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VB课程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rab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逐渐受到了各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关注,实施该模式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就是“任务驱动”,在我国各技师学院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在VB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以及良好的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自主学习,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VB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技师学院
  TP312.1-4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以目前的教学主题为依据进行任务设计,向学生提出任务后通过讲解和演示等方式有针对性的向其介绍任务的思路、操作方法与结果,学生在引导下开展练习和学习,通过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给予学生“驱动”的效果,督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完成任务,并学习、掌握知识,能够对计算机信息进行正确处理。
  1、技师学院VB课程任务驱动教学的应用意义
  技师学院VB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程序设计,需要通过计算机操作来学习和练习,学生普遍认为这种语言程序课程比较沉闷,感到枯燥、无趣,甚至是厌烦,所以按照学生特点对任务驱动进行分类和分层,不仅能够使任务的操作练习得到强化,而且所有学生的潜能都可以得到充分发掘。每个班的学生通常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无心学习或接受能力较差者,第二种是虽然接受能力弱,但是能够认真学习者,最后一种就是脑子比较灵活而且能够主动学习的。针对这三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可对其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第一种学生将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即可,第二种学生应基本实现教学目的,第三种学生除了很好地完成任务外还应提高任务的知识技术含量。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时,也应充分鼓励学生将自身才能与特长发挥出来,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其自信心及自我学习能力。
  2、技师学院VB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措施
  2.1 合理设置任务
  技师学院中VB课程的传统教学形式是教师先进行知识讲解、介绍功能、举例解释,接着挑选练习题目巩固学生知识,然后是总结和点评,最后要求学生上机练习。学生在该学习过程中大多是被动开展学习的,无法发挥其主动学习能力。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能够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将学生变成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提出任务后,引导学生对解决任务的方法与步骤进行分析,在适当讲解后要求学生协作学习或自学,通过实践完成任务,最终归纳总结或交流讨论。例如,在讲解运算器时,教师首先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依据设置三个不同层次的任务,完成时间为两课时,对学生的具体要求如下,能力较好的组:完善程序的界面功能,不仅要完成四则功能运算,如果发生除数为0的情况,应能够使消息框提示出错,设置的功能包括结束程序、复零等;能力一般的组:将界面完善后,设置四则运算功能(加、减、乘、除);能力较差能组:进行简单的界面设置,并完成两则运算功能(加、减)。之后教师可对任务中需要用到的控件、语法及具体的应用方法等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要求分组实验即可。
  2.2 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该环节,并科学引导学生。首先,教师可以将与问题有关的一些线索提供给学生,并鼓励其在实验中充分发挥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分析、探索努力完成任务。虽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不可忽略的。学生通过在集体之间学习,能够不断发现他人的优点以及自己的缺点,从而逐渐完善自己,同学之间能够互相补充、互相启发,整个集体进步的同时每个人的创造性与学习自主性都能得到調动,促进学生将外在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认知结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给予他人理解和尊重,学会合作与交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对于学生之中可快速、良好地完成任务者,不要吝啬表扬的话语,在激励之后应及时给予其新的任务,也就是对在问题中遇到疑难问题或还没有完成任务的同学进行辅导,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差异不大,很容易沟通交流,能够从相同角度出发去理解问题,与教师的讲解相比,这种方式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如果能力一般或能力较差者已经很好的完成任务,教师可鼓励其“挑战”高难度任务,以学生能力的变化重新调整分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某次任务中,能力较差组的同学提前完成任务,且经检查并未出错,教师可将其调至能力一般的组,以此来鼓励学生。该方法所秉持的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对学生所创造的价值给予了充分尊重,可有效促进学生发展,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2.3 注重实现任务反思总结
  在技师院校的VB课程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设置的任务引导学生,督促其学习、练习有关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主动学习能力,最终完成任务,掌握计算机技能的过程。完成每个项目任务,不仅要看结果,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任务的总结与反思,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结构设计不合理还是语句应用错误。通过反思,实现任务教学法的深化效果。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开展并完成任务,通过分析和探索,寻找知识的规律、理清知识思路、掌握正确的方法,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改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任彦东.VB在仿真软件中操控三维对象的实现[DB].http://www.zytxs.com/paper/pp17482.html.
  [2] 章晴,付江帆,张艳.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信息通信,2012,(02):166-167.
  [3] 杨益华,李建萍. VB课程教学设计——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视角[J]. 物流科技,2010,(06):135-13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学校的后进生相应增多,最明显的是留守儿童,其次是思想品德差的学生,还有弱能力型的后进生,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把这些后进生管好、教育好,班主任的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后进生,留守儿童,家校合力  G715.1  学生的教育应该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只有三方面全面合作,才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生活出现了许多变化,农
[摘要] 首先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不利影响,其次探究了“小学化”倾向的成因,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G617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很长时间,虽然多次遭到多方诟病,然而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仍然存在。幼儿园教育着重体现“保教”并重,教育基本以游戏为中心,处处体现出一种“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而小学教育则以“教学为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职业能力如今已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如何在电大教育系统中开展职业教育更是当前电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电大始终坚持以多层次、多功能、多角度以及多形式办学,十分利于职业教育的开展。本文从对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出发,探讨了电大系统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在电大教育系统中开展职业教育,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
[目的]探讨儿童高度近视性散光患者的角膜散光、剩余散光在眼总合散光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与儿童高度近视性散光患者的眼总合散光度、角膜散光度有关的因素;探讨儿童高度近视性散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完善,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当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值得重视。微格教学是可以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师教学水平的主要方法,且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就微格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具体方法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微格教学;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应用  ·TP3-4;G712.4  0.引言  二十一
[摘要] “交流与表达”课程,既满足了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需求,也符合学生渴望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的愿望。本文主要从用好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和四人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想说,让学生敢说,让学生会说等三方面探讨“交流与表达”课程的改進与提高。  [关键词] 交流与表达;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资勘类高职教育交流与表达课程的实践研究。  G712
【摘要】迁移理论普遍存在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数学學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人高考数学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并能够对数学思维方式进行熟练的运用,能够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由于成人高考数学比较抽象,对于抽象思维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将迁移理论引入高中数学教学中可有效的优化数学教学的效果,以便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本文主要阐述了学习迁移理论
G623.31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交际工具,已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越来越为各个家庭、学校所重视。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而目前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这事得对说的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要。  一、营造氛围,敢于开口  教育实践证明,当学生深处一个能使他们身心愉悦的学习环境时,就可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多、较牢固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