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的英语教学既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性阶段,又在学生整个一生的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学是一种双向学习和互动的过程。随着2003年我国初中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我国初中阶段教育对学生的素质教育重视程度不仅是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多体现,英语课更加的重视初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一、初中学生的基本特点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和自身特点分析,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有意注意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低的特征。而要学好一门语言,学生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作为基础,并且进行广泛的切合实际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题海中埋头苦干,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作为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的规律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阶段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到教学日程上来。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英语基本属于入门阶段,虽然学生由于年龄小而且好说好动,但是要利用他们对语言的新鲜感以及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需要给其足够的信心,创造更多的运用和锻炼的机会。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应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策略”。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训练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并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真正培养出能自主适应社会,具有创造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牛津初中英语是一种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新颖而实用性强的教材,虽然刚开始推行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不适应,例如单词量和语法的编排,难度较大,但是通过推行,广大师生逐渐体会到了它的优越性。新教材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任务型教学原则的运用,任务型教学使教学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避免盲目,加大了实践活动的比重,并且要求联系生活、贴近实际,创造语境,增强语言的实用价值和使用频率。语言的学习不再枯燥,同时也不再是孤立的,体现了阶段性和整体性、分析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三、培养和强化创新意识
衡量一堂英语课是否出色的标志是看课堂的语言和教学氛围是否热烈,语言的实践活动是否丰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否紧密。这其中渗透着的就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强化和培养。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
根据牛津系列教材联系生活、贴近实际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学习“What’s this?”句式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充分联系,如文具、衣服等,并且安排相邻座位的同学合作对话,在他们说的同时也锻炼了大家听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文章的新内容,并且在真实的情景中再现,从而加深印象。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场景,如奖励“Good”,道歉“I’m Sorry!”等;可以利用身边的图片、模型等实物;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更加形象直观的教学,还原真实的异域生活和氛围,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供学生模仿;利用课本内容或者课本安排的实践活动,加强锻炼,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联想与想象
学习不是点式的,要联系起来,连成片,甚至形成立体结构,养成发散思维。语言的特点虽然基本组成很简单,但是由简单的字母或者词组排列,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英语课堂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教学,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遵循教学规律,采用实物演示和语言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质疑精神
“于无疑处有疑”,质疑精神是可贵的。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生疑,从而在解疑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强化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可以说,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对身边事物的认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要进行积极的思考,将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阅读或者写作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对课本和课外文章进行精读和粗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并最终上升为个人能力层面。
(四)注重反思与评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尤其要注重学思的结合,根据新教材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可以将阶段划分得更细,在每一个步骤或者阶段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可以安排阶段性测验,在考试中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错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整体进度有一个掌握。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学习。
结论: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思维锻炼是同步进行的,尤其是语言的学习,在模仿与接受的同时,更能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
一、初中学生的基本特点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阶段和自身特点分析,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有意注意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低的特征。而要学好一门语言,学生必须掌握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作为基础,并且进行广泛的切合实际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中由于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一味地让学生在题海中埋头苦干,导致许多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作为教师,需要将语言学习的规律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阶段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到教学日程上来。尤其是对于刚刚进入初中阶段的学生,英语基本属于入门阶段,虽然学生由于年龄小而且好说好动,但是要利用他们对语言的新鲜感以及较强的记忆力和模仿能力,需要给其足够的信心,创造更多的运用和锻炼的机会。
二、新课程教学目标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知识用于行动”,强调“语言应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习策略”。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是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训练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并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真正培养出能自主适应社会,具有创造力及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牛津初中英语是一种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新颖而实用性强的教材,虽然刚开始推行的过程中普遍感到不适应,例如单词量和语法的编排,难度较大,但是通过推行,广大师生逐渐体会到了它的优越性。新教材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任务型教学原则的运用,任务型教学使教学更有目的性和计划性,避免盲目,加大了实践活动的比重,并且要求联系生活、贴近实际,创造语境,增强语言的实用价值和使用频率。语言的学习不再枯燥,同时也不再是孤立的,体现了阶段性和整体性、分析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三、培养和强化创新意识
衡量一堂英语课是否出色的标志是看课堂的语言和教学氛围是否热烈,语言的实践活动是否丰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否紧密。这其中渗透着的就是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强化和培养。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
根据牛津系列教材联系生活、贴近实际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学习“What’s this?”句式时,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事物充分联系,如文具、衣服等,并且安排相邻座位的同学合作对话,在他们说的同时也锻炼了大家听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文章的新内容,并且在真实的情景中再现,从而加深印象。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实际生活场景,如奖励“Good”,道歉“I’m Sorry!”等;可以利用身边的图片、模型等实物;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更加形象直观的教学,还原真实的异域生活和氛围,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供学生模仿;利用课本内容或者课本安排的实践活动,加强锻炼,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联想与想象
学习不是点式的,要联系起来,连成片,甚至形成立体结构,养成发散思维。语言的特点虽然基本组成很简单,但是由简单的字母或者词组排列,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英语课堂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双向教学,为此,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遵循教学规律,采用实物演示和语言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三)培养质疑精神
“于无疑处有疑”,质疑精神是可贵的。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生疑,从而在解疑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强化和能力的提高。因此可以说,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对身边事物的认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要进行积极的思考,将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在阅读或者写作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对课本和课外文章进行精读和粗读,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并最终上升为个人能力层面。
(四)注重反思与评价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中尤其要注重学思的结合,根据新教材阶段性和整体性的统一,可以将阶段划分得更细,在每一个步骤或者阶段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可以安排阶段性测验,在考试中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错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整体进度有一个掌握。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思,从而更好的开展下一阶段学习。
结论:由于英语教学的特殊性,学生的知识学习与思维锻炼是同步进行的,尤其是语言的学习,在模仿与接受的同时,更能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大幅提升,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素质全面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