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读《水浒》想到一件怪事,武松打死一只老虎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赞,可是李逵杀死四只老虎的事,却不为更多人称道。这是为什么呢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戏如观海欲浪生”。写打虎,如果一见就打,一打就死,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滋味。施耐庵写武松打虎前,先作铺垫;别人喝酒“三碗不过岗”,武松却一喝十八碗,酒量不同常人;酒店伙计劝武松单人午后不过岗,武松只当耳边风,又几次见官府布告景岗上有虎,禁止单人通行,武松也毫不在乎,胆量又不同常用人;上得岗来,夕阳在山,四周静寂,这时又酒力上窜,正待歇息,突然吊睛白额大虎出现,武松仓惶应战,可一哨棒打去未中老虎,却将哨棒折断,武松只好徒手与虎搏斗,险情不同一般;老虎一掀、一扑、一剪,武松一闪、一躲、一跳,踢虎眼,拳打虎头,最后打死老虎。这样球环环紧扣,层层铺垫,写法不同一般,读起来扣人心弦。而对李逵一口气杀死四只老虎的叙述简略,显得平淡,就比不上武松打虎精彩,当然,读者就偏向了武松一方。
这样看来,事件叙述好了,人物才立得起来,文章才会有震动人心的力量。我们学写记叙文,应当掌握叙述事件的一些要求:
一、抓线索。
世上的事情都有自身的发展线索。写作时,循着一条线索叙述下去,复杂的事物也不难叙述清楚。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山味书屋》中写美女蛇的故事,就是按事情本身的推移来叙述的: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59]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来,敛在盒子里。
这个小事故分三层:有个美女蛇在晚间叫读书人——老和尚识破美女蛇并告诉读书人对付的办法——飞蜈蚣却治了美女蛇。鲁迅先生循着这条进展线把事件叙述得清楚极了。
二、定人称。
叙述事情的进展和人物的行为都有一个人称问题。用第一人称叙述,使人感觉亲切可信,特别是能直接抒发感情。用第二人称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获得一意想不到的效果。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起来开豁些,叙事记人,描景状物,即使“我”不出现,出不会局限。
如课文《西花厅的海棠花开了》,作者为了便于直抒胸臆,从第二段开始就将第三人称“他”变成第二人称“你”,当海棠花依旧,看花人已走,作者百感交集,情不自禁的问道“你到哪儿去了啊 ”表达“你”对“我”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亲切感人,获得了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三、讲技巧。
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材料,是将故事写得曲折和生动的必要前提。在已经拥有故事素材的基础上,要让笔下的故事更加精彩脱俗,就需要掌握必备的技巧。常见的叙事技巧有:
1.巧设悬念。
在作文中设置悬念,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跌宕起伏,造成文章的层次美,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如课文《荔枝蜜》深山月夜,梨树林边,“我”和老余急于投宿却找不到人家,好不容易发现小茅屋却不见主人,于是“我们”猜测:“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这就是一个悬念;紧接着来了“我们”以为是主人的瑶族老人,他却说“我不是主人”,那么,主人到底是谁呢 这又是一个悬念;最后,瑶族老人打听到的主人哈尼族小姑娘终于出现,“我们”要谢她时她却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这样一波三折、层层设悬的巧妙构思,使得故事情节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如课文《铁骑兵》多次设置了悬念:一个班的八路军骑兵在战斗中被敌人的装甲车隔断后,“离开大队,单独行动”此时的雁门关寒风凛冽,大雪纷飞,骑兵战士会遇到哪些困难 能否找到大部队 接下来写八路军因为敌人的扫荡“他们只好朝北去,全是不熟悉的地方”,让人更加担心他们的命运;最后写骑兵深夜渡既深又急的大河,“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模糊地望见一座城”,作者又推出悬念:这河是什么河 这城是什么城 这些悬念的设置,既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由凸显了骑兵的精神风貌,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2.妙用抑扬。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就是这种写法的典范。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再到赞叹,甚至“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作者的思想感情呈现出一条明晰的线索:讨厌蜜蜂→喜欢蜜蜂→赞叹蜜蜂。这样通过抑扬对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并且由物及人,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这种作文主题鲜明、情感强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起来也易于操作。
3.牵连组合。
所谓组合,其实就是将几个类似材料选取一个为主,综合其他材料合成另一件深刻完整的新事情。例如有这样三个材料:A、有一个住宿生病了,两天没有吃饭,老师就买了饺子送到宿舍,学生深受感动;B、另一位老师给几位中秋节不能回家的学生分发月饼,劝他们不要想家;C、还有一位老师对违纪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该生决心改过自新,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老师关心教育学生这一主题,但单独成文又都嫌表达不足。如果把这三件事情糅合在一起,改写成: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一名因违纪而闹情绪且已两天没有吃饭的学生躺在宿舍床上,想着每年这一天一家人团圆的情景,再加上自己犯了错误又孤单一个,便有了更想回家的念头。这时宿舍门开了,老师提着月饼走了进来,学生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承认了错误并决心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再看一看,情节是不是生动多了 事情总是人去做的,叙事离不开写人,所以在学习叙述的同时还要学习写人。下面来谈谈写人的问题。中学生写记人的文章,常常写几笔外形,概括介绍性格,简述一两件事情说明人物的品质,着墨不一定浓,但必须给人较深的印象,这就需要用力写好。写人要做到三点:
1.要准确。所谓准确,就是不走样,是什么人,写出的仍是什么人。人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道德修养不同,学识水平不同,他们的特征也各不相同。这种特征,往往在他们的外貌、谈吐中显示出来 。正如高尔基在《人物语言谈》中说的,吝啬鬼,鄙夫,狂热者,野心家,两面派,幻想家,欢乐的人和阳郁的人,善良的人和凶狠的人,温顺的人和粗野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装饰和行为。我们写人,就要准确抓信这些人物的特征来写。鲁迅笔下的杨二嫂是这样写的: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bì) 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中这段文字,有杨二嫂的语言,只有杨二嫂才这么说;有她的外貌,只有杨二嫂才这么个长相。一句话,语言和外形准确地写了出了杨二嫂的特征。
2.要集中。所谓集中,就是用最简洁的笔墨写出人物的材质特征。鲁迅笔下的人物,如孔乙已的长衫,祥林嫂的眼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私熟老师读书时“拗过来,拗过去”的神态,都着墨不多而表现了人物的本质特征。他在《藤野先生》里这样写人的头发: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盤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到清末,很多人已剪去辫子,可这批在日本的“留学生”还盘起辫子,戴上帽子,鲁迅先生把它比作富士山、日本小姑娘的发髻,还脖子扭几扭,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集中写人,有时可选择人物的一两件事情传神地反映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琐记》中的衍太太,鲁迅先生写她两件事: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 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衍太太是个两面派,背着大人,她怂恿孩子做某件事,大人见,她又说些制止的话。鲁迅先生把事情选得好,因此,用的笔墨不多,却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集中写人,有时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多方面着笔,每方面都抓住要害写几笔。如写一位服装商人:
衣服商店前一位白白的、胖胖的女人正满面春风地穿进穿出,招来顾客。只要有人在铺子前停下,她就会娉婷迎将出来,不由分说将你拉进去,热情地给你挑衣服,亲手服侍你穿上,然后把你拖到镜子前让你欣赏自己的尊容……这个女人在你背后不停地变换角度观察你一番,突然把巴掌“叭”地一声合在一胸前,嗲声嗲气惊叫“哎哟哟,大哥耶,多巴实呀,走到十字路口,那些女娃儿不多看几眼才怪呢。”若是女青年,就哈哈连天,“小妹哟,你看多苏气呀,我如果是小伙子也要动心呀。”这时,你不想买也得买,把十块八块递到她手中,走出店铺还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仿佛自己穿的真是体面的会引起姑娘或小伙子注目的衣服。
这段文字从外形、语言、动作,而且从顾客的心理上集中写出了女老板的特征那是个伶牙俐齿,随机应变,恭维奉承而取利的“生意经”。
3.要写活。
“事要人为,人靠事立”。记叙文中的人和事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写人要努力把人写活。这就是需要把人放到特定的事情中去活动,通过记叙人物在事情发展进程中的活动,来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这样写出的人物就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了,在写人中最要避讳的是给人“贴标签”,“作鉴定”。直接空口说人怎样。试看下面两段定同一人物的文字:
有位大学生书本上学了一点哲学理论,并不懂得实际,他不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满,连看书的父亲也看不起。
有位大学生回家,父亲让他吃烧鸡。父亲问:“你在外面学的什么 ”他答。“哲学。”“什么是哲学 ”“这个,跟你难讲清……好吧,拿桌上的烧鸡来说,你看是一只鸡,我看有两只鸡:一只是具体的鸡,一只是抽象的鸡。”父亲说:“哲学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你就吃那只抽象的鸡,我来吃这只具体的鸡。”
两相比较,第二段文字比第一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原因就在于第二段文字把人物放到了具体事情中去活动,记叙了他们各自的言谈,让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言为心声,行为心迹”,把人物放到事情中去活动,具体写出人物在活动中的表现,就能使人物活起来,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
常言道:“文似看山不喜平,戏如观海欲浪生”。写打虎,如果一见就打,一打就死,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滋味。施耐庵写武松打虎前,先作铺垫;别人喝酒“三碗不过岗”,武松却一喝十八碗,酒量不同常人;酒店伙计劝武松单人午后不过岗,武松只当耳边风,又几次见官府布告景岗上有虎,禁止单人通行,武松也毫不在乎,胆量又不同常用人;上得岗来,夕阳在山,四周静寂,这时又酒力上窜,正待歇息,突然吊睛白额大虎出现,武松仓惶应战,可一哨棒打去未中老虎,却将哨棒折断,武松只好徒手与虎搏斗,险情不同一般;老虎一掀、一扑、一剪,武松一闪、一躲、一跳,踢虎眼,拳打虎头,最后打死老虎。这样球环环紧扣,层层铺垫,写法不同一般,读起来扣人心弦。而对李逵一口气杀死四只老虎的叙述简略,显得平淡,就比不上武松打虎精彩,当然,读者就偏向了武松一方。
这样看来,事件叙述好了,人物才立得起来,文章才会有震动人心的力量。我们学写记叙文,应当掌握叙述事件的一些要求:
一、抓线索。
世上的事情都有自身的发展线索。写作时,循着一条线索叙述下去,复杂的事物也不难叙述清楚。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山味书屋》中写美女蛇的故事,就是按事情本身的推移来叙述的: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59] 。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象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来,敛在盒子里。
这个小事故分三层:有个美女蛇在晚间叫读书人——老和尚识破美女蛇并告诉读书人对付的办法——飞蜈蚣却治了美女蛇。鲁迅先生循着这条进展线把事件叙述得清楚极了。
二、定人称。
叙述事情的进展和人物的行为都有一个人称问题。用第一人称叙述,使人感觉亲切可信,特别是能直接抒发感情。用第二人称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获得一意想不到的效果。用第三人称叙述,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写起来开豁些,叙事记人,描景状物,即使“我”不出现,出不会局限。
如课文《西花厅的海棠花开了》,作者为了便于直抒胸臆,从第二段开始就将第三人称“他”变成第二人称“你”,当海棠花依旧,看花人已走,作者百感交集,情不自禁的问道“你到哪儿去了啊 ”表达“你”对“我”的深情,“我”对“你”的怀念,亲切感人,获得了其他人称所无法获得的表达效果。
三、讲技巧。
深入生活获得第一手材料,是将故事写得曲折和生动的必要前提。在已经拥有故事素材的基础上,要让笔下的故事更加精彩脱俗,就需要掌握必备的技巧。常见的叙事技巧有:
1.巧设悬念。
在作文中设置悬念,可以增加故事的曲折感,使情节跌宕起伏,造成文章的层次美,发人深思,引人入胜,因而也更能吸引读者的目光。
如课文《荔枝蜜》深山月夜,梨树林边,“我”和老余急于投宿却找不到人家,好不容易发现小茅屋却不见主人,于是“我们”猜测:“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 ”这就是一个悬念;紧接着来了“我们”以为是主人的瑶族老人,他却说“我不是主人”,那么,主人到底是谁呢 这又是一个悬念;最后,瑶族老人打听到的主人哈尼族小姑娘终于出现,“我们”要谢她时她却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这样一波三折、层层设悬的巧妙构思,使得故事情节既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如课文《铁骑兵》多次设置了悬念:一个班的八路军骑兵在战斗中被敌人的装甲车隔断后,“离开大队,单独行动”此时的雁门关寒风凛冽,大雪纷飞,骑兵战士会遇到哪些困难 能否找到大部队 接下来写八路军因为敌人的扫荡“他们只好朝北去,全是不熟悉的地方”,让人更加担心他们的命运;最后写骑兵深夜渡既深又急的大河,“跑到半夜,不见人家,却爬上一个山头,模糊地望见一座城”,作者又推出悬念:这河是什么河 这城是什么城 这些悬念的设置,既使故事情节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由凸显了骑兵的精神风貌,并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2.妙用抑扬。
杨朔的散文《荔枝蜜》就是这种写法的典范。文章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再到赞叹,甚至“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作者的思想感情呈现出一条明晰的线索:讨厌蜜蜂→喜欢蜜蜂→赞叹蜜蜂。这样通过抑扬对比,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并且由物及人,热情歌颂了“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的人们的奉献精神。这种作文主题鲜明、情感强烈,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写起来也易于操作。
3.牵连组合。
所谓组合,其实就是将几个类似材料选取一个为主,综合其他材料合成另一件深刻完整的新事情。例如有这样三个材料:A、有一个住宿生病了,两天没有吃饭,老师就买了饺子送到宿舍,学生深受感动;B、另一位老师给几位中秋节不能回家的学生分发月饼,劝他们不要想家;C、还有一位老师对违纪学生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该生决心改过自新,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老师关心教育学生这一主题,但单独成文又都嫌表达不足。如果把这三件事情糅合在一起,改写成:八月十五那天晚上,一名因违纪而闹情绪且已两天没有吃饭的学生躺在宿舍床上,想着每年这一天一家人团圆的情景,再加上自己犯了错误又孤单一个,便有了更想回家的念头。这时宿舍门开了,老师提着月饼走了进来,学生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承认了错误并决心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再看一看,情节是不是生动多了 事情总是人去做的,叙事离不开写人,所以在学习叙述的同时还要学习写人。下面来谈谈写人的问题。中学生写记人的文章,常常写几笔外形,概括介绍性格,简述一两件事情说明人物的品质,着墨不一定浓,但必须给人较深的印象,这就需要用力写好。写人要做到三点:
1.要准确。所谓准确,就是不走样,是什么人,写出的仍是什么人。人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道德修养不同,学识水平不同,他们的特征也各不相同。这种特征,往往在他们的外貌、谈吐中显示出来 。正如高尔基在《人物语言谈》中说的,吝啬鬼,鄙夫,狂热者,野心家,两面派,幻想家,欢乐的人和阳郁的人,善良的人和凶狠的人,温顺的人和粗野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装饰和行为。我们写人,就要准确抓信这些人物的特征来写。鲁迅笔下的杨二嫂是这样写的: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bì) 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故乡》中这段文字,有杨二嫂的语言,只有杨二嫂才这么说;有她的外貌,只有杨二嫂才这么个长相。一句话,语言和外形准确地写了出了杨二嫂的特征。
2.要集中。所谓集中,就是用最简洁的笔墨写出人物的材质特征。鲁迅笔下的人物,如孔乙已的长衫,祥林嫂的眼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私熟老师读书时“拗过来,拗过去”的神态,都着墨不多而表现了人物的本质特征。他在《藤野先生》里这样写人的头发:
…“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盤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到清末,很多人已剪去辫子,可这批在日本的“留学生”还盘起辫子,戴上帽子,鲁迅先生把它比作富士山、日本小姑娘的发髻,还脖子扭几扭,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集中写人,有时可选择人物的一两件事情传神地反映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琐记》中的衍太太,鲁迅先生写她两件事:
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 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衍太太是个两面派,背着大人,她怂恿孩子做某件事,大人见,她又说些制止的话。鲁迅先生把事情选得好,因此,用的笔墨不多,却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集中写人,有时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多方面着笔,每方面都抓住要害写几笔。如写一位服装商人:
衣服商店前一位白白的、胖胖的女人正满面春风地穿进穿出,招来顾客。只要有人在铺子前停下,她就会娉婷迎将出来,不由分说将你拉进去,热情地给你挑衣服,亲手服侍你穿上,然后把你拖到镜子前让你欣赏自己的尊容……这个女人在你背后不停地变换角度观察你一番,突然把巴掌“叭”地一声合在一胸前,嗲声嗲气惊叫“哎哟哟,大哥耶,多巴实呀,走到十字路口,那些女娃儿不多看几眼才怪呢。”若是女青年,就哈哈连天,“小妹哟,你看多苏气呀,我如果是小伙子也要动心呀。”这时,你不想买也得买,把十块八块递到她手中,走出店铺还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仿佛自己穿的真是体面的会引起姑娘或小伙子注目的衣服。
这段文字从外形、语言、动作,而且从顾客的心理上集中写出了女老板的特征那是个伶牙俐齿,随机应变,恭维奉承而取利的“生意经”。
3.要写活。
“事要人为,人靠事立”。记叙文中的人和事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写人要努力把人写活。这就是需要把人放到特定的事情中去活动,通过记叙人物在事情发展进程中的活动,来表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貌。这样写出的人物就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了,在写人中最要避讳的是给人“贴标签”,“作鉴定”。直接空口说人怎样。试看下面两段定同一人物的文字:
有位大学生书本上学了一点哲学理论,并不懂得实际,他不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满,连看书的父亲也看不起。
有位大学生回家,父亲让他吃烧鸡。父亲问:“你在外面学的什么 ”他答。“哲学。”“什么是哲学 ”“这个,跟你难讲清……好吧,拿桌上的烧鸡来说,你看是一只鸡,我看有两只鸡:一只是具体的鸡,一只是抽象的鸡。”父亲说:“哲学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你就吃那只抽象的鸡,我来吃这只具体的鸡。”
两相比较,第二段文字比第一段文字给人的印象深刻得多。原因就在于第二段文字把人物放到了具体事情中去活动,记叙了他们各自的言谈,让读者闻其声如见其人。“言为心声,行为心迹”,把人物放到事情中去活动,具体写出人物在活动中的表现,就能使人物活起来,给人以栩栩如生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