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03年经济工作时,选择了两个关键词,严峻考验和重大成就。的确,2003年在考验和成就之间,经历了少有的波折。甚至经济界的权威人士对经济增长,也一时难以判断。2004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到底如何?我们专访了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
记者:"我们从8%调高到了8.5%的理由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8%的预测是我们在2003年二季度提出来的,而第三季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1%的高数。各项指标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完全恢复到非典之前的发展态势。10月份的指标,就更支持我们这样一种看法。"
记者:"2003年GDP的增长还会做进一步的调整吗?"
姚景源:"我想还是要不断地调整,因为经济运行的状况是不断发生的。从10月和11月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看,全年整个经济运行8.5%左右,或者说是超过8.5%的增长率,应当说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我们过去一直把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那么2003年这三驾马车表现怎么样?"
姚景源:"应当说这三驾马车的表现,比2002年更为良好。首先我们讲投资,2003年我们预测全年的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幅度会在23%以上,而2002年是16.9%。对于出口,2003年的出口会有良好的成就。2002年整个出口增长幅度是在22%,而2003年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关于消费,我们预测全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会在9%这样一个数据。"
记者:"那么有没有不利因素呢?"
姚景源:"中国经济增长也确实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结构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还有我们的协调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应当说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GDP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经济前进的动力。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2003年的中国经济中,还有一些与就业、农民收入、能源供给有关的数字,和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是完全匹配。
往年,下岗和失业人员是就业问题的主角,但是2003年就业压力却是那些高校毕业生。四年前实施高考扩招,使2003年高校毕业人数猛增40%。学生们还没走出象牙塔,就第一次尝到了找工作的艰难。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在2001年为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年均增长34%,四年中翻了一番还要多,而我国经济尽管在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对劳动力特别是对应届毕业生的吸收,速度并没有像大学扩招增长这么快,造成了短时期内毕业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不仅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在未来几年,全国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2003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多万下岗职工、近800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人左右。
记者:"为什么我们经济高速发展与就业还存在这样的矛盾?"
姚景源:"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潜在的失业状况。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暴露出来,而随着我们的改革逐步深化,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了。"
记者:"那么我们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能会对就业做出多大的贡献?"
姚景源:"2003年年初,我们在确定整个经济增长的时候,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人代会上已经讲过,我们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是7%,解决的就业岗位是800万。当然也有学者,把7%的增长和800万联系到一起,那就是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算下来就是100多万个就业岗位,全年实现800万就业岗位,是没问题的。"
尽管城里的下岗工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度在加大,但是,城市居民手里的钞票并没有减少。2003年前3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47元,实际增长9%。和他们比起来,农民的收入就要少多了,增长速度甚至低于2002年。
记者:"那么随着2004年的经济的继续增长,这种就业方面的矛盾,会不会就随着GDP的增长得到解决?"
姚景源:"这仅仅是一个总体上,总量增长上的指标,更重要的我想2004年对就业能够做出更重大贡献的是我们的结构调整,比如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4年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明确地提出要着力地发展第三产业。我们现在就业压力这样大,和我们第三产业发展薄弱是有直接关系的。2004年第三产业也就是经济结构调整,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恐怕还会大于经济总量增长带来的机会。"
扩大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两大难点不仅关系到经济,更关系到很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它们提到了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高度来关注。与就业和农民收入问题一样,新出现的能源紧张也是经济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矛盾。
记者:"GDP增长到了8.5%的话,我们每个人的收入会增长多少?"
姚景源:"2002年全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是7703元,我想2003年增长9.5%或者说是10%左右,应当说是没有问题。"
记者:"那就说是8000多元。"
姚景源:"是的。就是说2002年平均是7703元,如果说增长10%的话,那应当达到8400元或者再多一些。也就是说我们城镇居民可以做得到,我们人均收入的增长,可以超过GDP的增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前三个季度里面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缓慢的。预计全年农民收入,应当说可以达到年初确定的4%的增长目标,所以尽管我们达到了4%,增幅是超过了2002年,但是农民收入,仍然还是低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8.5%的速度。实际上农民的收入低于GDP的增长,已经是很长时间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几条措施里面,第一条就是解决农业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放在第一位上来考虑,所以确确实实是把它放在重中之重。"
农民为了收入发愁,城市居民也有发愁的事。时隔多年之后,很多城市居民今天再次尝到了拉闸限电的滋味。和电力一样,骤然紧张起来的,还有煤炭和燃油,不仅价格上涨,有时候甚至买都买不到。能源紧张是否说明2003年的经济发展过快?会不会成为2004年经济增长的瓶颈呢?
姚景源:"我觉得国民经济仍然是一种健康的势头,是一种快速、持续、健康地成长。当然我讲健康,不等于说是我们不要去防治疾病发生,这是两码事。我讲持续快速健康地增长,不等于说是否定和回避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是有些人现在认为能源的紧张已经表明了中国经济难以承受8.5%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因为能源的紧张,一方面确实是有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能源的投入还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不足的。此外,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我们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日本,但是日本的GDP却是我们的4倍多。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我觉得作为我们支撑8.5%这样的增长率,是不应该有问题的。但是不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是加快能源的建设,都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记者:"那么这样一个能源缺口的问题,会不会制约2004年GDP的增长?"
姚景源:"2004年电力整个能源供应,可能还会是偏紧的一种状况。但是我想即使是偏紧的状况,它也不会影响到我们中国保持一定的增速。"
记者:"那2004年的GDP会增长多少?"
姚景源:"2004年整个经济运行,我想会和2003年大体一样,仍然还会保持这种持续快速健康的势头。"
记者:"我们从8%调高到了8.5%的理由是什么?"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姚景源:"8%的预测是我们在2003年二季度提出来的,而第三季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1%的高数。各项指标告诉我们,我们已经完全恢复到非典之前的发展态势。10月份的指标,就更支持我们这样一种看法。"
记者:"2003年GDP的增长还会做进一步的调整吗?"
姚景源:"我想还是要不断地调整,因为经济运行的状况是不断发生的。从10月和11月整个经济运行的状况看,全年整个经济运行8.5%左右,或者说是超过8.5%的增长率,应当说是没有问题的。"
记者:"我们过去一直把投资、消费和出口,作为拉动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那么2003年这三驾马车表现怎么样?"
姚景源:"应当说这三驾马车的表现,比2002年更为良好。首先我们讲投资,2003年我们预测全年的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幅度会在23%以上,而2002年是16.9%。对于出口,2003年的出口会有良好的成就。2002年整个出口增长幅度是在22%,而2003年基本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关于消费,我们预测全年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会在9%这样一个数据。"
记者:"那么有没有不利因素呢?"
姚景源:"中国经济增长也确实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结构问题,经济增长质量问题,还有我们的协调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应当说是需要我们亟待解决,也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GDP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经济前进的动力。但是,我们同时也注意到,2003年的中国经济中,还有一些与就业、农民收入、能源供给有关的数字,和宏观经济数据并不是完全匹配。
往年,下岗和失业人员是就业问题的主角,但是2003年就业压力却是那些高校毕业生。四年前实施高考扩招,使2003年高校毕业人数猛增40%。学生们还没走出象牙塔,就第一次尝到了找工作的艰难。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在2001年为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将达到280万人,年均增长34%,四年中翻了一番还要多,而我国经济尽管在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增长,但对劳动力特别是对应届毕业生的吸收,速度并没有像大学扩招增长这么快,造成了短时期内毕业生就业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不仅是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在未来几年,全国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2003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现存的600多万下岗职工、近800万登记失业人员,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测算,年度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人左右。
记者:"为什么我们经济高速发展与就业还存在这样的矛盾?"
姚景源:"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就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潜在的失业状况。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暴露出来,而随着我们的改革逐步深化,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了。"
记者:"那么我们的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能会对就业做出多大的贡献?"
姚景源:"2003年年初,我们在确定整个经济增长的时候,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人代会上已经讲过,我们的国民经济增长目标是7%,解决的就业岗位是800万。当然也有学者,把7%的增长和800万联系到一起,那就是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算下来就是100多万个就业岗位,全年实现800万就业岗位,是没问题的。"
尽管城里的下岗工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度在加大,但是,城市居民手里的钞票并没有减少。2003年前3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47元,实际增长9%。和他们比起来,农民的收入就要少多了,增长速度甚至低于2002年。
记者:"那么随着2004年的经济的继续增长,这种就业方面的矛盾,会不会就随着GDP的增长得到解决?"
姚景源:"这仅仅是一个总体上,总量增长上的指标,更重要的我想2004年对就业能够做出更重大贡献的是我们的结构调整,比如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04年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明确地提出要着力地发展第三产业。我们现在就业压力这样大,和我们第三产业发展薄弱是有直接关系的。2004年第三产业也就是经济结构调整,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恐怕还会大于经济总量增长带来的机会。"
扩大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两大难点不仅关系到经济,更关系到很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把它们提到了民生之本、安国之策的高度来关注。与就业和农民收入问题一样,新出现的能源紧张也是经济发展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矛盾。
记者:"GDP增长到了8.5%的话,我们每个人的收入会增长多少?"
姚景源:"2002年全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是7703元,我想2003年增长9.5%或者说是10%左右,应当说是没有问题。"
记者:"那就说是8000多元。"
姚景源:"是的。就是说2002年平均是7703元,如果说增长10%的话,那应当达到8400元或者再多一些。也就是说我们城镇居民可以做得到,我们人均收入的增长,可以超过GDP的增长。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前三个季度里面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是比较缓慢的。预计全年农民收入,应当说可以达到年初确定的4%的增长目标,所以尽管我们达到了4%,增幅是超过了2002年,但是农民收入,仍然还是低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8.5%的速度。实际上农民的收入低于GDP的增长,已经是很长时间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几条措施里面,第一条就是解决农业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放在第一位上来考虑,所以确确实实是把它放在重中之重。"
农民为了收入发愁,城市居民也有发愁的事。时隔多年之后,很多城市居民今天再次尝到了拉闸限电的滋味。和电力一样,骤然紧张起来的,还有煤炭和燃油,不仅价格上涨,有时候甚至买都买不到。能源紧张是否说明2003年的经济发展过快?会不会成为2004年经济增长的瓶颈呢?
姚景源:"我觉得国民经济仍然是一种健康的势头,是一种快速、持续、健康地成长。当然我讲健康,不等于说是我们不要去防治疾病发生,这是两码事。我讲持续快速健康地增长,不等于说是否定和回避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但是有些人现在认为能源的紧张已经表明了中国经济难以承受8.5%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因为能源的紧张,一方面确实是有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从整个经济增长来看,能源的投入还是不够的,或者说是不足的。此外,我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我们的发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日本,但是日本的GDP却是我们的4倍多。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我觉得作为我们支撑8.5%这样的增长率,是不应该有问题的。但是不管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是加快能源的建设,都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
记者:"那么这样一个能源缺口的问题,会不会制约2004年GDP的增长?"
姚景源:"2004年电力整个能源供应,可能还会是偏紧的一种状况。但是我想即使是偏紧的状况,它也不会影响到我们中国保持一定的增速。"
记者:"那2004年的GDP会增长多少?"
姚景源:"2004年整个经济运行,我想会和2003年大体一样,仍然还会保持这种持续快速健康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