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的田野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一捧泥巴、一根小棒、一片树叶、一块石子,都是幼儿开展认识、探索和欣赏活动的天然凭借,也是他们进行操作和创作的天然材料。长长断断的树枝、各种树叶、石头、花生壳等,可以作为充满想象的艺术创作活动的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我们是长江边上崛起的新兴城市——张家港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而我园又处于城乡结合的郊区,农村气息浓,幼儿大多来自农村,对农村生活比较了解。因此,我们发挥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开发民间教育素材,丰富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内容,创造性地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幼儿美术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在我园开展的民间特色材料运用的科研活动中我尝试利用乡土材料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具体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的乡土资源地收集、欣赏;二是乡土资源地运用与再创作;三是以乡土资源为素材多途径的开展活动,促进了幼儿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能力的发展。
一、农村乡土资源的收集——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美国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识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一)自然资源地收集
农村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自然材料,汇集起来,就是用之不尽的学具玩具。这些资源都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材料。如春天的花草;夏天的树叶和昆虫;秋天的果实和种子;冬天的冰雪,堆雪人、冻冰花,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了欢呼。还有随时随地都有的泥、沙、石、水,只要稍加引导,孩子们就可随手取得丰富的玩教具。我们深深地感到,大自然才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它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拓展了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二)生活用具资源的收集
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携带有用的生活用具,如小背篓、小扁担、竹篮、蔷席、花板床等,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又随地乱放的“废品”,在完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后,又被我们赋予了新的使命,发挥了它们的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活动中成为了宝贝。我们给孩子介绍这些用具的作用,制作过程。如竹篮、背篓、筛子等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同时竹篾的长短、粗细、装饰等还直接关系到物品的美观。特别是蔷席上的花纹有的是喜字、有的是吉祥图案、有的是花草图案,特别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再如花板床的檐板上刻有龙纹图案,有些则雕刻莲花图案,这些图案纹理各异,精巧细致别具美感。在收集、欣赏它们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认识家乡劳动人民创造的珍贵美术文化,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生活用具,理解传统文化思想,体会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
二、农村乡土资源的运用——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土材料,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可以为幼儿积极的教育手段。它们接近幼儿生活,接近家长的生活,幼儿易于接受,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利用在农村随处可见的艾草,设计了美术活动《做香包》,在活动中和幼儿一起用艾草制作香包,在活动中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香包。我们还利用孩子收集的水果大网兜,制成一个个的小网兜,再在咸鸭蛋上画上各种图案,设计成美术活动《彩蛋》,挂在脖子上进行游戏活动。在收割麦子的季节,我们设计了美术活动《有用的麦杆》,带领孩子走进田间,了解麦杆,认识麦杆,了解麦杆的用途,利用麦杆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回园时每位幼儿带回一把麦杆,利用麦杆制作印、吹、贴画。有的幼儿还利用麦杆扎成了可爱的小动物。在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我们还将这些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材料运用到美工区角活动中,如用高粱杆制作的眼镜、用地瓜叶柄制作的耳坠、手链,用麦杆编制的戒指、烟袋,用狗尾草编成的小兔、小狗,用树叶、种子粘贴各种小动物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蕴涵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一切绘画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废物中得到体现。幼儿在操作中学会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而蔬菜玩偶中用各种蔬菜经过粘贴、拼插与绘画,辣椒变成了小老鼠、胡萝卜变成了小鱼、洋葱变成了小娃娃、土豆变成了小肥猪、芸豆变成了蚂蚱,十分可爱。麦秸、芦杆、稻草等本土化低结构的材料制作的小作品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环境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设计出独特的美术活动。
三、农村乡土资源为素材,进行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
1.运用拍摄录像、实物搜集,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幼儿进行乡土材料的美术教育。
2.组织幼儿以生态游的方式,开展乡土材料美术教育。把美术课堂移到野外,在游玩中,使幼儿对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景色和家乡特有的物产进行欣赏,使幼儿学会了欣赏美。看见远处的山,近处的水,周围绿油油的田野,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发出无限感慨:“啊,这里真美呀!”站在高处,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孩子们从心里发出:家乡真美丽!这不仅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美,还培养孩子对乡土材料美术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把乡土材料美术教育与幼儿园的民间特色教育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科研活动,如“乡土材料陈列室”“家乡美画展”等,还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活动。如与体育结合,开展乡土材料的体育锻炼活动,还把乡土材料运用到角色游戏中,社会领域的活动中,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情感体验和教育环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弥补农村幼儿的不足,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给农村孩子带来无限快乐、情趣。
在我园开展的民间特色材料运用的科研活动中我尝试利用乡土材料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活动,具体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的乡土资源地收集、欣赏;二是乡土资源地运用与再创作;三是以乡土资源为素材多途径的开展活动,促进了幼儿感受美、创造美、欣赏美能力的发展。
一、农村乡土资源的收集——培养幼儿审美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美国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师,她的教益无穷无尽。”自然环境向幼儿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内容,为培养幼儿的探索和认识兴趣,掌握知识方法和获得对周围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素材。
(一)自然资源地收集
农村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动家长和幼儿收集自然材料,汇集起来,就是用之不尽的学具玩具。这些资源都是幼儿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材料。如春天的花草;夏天的树叶和昆虫;秋天的果实和种子;冬天的冰雪,堆雪人、冻冰花,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发出了欢呼。还有随时随地都有的泥、沙、石、水,只要稍加引导,孩子们就可随手取得丰富的玩教具。我们深深地感到,大自然才是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它给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拓展了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
(二)生活用具资源的收集
鼓励家长和幼儿一起携带有用的生活用具,如小背篓、小扁担、竹篮、蔷席、花板床等,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又随地乱放的“废品”,在完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后,又被我们赋予了新的使命,发挥了它们的更大的作用,在我们的活动中成为了宝贝。我们给孩子介绍这些用具的作用,制作过程。如竹篮、背篓、筛子等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同时竹篾的长短、粗细、装饰等还直接关系到物品的美观。特别是蔷席上的花纹有的是喜字、有的是吉祥图案、有的是花草图案,特别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再如花板床的檐板上刻有龙纹图案,有些则雕刻莲花图案,这些图案纹理各异,精巧细致别具美感。在收集、欣赏它们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认识家乡劳动人民创造的珍贵美术文化,领略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生活用具,理解传统文化思想,体会劳动人民辛勤的劳动和高度的智慧。
二、农村乡土资源的运用——丰富幼儿活动内容
这些在农村随处可见的,具有农村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乡土材料,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可以为幼儿积极的教育手段。它们接近幼儿生活,接近家长的生活,幼儿易于接受,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利用在农村随处可见的艾草,设计了美术活动《做香包》,在活动中和幼儿一起用艾草制作香包,在活动中孩子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制作出各种各样的香包。我们还利用孩子收集的水果大网兜,制成一个个的小网兜,再在咸鸭蛋上画上各种图案,设计成美术活动《彩蛋》,挂在脖子上进行游戏活动。在收割麦子的季节,我们设计了美术活动《有用的麦杆》,带领孩子走进田间,了解麦杆,认识麦杆,了解麦杆的用途,利用麦杆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回园时每位幼儿带回一把麦杆,利用麦杆制作印、吹、贴画。有的幼儿还利用麦杆扎成了可爱的小动物。在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我们还将这些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材料运用到美工区角活动中,如用高粱杆制作的眼镜、用地瓜叶柄制作的耳坠、手链,用麦杆编制的戒指、烟袋,用狗尾草编成的小兔、小狗,用树叶、种子粘贴各种小动物等等。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蕴涵着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孩子们的一切绘画活动都可以在这些废物中得到体现。幼儿在操作中学会了剪、团、粘、贴、撕、画等技能,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而蔬菜玩偶中用各种蔬菜经过粘贴、拼插与绘画,辣椒变成了小老鼠、胡萝卜变成了小鱼、洋葱变成了小娃娃、土豆变成了小肥猪、芸豆变成了蚂蚱,十分可爱。麦秸、芦杆、稻草等本土化低结构的材料制作的小作品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环境中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设计出独特的美术活动。
三、农村乡土资源为素材,进行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
1.运用拍摄录像、实物搜集,通过放映录像、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幼儿进行乡土材料的美术教育。
2.组织幼儿以生态游的方式,开展乡土材料美术教育。把美术课堂移到野外,在游玩中,使幼儿对大自然一年四季的景色和家乡特有的物产进行欣赏,使幼儿学会了欣赏美。看见远处的山,近处的水,周围绿油油的田野,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发出无限感慨:“啊,这里真美呀!”站在高处,家乡的美景尽收眼底,孩子们从心里发出:家乡真美丽!这不仅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是自然美,还培养孩子对乡土材料美术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把乡土材料美术教育与幼儿园的民间特色教育科研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形式丰富的科研活动,如“乡土材料陈列室”“家乡美画展”等,还与其他学科联系共同开展活动。如与体育结合,开展乡土材料的体育锻炼活动,还把乡土材料运用到角色游戏中,社会领域的活动中,使学科横向联系,从而全面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
农村乡土资源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具体生动的情感体验和教育环境,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意识。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弥补农村幼儿的不足,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给农村孩子带来无限快乐、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