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办学作为新兴的教育形式,其就业质量问题是当前关注的重点。文章以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往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年底就业率、国企就业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等指标,通过全方位的统计分析衡量其就业质量。通过分析发现,办学类型和专业招生数量不会对就业质量产生影响,而学科类型、毕业时间和专业等指标,对年底就业率、国内外深造比例等产生较大影响。文章在此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和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合作办学;就业质量;就业率;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5-0123-05
Abstract: As a new form of education,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t present. This paper takes former graduat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lects the employment rate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employment rat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ropor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graduates, and measures their employment qualit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type of school running and the number of major enrollment will not affect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while the subject type, graduation time and major and other indicators will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rate at the end of the year and the proportion of further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employment quality; employment r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一、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办学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两种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指因国外教育机构或组织无权在中国国内开设教育机构对中国公民进行招生培养,故需与国内高等教育院校进行教育合作来完成上述目标的教育机构。该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可以在不需要走出国门的情况下,按照国外教育机构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相关要求進行培养,同时享受国外原版的引进教材,以及外籍教师的亲身授课。在中、外双方的共同培养下,培养对象可获得国内和国外相关机构的教育资质证书。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分布较广,主要以人文管理等商科专业为主,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与中外合作办学思路相似,校企合作办学是企业与国内教育机构联合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更注重时效性、专业性、实用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信息、实践平台,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招规模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从招生规模逐渐过渡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高等教育教学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与毕业生的发展和生存状况密切相关,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运用统计方法对反映高校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进行运算分析,找到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对于促进高校优化专业和招生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树立合作办学模式在整个教育体系总的地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就业质量统计分析指标的选取
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衡量标准,对其评定也是一项包含多层级多指标庞大体系的复杂工作,包括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岗位稳定性、专业对口率、社会保障程度、岗位晋升空间、未来发展前景等等。本文从众多指标中选取就业率层面作为分析研究重点视角,以探求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路径。结合数据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统一性,本文选取年底就业率、国企就业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作为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
(一)年底就业率(TRE)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程度最常用的指标,是指就业学生数量占总毕业生人数的百分比,即实际参与就业毕业生比重。在一定时期总毕业生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就业学生数量越多则就业率越高。大量文献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就业率指标在衡量就业质量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如时效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就业状况。因此,经优化处理后本文选择年底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最主要指标。将统计期延长至该届毕业生毕业期当年年底(即由每年6月往后推至12月31日),同时针对合作办学高校的就业特点,将出国深造和国内深造也以就业状态统计。 (二)国企就业比例(RE)
国企就业比例即统计期内就业毕业生中签约国有企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在众多的就业选择企业类型中,从收入、社会地位、认同感、稳定性、工作强度与压力等各方面考虑,国有企业无疑还是更多数毕业生的优先选择甚至首选。因此,本文选取国有企业就业比例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
(三)国内深造比例(RN)
国内深造比例即当届毕业生中在国内教育机构中继续从事学业深造人员占总毕业生的比例。学业深造主要是指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具体包括保研和考研两种形式。研究表明,持续走高的考研率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未必是积极因素,尤其是被称为“考研基地”的类似于生物类等相关专业,但对于本文研究的主要以工科和商科为主的合作办学机构,运用该指标相对比较合理。
(四)国外深造比例(RA)
国外深造比例即当届毕业生中出国留学人员所占比例。对于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机构,该指标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合作办学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促使学生出国留学方面比较有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跟随学校项目出国深造,也可以自己或通过中介申请,最终实现到国外高校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的目标。该指标也是衡量中外合作项目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
三、数据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其合作办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济南校区。本文重点研究该校区2014-2018届的毕业生就业统计信息,共30个样本(专业)信息。结合SPSS对数据从总人数、就业人数、国企就业人数、国内深造、国外深造、年底就业率、就业国企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等方面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就业人数与就业率的离散程度基本一致。其中国企就业率(人数)和国外深造比例(人数)离散程度较大,其他指标数据分布相对集中,均值代表性较强。
四、实证分析
结合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指标的统计信息,运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如下:
(一)办学类型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统计期内的30个分析样本,包括20个中外合作办学样本和10个校企合作样本。按照不同办学类型为分组依据,对年底就业率、国企就业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进行均值比较分析。
从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分析指标的显著性均大于5%,即已假设方差齐性检验成立。在此基础上分析可得,年底就业率和国内深造比例显著性分别为0.581和0.429,均大于0.05,而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显著性分别为0.038和0.026,小于0.05。因此,合作办学类型对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有显著影响,而对年底就业率和国内深造比例无影响。通过比较两种办学模型的指标平均值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分别为16.76%和7.90%,明显高于校企合作专业的6.49%和2.43%。
(二)学科类型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与表2的分析相同,按不同的专业学科(理工类和文史类)对就业质量指标进行均值比较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分析可知,除国企就业比例假差齐性检验显著性值小于5%外,其他3项指标均通过方差齐性检验,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科对年底就业率、国企就业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的均值相等性t检验的显著性分别为0.441,0.148,0.453和0.335,均大于0.05的临界值。因此,学科对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就业质量无实质影响,即理工类和文史类學生的就业质量基本趋于一致。
(三)毕业时间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以学生的毕业时间为自变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年底就业率等就业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的毕业时间对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内深造比例没有影响,显著性分别为0.198和0.187,均大于0.05。而年底就业率和国内深造比例两个因素受毕业时间影响较大,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四年年底就业率越来越高,且稳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就业水平上;而国内深造比例趋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近四年国内深造比例持续提升且幅度较大。因此,可以判断,随着办学时间的不断积累,教学和就业经验日趋丰富,毕业生就业质量也不断提升。
(四)专业招生数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年底就业率与就业人数的相关性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年底就业率与就业人数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年底就业率与招生人数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263,属于低度正相关,相关性不大。即表明招生人数的多少不会对就业率产生影响,进而不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五)专业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统计期内共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不同的专业学生毕业(不是所有专业在统计期内都保持招生或有毕业生状态),以不同专业为自变量,就业质量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中可以看出,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受专业影响较大,通过进一步的描述统计分析可知,国企就业率方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金融学专业较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较低;而国外深造比例方面,金融学专业依然较高,而较低的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可知,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去向更稳健,层次也较高,且明显高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影响就业质量各指标的统计分析,结合调研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一)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信息统计和反馈机制 在每年编制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同时,对往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研,不断更新和完善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尤其是近五届以内的毕业生,其最新的就业状况对在校教育和就业方向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动态的就业信息能够在保证招生规模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如减少就业质量较差的专业招生人数等措施,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二)科学规划生涯发展,引树科学就业观
协同发展学生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从系统科学和生涯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发展教育和指导。在低年级进行学业规划,探索职业兴趣;二、三年级进行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发展就业核心竞争力;高年级进行就业创业实务指导。同时,结合合作办学学生思维灵活、眼界开阔的特点,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与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层层递进,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有效的择业观、升学观和就业观。
(三)外语水平与专业技能协同发展,突出合作办学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注重学生的外语学习,在大学第二学期即引入外方师资进行教学。校企合作办学则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由合作企业方负责学生的技能培训及实习实训,所学内容更偏重于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树立协同发展思维,注重过程性管理,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综合能力,着力提升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着力突显合作办学外语水平和专业技能优势,从而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助力人才培养质量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配合政府人事教育部门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通过大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磨练与提升,通过学校的项目孵化器对接社会资源,提高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与落地,减少学生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五)注重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专任教师团队、兼职教师团队和学工干部团队三支教学队伍建设,统筹兼顾,分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重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系统构建。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需求,开发多种课程,满足学生的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多元化需要。重视理论研究,提高就业创业指导团队的理论水平。不断总结提炼教育教学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形成理论成果,指导就业创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鞠严萍.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以济南大学为例[J].山东教育(高教),2019(z1):119-122.
[2]马国超,云兵兵,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0):114-115.
[3]冯静.“工学结合”模式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J].智库时代,2019(11):28-29.
[4]王霞,等.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构[J].山东教育(高教),2019(06):40-44.
[5]李颖,等.大學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15(3):91-93.
*基金项目:文章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1DGLJ0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编号:201901175025);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融合研究”(编号:JNSZ2018001)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省统计局课题“山东省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优化研究”(编号:KT1918)
作者简介:马国超(1982-),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云兵兵(1985-),男,汉族,山东安丘人,硕士,讲师,主任科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合作办学;就业质量;就业率;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15-0123-05
Abstract: As a new form of education, the employment qualit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t present. This paper takes former graduat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elects the employment rate at the end of the year, the employment rat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propor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graduates, and measures their employment qualit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type of school running and the number of major enrollment will not affect the quality of employment, while the subject type, graduation time and major and other indicators will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employment rate at the end of the year and the proportion of further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Keywords: cooperative education; employment quality; employment r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一、概述
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办学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和校企合作办学两种模式。中外合作办学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已有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外合作办学主要是指因国外教育机构或组织无权在中国国内开设教育机构对中国公民进行招生培养,故需与国内高等教育院校进行教育合作来完成上述目标的教育机构。该模式培养下的学生可以在不需要走出国门的情况下,按照国外教育机构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相关要求進行培养,同时享受国外原版的引进教材,以及外籍教师的亲身授课。在中、外双方的共同培养下,培养对象可获得国内和国外相关机构的教育资质证书。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分布较广,主要以人文管理等商科专业为主,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与中外合作办学思路相似,校企合作办学是企业与国内教育机构联合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合作模式。在该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更注重时效性、专业性、实用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信息、实践平台,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招规模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从招生规模逐渐过渡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反映高等教育教学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与毕业生的发展和生存状况密切相关,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运用统计方法对反映高校就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进行运算分析,找到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对于促进高校优化专业和招生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树立合作办学模式在整个教育体系总的地位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就业质量统计分析指标的选取
就业质量是一个综合性的衡量标准,对其评定也是一项包含多层级多指标庞大体系的复杂工作,包括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岗位稳定性、专业对口率、社会保障程度、岗位晋升空间、未来发展前景等等。本文从众多指标中选取就业率层面作为分析研究重点视角,以探求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路径。结合数据可得性和统计口径的统一性,本文选取年底就业率、国企就业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作为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
(一)年底就业率(TRE)
就业率是反映大学生就业程度最常用的指标,是指就业学生数量占总毕业生人数的百分比,即实际参与就业毕业生比重。在一定时期总毕业生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就业学生数量越多则就业率越高。大量文献研究中指出,大学生就业率指标在衡量就业质量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如时效性和片面性,不能全面反映就业状况。因此,经优化处理后本文选择年底就业率作为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最主要指标。将统计期延长至该届毕业生毕业期当年年底(即由每年6月往后推至12月31日),同时针对合作办学高校的就业特点,将出国深造和国内深造也以就业状态统计。 (二)国企就业比例(RE)
国企就业比例即统计期内就业毕业生中签约国有企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在众多的就业选择企业类型中,从收入、社会地位、认同感、稳定性、工作强度与压力等各方面考虑,国有企业无疑还是更多数毕业生的优先选择甚至首选。因此,本文选取国有企业就业比例作为衡量就业质量的主要指标。
(三)国内深造比例(RN)
国内深造比例即当届毕业生中在国内教育机构中继续从事学业深造人员占总毕业生的比例。学业深造主要是指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具体包括保研和考研两种形式。研究表明,持续走高的考研率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未必是积极因素,尤其是被称为“考研基地”的类似于生物类等相关专业,但对于本文研究的主要以工科和商科为主的合作办学机构,运用该指标相对比较合理。
(四)国外深造比例(RA)
国外深造比例即当届毕业生中出国留学人员所占比例。对于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机构,该指标对于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合作办学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促使学生出国留学方面比较有优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跟随学校项目出国深造,也可以自己或通过中介申请,最终实现到国外高校攻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的目标。该指标也是衡量中外合作项目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
三、数据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其合作办学专业主要集中在济南校区。本文重点研究该校区2014-2018届的毕业生就业统计信息,共30个样本(专业)信息。结合SPSS对数据从总人数、就业人数、国企就业人数、国内深造、国外深造、年底就业率、就业国企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等方面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各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就业人数与就业率的离散程度基本一致。其中国企就业率(人数)和国外深造比例(人数)离散程度较大,其他指标数据分布相对集中,均值代表性较强。
四、实证分析
结合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合作办学毕业生就业指标的统计信息,运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如下:
(一)办学类型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统计期内的30个分析样本,包括20个中外合作办学样本和10个校企合作样本。按照不同办学类型为分组依据,对年底就业率、国企就业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进行均值比较分析。
从方差齐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四个分析指标的显著性均大于5%,即已假设方差齐性检验成立。在此基础上分析可得,年底就业率和国内深造比例显著性分别为0.581和0.429,均大于0.05,而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显著性分别为0.038和0.026,小于0.05。因此,合作办学类型对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有显著影响,而对年底就业率和国内深造比例无影响。通过比较两种办学模型的指标平均值发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分别为16.76%和7.90%,明显高于校企合作专业的6.49%和2.43%。
(二)学科类型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与表2的分析相同,按不同的专业学科(理工类和文史类)对就业质量指标进行均值比较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分析可知,除国企就业比例假差齐性检验显著性值小于5%外,其他3项指标均通过方差齐性检验,理工类和文史类学科对年底就业率、国企就业比例、国内深造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的均值相等性t检验的显著性分别为0.441,0.148,0.453和0.335,均大于0.05的临界值。因此,学科对以就业率为导向的就业质量无实质影响,即理工类和文史类學生的就业质量基本趋于一致。
(三)毕业时间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以学生的毕业时间为自变量,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年底就业率等就业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的毕业时间对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内深造比例没有影响,显著性分别为0.198和0.187,均大于0.05。而年底就业率和国内深造比例两个因素受毕业时间影响较大,从图1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四年年底就业率越来越高,且稳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就业水平上;而国内深造比例趋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近四年国内深造比例持续提升且幅度较大。因此,可以判断,随着办学时间的不断积累,教学和就业经验日趋丰富,毕业生就业质量也不断提升。
(四)专业招生数量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年底就业率与就业人数的相关性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年底就业率与就业人数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年底就业率与招生人数相关性分析发现,这两个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263,属于低度正相关,相关性不大。即表明招生人数的多少不会对就业率产生影响,进而不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五)专业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统计期内共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8个不同的专业学生毕业(不是所有专业在统计期内都保持招生或有毕业生状态),以不同专业为自变量,就业质量各因素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中可以看出,国企就业比例和国外深造比例受专业影响较大,通过进一步的描述统计分析可知,国企就业率方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金融学专业较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较低;而国外深造比例方面,金融学专业依然较高,而较低的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市场营销专业。综合可知,金融学专业的就业去向更稳健,层次也较高,且明显高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与市场营销专业。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影响就业质量各指标的统计分析,结合调研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
(一)不断完善毕业生就业质量信息统计和反馈机制 在每年编制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同时,对往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研,不断更新和完善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尤其是近五届以内的毕业生,其最新的就业状况对在校教育和就业方向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动态的就业信息能够在保证招生规模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如减少就业质量较差的专业招生人数等措施,真正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良性互动。
(二)科学规划生涯发展,引树科学就业观
协同发展学生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从系统科学和生涯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生涯发展教育和指导。在低年级进行学业规划,探索职业兴趣;二、三年级进行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发展就业核心竞争力;高年级进行就业创业实务指导。同时,结合合作办学学生思维灵活、眼界开阔的特点,引导学生把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与兴趣爱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层层递进,科学化、系统化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有效的择业观、升学观和就业观。
(三)外语水平与专业技能协同发展,突出合作办学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注重学生的外语学习,在大学第二学期即引入外方师资进行教学。校企合作办学则更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由合作企业方负责学生的技能培训及实习实训,所学内容更偏重于实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树立协同发展思维,注重过程性管理,着力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综合能力,着力提升学生职业胜任能力,着力突显合作办学外语水平和专业技能优势,从而提升学生就业创业竞争力。
(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助力人才培养质量
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配合政府人事教育部门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通过大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磨练与提升,通过学校的项目孵化器对接社会资源,提高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质量,促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与落地,减少学生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创业质量。
(五)注重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建设,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团队建设。加强就业创业指导专任教师团队、兼职教师团队和学工干部团队三支教学队伍建设,统筹兼顾,分类培训,提高教育教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重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系统构建。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需求,开发多种课程,满足学生的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多元化需要。重视理论研究,提高就业创业指导团队的理论水平。不断总结提炼教育教学中发现和解决的问题,形成理论成果,指导就业创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鞠严萍.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研究——以济南大学为例[J].山东教育(高教),2019(z1):119-122.
[2]马国超,云兵兵,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10):114-115.
[3]冯静.“工学结合”模式下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J].智库时代,2019(11):28-29.
[4]王霞,等.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与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建构[J].山东教育(高教),2019(06):40-44.
[5]李颖,等.大學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15(3):91-93.
*基金项目:文章为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基于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11DGLJ05);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编号:201901175025);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有机融合研究”(编号:JNSZ2018001)阶段性研究成果;山东省统计局课题“山东省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优化研究”(编号:KT1918)
作者简介:马国超(1982-),男,汉族,山东聊城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云兵兵(1985-),男,汉族,山东安丘人,硕士,讲师,主任科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