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整堂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现在美术活动中出现了教师对导入这一环节不重视,或者方法不正确,使幼儿产生疲倦,乏味。本文采用案例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以上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美术;导入作用;现状;原因;措施
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导入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于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漂亮的图片、一幅美丽的绘画、一首美妙的乐曲都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三)启迪幼儿思维。富有创意的导入,可以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智慧,使之善于思考问题,并能培养幼儿的定向思维。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导入环节的现状
(一)教师不重视。有些老师虽然知道上美术课有导入环节,但是不重视,只是按照程序下来,常常是一句话就搞定导入部分。如小朋友刚刚经过激烈的运动,根本没集中注意力,有的听到了,有的根本没听到。还有的老师对于导入无精心设计,不管是绘画课、手工课、还是美术欣赏,都是用同一种导入方式。虽然开始小朋友会喜欢这种方式,但是久而久之会觉得厌倦,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等情况。
(二)教育方法不正确
有些老师片面追求课堂导入的方法,乃至一节课花去了很多的时间,导致其后的课堂教学有些仓促、紧迫。如在上《可爱的大熊貓》,老师事先把熊猫的各个部位用剪刀剪下来,上课时问:“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有那么多的卡片,可以用这些卡片拼成一个动物,你们猜猜看?”然后老师拼了一只在睡觉的熊猫,再请幼儿欣赏熊猫的图片,最后讲解画法,时间就用了8分钟,以至于小朋友画画的时间都不够。
三、导致以上现状存在的原因
(一)教师的态度。导入好坏,要看老师对于导入重不重视,态度好坏?如果老师不重视,就算外在条件多么的好,不善于运用,同样无济于事。要是老师的态度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做的最好的,那么他就会想尽办法,把导入的环节设计的巧妙。在这里,教师的态度主要指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效。
(二)幼儿园教学条件。导入好坏还要看教师所在幼儿园环境设备等相关。老师本身是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也精心的设计导入环节。但是幼儿园环境或者设备的不完善而受到限制,只能运用现有的材料。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和方法是每位老师的积累,是老师工作的结晶,经验是知识构架的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在传统教学中经验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发展,对于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到现在的课堂中使用,会有一些教师发现完全没有了效果。过去的法宝到现没有了用处。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技能和方法产生不理解,造成教学效果下降,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
3、教学管理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完善
教师教学与学校教学管理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运行方式,教师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教学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的运行,这要求教学管理机构能够良好的运作整个教学机构。但现实往往会出现因沟通协调不够,造成教师积极性降低,无法完成学校的即定目标,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
四、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导入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教师对美术活动的认识
教师应努力的完善本职工作,增加知识储备量,创新思想、思路。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应不断加大教师对各个活动的培训力度,定期让教师能够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其次,对于教师本人,应努力增强学习意识,密切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发展方向和信息的更新,通过学术交流不断将新知识融人到个人专业知识中来。
(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课堂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有意识地预设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安排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激发幼儿求知欲望,调动幼儿思维,使课堂充满活力,成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在创新和实践能力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要提高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备课中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求知为主线来安排教学,把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追求教师和幼儿面对知识共同探讨,有效地调动幼儿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
反思是教师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对提高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教学日志进行反思。其内容将当天自认为最好、最不好、最难以解决、最满意、最头痛的事件细致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对这些记录进行回顾,就可以发现这些记录概括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常遇到的难题,帮助教师了解优缺点,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校正失误,还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调整。通过长期的坚持,教师便会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
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强化某项行为。在追求和谐发展的今天,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幼儿认识自我。而教师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应将“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总之,只要教师巧妙的使用开课的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欲望、活跃气氛,还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是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等,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万芸郦.浅谈课堂导入的策略[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06
[2] 常岳.美术课导入初探[J] .美术报,2006.09
关键词:幼儿美术;导入作用;现状;原因;措施
幼儿美术是根据幼儿教育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创造,并体验美术过程带来的快乐,以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导入的作用
(一)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也表现在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上,那些美的形象景色,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充分利用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灵活地运用集体活动与个别活动形式,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
(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于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漂亮的图片、一幅美丽的绘画、一首美妙的乐曲都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三)启迪幼儿思维。富有创意的导入,可以点燃幼儿思维的火花,开阔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智慧,使之善于思考问题,并能培养幼儿的定向思维。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导入环节的现状
(一)教师不重视。有些老师虽然知道上美术课有导入环节,但是不重视,只是按照程序下来,常常是一句话就搞定导入部分。如小朋友刚刚经过激烈的运动,根本没集中注意力,有的听到了,有的根本没听到。还有的老师对于导入无精心设计,不管是绘画课、手工课、还是美术欣赏,都是用同一种导入方式。虽然开始小朋友会喜欢这种方式,但是久而久之会觉得厌倦,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等情况。
(二)教育方法不正确
有些老师片面追求课堂导入的方法,乃至一节课花去了很多的时间,导致其后的课堂教学有些仓促、紧迫。如在上《可爱的大熊貓》,老师事先把熊猫的各个部位用剪刀剪下来,上课时问:“小朋友,你们看老师手里有那么多的卡片,可以用这些卡片拼成一个动物,你们猜猜看?”然后老师拼了一只在睡觉的熊猫,再请幼儿欣赏熊猫的图片,最后讲解画法,时间就用了8分钟,以至于小朋友画画的时间都不够。
三、导致以上现状存在的原因
(一)教师的态度。导入好坏,要看老师对于导入重不重视,态度好坏?如果老师不重视,就算外在条件多么的好,不善于运用,同样无济于事。要是老师的态度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做的最好的,那么他就会想尽办法,把导入的环节设计的巧妙。在这里,教师的态度主要指教师对工作的态度。有一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效。
(二)幼儿园教学条件。导入好坏还要看教师所在幼儿园环境设备等相关。老师本身是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也精心的设计导入环节。但是幼儿园环境或者设备的不完善而受到限制,只能运用现有的材料。
(三)教师教学能力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和方法是每位老师的积累,是老师工作的结晶,经验是知识构架的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在传统教学中经验是教师教学的一大法宝,但是随着教育体制的发展,对于过去的教学方式、方法到现在的课堂中使用,会有一些教师发现完全没有了效果。过去的法宝到现没有了用处。这使得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技能和方法产生不理解,造成教学效果下降,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
3、教学管理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完善
教师教学与学校教学管理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运行方式,教师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的教学能力,而教学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的运行,这要求教学管理机构能够良好的运作整个教学机构。但现实往往会出现因沟通协调不够,造成教师积极性降低,无法完成学校的即定目标,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
四、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导入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教师对美术活动的认识
教师应努力的完善本职工作,增加知识储备量,创新思想、思路。首先,在学校管理方面,应不断加大教师对各个活动的培训力度,定期让教师能够去学习新的知识、技能。其次,对于教师本人,应努力增强学习意识,密切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发展方向和信息的更新,通过学术交流不断将新知识融人到个人专业知识中来。
(二)提高教师教学技能
课堂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有意识地预设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安排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激发幼儿求知欲望,调动幼儿思维,使课堂充满活力,成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在创新和实践能力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要提高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备课中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求知为主线来安排教学,把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追求教师和幼儿面对知识共同探讨,有效地调动幼儿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
反思是教师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对提高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借助教学日志进行反思。其内容将当天自认为最好、最不好、最难以解决、最满意、最头痛的事件细致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对这些记录进行回顾,就可以发现这些记录概括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常遇到的难题,帮助教师了解优缺点,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校正失误,还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调整。通过长期的坚持,教师便会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
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强化某项行为。在追求和谐发展的今天,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还要发现和发展幼儿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幼儿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幼儿认识自我。而教师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应将“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总之,只要教师巧妙的使用开课的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欲望、活跃气氛,还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还是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实践能力等,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 万芸郦.浅谈课堂导入的策略[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06
[2] 常岳.美术课导入初探[J] .美术报,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