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北省临西县第一中学054900)
(河北省临西县职教中心054900)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可是,在现实英语教学中,师生们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藩篱。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英语学习变成了单纯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学习,而没能把语言学习当成一种技能、一种交流工具来掌握。虽然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很少有教师顾及非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非语言知识的传播,致使学生掌握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语言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语言只关注语言、形式和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语言的外在系统,即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的因素——使用规则。一句话若只合乎语法规则而未能用于恰当的场合,说话不符合身份或不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就达不到顺利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因此,语言学习必须注重语言存在的文化环境。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值得教师引起重视:
一、问候
在英语国家,人们在非正式场合或比较熟悉的人之间见面打招呼可以用Hello/Hi;在正式场合不同时间,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Nice to meet you等打招呼,但是不说Good noon。而Good night是用于晚上分手时的告别,其他情况下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而在中国,人们初次见面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分手时,主人常会说“走好”、“慢走”之类的客套话,而客人会说“请留步”。但如果把这些直译成英语,会使对方不知所云,听起来感觉十分别扭。其实这种情况下,在英语国家,用一个微笑或一个手势就足够了。而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吃了吗?”打招呼法更不能用于英语中,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想请他的客,而由此生出不必要的误会来。
二、称呼
在中国,直呼其名的情况不多,通常要加相应的称呼,或辈份、或职务等。如“王大爷”、“李局长”、“刘司令”、“张师傅”等,但很多英语国家的人常常直接用名字称呼别人,不同辈份、师生之间也可直接以这样称呼。另外,汉语中如“二哥”、“李大叔”之类的用法在英语中也不适用。在很多英语国家,年长的长辈用Uncle/Aunt+名来称呼,而在中国用辈份称呼人有泛化的现象,如“工人叔叔”、“农民伯伯”等,这在英语中是行不通的。此外,在英语国家一般不用“姓加职务”来称呼人,可用于称呼人的职业或职务有医生或博士Doctor,法官、审判员Judge,州长或市长Governor/Mayor,对军人的称呼不用加职务而是军衔加姓,如Captain Mason。在中国的许多校园,学生对教师常称为Teacher+姓,其实这是带有汉语色彩的英语,而非地道的英语,因此现在许多版本的英语教材都将其改为Mr/Mrs/Miss+姓。另外,“同志”这一称呼comrade在英语国家也是行不通的,它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三、隐私
中国人见面后交谈往往从姓名、年龄、婚姻、工作等开始。在现行英语教材中常出现这样的句子: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How long have you been married? 却很少有教师对于这些语言使用的情形加以强调。在西方国家,人们的对话往往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而年龄、婚姻、收入等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如果冒然询问,极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诸如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之类的句子均不适用于和外国人的对话,这样会使他们很不高兴,他们的反应会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而What's you name?这样的话更是不能轻易使用的,因为这样的问法会使对方有被种审问的感觉。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谈话时,会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 而对方也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名字。即使在填写表格或面谈等场合需要询问姓名的时候,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May I have your name?即可。
四、感谢和答谢
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人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一词,因为使用起来好似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少了几分亲密无间的感觉。而在英语国家,“谢谢”一词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对于别人的感谢的回答,英美国家也有所不同:在美国常用You're welcome.而在英国常用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It's a pleasure.
五、身势语
表情交际属于非语言交际。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有声的语言,而且还要通过表情、手势等身体部分的动作来传递信息。身势语同语言一样属于文化的一部分。由于不同语言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同一种手势语往往有着不同的含义,同一意义往往也可用不同的手势语言表达。
在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有些手势语如使用不当,会让人完全会错意。例如: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相逢后互相拥抱表示高兴的镜头,其实在多数发达国家里,只有夫妻和近亲见面后才会拥抱,两个男士之间通常只是握手致意。再如:中国人表示吃饱了时,会用手拍拍自己的肚子,而这个动作在英语国家会被误认为“我饿了”。而有些教师在教授此段对话时,往往也习惯性地套用我们惯用的手势语,这样未免有失妥当。总之,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若贯穿进西文国家的文化意识及风俗民情,会使英语学习效果更加完善。
除了要了解语言的文化差异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强英语语言的文化意识。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如:
1. 学唱英文歌、朗诵英文诗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特别是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助于学习的英文名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接受英语语言的熏陶。
2. 阅读英文版报刊杂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英文报刊,如Twenty First Century, China Daily或其他一些难度适当的读物,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3. 多收听、收看英语节目
可合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资源,让学生贴近英语,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英语文化带来的特殊魅力。
(河北省临西县职教中心054900)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可是,在现实英语教学中,师生们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藩篱。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英语学习变成了单纯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的学习,而没能把语言学习当成一种技能、一种交流工具来掌握。虽然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很少有教师顾及非语言能力的培养和非语言知识的传播,致使学生掌握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和语言水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学习语言只关注语言、形式和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关注语言的外在系统,即决定语言使用是否得体的因素——使用规则。一句话若只合乎语法规则而未能用于恰当的场合,说话不符合身份或不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就达不到顺利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因此,语言学习必须注重语言存在的文化环境。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差异值得教师引起重视:
一、问候
在英语国家,人们在非正式场合或比较熟悉的人之间见面打招呼可以用Hello/Hi;在正式场合不同时间,用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 /Nice to meet you等打招呼,但是不说Good noon。而Good night是用于晚上分手时的告别,其他情况下人们分手时,通常说Good-bye/Bye-bye。而在中国,人们初次见面没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分手时,主人常会说“走好”、“慢走”之类的客套话,而客人会说“请留步”。但如果把这些直译成英语,会使对方不知所云,听起来感觉十分别扭。其实这种情况下,在英语国家,用一个微笑或一个手势就足够了。而中国人见面时常用的“吃了吗?”打招呼法更不能用于英语中,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想请他的客,而由此生出不必要的误会来。
二、称呼
在中国,直呼其名的情况不多,通常要加相应的称呼,或辈份、或职务等。如“王大爷”、“李局长”、“刘司令”、“张师傅”等,但很多英语国家的人常常直接用名字称呼别人,不同辈份、师生之间也可直接以这样称呼。另外,汉语中如“二哥”、“李大叔”之类的用法在英语中也不适用。在很多英语国家,年长的长辈用Uncle/Aunt+名来称呼,而在中国用辈份称呼人有泛化的现象,如“工人叔叔”、“农民伯伯”等,这在英语中是行不通的。此外,在英语国家一般不用“姓加职务”来称呼人,可用于称呼人的职业或职务有医生或博士Doctor,法官、审判员Judge,州长或市长Governor/Mayor,对军人的称呼不用加职务而是军衔加姓,如Captain Mason。在中国的许多校园,学生对教师常称为Teacher+姓,其实这是带有汉语色彩的英语,而非地道的英语,因此现在许多版本的英语教材都将其改为Mr/Mrs/Miss+姓。另外,“同志”这一称呼comrade在英语国家也是行不通的,它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
三、隐私
中国人见面后交谈往往从姓名、年龄、婚姻、工作等开始。在现行英语教材中常出现这样的句子: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How long have you been married? 却很少有教师对于这些语言使用的情形加以强调。在西方国家,人们的对话往往是从谈论天气开始的,而年龄、婚姻、收入等都属于个人隐私问题,如果冒然询问,极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诸如Where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之类的句子均不适用于和外国人的对话,这样会使他们很不高兴,他们的反应会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不关你的事). 而What's you name?这样的话更是不能轻易使用的,因为这样的问法会使对方有被种审问的感觉。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谈话时,会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如:I am... 而对方也会即刻说出自己的名字。即使在填写表格或面谈等场合需要询问姓名的时候,一般也只说Your name, please?/May I have your name?即可。
四、感谢和答谢
一般说来,我们中国人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一词,因为使用起来好似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少了几分亲密无间的感觉。而在英语国家,“谢谢”一词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对于别人的感谢的回答,英美国家也有所不同:在美国常用You're welcome.而在英国常用Not at all./Don't mention it./It's a pleasure.
五、身势语
表情交际属于非语言交际。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有声的语言,而且还要通过表情、手势等身体部分的动作来传递信息。身势语同语言一样属于文化的一部分。由于不同语言的民族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同一种手势语往往有着不同的含义,同一意义往往也可用不同的手势语言表达。
在不同的国家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有些手势语如使用不当,会让人完全会错意。例如: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两个人相逢后互相拥抱表示高兴的镜头,其实在多数发达国家里,只有夫妻和近亲见面后才会拥抱,两个男士之间通常只是握手致意。再如:中国人表示吃饱了时,会用手拍拍自己的肚子,而这个动作在英语国家会被误认为“我饿了”。而有些教师在教授此段对话时,往往也习惯性地套用我们惯用的手势语,这样未免有失妥当。总之,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若贯穿进西文国家的文化意识及风俗民情,会使英语学习效果更加完善。
除了要了解语言的文化差异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强英语语言的文化意识。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如:
1. 学唱英文歌、朗诵英文诗
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并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特别是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针对学生的这个特点,教师可有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助于学习的英文名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接受英语语言的熏陶。
2. 阅读英文版报刊杂志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英文报刊,如Twenty First Century, China Daily或其他一些难度适当的读物,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全方位、多角度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3. 多收听、收看英语节目
可合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资源,让学生贴近英语,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英语文化带来的特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