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正处于人生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阶段,小学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决定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产生和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是小学生道德品质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德育教育的角度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核心素养;对策
德育教育是指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并将其与智育、美育、体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准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
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正确观念思想的形成是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的。小学生当前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而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极易受到社会互联网等各方面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学习社会道德与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在于学生对于语言及语言中所包含的思维的学习。因此语文科目在加强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文章中思想的解读,采用德育教育的教学思路,能够降低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度。学生在与生活贴近、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教学过程当中,自然会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投入,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更加符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当前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于教育目标、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也写入了教学目标当中,这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合理化的引导,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参与语文学习中的德育实践,能够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更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内容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工具,语文教材的内容不仅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还应当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内容。教师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就能够满足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德育教学的要求。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认知生字生词,也要让学生在朗读和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中感受读书对人的有益之处。教师可以通过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对于读书的喜爱来引导学生形成读书的好习惯;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小型读书会,让学生以“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与教材最贴近的话题往往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二)通过情景教学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也是比较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在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基于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和解读,让学生或品味或实践,在适当的情境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熏陶。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小的》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在本课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一个小型的话剧。教师作为旁边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演绎,而学生则在演绎中更加具体地体会人物的台词、细节动作中所包含的情感,从而加强学生在表演中的共情,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在雨衣传递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情,当学生最后将雨衣盖在蔷薇花上时,学生也已经接受了保护弱小、传递爱心的正确观念。尽管在课堂上教师不一定有时间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但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化抽象为具体。
(三)加强学生的德育实践
在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这也导致很多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实践脱节非常严重,即使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加强德育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可以展示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将所学到的思想观念以实践的形式更好地表达出来。
在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到第3、4、5、6自然段时,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如果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人类怎么办?要移居外星吗?”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开展讨论。学生在交流中能够将错误的思维暴露出来,也能够在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中主动学习并纠正过来。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之后再进行加深,教导学生地球只有一个,要热爱地球、节约资源。以讨论会、辩论会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德育观念的交流,能够潜在地激励学生将语言转化为行动,付诸实践,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结语:综上,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意义重大的。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提升自我、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面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少、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化严重等问题,积极实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出发,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从教材中充分发掘德育教育的素材,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滑小伟.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37):254-256.
[2]常世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2.
[3]高述佳.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69+71.
[4]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5]王玉香.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核心素养;对策
德育教育是指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加入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教学,并将其与智育、美育、体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做准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
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正确观念思想的形成是有直接而重要的意义的。小学生当前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起步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而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极易受到社会互联网等各方面不良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学习社会道德与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学生基础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在于学生对于语言及语言中所包含的思维的学习。因此语文科目在加强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对文章中思想的解读,采用德育教育的教学思路,能够降低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度。学生在与生活贴近、与自己产生共鸣的教学过程当中,自然会在课堂教学中更加投入,学习效果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更加符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当前社会不断的发展,对于教育目标、教育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也写入了教学目标当中,这也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合理化的引导,在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下,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参与语文学习中的德育实践,能够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学更有效的结合起来。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入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与德育教育有关的内容
教材是小学语文教师最主要的教学工具,语文教材的内容不仅包括语文基础知识,还应当包括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内容。教师充分利用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德育教育,就能够满足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德育教学的要求。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认知生字生词,也要让学生在朗读和文章重点词句的理解中感受读书对人的有益之处。教师可以通过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对于读书的喜爱来引导学生形成读书的好习惯;也可以通过课堂上的小型读书会,让学生以“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为主题进行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书籍。与教材最贴近的话题往往也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二)通过情景教学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也是比较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在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运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基于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和解读,让学生或品味或实践,在适当的情境中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的熏陶。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我不是最小的》一课的讲解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在本课学习结束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一个小型的话剧。教师作为旁边引导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演绎,而学生则在演绎中更加具体地体会人物的台词、细节动作中所包含的情感,从而加强学生在表演中的共情,帮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在雨衣传递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温情,当学生最后将雨衣盖在蔷薇花上时,学生也已经接受了保护弱小、传递爱心的正确观念。尽管在课堂上教师不一定有时间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但也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接受德育教育,化抽象为具体。
(三)加强学生的德育实践
在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这也导致很多学生的知识学习与实践脱节非常严重,即使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学生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加强德育实践,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可以展示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将所学到的思想观念以实践的形式更好地表达出来。
在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到第3、4、5、6自然段时,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后提问:“如果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人类怎么办?要移居外星吗?”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开展讨论。学生在交流中能够将错误的思维暴露出来,也能够在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中主动学习并纠正过来。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教师在总结之后再进行加深,教导学生地球只有一个,要热爱地球、节约资源。以讨论会、辩论会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德育观念的交流,能够潜在地激励学生将语言转化为行动,付诸实践,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标。
结语:综上,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意义重大的。加强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提升自我、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面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少、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化严重等问题,积极实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出发,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从教材中充分发掘德育教育的素材,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当中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滑小伟.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6(37):254-256.
[2]常世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12.
[3]高述佳.小学语文德育渗透实践途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69+71.
[4]赵建成,石云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浅谈[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124+135.
[5]王玉香.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