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阅读课堂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空手赶集,不能依赖老师和同学,应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一、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二、图文结合,加强课文语言与学生心灵的联系;三、阅读方法要自主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使学生由已知探究未知。
【关键词】阅读 以读为本 感悟 悟情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虽能听到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但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跟着少数“朗读能手”在转。究竟在读什么,为什么这样读,他们全然不知。以致一堂课下来,问问他们读懂什么,只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老师。试问,学生的声音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他们真的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目中无人”“胸中无本”“手中无法”,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注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没有架起学生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境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打破“讲读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小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学生阅读课文必须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课堂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空手赶集,不能依赖老师和同学,应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1.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读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只小鸟》一课,是冰心老人所作的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文质兼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下,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阅读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亲情的伟大,唤起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引入第课文第二部分教学的预设时,我们亦设计了“小鸟的歌声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思考点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并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品读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析出重点词组如“跌”“箭也似的”等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意。
2.图文结合,加强课文语言与学生心灵的联系
“图文并茂”的读物特色,使“图画阅读”与“文字阅读”互竞雄长。文字阅读着重目的,较为理性;图画阅读在于过程,更重感性,它以色彩和构图刺激眼脑,调动小读者自由联想、任意想像,使孩子的心灵在感受和体验中愉快成长,从而开辟了理解意义的新途径和新境界。
图文并茂的读物为全脑阅读提供了客观条件。传统阅读多是“左脑阅读”,右脑闲置不用,结果大脑潜能只用了1%-10%。据研究,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在头脑中的比例是1:1000.借图读文,据文看图或作画,正是左脑和右脑彼此配合,实现全脑阅读的开智妙法。
有位老师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就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句子。由于没感性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透彻的,学生当然不能很好的意会。老师紧接着出示一副与文字内容有关的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读这句话,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读着读着,仿佛听到怎样的音乐。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读课文。学生好像亲眼看到大海,亲耳听到海浪翻滚的声音。老师适时抓紧时机,再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想象,感悟当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并让学生谈谈感受。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说:“我现在明白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感情而突发灵感创造出来的。”有的说:“老师,我很感动,我从朗读中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汹涌的浪花拍打着岸边,波涛阵阵,真是太优美了。”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可见,教师在教学时恰当好处地运用图片,图文对照,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3.阅读方法要自主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言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去体味,从而达到自悟,融会贯通;教师只能在精要处点拨一下,不可越俎代庖。鲁迅先生说,孩子学说话时什么也没有,“只是通过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讲的就是语言学习要靠自悟。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正襟危坐,听得津津有味。而课后,学生什么都说不上来。阅读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活动的重要任务,可让学生从多种形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在活动中学会自读自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去读、去想、去悟,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我阅读的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圈画出重点词句,在书中空白处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
例如,在教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直接抛出一个具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读懂了作者对杨梅的爱?”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后,学生进入了自读自悟的、自然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越读学生越感兴趣,书中介绍的内容完全超越了他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边读、边画、边记、边写。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颜色诱人的杨梅,越来越馋,真想马上吃一吃。我追问一下:“那你能把这种喜爱杨梅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跃跃欲试,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学生体验了阅读与思维并进的过程,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提供了训练的机会。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 4.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使学生由已知探究未知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会提问是学习积极主动的表现,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文章讲话》中指出:“文章的奥秘要用读的功夫才能发掘。”“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读跟理解是相互的,因此在教学疑难处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可以经常这样提醒学生:“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不同意见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要在学生中划分好、中、差;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到学生产生新的领悟,获得新的发现。如教《詹天佑》一课,有位教师根据课文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一段的内容,设计了可操作的教具,让学生为全班同学操作和介绍,然后激发学生:“你对他的操作和介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问题来考考他。”顿时,学生们纷纷质疑,台上的学生一一解答,甚至会出现一人解答不了众人共同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正因为学生在思索,才能读懂文字的意思。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课文中男孩和列宁之间的对话所包含的情感是很丰富的,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通过担心灰雀来表现,而小男孩因为喜爱灰雀而抓走灰雀,表现出心虚、慌张的心情。两者同样是喜爱灰雀,可是却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爱。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课文最后“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问不会说话的灰雀,而不问会说话的小男孩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到列宁非常顾及小男孩的感受,不想让他因为难堪的行为,这也说明列宁喜爱、关心小男孩。进一步感受到列宁的高尚品质,产生对他的敬佩之情。
当然,倡导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忽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的训练,而是激活他们的独创精神,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及内蕴的意味绵长,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阅读 以读为本 感悟 悟情
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读,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手段,通过读,既能使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又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但是,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虽能听到学生响亮的朗读声,但也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跟着少数“朗读能手”在转。究竟在读什么,为什么这样读,他们全然不知。以致一堂课下来,问问他们读懂什么,只会两眼直瞪瞪地看着老师。试问,学生的声音到哪里去了呢?是不是他们真的无话可说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目中无人”“胸中无本”“手中无法”,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没有注意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没有架起学生从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启而不发”“引而不达”的尴尬境地。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必须依据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必须打破“讲读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小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读书和思考。学生阅读课文必须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课堂不能滥竽充数,不能空手赶集,不能依赖老师和同学,应强化“自主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1.创设情境引读,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阅读教学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朗读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只小鸟》一课,是冰心老人所作的人文情愫较浓的文章,文质兼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在遵循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规律下,力图体现“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在步步推移的多种阅读方式之中,以具体的语言为载体,深层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体会亲情的伟大,唤起学生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在引入第课文第二部分教学的预设时,我们亦设计了“小鸟的歌声为什么会消失?”这样的思考点来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并找出有关的句子,在品读交流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中析出重点词组如“跌”“箭也似的”等来品读,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意。
2.图文结合,加强课文语言与学生心灵的联系
“图文并茂”的读物特色,使“图画阅读”与“文字阅读”互竞雄长。文字阅读着重目的,较为理性;图画阅读在于过程,更重感性,它以色彩和构图刺激眼脑,调动小读者自由联想、任意想像,使孩子的心灵在感受和体验中愉快成长,从而开辟了理解意义的新途径和新境界。
图文并茂的读物为全脑阅读提供了客观条件。传统阅读多是“左脑阅读”,右脑闲置不用,结果大脑潜能只用了1%-10%。据研究,语言信息和形象信息在头脑中的比例是1:1000.借图读文,据文看图或作画,正是左脑和右脑彼此配合,实现全脑阅读的开智妙法。
有位老师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就运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喜欢的句子。由于没感性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不透彻的,学生当然不能很好的意会。老师紧接着出示一副与文字内容有关的图片,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读读这句话,交流自己是怎样读的;读着读着,仿佛听到怎样的音乐。再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轻读课文。学生好像亲眼看到大海,亲耳听到海浪翻滚的声音。老师适时抓紧时机,再引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想象,感悟当中人物的情绪变化,并让学生谈谈感受。同学们兴趣盎然,有的说:“我现在明白了,贝多芬的《月光曲》是被盲姑娘热爱音乐的感情而突发灵感创造出来的。”有的说:“老师,我很感动,我从朗读中想象到当时的情景,汹涌的浪花拍打着岸边,波涛阵阵,真是太优美了。”在这个基础上,学生能体味到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课文描写的场面、人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可见,教师在教学时恰当好处地运用图片,图文对照,能让学生敏感地触摸到语言文字的内涵,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3.阅读方法要自主化,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语言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去体味,从而达到自悟,融会贯通;教师只能在精要处点拨一下,不可越俎代庖。鲁迅先生说,孩子学说话时什么也没有,“只是通过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讲的就是语言学习要靠自悟。而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感悟。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得有声有色;学生正襟危坐,听得津津有味。而课后,学生什么都说不上来。阅读是一种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是阅读活动的重要任务,可让学生从多种形式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在活动中学会自读自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自读空间与时间,让孩子去读、去想、去悟,并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自我阅读的活动过程中,要及时圈画出重点词句,在书中空白处记下自己在自读中的感受及认识。
例如,在教学课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直接抛出一个具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读懂了作者对杨梅的爱?”我留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后,学生进入了自读自悟的、自然的、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越读学生越感兴趣,书中介绍的内容完全超越了他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边读、边画、边记、边写。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颜色诱人的杨梅,越来越馋,真想马上吃一吃。我追问一下:“那你能把这种喜爱杨梅的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跃跃欲试,读出自己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学生体验了阅读与思维并进的过程,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提供了训练的机会。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 4.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促使学生由已知探究未知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到未知领域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会提问是学习积极主动的表现,是提高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重要途径。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在《文章讲话》中指出:“文章的奥秘要用读的功夫才能发掘。”“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读跟理解是相互的,因此在教学疑难处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可以经常这样提醒学生:“你读懂了什么?”“你还有不同意见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要在学生中划分好、中、差;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到学生产生新的领悟,获得新的发现。如教《詹天佑》一课,有位教师根据课文中詹天佑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一段的内容,设计了可操作的教具,让学生为全班同学操作和介绍,然后激发学生:“你对他的操作和介绍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问题来考考他。”顿时,学生们纷纷质疑,台上的学生一一解答,甚至会出现一人解答不了众人共同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正因为学生在思索,才能读懂文字的意思。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课文中男孩和列宁之间的对话所包含的情感是很丰富的,我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通过担心灰雀来表现,而小男孩因为喜爱灰雀而抓走灰雀,表现出心虚、慌张的心情。两者同样是喜爱灰雀,可是却是两种不同层次的爱。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课文最后“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问不会说话的灰雀,而不问会说话的小男孩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到列宁非常顾及小男孩的感受,不想让他因为难堪的行为,这也说明列宁喜爱、关心小男孩。进一步感受到列宁的高尚品质,产生对他的敬佩之情。
当然,倡导学生独特感悟的同时,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忽视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能力的训练,而是激活他们的独创精神,使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及内蕴的意味绵长,从而促进学生的阅读意识,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