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发展与趋势,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回顾,采用现状调查的方法对福建省91所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分析学科发展趋势。结果: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人力资源结构、人才梯队配置不够合理,未建立集中管理模式占62.64%,未配置清洗设备占52.75%,灭菌效果监测有待进一步规范,同时缺乏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结论: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应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建立质量评价体系,推进集中管理服务模式,加强消毒供应专科人才队伍的培养。
[关键词]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专业 学科发展 趋势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承担医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部门。随着侵入性操作及手术器械的复杂性增多,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使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它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增加患者负担与痛苦,而且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桎梏,同时也给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清洗、消毒或灭菌要求提高、难度加大。如何有效控制重复使用医疗用品的传播风险,是防止医院感染扩散的重要一环。新形势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满足临床需要,实行集中管理,对质量控制、操作规范、流程优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1.1 国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回顾
人类进行消毒灭菌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热”是应用最早、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1880年,Chamberland研制成了高压灭菌器,1881年Koch对蒸汽和热空气消毒性能的研究,标志着对消毒和灭菌科学研究的开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的起步是随着消毒灭菌设备的问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起始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但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成立了第一个集中消毒科室,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当时这种“集中消毒服务”机构很少,主要承担的工作是对可重复使用玻璃注射器和金属针头的处理。20世纪50年代,消毒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手术器械和复合包的消毒灭菌。1958年在贝尔法斯特的马斯格雷夫公园医院,第一个以为病房和手术室的物品提供消毒服务的部门成立。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毒灭菌、无菌供应专业逐渐发展起来,如清洗的必要性和彻底性、清洗机的优势,物品检查和分类等,有关的研究报告逐渐出现。1970年美国的清洗灭菌产品制造商STERIS公司首先提出无菌供应部门的三区划分概念,即将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分为污染区,清洁区以及无菌区。这是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使消毒供应部门进入了发展阶段,工作流程不断科学化和规范化,更加符合无菌理念。1978年,坎利夫(cunliffe)教授报告了灭菌包合理化的优势。1980年,荷兰开始为灭菌制订规范,并于1984年正式出版。1981年3月,荷兰正式出版了关于医院医疗器械的法律,这是第一部关于医疗器械的综合性法律,其中包含了对于医疗器械处理的内容,荷兰成为欧洲在灭菌领域领先的国家,之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都开始制定、颁布相关的指南和规范,使无菌供应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1.2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回顾
据我国文献记载,消毒(Disinfect)一间于17世纪第一次现。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有用煮沸法消毒器械的记载,说明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消毒灭菌的概念。在医学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消毒灭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医院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无菌物品供应部门——供应室。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医院供应室定位模糊,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条件简陋,设备落后、技术不够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模式为分散管理方式,主要负责玻璃输液瓶、注射器及各种穿刺包、导尿包、静脉切开包等常规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手术器械及各专科用品的处理则由其自行负责,既无统一管理意识,也无统一管理内容,无法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针对当时消毒供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输液热源反应频发的问题,1978年卫生部颁发了第一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验标准》,对供应室的建筑和布局作了详细要求,为医院供应室建设提供了一个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后,系统的消毒供应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管理体制和形式在各大中型医院逐步完善,消毒供应室作为独立学科基本形成,并有专业的管理人员。1988年2月10日,卫生部对新建、改建、扩建供应室提出了具体要求,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供应室环境的合理布局受到各级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各地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改建或扩建工作,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强行限制人员跨区来回穿梭。物品处理按序进行、不逆行,清洗和灭菌条件得到改善,并规定了灭菌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方法,同时重点规范了注射器和输血、输液器的清洗消毒和管理。供应室护理人员、消毒员分别进行业务培训后持证上岗。在当时《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医院消毒供应室成为院内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科室,成为医院唯一需要按卫生部标准进行审核验收的科室。1989年开始的全国医院等级评审,卫生部规定在验收、评审医院中心供应室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医院进行一票否决,限期改正。至此消毒供应室建设成为医院等级考核、评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之在规范化建设中又前进了一步。
2000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颁布、2001年通过新的《消毒管理办法》以及2002年颁发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相继实施后又将消毒供应室的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硬件设施投入加大,部分医院开始兴建中心供应室。2003年以来,经历“非典”、人禽流感疫情后,高科技手段大量应用于疾病诊疗过程,使医院感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1988年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已不能适应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各省市相继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室)审核验收标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7月,卫生部完成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同时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11月,经卫生部批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被纳入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2007-2008年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调整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标准》3个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于2009年4月1日颁布,12月1日正式实施。三册共同构成医院消毒供 应中心的管理、技术操作和监测的标准要求,涵盖消毒供应中心的结构管理、过程管理、管理评价以及质量体系和持续改进。2009年12月1日,标准的实施成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中的里程碑,其学科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服务模式南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成功向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
2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现状
2.1 管理模式正向集中管理方向发展
随着医院感染问题增多,消毒供应中心分散式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日显突出。姜慧研究显示,我国80%-9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对污染医疗器械处理实施分散式管理模式,即供应室单一负责临床、门急诊及专科诊疗单位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冯秀兰等2005年对广东省207所医院供应室的现状调查发现: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仝院医疗器械的仅占22.22%,大部分医院的科室自行清洗污染医疗器械,特别是妇产科、人流室及手术室,从而导致无法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随着2009年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出台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得到广泛重视,管理模式正从原有的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方向发展。广东、广西、河南、陕西、湖南等省市相继建立了“医院消毒灭菌质缱控制中心”,出台细化了各省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评价验收标准,强调集中管理。健全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体制。
2.2 整体建筑布局向功能化方向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与以往不同的是,建筑布局从原来根据污染程度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转变为按使用功能划分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更加突显专业特色和人性化管理。
2.3 设备设施材料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设备设施配置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全国各大中型医院加大了设备的更新与投入,普遍配备了自动化程度高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新型清洗、包装材料如多酶清洗剂、器械润滑剂、纸塑包装材料、医用无纺布等正在普及,对提高消毒灭菌效果和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新型设备、材料价格昂贵,阻碍了其发展进程。据魏静蓉对重庆地区37家医院供应室的器械清洗设备调研报道,现有器械清洗设备要么价格昂贵,要么功能单一,不容易在消毒供应中心(室)普及使用。因此未来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需要的是功能先进、物美价廉的实用型设备。
2.4 作业流程管理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标准作业流程的制定是医疗器械集中处理的关键步骤,流程越详细明确、全面完整,员工操作越标准化。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存储、发放等10个环节作了相应的规定,使工作由程序化到规范化,杜绝盲目和随意性操作,变事后管理为事前防范,使质量控制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监控。
2.5 灭菌监测手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科学化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手段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除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手段外,新型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方法应运而生,如PCD化学挑战测试、管腔类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器材、清洗效果测试卡、ATP生物荧光法等。特别是压力蒸汽灭菌及环氧乙烷灭菌快速监测给临床灭菌物品监测工作带来了安全和便利,有效减少医疗风险。但也要看到,这些新技术目前的普及运用大部分停留在大型医院,基层医院运用少且监测不规范,给患者安全造成隐患。
2.6 专业人才培养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学科发展方向。质量管理不仅需要严格的制度,更需要一批知识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目前受历史原因的影响,许多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视不够,学历层次偏低,梯队建设不够合理等问题,这样的人才结构、人员素质势必影响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和全面建设。而美国、英国、香港、台湾、广东、河南等地先后开展了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规定从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各岗人员均应经省级以上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7 质量追溯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追溯管理可以达到实时、高效、准确,实现过程控制和质量问题回溯等目的。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起步早、发展快,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实现电子化追溯管理仅停留在一些大型医院,中小型医院及基层医院仍靠手工追溯来完成。
3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现状
为客观了解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发挥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平台作用,促进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福建省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对福建省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进行了现状调查,主要内容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备设施、质量监测、所承担的工作范围、专业培训、职业防护等。调查表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我省实际自行设计,经专家咨询并予以修订后,形成正式的“2011年福建省二级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现状调查表”,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医院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消毒供应中心(室)运行情况。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参加“2011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福建省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班”的91所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资料收集完成后进行整理并统一编码,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的数据库后,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89.1%,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92.9%。
3.1 医院建制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91所医院中,按医院等级划分,三甲医院12所,占13.19%,三乙医院14所,占15.38%,二甲医院36所,占39.56%,二乙医院29所,占31.87%。按医院所属划分,省级医院2所,占2.20%,院校医院7所,占7.69%,市属医院38所,占41.76%,县属医院34所,占37.36%,区属医院8所,占8.79%,乡镇中心卫生院2所,占2.2%。按医院床位数划分,床位数2000张以上2所,占2.20%,1500-2000张4所,占4.40%,1000-1500张11所,占12.90%,500~1000张16所,占17.58%,200~500张40所,占43.96%,200张以下18所,占19.78%。
3.2 福建省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力资源现状
被调查的9l所医院中,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总数为971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910人,护士628人(编内440人、合同188人),消毒员159人(编内66人、合同 93人),工人184人(编内8人、合同176人)。
3.2.1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科室人员平均年龄<30岁的有2所,占2.19%,30~40岁的有21所,占23.08%,40~50岁的有65所,占71.43%,>/50岁的有3所,占3.30%。根据人的寿命周期理论,把29岁以下视为成长期,29~49岁视为成熟期,50岁以上为衰退期。人的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其峰值(max)在37岁左右出现。如果一个人才群体的平均年龄在最佳年龄区出现,而且越接近max越好。分析此次调查结果,有5.49%属于成长期或衰退期,虽然94.51%都在成熟期内,但年龄>40岁的占71.43%,已过最佳年龄峰值。说明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存在普遍性,缺乏整体竞争力和危机意识。就职称构成来看,在91名被调查护理人员中,副主任护师8名,占8.79%,主管护师54名,占59.34%,护师19名,占20.88%,护士10名,占10.99%,呈现出中间多两端少的橄榄形排列,比例严重失调,而原则上副主任护师一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职称的配比应为J:3:5:10。
3.2.2 人才梯队配置不合理
人才梯队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受调查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室)各级人员学历情况见表1。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提出:到2010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不低于40%。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628名护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229人,占36.46%,较2008年的调查结果16.77%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仍然低于卫生部的要求,并与职称不匹配。特别是消毒员、工人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者分别占53.46%、92.39%,学历层次处于低学历、低水平阶段,且编外人员分别占58.49%和95.65%,大部分没有接受医学专业培训。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团队不稳定,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和增加医疗风险,科研、教学方面常显得力不从心,也严重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快速发展。
3.3 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模式与部颁标准尚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
3.3.1 集中管理模式建立方面
W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中规定,“应建立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从调查的91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模式来看,已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的有34所,占37.36%,尚未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的有57所,占62.64%,与部颁标准尚存在较大差距,需尽快完善。
3.3.2 为临床提供服务方面
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91所医院中,采取封闭方式回收不在诊疗场所清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有48所,占52.75%,仍在诊疗场所清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有30所,占32.97%,有13所医院至今未实行下收下送,占14.28%,说明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为临床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3.3 承担各科室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工作范围方面
从表2可以看到,仍有相当部分的医院各科室需要集中处理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器具未能执行标准中相关规定,特别是手术器械。
3.3.4 承担高水平消毒医疗物品处理范围方面(见表3)
3.3.5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和硬式内镜处理方面
消毒供应中心(室)已承担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的有39所医院,占42.86%,未接收的有52所,占57.14%;已承担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的有9所,占9.89%,末承担的有82所,占90.11%。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虽然卫生部行业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但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尚有大部分达不到部颁标准要求,分析原因可能与设备设施、人力资源不足以及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器械不熟悉、临床对消毒供应中心(室)不信任等因素有关。消毒供应中心(窒)需在服务临床方面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服务品质。
3.4 设备设施配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应加大卫生资源投入
3.4.1 消毒方法方面
湿热消毒和化学消毒剂消毒并用的有50所,54.95%,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的有7所,占7.69%,采用75%乙醇消毒的有15所,占16.48%。
3.4.2 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设施配置情况
医院领导对消毒供应中心(室)的重视和认识程度对其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设施的投入多少也反映出医院的综合实力,其配置不足势必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从表4调查结果分析对照卫生部行业标准看,应配备的设施如超声波清洗机、水处理设备、洗眼装置、干燥设备、带灯放大镜,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达不到标准要求。例如清洗、灭菌设备用水有45所医院使用自来水,而没有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易形成水垢,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器械的清洗灭菌效果。如无配置带灯放大镜、干燥设备,将直接影响器械检查质量。而快速生物监测阅读器对于外来器械和植入物放行尤为重要。说明应加大基硎设施投人才能确保无菌物品质量和工作顺利开展。医院没有低温灭菌设备,对不能耐高温高压的医疗用品,基本上还采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表明基层医院管理者对消毒供应工作不够重视,主观认为该项工作只有投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以致于灭菌设备简陋,投入少,基础设施落后。此种现状应引起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并增加基层医院卫生资源投入,更新清洗消毒灭菌设备,使消毒供应中心基础设施跟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防护用品配置包括园帽、口罩、防护手套、防水面罩或护目镜、防水罩袍或防水嗣裙、专用鞋、隔热手套等,其中全部配备的有77所,占84.62%,部分配备的有14所,占15.38%。说明目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有所增强。但遗憾的是,只有43所医院配置洗眼装置,占47.25%,可见紧急状态下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3.4.4 清洗器械过程质量控制方面
在器械清洗过程中全部使用清洗剂的有73所,占80.22%,部分使用的有15所,占16.48%,完全不用清洗剂或赢接用化学消毒剂代替的有3所,占3.3%。有85所医院清洗器械时用酶清洗剂,占93.41%。从清洁剂更换频率来看, 每次更换的有25所,占27.47%、每4小时更换1次的有22所,占24.18%、根据污染情况随时更换的有24所,占26.37%,8小时更换1次的有9所,占9.89%,24小时更换1次的有11所,占12.09%。
清洗器械时全部使用器械润滑剂的有63所,占69.23%、部分使用的有22所,占24.18%、不用的有6所,占6.59%,不用的原因主要考虑成本经费问题。终术漂洗器械用自来水的有29所,占31.87%。
酶清洗剂能快速高效地清除附着在器械上的血液、体液等有机物;器械润滑剂能保养器械,达到提高器械使用性能、防止生锈、延长器械使用寿命的目的。从调研结果看。标准出台后,医院对如何确保器械清洗质量的意识已有所增强,但多长时间需要更换清洁剂和润滑剂应遵循生产企业的使用说明,并在实际工作中观察研究。
3.4.5 新型包装材料应用方面
新型一次性包装材料包括纸塑包装材料、医用无纺布、医用皱纹纸、医用纸袋等。本次调查的91所医院中,大部分使用的有14所,占15.38%,部分使用的有26所,占28.57%,少部分使用的有20所,占21.98%,不用的有31所,占34.07%从已经使用的品种来看,纸塑包装材料为首选的有60所,占已使用的100%,其次为医用无纺布的有42所,占使用的70%,医用皱纹纸和医用纸袋的均为9所,各占15%。没有使用新型包装材料的原因,有28所医院主要考虑成本经费问题,占尚未使用医院的90.32%,另有3所医院考虑的原因分别为设备科不支持、医疗垃圾增多和认为没有必要使用。新型包装材料的应用将减少棉尘的污染,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降低由于棉布包装器械包有效期短而过期的成本消耗。
3.4.6 灭菌效果监测方面
灭菌效果监测是消毒供应中心(窒)质量控制与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所供应的无菌物品绝对安全、合格、规范的重要手段。灭菌后的器材是否合格必须通过灭菌效果监测来体现,没有完善的监测措施,就无法判定器材是否达到无菌条件”。灭菌效果监测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反映灭菌器的正常运转,化学监测反映灭菌所需的压力、温度和时间,B-D试验用于测试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除,生物监测直接反映微生物是否被杀火,四种监测方法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物理监测和化学指示胶带的使用已得到广泛重视,所有被调查医院均做到了设备控制和火菌包的暴露控制;而包内化学指示卡每包放置的有84所,占92.31%、只放置手术包、大包、器械包的有7所医院,占7.69%;仍有3所医院每周做1次B-D试验,没有理解B-D试验的内涵和用途,导致做法错误;生物监测方面每周1次的有82所,占90.11%、每月1次的有9所,占9.89%,植入物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的有27所,占29.67%。无开展批量监测的有18所,占19.78%。根据WS 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规定“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调查数据说明,灭菌效果监测工作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少做或未做监测、不规范使用监测手段的现象,给无菌物品质量和医疗安全埋下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是院方认为灭菌效果监测手段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管理者对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组织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专业知识掌握有所欠缺,没有充分理解灭菌效果监测的真正内涵,新的管理理念亟待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需要广泛开展培训,灭菌效果监测有待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对灭菌物品的质量。
3.4.7 灭菌设备年检及档案存留方面
被调查的91所医院中,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实行年检制度的有83所,占91.21%,未进行年检的有8所,占8.79%。年检档案存留时间分别为≥3年的有76所,占83.52%、存留2年的有5所,占5.49%、存留1年的有10所,占10.99%。灭菌设备为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需要强制进行定期年检,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调查结果说明,仍有部分医院对设备的只常维护和原始资料的存留概念不够清晰,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安全风险。
3.5 专业学术培训方面
学术培训是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此次91名被调查者中,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或学术论文交流>/3次的有21人,占23.08%;2次的有29人,占31.87%;第一次参加培训者有41人,占45.05%。说明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方面管理者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室)专业人员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趋势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在管理理念、作业流程、监测手段、人才培养、护理科研等方面都将进人快速发展时期。标准化的建筑布局设计,现代化的装备设施,完善的质量监测手段,高效的质量追溯信息化管理,规范的作业流程将进一步推进。未来发展总体趋势是:依托卫生部行业标准的出台实施,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建立符合福建省省情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龄评价体系,强势推进集中管理服务模式,加强消毒供应专科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充分加强与各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多角度地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确保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服务品质,真正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作目标。
4.1 进一步推进消毒灭菌供应集中管理模式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分散式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这种非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很难达到工作方法和标准的统一,难以进行工作质量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院方管理理念跟不上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对消毒供应工作的需求。因此,管理者首先要适应当前现代化医院建设过程中管理理念的转变,将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缩小设备设施与医院不断增长的消毒供应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推进集中式管理,发挥专业优势,既可以保障无菌物品质量,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又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4.2 建立医院消毒灭菌供应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福建省还缺乏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医院总体水平,没有全省统一的技术标准及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质量考核标准等系列管理文件。从近几年消毒供应专业培训班学员反馈建议可以看出,尽快制订出符合福建省情的《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呼声很高。因此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成 立“福建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控制中心”,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控制。组织相关人员参照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在卫生部行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细化制定统一的管理条例和消毒灭菌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督导,促进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4.3 建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科人才队伍培养制度
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快速发展,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涵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专业性越来越强,新技术新知识如各类专科手术器械、内镜、精密显微器械等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原有的知识和理念已不能适应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医学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新技术日新月异,又使消毒供应中心逐渐走向机械化、现代化。这就需要造就新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不仅要求人员要有专业知识、有进取心、有管理才能、有敬业和协作精神,同时,实施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从而有效实施各项技术措施,确保工作优质高效。因此,一方面要转变管理体制,实行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推广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消毒供应专科人才队伍。其次考虑实行适当的轮岗或竞争上岗等院内人才横向流动措施,使员工对工作不断有新鲜感、新环境的刺激,增强其创造力、整体竞争力、危机感的培养。同时可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医院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解决基层医院在运作模式转变和标准执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消毒供应专业的稳步发展。
4.4 开展科研创新,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理论体系建设
开展科研创新是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的基本保证。在过去几年中,我省消毒供应中心(室)专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承担“医院消毒供应室专业化管理的实践研究”、“提高医院中心供应室质量管理的系列研究”等项目研究。但总体上科研力量薄弱,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少,面临问题主要是信息资源不足,缺乏经费,无相关人才、缺乏技巧和选题难。因此,重视消毒供应专业的科研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沟通及科研人员的培训、指导和管理,积累省内本专业各环节的原始数据,为改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设施、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手段提供依据,并尝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探索器械处理的新方法,促进学科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品质优良的无菌医疗器械,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时获得安全的无菌医疗用品。
4.5 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国际国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一方面走出去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消毒供应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时更新知识、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通过每年的全省医院消毒供应培训班和专题研讨会,将国内外本专业的知名专家请进来,传授新经验,带来新技术,达到受益面更广、节省基层医院经费的目的。同时通过国际沟通交流,特别是省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构筑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及时跟进国际国内CSSD管理进展,共同推动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更好更快发展。
4.6 完善高效的质量追溯信息化管理机制
采用信息条码技术,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对灭菌物品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存储、发放的每个环节实行标准化流程控制。无菌物品采用条形码管理,记录每件物品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锅号锅次及流向,从无菌物品的生产、发放和使用形成一条紧密的院内物流链,特别是对于手术器械灭菌质量的追踪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手术前将手术器械和手术包的条形码贴在病例上,手术后系统自动记录在手术管理系统中,当手术伤口出现问题时,通过条形码可逆向追踪到灭菌包的整个过程,实现清洗、消毒、灭菌和使用过程的质昔监控与完整实时的数据电子档案和消毒灭菌设备参数管理数据库,实施生产质量精确评估和监测,减少人为误差,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和预防医疗错误的发生。同时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电子化物流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苗。
4.7 积极推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又叫超级消毒供应中心(supercSSD),指那些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医院、门诊、诊所、保健机构等)的全部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创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可达到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可复用物品的利用率,降低病人医疗费用,保障可复用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专业 学科发展 趋势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承担医院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部门。随着侵入性操作及手术器械的复杂性增多,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技术的普遍开展,使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它不仅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增加患者负担与痛苦,而且已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桎梏,同时也给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清洗、消毒或灭菌要求提高、难度加大。如何有效控制重复使用医疗用品的传播风险,是防止医院感染扩散的重要一环。新形势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为满足临床需要,实行集中管理,对质量控制、操作规范、流程优化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力地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1.1 国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回顾
人类进行消毒灭菌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热”是应用最早、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1880年,Chamberland研制成了高压灭菌器,1881年Koch对蒸汽和热空气消毒性能的研究,标志着对消毒和灭菌科学研究的开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的起步是随着消毒灭菌设备的问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起始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记载,但人们普遍认为美国成立了第一个集中消毒科室,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当时这种“集中消毒服务”机构很少,主要承担的工作是对可重复使用玻璃注射器和金属针头的处理。20世纪50年代,消毒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手术器械和复合包的消毒灭菌。1958年在贝尔法斯特的马斯格雷夫公园医院,第一个以为病房和手术室的物品提供消毒服务的部门成立。随着时间的推移,消毒灭菌、无菌供应专业逐渐发展起来,如清洗的必要性和彻底性、清洗机的优势,物品检查和分类等,有关的研究报告逐渐出现。1970年美国的清洗灭菌产品制造商STERIS公司首先提出无菌供应部门的三区划分概念,即将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分为污染区,清洁区以及无菌区。这是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使消毒供应部门进入了发展阶段,工作流程不断科学化和规范化,更加符合无菌理念。1978年,坎利夫(cunliffe)教授报告了灭菌包合理化的优势。1980年,荷兰开始为灭菌制订规范,并于1984年正式出版。1981年3月,荷兰正式出版了关于医院医疗器械的法律,这是第一部关于医疗器械的综合性法律,其中包含了对于医疗器械处理的内容,荷兰成为欧洲在灭菌领域领先的国家,之后许多国家、国际组织都开始制定、颁布相关的指南和规范,使无菌供应的水平和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1.2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回顾
据我国文献记载,消毒(Disinfect)一间于17世纪第一次现。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就有用煮沸法消毒器械的记载,说明我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消毒灭菌的概念。在医学发展的漫长进程中,消毒灭菌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医院逐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的无菌物品供应部门——供应室。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医院供应室定位模糊,人员结构不合理,工作条件简陋,设备落后、技术不够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模式为分散管理方式,主要负责玻璃输液瓶、注射器及各种穿刺包、导尿包、静脉切开包等常规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手术器械及各专科用品的处理则由其自行负责,既无统一管理意识,也无统一管理内容,无法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针对当时消毒供应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输液热源反应频发的问题,1978年卫生部颁发了第一部《医院消毒供应室实验标准》,对供应室的建筑和布局作了详细要求,为医院供应室建设提供了一个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后,系统的消毒供应理论体系逐渐形成,管理体制和形式在各大中型医院逐步完善,消毒供应室作为独立学科基本形成,并有专业的管理人员。1988年2月10日,卫生部对新建、改建、扩建供应室提出了具体要求,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供应室环境的合理布局受到各级医院管理者的关注,各地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的改建或扩建工作,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强行限制人员跨区来回穿梭。物品处理按序进行、不逆行,清洗和灭菌条件得到改善,并规定了灭菌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方法,同时重点规范了注射器和输血、输液器的清洗消毒和管理。供应室护理人员、消毒员分别进行业务培训后持证上岗。在当时《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质量和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消毒供应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医院消毒供应室成为院内感染管理和护理质量检查的重点科室,成为医院唯一需要按卫生部标准进行审核验收的科室。1989年开始的全国医院等级评审,卫生部规定在验收、评审医院中心供应室时,对不符合要求的医院进行一票否决,限期改正。至此消毒供应室建设成为医院等级考核、评审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之在规范化建设中又前进了一步。
2000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颁布、2001年通过新的《消毒管理办法》以及2002年颁发的《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相继实施后又将消毒供应室的建设推上了新的台阶,硬件设施投入加大,部分医院开始兴建中心供应室。2003年以来,经历“非典”、人禽流感疫情后,高科技手段大量应用于疾病诊疗过程,使医院感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1988年的《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试行)》已不能适应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各省市相继制定消毒供应中心(室)审核验收标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7月,卫生部完成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同时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2006年11月,经卫生部批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被纳入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2007-2008年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调整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技术操作规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灭菌效果监测标准》3个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于2009年4月1日颁布,12月1日正式实施。三册共同构成医院消毒供 应中心的管理、技术操作和监测的标准要求,涵盖消毒供应中心的结构管理、过程管理、管理评价以及质量体系和持续改进。2009年12月1日,标准的实施成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中的里程碑,其学科建设与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服务模式南传统的分散式管理成功向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
2 我国医院消毒供应专业发展现状
2.1 管理模式正向集中管理方向发展
随着医院感染问题增多,消毒供应中心分散式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日显突出。姜慧研究显示,我国80%-90%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对污染医疗器械处理实施分散式管理模式,即供应室单一负责临床、门急诊及专科诊疗单位的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冯秀兰等2005年对广东省207所医院供应室的现状调查发现:消毒供应室集中处置仝院医疗器械的仅占22.22%,大部分医院的科室自行清洗污染医疗器械,特别是妇产科、人流室及手术室,从而导致无法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随着2009年国家卫生行业标准的出台实施,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得到广泛重视,管理模式正从原有的分散式管理向集中式管理方向发展。广东、广西、河南、陕西、湖南等省市相继建立了“医院消毒灭菌质缱控制中心”,出台细化了各省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评价验收标准,强调集中管理。健全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体制。
2.2 整体建筑布局向功能化方向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的合理布局是避免交叉感染,节省人力、财力和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证。与以往不同的是,建筑布局从原来根据污染程度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转变为按使用功能划分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值班室、办公室、休息室、卫生间等;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及灭菌区和无菌物品存放区,更加突显专业特色和人性化管理。
2.3 设备设施材料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设备设施配置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目前全国各大中型医院加大了设备的更新与投入,普遍配备了自动化程度高的清洗消毒、灭菌设备,新型清洗、包装材料如多酶清洗剂、器械润滑剂、纸塑包装材料、医用无纺布等正在普及,对提高消毒灭菌效果和工作效率,确保医疗器械使用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新型设备、材料价格昂贵,阻碍了其发展进程。据魏静蓉对重庆地区37家医院供应室的器械清洗设备调研报道,现有器械清洗设备要么价格昂贵,要么功能单一,不容易在消毒供应中心(室)普及使用。因此未来各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需要的是功能先进、物美价廉的实用型设备。
2.4 作业流程管理向标准化方向发展
标准作业流程的制定是医疗器械集中处理的关键步骤,流程越详细明确、全面完整,员工操作越标准化。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中对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操作流程,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器械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存储、发放等10个环节作了相应的规定,使工作由程序化到规范化,杜绝盲目和随意性操作,变事后管理为事前防范,使质量控制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监控。
2.5 灭菌监测手段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科学化的清洗、消毒、灭菌监测手段是医疗安全的重要保障,除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监测手段外,新型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方法应运而生,如PCD化学挑战测试、管腔类器械灭菌效果监测器材、清洗效果测试卡、ATP生物荧光法等。特别是压力蒸汽灭菌及环氧乙烷灭菌快速监测给临床灭菌物品监测工作带来了安全和便利,有效减少医疗风险。但也要看到,这些新技术目前的普及运用大部分停留在大型医院,基层医院运用少且监测不规范,给患者安全造成隐患。
2.6 专业人才培养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消毒供应中心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学科发展方向。质量管理不仅需要严格的制度,更需要一批知识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目前受历史原因的影响,许多医院对消毒供应中心(室)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视不够,学历层次偏低,梯队建设不够合理等问题,这样的人才结构、人员素质势必影响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和全面建设。而美国、英国、香港、台湾、广东、河南等地先后开展了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规定从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各岗人员均应经省级以上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2.7 质量追溯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信息化追溯管理可以达到实时、高效、准确,实现过程控制和质量问题回溯等目的。国外及港澳台地区起步早、发展快,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目前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实现电子化追溯管理仅停留在一些大型医院,中小型医院及基层医院仍靠手工追溯来完成。
3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现状
为客观了解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发展现状,更好地发挥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平台作用,促进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福建省护理学会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对福建省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进行了现状调查,主要内容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备设施、质量监测、所承担的工作范围、专业培训、职业防护等。调查表参照国内外有关文献,结合我省实际自行设计,经专家咨询并予以修订后,形成正式的“2011年福建省二级以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现状调查表”,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医院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消毒供应中心(室)运行情况。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参加“2011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福建省消毒供应专业知识培训班”的91所二级乙等以上医院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资料收集完成后进行整理并统一编码,将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的数据库后,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89.1%,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为92.9%。
3.1 医院建制基本情况
所调查的91所医院中,按医院等级划分,三甲医院12所,占13.19%,三乙医院14所,占15.38%,二甲医院36所,占39.56%,二乙医院29所,占31.87%。按医院所属划分,省级医院2所,占2.20%,院校医院7所,占7.69%,市属医院38所,占41.76%,县属医院34所,占37.36%,区属医院8所,占8.79%,乡镇中心卫生院2所,占2.2%。按医院床位数划分,床位数2000张以上2所,占2.20%,1500-2000张4所,占4.40%,1000-1500张11所,占12.90%,500~1000张16所,占17.58%,200~500张40所,占43.96%,200张以下18所,占19.78%。
3.2 福建省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力资源现状
被调查的9l所医院中,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总数为971人,其中男性61人,女性910人,护士628人(编内440人、合同188人),消毒员159人(编内66人、合同 93人),工人184人(编内8人、合同176人)。
3.2.1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科室人员平均年龄<30岁的有2所,占2.19%,30~40岁的有21所,占23.08%,40~50岁的有65所,占71.43%,>/50岁的有3所,占3.30%。根据人的寿命周期理论,把29岁以下视为成长期,29~49岁视为成熟期,50岁以上为衰退期。人的最佳年龄区为25~45岁,其峰值(max)在37岁左右出现。如果一个人才群体的平均年龄在最佳年龄区出现,而且越接近max越好。分析此次调查结果,有5.49%属于成长期或衰退期,虽然94.51%都在成熟期内,但年龄>40岁的占71.43%,已过最佳年龄峰值。说明消毒供应中心(室)人员平均年龄偏大存在普遍性,缺乏整体竞争力和危机意识。就职称构成来看,在91名被调查护理人员中,副主任护师8名,占8.79%,主管护师54名,占59.34%,护师19名,占20.88%,护士10名,占10.99%,呈现出中间多两端少的橄榄形排列,比例严重失调,而原则上副主任护师一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职称的配比应为J:3:5:10。
3.2.2 人才梯队配置不合理
人才梯队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和专业的发展方向。受调查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室)各级人员学历情况见表1。
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提出:到2010年,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30%。其中,三级医院护士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不低于60%,二级医院不低于40%。从表1调查结果显示,628名护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229人,占36.46%,较2008年的调查结果16.77%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仍然低于卫生部的要求,并与职称不匹配。特别是消毒员、工人的学历在高中及以下者分别占53.46%、92.39%,学历层次处于低学历、低水平阶段,且编外人员分别占58.49%和95.65%,大部分没有接受医学专业培训。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团队不稳定,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及管理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和增加医疗风险,科研、教学方面常显得力不从心,也严重影响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快速发展。
3.3 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模式与部颁标准尚存在差距,亟待进一步完善
3.3.1 集中管理模式建立方面
W310.1-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中规定,“应建立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由CSSD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从调查的91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模式来看,已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的有34所,占37.36%,尚未建立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的有57所,占62.64%,与部颁标准尚存在较大差距,需尽快完善。
3.3.2 为临床提供服务方面
WS310.2-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规定,“不应在诊疗场所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清点,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避免反复装卸”。91所医院中,采取封闭方式回收不在诊疗场所清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有48所,占52.75%,仍在诊疗场所清点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有30所,占32.97%,有13所医院至今未实行下收下送,占14.28%,说明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为临床服务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3.3 承担各科室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工作范围方面
从表2可以看到,仍有相当部分的医院各科室需要集中处理的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器具未能执行标准中相关规定,特别是手术器械。
3.3.4 承担高水平消毒医疗物品处理范围方面(见表3)
3.3.5 外来器械及植入物和硬式内镜处理方面
消毒供应中心(室)已承担外来器械及植入物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的有39所医院,占42.86%,未接收的有52所,占57.14%;已承担硬式内镜清洗消毒灭菌处理的有9所,占9.89%,末承担的有82所,占90.11%。
从上述统计数据来看,虽然卫生部行业标准自2009年12月1日起已正式实施,但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尚有大部分达不到部颁标准要求,分析原因可能与设备设施、人力资源不足以及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对器械不熟悉、临床对消毒供应中心(室)不信任等因素有关。消毒供应中心(窒)需在服务临床方面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培训,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服务品质。
3.4 设备设施配置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应加大卫生资源投入
3.4.1 消毒方法方面
湿热消毒和化学消毒剂消毒并用的有50所,54.95%,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的有7所,占7.69%,采用75%乙醇消毒的有15所,占16.48%。
3.4.2 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设施配置情况
医院领导对消毒供应中心(室)的重视和认识程度对其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消毒供应中心(室)设备设施的投入多少也反映出医院的综合实力,其配置不足势必影响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从表4调查结果分析对照卫生部行业标准看,应配备的设施如超声波清洗机、水处理设备、洗眼装置、干燥设备、带灯放大镜,仍有相当一部分医院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达不到标准要求。例如清洗、灭菌设备用水有45所医院使用自来水,而没有经过处理的自来水易形成水垢,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器械的清洗灭菌效果。如无配置带灯放大镜、干燥设备,将直接影响器械检查质量。而快速生物监测阅读器对于外来器械和植入物放行尤为重要。说明应加大基硎设施投人才能确保无菌物品质量和工作顺利开展。医院没有低温灭菌设备,对不能耐高温高压的医疗用品,基本上还采用化学消毒液浸泡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表明基层医院管理者对消毒供应工作不够重视,主观认为该项工作只有投入,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以致于灭菌设备简陋,投入少,基础设施落后。此种现状应引起管理部门高度关注,并增加基层医院卫生资源投入,更新清洗消毒灭菌设备,使消毒供应中心基础设施跟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防护用品配置包括园帽、口罩、防护手套、防水面罩或护目镜、防水罩袍或防水嗣裙、专用鞋、隔热手套等,其中全部配备的有77所,占84.62%,部分配备的有14所,占15.38%。说明目前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有所增强。但遗憾的是,只有43所医院配置洗眼装置,占47.25%,可见紧急状态下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措施需进一步完善。
3.4.4 清洗器械过程质量控制方面
在器械清洗过程中全部使用清洗剂的有73所,占80.22%,部分使用的有15所,占16.48%,完全不用清洗剂或赢接用化学消毒剂代替的有3所,占3.3%。有85所医院清洗器械时用酶清洗剂,占93.41%。从清洁剂更换频率来看, 每次更换的有25所,占27.47%、每4小时更换1次的有22所,占24.18%、根据污染情况随时更换的有24所,占26.37%,8小时更换1次的有9所,占9.89%,24小时更换1次的有11所,占12.09%。
清洗器械时全部使用器械润滑剂的有63所,占69.23%、部分使用的有22所,占24.18%、不用的有6所,占6.59%,不用的原因主要考虑成本经费问题。终术漂洗器械用自来水的有29所,占31.87%。
酶清洗剂能快速高效地清除附着在器械上的血液、体液等有机物;器械润滑剂能保养器械,达到提高器械使用性能、防止生锈、延长器械使用寿命的目的。从调研结果看。标准出台后,医院对如何确保器械清洗质量的意识已有所增强,但多长时间需要更换清洁剂和润滑剂应遵循生产企业的使用说明,并在实际工作中观察研究。
3.4.5 新型包装材料应用方面
新型一次性包装材料包括纸塑包装材料、医用无纺布、医用皱纹纸、医用纸袋等。本次调查的91所医院中,大部分使用的有14所,占15.38%,部分使用的有26所,占28.57%,少部分使用的有20所,占21.98%,不用的有31所,占34.07%从已经使用的品种来看,纸塑包装材料为首选的有60所,占已使用的100%,其次为医用无纺布的有42所,占使用的70%,医用皱纹纸和医用纸袋的均为9所,各占15%。没有使用新型包装材料的原因,有28所医院主要考虑成本经费问题,占尚未使用医院的90.32%,另有3所医院考虑的原因分别为设备科不支持、医疗垃圾增多和认为没有必要使用。新型包装材料的应用将减少棉尘的污染,延长医疗器械使用寿命,降低由于棉布包装器械包有效期短而过期的成本消耗。
3.4.6 灭菌效果监测方面
灭菌效果监测是消毒供应中心(窒)质量控制与医疗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所供应的无菌物品绝对安全、合格、规范的重要手段。灭菌后的器材是否合格必须通过灭菌效果监测来体现,没有完善的监测措施,就无法判定器材是否达到无菌条件”。灭菌效果监测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监测。物理监测反映灭菌器的正常运转,化学监测反映灭菌所需的压力、温度和时间,B-D试验用于测试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内冷空气是否彻底排除,生物监测直接反映微生物是否被杀火,四种监测方法有机结合、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从此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物理监测和化学指示胶带的使用已得到广泛重视,所有被调查医院均做到了设备控制和火菌包的暴露控制;而包内化学指示卡每包放置的有84所,占92.31%、只放置手术包、大包、器械包的有7所医院,占7.69%;仍有3所医院每周做1次B-D试验,没有理解B-D试验的内涵和用途,导致做法错误;生物监测方面每周1次的有82所,占90.11%、每月1次的有9所,占9.89%,植入物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的有27所,占29.67%。无开展批量监测的有18所,占19.78%。根据WS 310.3-2009《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中规定“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按照灭菌装载物品的种类,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PCD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调查数据说明,灭菌效果监测工作仍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存在少做或未做监测、不规范使用监测手段的现象,给无菌物品质量和医疗安全埋下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是院方认为灭菌效果监测手段会增加不必要的开支,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管理者对医院感染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组织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专业知识掌握有所欠缺,没有充分理解灭菌效果监测的真正内涵,新的管理理念亟待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需要广泛开展培训,灭菌效果监测有待进一步规范,从而确保对灭菌物品的质量。
3.4.7 灭菌设备年检及档案存留方面
被调查的91所医院中,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实行年检制度的有83所,占91.21%,未进行年检的有8所,占8.79%。年检档案存留时间分别为≥3年的有76所,占83.52%、存留2年的有5所,占5.49%、存留1年的有10所,占10.99%。灭菌设备为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需要强制进行定期年检,以确保设备的使用安全。调查结果说明,仍有部分医院对设备的只常维护和原始资料的存留概念不够清晰,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存在安全风险。
3.5 专业学术培训方面
学术培训是拓宽视野、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此次91名被调查者中,参加省级及以上培训或学术论文交流>/3次的有21人,占23.08%;2次的有29人,占31.87%;第一次参加培训者有41人,占45.05%。说明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能培训方面管理者不够重视,缺乏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制度,消毒供应中心(室)专业人员培训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趋势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学科在管理理念、作业流程、监测手段、人才培养、护理科研等方面都将进人快速发展时期。标准化的建筑布局设计,现代化的装备设施,完善的质量监测手段,高效的质量追溯信息化管理,规范的作业流程将进一步推进。未来发展总体趋势是:依托卫生部行业标准的出台实施,转变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建立符合福建省省情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龄评价体系,强势推进集中管理服务模式,加强消毒供应专科人才队伍的培养。同时充分加强与各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多角度地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拓展业务范围,确保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质量和服务品质,真正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低耗”的工作目标。
4.1 进一步推进消毒灭菌供应集中管理模式
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发展起步较晚,分散式管理模式在基层医院普遍存在,这种非专业化的管理方式很难达到工作方法和标准的统一,难以进行工作质量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院方管理理念跟不上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快速发展,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对消毒供应工作的需求。因此,管理者首先要适应当前现代化医院建设过程中管理理念的转变,将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缩小设备设施与医院不断增长的消毒供应服务需求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推进集中式管理,发挥专业优势,既可以保障无菌物品质量,预防医院感染发生,保障医疗安全,又可以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4.2 建立医院消毒灭菌供应质量评价体系
目前福建省还缺乏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医院总体水平,没有全省统一的技术标准及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质量考核标准等系列管理文件。从近几年消毒供应专业培训班学员反馈建议可以看出,尽快制订出符合福建省情的《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呼声很高。因此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借鉴先进省市的经验,成 立“福建省医院消毒灭菌质量控制中心”,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的控制。组织相关人员参照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在卫生部行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细化制定统一的管理条例和消毒灭菌工作的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督导,促进福建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4.3 建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科人才队伍培养制度
随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快速发展,集中管理模式的转变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涵和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专业性越来越强,新技术新知识如各类专科手术器械、内镜、精密显微器械等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越来越趋向专业化。原有的知识和理念已不能适应消毒供应中心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医学仪器设备不断更新,新技术日新月异,又使消毒供应中心逐渐走向机械化、现代化。这就需要造就新一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员从事这项工作,不仅要求人员要有专业知识、有进取心、有管理才能、有敬业和协作精神,同时,实施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从而有效实施各项技术措施,确保工作优质高效。因此,一方面要转变管理体制,实行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推广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消毒供应专科人才队伍。其次考虑实行适当的轮岗或竞争上岗等院内人才横向流动措施,使员工对工作不断有新鲜感、新环境的刺激,增强其创造力、整体竞争力、危机感的培养。同时可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医院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解决基层医院在运作模式转变和标准执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消毒供应专业的稳步发展。
4.4 开展科研创新,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理论体系建设
开展科研创新是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的基本保证。在过去几年中,我省消毒供应中心(室)专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承担“医院消毒供应室专业化管理的实践研究”、“提高医院中心供应室质量管理的系列研究”等项目研究。但总体上科研力量薄弱,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少,面临问题主要是信息资源不足,缺乏经费,无相关人才、缺乏技巧和选题难。因此,重视消毒供应专业的科研队伍建设,加强信息沟通及科研人员的培训、指导和管理,积累省内本专业各环节的原始数据,为改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设备设施、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手段提供依据,并尝试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探索器械处理的新方法,促进学科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品质优良的无菌医疗器械,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与护理时获得安全的无菌医疗用品。
4.5 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加强国际国内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一方面走出去可以开拓视野、了解消毒供应专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时更新知识、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通过每年的全省医院消毒供应培训班和专题研讨会,将国内外本专业的知名专家请进来,传授新经验,带来新技术,达到受益面更广、节省基层医院经费的目的。同时通过国际沟通交流,特别是省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构筑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及时跟进国际国内CSSD管理进展,共同推动消毒供应中心专业更好更快发展。
4.6 完善高效的质量追溯信息化管理机制
采用信息条码技术,实施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对灭菌物品从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存储、发放的每个环节实行标准化流程控制。无菌物品采用条形码管理,记录每件物品的名称、批号、生产日期、失效日期、锅号锅次及流向,从无菌物品的生产、发放和使用形成一条紧密的院内物流链,特别是对于手术器械灭菌质量的追踪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手术前将手术器械和手术包的条形码贴在病例上,手术后系统自动记录在手术管理系统中,当手术伤口出现问题时,通过条形码可逆向追踪到灭菌包的整个过程,实现清洗、消毒、灭菌和使用过程的质昔监控与完整实时的数据电子档案和消毒灭菌设备参数管理数据库,实施生产质量精确评估和监测,减少人为误差,保证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和预防医疗错误的发生。同时实现消毒供应中心电子化物流管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苗。
4.7 积极推进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又叫超级消毒供应中心(supercSSD),指那些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医院、门诊、诊所、保健机构等)的全部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创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可达到节约医疗资源,提高可复用物品的利用率,降低病人医疗费用,保障可复用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