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有利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高校及青年学生的发展.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总体向好,但是也存在着网络空间带来的挑战、市场经济的挑战、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等问题.因此,当前应该做的是从党的领导、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意识形态队伍建设以及工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其他文献
大学生作为网民主要群体,“网红”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双面影响.对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积极适应新变化,利用“网红”文化优势,充分发挥“网红”资源的建设性作用,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育校园“网红”队伍、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用好校园网络平台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高校网络育人新途径.
以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科学的调查问卷设计,系统调研江苏省20多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思政的认知、态度、想法和建议等,从而为教师制定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选择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供决策依据.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指的是大学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思政课获得感已然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思政课获得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问题.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时效性.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应遵循“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教学理念,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启发性教学,创新教学语言,构建与完善“大思政”网络平台.
高职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关系教育公平的实现,关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后,经济救助型资助在本质上已不能有效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需求.综合相关文献归纳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特征,通过调研走访等形式总结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现状,初步提出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模式,以期为资助模式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提出思路,新理念引领新发展,进一步提升高职校资助工作水平.
网络媒体的全新发展,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方法和思路上的启发,也对思政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较于传统思政课堂,有着教学形式丰富性和内容有效性的特点,高校利用网络媒体开展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也同样面对的危机和挑战.本文分析网络媒体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探索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应用网络媒体技术的新方式,为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带来参考和借鉴.
心理育人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心理育人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定位和目标导向.通过实地走访和线上调研江苏省扬州市五所高校当前心理育人工作的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并提出现存的问题,尝试在习近平新时代青年价值观指引下探究高校心理育人工作价值引领的多维路径选择,以期创新高校心理育人的育人模式,健全心理育人的体制机制,为高校今后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对策方案.
航空类职业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除了具有普遍性外,还体现于鲜明的航空特色.“泛娱乐化”是近年网络大众传媒的特点之一,深刻影响着理想信念教育效果,会导致教育对象忽略深度理论学习、疏离崇高榜样,在理想信念方面表现出理性认知不足、社会理想淡漠、职业理想摇摆等问题,还对教育者权威形成了一定挑战.因此,教育者要在加强思政课程改革、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实践体系构建等方面提升对教育对象的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思想政治教育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与进程.在网络时代下,网络教育模式成为大学生教育的主平台,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指明方向.因此,在大学生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实施中,应推进大学生实践,从实践中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知晓实践的精神,从而凸显大学生教育的社会性特性与功能,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发展.对此,立足于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方法的创新,从思政网络教育特性层面、价值层面,提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对策,旨在推助大学生网络思政良好的实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个人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思想,特别是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8个字为各级各类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责任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其实是一种价值观教育,在新时代中国,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两者在内容、目标、路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必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从而将责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实践全过程.
随着国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旅游有着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越来越高的需求.体育旅游作为新型产业,其融合了体育元素,尤其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精准扶贫,乡村体育旅游产业如何发展和提高乡村体育旅游水平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为此,我们应当在厘清精准扶贫和乡村体育旅游关系的基础上,对乡村体育旅游的内涵进行明确,并且分析当前乡村体育旅游的现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力发展乡村体育旅游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