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来源 :小小说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g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台上,沉香念着“采下灵芝草,翻身飞下山”时,一边连翻几个跟头,不料最后一个跟头一脚踏空,摔到了一米多高的台下,差点砸到坐在第一排的我和秀儿姐身上。
  看戏的人呼地拥过来,我看见秀儿姐好像扶了沉香一把,然后又退回来。幸好,扮演沉香的男演员身手敏捷,没有大碍。
  那一年,我七岁,秀儿姐十七岁。
  那时候,每年过了正月初五,村子里就热闹起来。因为照例要请戏班子来唱大戏,一直唱到近元宵节,四邻八乡的人都来看。戏台搭在村东宽阔的一处场院,露天,免費的。
  每天太阳还没落山,就有心急的小孩子搬着长条凳子抢占戏台的前面。当时,我才六七岁,其实看不懂戏台上的人咿咿呀呀唱了什么,只是喜欢那种锣鼓喧天的热闹。而且,比起戏台上穿着花花绿绿戏服的演员,我更喜欢唱戏期间那些摆摊卖糖葫芦、头花和小人书的小贩。
  可是,秀儿姐喜欢看戏。十七岁的她高高挑挑的,梳着一条又黑又亮的麻花辫。那些戏里的故事,她都能懂,那些戏文,秀儿姐也能哼唱下来。她尤其喜欢看《劈山救母》,她有时候拽着我去后台,悄悄看沉香化妆。有时候,看完戏回家的路上,她还会学着戏里的腔调念:前面有位小哥儿在练武,呀……
  不想,那位练武的小哥摔下戏台了。戏班子的戏还在唱,沉香却上不了台了,在村西三婶子家养伤。
  那几天,秀儿姐常要我和她去三婶子家,跟那个沉香学戏。有时候我不想去,秀儿姐就给我买糖葫芦,或者小人书,还许诺等正月十五的时候,给我买花灯,于是,我就几乎天天跟着她去学戏。
  说是学戏,我却不记得她学了什么。倒是唠嗑的时候多,我记得他问秀儿姐属啥的,好像说他比秀儿姐大一岁。
  沉香不能下地走路,秀儿姐就坐在炕沿,喊我和他们一起玩扑克。我总是輸,经常玩一小会儿就把牌一扔,找个理由跑出去玩。
  玩了一会儿,忽然听人说晚上要演《劈山救母》,于是我兴冲冲跑去告诉秀儿姐。我冲进屋子的时候,秀儿姐一只手正握在沉香手里,看见我进来,红着脸一下子抽回来,说:他给我看手相呢,来,让哥哥也给你看看。
  我哪里有兴致看手相,就急着告诉秀儿姐晚上的《劈山救母》。不想,秀儿姐一愣,看了沉香一眼,然后说:我今晚有事,不去了。你自己去看吧。
  去吧,今晚是我师兄替我,比我演得好呢。沉香劝道。
  我就看你演。秀儿姐说着,一边牵着我的手,走了出去。
  可是,沉香的腿还没好,就到了正月十三,戏班子要走了。
  一大早,天上就飘起了雪花。我正趴在窗台上看雪花,忽然看见秀儿姐站在院门口冲我招手。她穿了一件红上衣,白色的雪花落到她鲜红的衣服上,好看极了。
  我跳下炕,跑了出来。秀儿姐手里拿着一个小蓝花布包,我以为是答应给我的花灯,伸手去抢,秀儿姐赶紧夺回去,说:花灯肯定给你买,这个不是。你一会儿帮我做件事,完了咱就去花灯刘那儿选一个,好不好?
  秀儿姐让我去喊沉香,还让我悄悄地喊。
  等我到戏班子住处的时候,他们已经收拾好了几大箱子的东西,准备等雪一停就走。
  沉香远远看到了我,没等我说啥,就快步走过来。我趴在他耳朵上告诉他,秀儿姐在花灯刘的铺子等他看花灯。
  他笑得露出了小虎牙。我第一次看到他那么开心,笑起来那么好看。他说:小丫头,看你的新棉鞋都是雪了,来,哥哥背着你走。
  于是,他背着我一溜小跑,到了花灯刘家的铺子。秀儿姐迎过来:要走了?
  要走了。
  秀儿姐举过小蓝布包:这几天赶着做的,不知道合适不,你回去试试吧。
  蓝布包里是一双黑色条绒单鞋。
  合适合适,开春就能穿了。沉香的眼睛笑成一条缝。
  开春的时候,秀儿姐出嫁了。秀儿姐父母去世早,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嫂子做主,把她嫁给了邻村的一户富裕人家。
  出嫁的时候,秀儿姐哭得眼睛都肿了。我做送嫁的童男童女,一直跟在秀儿姐身边,看着她的粉色手绢都擦湿了。
  快到新郎村子的时候,我忽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骑着自行车,一闪而过。沉香!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就觉得那是沉香。
  在新郎家吃午饭的时候,我悄悄和秀儿姐说了,秀儿姐一愣,赶紧捂住我的嘴:不要再和任何人说了。
  那天的风好大,送嫁回来的路上,我觉得有种万物复苏、草长莺飞的欢快。
  几天后,晚饭的时候,听母亲和父亲说:秀儿出嫁的当晚,跑了。
  不知为什么,我有点兴奋,忽然想起秀儿姐千娇百媚的那一句唱词:“前面有位小哥儿在练武……”
  选自《百花园》
其他文献
……枪声稀了,硝烟淡了。  一条满是尖利石子的羊肠小道,被两个艰难爬行的血人,涂抹成了一轴骇人的巨幅彩图。有风无声横空掠过,翻搅凝滞于空气中的黏稠血腥……  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是刚和强在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与某个星期六夜晚的共同回忆。  遥想30年前在硝烟中惨死的二十个弟兄,两条汉子忍不住泪如雨下,一脸悲伤。  “大哥,喝,咱喝!”刚愧疚地紧盯着强那条空荡荡的右袖管,话语哽咽。  “喝,咱喝!
期刊
当瘸腿的中年男人拿出一个小竹筒时,我的父亲才想起来三十四年前的一件事。  那是在我四岁的那一年,我生了一场大病。父亲为我的病,四处求医,跑了许多地方,都说是不治顽症,命悬一线。家里为此更是悲困交加。就在这当口,村里来了一游医。游医对父亲说,你孩子有救,但需些时日,此药材稀缺,我得回老家配制药料。父亲听说有救,纳头便拜,多少钱都行。游医临行前留下一药方,嘱咐父亲按此药方给我暂时服用,一月之内他便可返
期刊
太爷爷不知是何方人氏,只听说他带着全家狼狈而逃,一路走一路丢,最后把爷爷扔给一家当学徒。爷爷穷,没人正眼看,只好从逃荒的人群中找了个漂亮姑娘做媳妇,那就是我奶奶。奶奶虽瘦弱,却精明强干,吃苦耐劳,不仅帮爷爷开荒种地,广种多收,而且帮爷爷精打细算,置办家业。    爹是长子,爷爷从不让他干活,只让他一心读书。待他长到15岁,经商的姥爷看他稳当,便把18岁的女儿嫁给了他。她就是我娘,从此爹便跟随他的老
期刊
今天是2月14日,三三走进了一家西餐厅。一名服务员满面笑容地快步走上来:“欢迎光临,请问先生几位?”  “两位。”三三伸出两根手指,比出了一个经典的拍照手势,“我女朋友一会儿就来。”“好的先生,坐这边可以吗?”服务员引着三三在一个靠窗的桌子旁坐下。“先生,因为今天是情人节,我们店推出了情侣套餐,情侣用餐享受5折优惠。”  “那好,那就给我来一个套餐吧。”  “呃,先生,实际上我们店的要求是情侣两人
期刊
岁末,日舰大炮在长江边轰响。  三泉镇良贤堂老板顾崇山乘上雇好的耥蚬网船,带全家人从水路逃难。顾崇山盤算好,三泉镇离太湖七八天路程,网船一旦进入那茫茫水域,又有遍布的芦苇野茅遮掩,鬼子不会惹到他一根毫毛。  顾崇山遣散铺内伙计,每人发两个月工钱,计银元十枚。两个伙计不肯离去,一个是仪表俊秀的苗春,愿意陪顾崇山左右;另一个是身材墩实的王良,自愿留守看店。  苗春机灵活泼,良贤堂去苏州采购九孔子、佛耳
期刊
嘉靖年间,陈瑜任沧县知县。刚到任上,他就打听到沧县最有名的菜肴乃是远望楼的“汆花鲢”,于是兴致勃勃地赶去品尝。谁知却被一根鱼刺卡住了喉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拔出来。陈瑜一氣之下,竞下了一道荒诞无比的命令:沧县境内,不得出售有刺之鱼。  沧县境内有两条河,一条是大运河,另一条就是子牙河。这两条河里都盛产鱼,沧县有很多人靠捕鱼为生,知县的命令可苦了渔民们。远望楼的老板宋思成以赔礼道歉为名,送给陈知县1
期刊
大宋开宝九年十月,汴京。  雪下了很大,碎碎的,打在人的脸上略略有些痛,整个汴京都变得苍白。华服的男人抬起头来,眯着眼看天,高峻的朱红色宫墙遮挡了他的视线,冷风在墙外呼啸着,太阳被厚重的云层挡住,男人拍了拍身上的雪。  “晋王爷,快走吧,官家等的急了。”男人身后,高瘦的内侍弯下腰去催促,手中宫灯闪烁。  “陈琳,这不是去紫宸宫的路。”男人皱眉,“哥哥病的如此厉害么?”  “嗨,官家不愿叫人说他有病
期刊
石苍舒是长安人。北宋时长安也叫京兆,一些典籍又多称他是京兆人。  石苍舒和苏轼多有交游。苏轼在凤翔任签书判官时,往返汴京都要经过长安,去石舒苍家里坐一坐,喝喝茶,说说书法上的闲话。石苍舒书房的斋号叫醉墨堂,苏轼曾为醉墨堂写过一首诗,其中“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两句最为著名,几乎为书法界的方家所熟知。  起斋号为醉墨堂。一定是有缘故的。缘起应是石苍舒藏有褚河南《雁塔圣教序》真迹。他得到这
期刊
阿峰的娘病了。  娘躺在屋里,有一声没一声咳嗽着。娘病了几日了,滴水不进,阿峰只得送娘去医院。  娘的病好了点,出院回家,变得沉默了,沉默得可怕,几天几夜不说一句话;也变老了,神情恍惚,丢三落四,常常站在院子里发呆。  家里像冰窟一样,冰冷,没有一丝活气。  阿峰知道,自从继父走后,娘就像一头老牛,被活活地抽去脊骨,瘫倒了。  继父是被阿峰赶走的。  那天,阿峰在村口打牌,有人说到高世才在石场打石
期刊
康熙皇帝巡幸塞外微服私访热河的双塔山和喀喇河屯,到了下午四时许,随从的侍卫护驾康熙回返热河行宫,行至水泉沟附近,天空突然响起轰隆隆的雷声,侍卫焦急地说:“皇上,再往前走就是关帝庙,咱俩快走几步到那里避雨吧。”  康熙仰头儿看着急速翻滚的乌云,对侍卫说:“恐怕来不及了,这雨眼瞅着就要下,咱俩还是就近找个地方避雨吧。”  两人在水泉沟沟口南边的拐弯处发现一家“如意酒家”,便匆忙走了过去。  来到门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