例塞拉利昂埃博拉患者的基因进行分析,发现病毒正在不断发生变异。“变异并不稀奇,那本来就是病毒的特征w之一。”萨贝蒂说,“但病毒每一次突变都会带来巨大的变数,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解决方法。”其实早在几年前她就提议对埃博拉病毒做基因研究,但那时患者很少,研究缺乏可行性。可是很不幸,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其他文献
一个农夫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和一只会干活的牛,除这两件东西外,家里再没有值钱的东西了。  一次,牛从田地干活归来,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刚一进院,便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它已疲惫不堪。鹦鹉见状,十分感慨地说:“老牛呀,你那样吃苦受累,可主人夸过你了吗?还不是说你干活慢,有牛脾气。你呀,可真是受累不讨好呀,真可悲。你瞧我,不用干活,还让主人伺候着,主人还经常表扬我,说我真会说话,会学舌,太可爱了。你说
期刊
天似镜,风如纱,竹涛阵阵,流水淙淙。正是个好日子,李白与阮籍同到神的脚下寻找快乐幸福之门。  神睁大眼睛看这两个人:李白,腰挂酒葫芦,身着青白衫,胯下小毛驴,顶上飘飘发,不时用手抚一下那长长的山羊须;阮籍,坐在辆破牛车上,酒瓶东倒西歪,头发凌乱如草,衣服上半只扣子也没有,用一支树枝挂住,潦倒非常。  神引他们进了一个房间,各给他们一只破耳壶,壶中装有半壶酒。阮籍摇一摇又往壶里看一眼,叹气道:“神怕
期刊
我有一个朋友?熏是盲人。不是先天盲,23岁那年,一场大病让他永远地生活在黑暗中了。我总以为这种失明比那种先天的盲人更痛苦,因为曾感受过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知道那种阳光刺眼的滋味。  但是几乎没有听到他抱怨过。失明后他的眼睛和以前一样明亮,不知道他是盲人的几乎看不出来。我们去吃饭,有人扶着他进饭店,服务生说,怎么喝成这样还来喝?以为他是醉了的酒鬼。他总是笑着,一脸的得意,并不觉得悲哀。人活到这个份上
期刊
因为票房和口碑的双赢,《奇怪的她》已经成为韩国的“国民喜剧”。而1月8日登上内地大银幕的电影《重返20岁》,其实是韩国CJ娱乐在中韩两地同时开发的项目。只因陈正道2014年初在忙碌《催眠大师》,才错失两地同时上映的时机。对于是否“山寨”的问题,主创已不想再多解释,因为电影院里观众笑中带泪的反馈,已经让杨子姗摆脱了“致青春”的影子,出门都会被喊“奶奶”。  “打麻将”是中国特色  《重返20岁》首映
期刊
谁在看电视?这似乎是一个荒唐的问题,电视就像牙刷、毛巾,早已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放弃上影院,但你却不可能拒绝电视这一最廉价的大众文化消费方式。  但事实的确与我们想像的不一样,你周围十个人中或许早有六七个人放弃了电视,放弃了这种无聊(至少很多人都固执地这么认为)习惯——小孩要学习没法看、青年人忙工作或忙着玩,每天晚上电视机前还剩下谁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在人员流动比较大的西单文化广场进行
期刊
我是你最后的恋人  永远不用分手  也决不会争吵  我们的唇吻  做了故事中最美丽的插图  我们的体温  成为诗篇里最隐微的余韵  你的寂寞留给了过去  我的寂寞留给了自己  自今而往  我们的爱情  是你惟一禁得起考验的历史    你是我最后的恋人  永远不用分手  也决不会争吵  你的眼神  占据我最温柔的一片回忆  你的身体  隶属我最放心的一块领土  立春之后  我们的故事  是结束也是开
期刊
现年35岁的乔治,是佛罗里达一家著名通讯公司的高级主管。这个快乐的单身汉是信息社会里成功的淘金者,十年里创造了7位数的个人财富。不仅如此,其感情生活也丰富无比,新鲜的约会和意外的电话占据了他所有的闲暇时光。   2001年初夏,他来到欧洲的激情之都巴黎,街头的热吻和咖啡馆的凝望,让他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浪漫气息。一个周日的下午,乔治靠在埃菲尔铁塔下的一根铁柱上,茫然地看着从身边经过的游人——在巴黎的几
期刊
Q=名汇A=李呈媛  Q:你为什么这么爱笑呢?  A:可能我心态比较好,很乐观,想得开,性格又很简单,平时做事的方法和跟人的相处也尽量简化到一个简单的程度,让大家都比较轻松。跟很熟悉的人放得太开了,可能天性解放得比较好。哈哈哈……  Q:放得开?那你属于主动追求男生的人吗?  A:绝对不会,“放得开”跟“放得开”不一样,我只是在笑这件事上比较放得开。但我绝对不属于那种会主动追求男生的人。我内心深处
期刊
晚上7:30,观众还排着长队检票,而演出本应已经开始。检票员要求每一位观众当面关闭手机,原因是罗伯特对光线和声音极其敏感,如果拍照或打电话他随时可能罢演,在中国如此严格的检查大概并无先例。临近8:00,场灯渐暗,观众席的嘈杂声随之偃旗息鼓,剧场里久违的一片漆黑与宁静。突然一声惊雷,大幕缓缓升起,罗伯特的独角戏《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正式开演。  喝彩与倒彩  突然间,罗伯特大吼一声:“哈!”直到此刻,
期刊
十月中旬去巴黎前,就看见Facebook上有人贴出旺多姆广场上的圣诞树照片,心中难免生疑:西人并无早早营造气氛的习惯,哪怕是一年里最重要的圣诞节,也总要到11月底、12月初才开始梳妆打扮呀。一番谷歌后,才知那棵树是美国艺术家保罗·麦卡锡为巴黎当代艺术博览会“墙外”单元创作的装置作品,名字就叫《树》。但这高24米、直径12米的绿色充气塑料圣诞树,又好像有哪里不对。  我联想到前几年在香港西九龙草地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