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学分析等方法,对现阶段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的投掷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选手在最后用力中存在右脚着地瞬间躯干倾角偏大,身体对器械的超越不够,“满弓”形成瞬间上体抬起过大,上肢移过支撑点过早等问题,缩短了最后用力的距离和幅度,造成“满弓”动作和用力效果不好等现象。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对比分析,对投掷技术做出科学评价,以便为改进标枪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提高训练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标枪 最后用力技术 运动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掷标枪运动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轻器械投掷类项目,它是由加速阶段的周期性向非周期性动作转换的项目,也是投掷项目中唯一一个不采用旋转来加速的项目。近几年来我国虽然涌现出了张连标、李荣祥、陈奇等一批优秀的男子标枪运动员,但是距挪威选手托希尔德森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98.57m的世界纪录和日本选手沟口和洋创造的87.60m的亚洲纪录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使我国男子标枪尽早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现阶段我国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参加奥运会选拔赛的12名运动员,参加全国田径冠军赛的8名运动员。2009年参加山东省第11届全国运动会预选赛的12名优秀男子运动员,共计12名32人次的试掷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右手投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标枪比赛记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2.观察分析法
3.比较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研究,将最后用力的过程分为:1.准备阶段(针对身体姿势而言):右脚落地后单支撑阶段的屈膝缓冲到开始蹬伸结束;左脚落地阶段:即右脚开始蹬伸到左脚落地;2.“满弓”阶段(包括形成和发力两个阶段):即左脚着地后经过被迫性的屈膝缓冲到开始蹬伸发力;3.挥臂阶段:即整个身体带动投掷臂投掷的阶段;标枪出手阶段。
(一)国内外选手完成最后用力各个阶段所需时间的分析
1.完成最后用力阶段所需时间分析
从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的平均用时为0.35±0.05s,相比较国外选手,虽然我国有部分运动员的用时很少,但从解析的技术图片中可以看出,他们用时少并不合理,是在“满弓”状态没有充分形成的情况下完成的,即上肢在提前用力的情况下完成了“鞭打”用力动作。
2.完成单支撑阶段所需的时间分析
经研究发现,我国的12名运动员32次的单支撑平均时间为0.21±0.04s,单支撑平均缓冲时间为0.08±0.02s。蹬伸时间反映出运动员从右脚开始蹬伸到左脚着地所用的时间,从表1的蹬伸时间看平均用时为0.13±0.03s,而陈奇在此阶段的平均用时仅有0.09s,这表明他左脚着地较快。
3.完成双支撑阶段所需的时间分析
从表1显示我国运动员的双支撑阶段平均用时为0.15±0.02s,而优秀运动员此阶段的时间在0.12-0.145s之间。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平均用时不在此范围内。双支撑阶段由形成“满弓”状态和蹬伸鞭打用力两个阶段构成。从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满弓”形成的平均时间为0.08±0.01s,“鞭打”用力的平均时间为0.07±0.01s。
(二)我国运动员躯干倾角的分析
从表2可知,我国运动员右脚着地时躯干后倾角平均为67.88±5.63°,这和运动员的交叉步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从表2可知我国运动员在左脚着地时倾角为73.589±4.573°,其中李荣祥等选手上升的幅度较小,这表明他们能很好地控制住上体,完成对器械的超越。“满弓”形成瞬间我国运动员平均倾角为87.706±6.812°。从“满弓”瞬间到出手瞬间躯干倾角上升的幅度较大平均达到106.384±5.067°。其中李荣祥上升幅最大达到44.678°,这表明他“满弓”后的用力幅度较大。从表2的左脚着地到标枪出手躯干倾角的变化幅度看,我国运动员平均为37.567±5.577°。
(三)国内外运动员左膝角度的分析
左脚着地后是最后用力的最有效阶段。根据力学原理,左腿在180°状态下其制动效果最佳,但人体是有机体,因此在左腿制动过程中必然有适度的弯屈。从表3 的数据可知,我国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平均为169.898±3.753°,有一定的弯屈,根据资料显示最后一步左膝关节角度应保持在160-180°之间。弯曲度过大,将会影响水平速度向器械的传递。从表4可知世界优秀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171.916±3.528°。在最大缓冲瞬间我国运动员左膝角平均为151.81±7.165°下降了18.087±8.512°,优秀运动员平均为148.5±11.220°下降了23.416±11.252°,世界优秀运动员下降的幅度要比我国运动员大。这表明我国运动员膝关节缓冲幅度没有世界优秀运动员大,这将影响到后面的蹬伸效果和幅度。我国运动员在标枪出手时左膝角平均为165.44±10.548°,从最大缓冲瞬间到标枪出手瞬间上升平均为13.631±8.525°。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出手瞬间左膝角为154.588±15.216°,膝关节蹬伸的幅度为6.083±5.976°。从出手瞬间看我国运动员比世界优秀运动员高10.852°,蹬伸幅度也高7.548°,这表明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左腿蹬伸较为充分,能很好地把左腿力量传递到上肢,这一方面要好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要长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虽然有部分运动员的用时很少,但是在“满弓”状态没有充分形成的情况下完成的,上肢在提前用力的情况下完成“鞭打”用力动作,是极不合理的。
(二)我国选手普遍存在右脚着地瞬间躯干倾角偏大的缺点,身体对器械的超越不够,在“满弓”形成瞬间上体抬起过大,上肢过早过了支撑点,缩短了最后用力的距离和用力的幅度。
(三)我国选手左脚着地不积极,膝关节缓冲的幅度也比较小,但最后用力时左腿蹬伸的较为充分,能很好的把左腿力量传递到上肢,这一方面要好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参考文献:
[1]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 国际田联组.现代田径技术[M].北京:中国田径学会.1990.
[3] 闫西松,柳方祥.国内外标枪优秀选手技术参数比较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8(3):68-69.
[4] 李建臣,赵宪智.田径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40-366.
[5] 郑贵忠,宋树国.对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中左腿支撑角度始末变化的分析与建议[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12(1):40.
[6] 董海军.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中“延缓”动作的运动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7] 谢慧松.现代田径运动专项速度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1.
[8] 刘正武.标枪助跑速度与成绩关系之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7(2):61-63.
[9] 余其刚,李子煊.标枪投掷动作速度及其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4.6(3):75-76.
关键词 标枪 最后用力技术 运动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82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5-000-02
掷标枪运动是以力量为基础、速度为核心的轻器械投掷类项目,它是由加速阶段的周期性向非周期性动作转换的项目,也是投掷项目中唯一一个不采用旋转来加速的项目。近几年来我国虽然涌现出了张连标、李荣祥、陈奇等一批优秀的男子标枪运动员,但是距挪威选手托希尔德森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的98.57m的世界纪录和日本选手沟口和洋创造的87.60m的亚洲纪录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使我国男子标枪尽早地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是现阶段我国教练员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8年参加奥运会选拔赛的12名运动员,参加全国田径冠军赛的8名运动员。2009年参加山东省第11届全国运动会预选赛的12名优秀男子运动员,共计12名32人次的试掷作为研究对象(全部为右手投掷)。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标枪比赛记录,对国内外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技术的运动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2.观察分析法
3.比较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为了便于研究,将最后用力的过程分为:1.准备阶段(针对身体姿势而言):右脚落地后单支撑阶段的屈膝缓冲到开始蹬伸结束;左脚落地阶段:即右脚开始蹬伸到左脚落地;2.“满弓”阶段(包括形成和发力两个阶段):即左脚着地后经过被迫性的屈膝缓冲到开始蹬伸发力;3.挥臂阶段:即整个身体带动投掷臂投掷的阶段;标枪出手阶段。
(一)国内外选手完成最后用力各个阶段所需时间的分析
1.完成最后用力阶段所需时间分析
从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的平均用时为0.35±0.05s,相比较国外选手,虽然我国有部分运动员的用时很少,但从解析的技术图片中可以看出,他们用时少并不合理,是在“满弓”状态没有充分形成的情况下完成的,即上肢在提前用力的情况下完成了“鞭打”用力动作。
2.完成单支撑阶段所需的时间分析
经研究发现,我国的12名运动员32次的单支撑平均时间为0.21±0.04s,单支撑平均缓冲时间为0.08±0.02s。蹬伸时间反映出运动员从右脚开始蹬伸到左脚着地所用的时间,从表1的蹬伸时间看平均用时为0.13±0.03s,而陈奇在此阶段的平均用时仅有0.09s,这表明他左脚着地较快。
3.完成双支撑阶段所需的时间分析
从表1显示我国运动员的双支撑阶段平均用时为0.15±0.02s,而优秀运动员此阶段的时间在0.12-0.145s之间。这表明我国运动员平均用时不在此范围内。双支撑阶段由形成“满弓”状态和蹬伸鞭打用力两个阶段构成。从表1可知,我国运动员“满弓”形成的平均时间为0.08±0.01s,“鞭打”用力的平均时间为0.07±0.01s。
(二)我国运动员躯干倾角的分析
从表2可知,我国运动员右脚着地时躯干后倾角平均为67.88±5.63°,这和运动员的交叉步技术有很大的关系。从表2可知我国运动员在左脚着地时倾角为73.589±4.573°,其中李荣祥等选手上升的幅度较小,这表明他们能很好地控制住上体,完成对器械的超越。“满弓”形成瞬间我国运动员平均倾角为87.706±6.812°。从“满弓”瞬间到出手瞬间躯干倾角上升的幅度较大平均达到106.384±5.067°。其中李荣祥上升幅最大达到44.678°,这表明他“满弓”后的用力幅度较大。从表2的左脚着地到标枪出手躯干倾角的变化幅度看,我国运动员平均为37.567±5.577°。
(三)国内外运动员左膝角度的分析
左脚着地后是最后用力的最有效阶段。根据力学原理,左腿在180°状态下其制动效果最佳,但人体是有机体,因此在左腿制动过程中必然有适度的弯屈。从表3 的数据可知,我国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的左膝角平均为169.898±3.753°,有一定的弯屈,根据资料显示最后一步左膝关节角度应保持在160-180°之间。弯曲度过大,将会影响水平速度向器械的传递。从表4可知世界优秀运动员左脚着地瞬间左膝角为171.916±3.528°。在最大缓冲瞬间我国运动员左膝角平均为151.81±7.165°下降了18.087±8.512°,优秀运动员平均为148.5±11.220°下降了23.416±11.252°,世界优秀运动员下降的幅度要比我国运动员大。这表明我国运动员膝关节缓冲幅度没有世界优秀运动员大,这将影响到后面的蹬伸效果和幅度。我国运动员在标枪出手时左膝角平均为165.44±10.548°,从最大缓冲瞬间到标枪出手瞬间上升平均为13.631±8.525°。世界优秀运动员在出手瞬间左膝角为154.588±15.216°,膝关节蹬伸的幅度为6.083±5.976°。从出手瞬间看我国运动员比世界优秀运动员高10.852°,蹬伸幅度也高7.548°,这表明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时左腿蹬伸较为充分,能很好地把左腿力量传递到上肢,这一方面要好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三、结论与建议
(一)我国运动员最后用力要长于世界优秀运动员,虽然有部分运动员的用时很少,但是在“满弓”状态没有充分形成的情况下完成的,上肢在提前用力的情况下完成“鞭打”用力动作,是极不合理的。
(二)我国选手普遍存在右脚着地瞬间躯干倾角偏大的缺点,身体对器械的超越不够,在“满弓”形成瞬间上体抬起过大,上肢过早过了支撑点,缩短了最后用力的距离和用力的幅度。
(三)我国选手左脚着地不积极,膝关节缓冲的幅度也比较小,但最后用力时左腿蹬伸的较为充分,能很好的把左腿力量传递到上肢,这一方面要好于世界优秀运动员。
参考文献:
[1]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 国际田联组.现代田径技术[M].北京:中国田径学会.1990.
[3] 闫西松,柳方祥.国内外标枪优秀选手技术参数比较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8(3):68-69.
[4] 李建臣,赵宪智.田径技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340-366.
[5] 郑贵忠,宋树国.对优秀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技术中左腿支撑角度始末变化的分析与建议[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6.12(1):40.
[6] 董海军.我国优秀男子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中“延缓”动作的运动学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7] 谢慧松.现代田径运动专项速度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41.
[8] 刘正武.标枪助跑速度与成绩关系之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17(2):61-63.
[9] 余其刚,李子煊.标枪投掷动作速度及其训练[J].四川体育科学.2004.6(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