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护理技能实训考核中引入临床病例,让学生在分析临床病例的基础上,以解决病例中“患者”的护理问题为任务,全面考核学生的护理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利于促进护生护理综合能力的培养,并提高护理技能实训教学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 临床病例;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核
2007年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增加了一门课程——护理专业技术实训[1]。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为:突出重点操作,通过集中护理实训,强化护理技能水平,紧密结合临床,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考核[2]。我校在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考核中引入了临床病例,让学生在分析病例的基础上,以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为任务,全面考核学生的护理能力和职业素质,给护理技能实训注入了新元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班级,随机抽取2个班为研究对象,1个班为实验班,护理操作考核采用病例方式,1个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护理操作考核方式。
1.2 方法
1.2.1 确定考核项目 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选择了21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为考核项目,主要有:导尿及导尿管留置技术、青霉素过敏试验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氧气吸入技术等。
1.2.2 设计临床病例 实训教师精心设计10余份临床病例,每份临床病例涵盖4~5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项目。考核前一周,学生自由结合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抽取一份临床病例。
1.2.3 分析临床病例 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在该病例中“患者”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确定为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所涉及到的护理操作,并书写护理病案一份。
1.2.4 实施操作考核 考核时,由考核小组成员自行准备操作用物,实训教师给予协助。实施考核时,考核教师随机指定患者、护士,必要时还可以加入家属这一角色,并在考核中根据病例中“患者”的情况设置障碍,如为“患者”实施鼻饲操作时,“患者”拒绝,怎么处理?实施“青霉素过敏试验”时,“患者”有过敏史,诸如此类在护理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以此来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5 评分方法 由单项护理操作考核和综合护理能力评价两个部分组成。单项护理操作考核的内容包括:评估、操作前的准备、核对解释、操作流程、整理、记录等常规考核项目。综合能力评分由职业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三大部分组成,涵盖仪表姿态、工作态度、爱伤观念、沟通交流能力、应变能力、护理文件书写、护理知识应用等护理能力测评。
2 结果
2.1 单项操作考核成绩 现随机抽取4项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情况如下表。
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2.2 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成绩 参加考核的总人数为64人,其中最高分96分,最低分67分,平均成绩为85.6分,合格率达89%(80分以上为合格)。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成绩在90~100分的17人,占总人数的27%,80~89分的40人,占总人数的63%;70~79分的6人,占总人数的9%,60~69分1人,占总人数的2%。从综合护理技能评价表的得分情况来分析,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虽然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等项目的得分较低,但沟通能力、爱伤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项目的得分情况较好。
3 討论
3.1 提高学生综合护理能力 临床病例考核是综合、全面考核学生护理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它不仅考核了护生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考核,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考核中引入了病例,让枯燥的护理操作考核变得生动、具体。学生通过病例的分析、讨论,经过护理操作的练习,把课堂上学到的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用在为“患者”解决护理问题的护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进行护理操作练习的积极性。
3.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考核的临床病例,是教师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精神设计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护理知识得到扩充,视野得到拓展,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晓梅,情境教学法在中专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上的应用,中华护理教育[J],2010,04(7)164.
【关键词】 临床病例;护理专业技术实训;核
2007年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对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新增加了一门课程——护理专业技术实训[1]。本教材编写的基本思想为:突出重点操作,通过集中护理实训,强化护理技能水平,紧密结合临床,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考核[2]。我校在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考核中引入了临床病例,让学生在分析病例的基础上,以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为任务,全面考核学生的护理能力和职业素质,给护理技能实训注入了新元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校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班级,随机抽取2个班为研究对象,1个班为实验班,护理操作考核采用病例方式,1个班为对照班,采用传统护理操作考核方式。
1.2 方法
1.2.1 确定考核项目 紧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选择了21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为考核项目,主要有:导尿及导尿管留置技术、青霉素过敏试验技术、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氧气吸入技术等。
1.2.2 设计临床病例 实训教师精心设计10余份临床病例,每份临床病例涵盖4~5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考核项目。考核前一周,学生自由结合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每个小组抽取一份临床病例。
1.2.3 分析临床病例 每个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找出在该病例中“患者”要解决的护理问题,确定为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所涉及到的护理操作,并书写护理病案一份。
1.2.4 实施操作考核 考核时,由考核小组成员自行准备操作用物,实训教师给予协助。实施考核时,考核教师随机指定患者、护士,必要时还可以加入家属这一角色,并在考核中根据病例中“患者”的情况设置障碍,如为“患者”实施鼻饲操作时,“患者”拒绝,怎么处理?实施“青霉素过敏试验”时,“患者”有过敏史,诸如此类在护理实际工作中会遇到的问题,以此来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5 评分方法 由单项护理操作考核和综合护理能力评价两个部分组成。单项护理操作考核的内容包括:评估、操作前的准备、核对解释、操作流程、整理、记录等常规考核项目。综合能力评分由职业素质、实践能力、专业知识三大部分组成,涵盖仪表姿态、工作态度、爱伤观念、沟通交流能力、应变能力、护理文件书写、护理知识应用等护理能力测评。
2 结果
2.1 单项操作考核成绩 现随机抽取4项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情况如下表。
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2.2 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成绩 参加考核的总人数为64人,其中最高分96分,最低分67分,平均成绩为85.6分,合格率达89%(80分以上为合格)。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成绩在90~100分的17人,占总人数的27%,80~89分的40人,占总人数的63%;70~79分的6人,占总人数的9%,60~69分1人,占总人数的2%。从综合护理技能评价表的得分情况来分析,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培养,虽然护理文件书写、健康教育等项目的得分较低,但沟通能力、爱伤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项目的得分情况较好。
3 討论
3.1 提高学生综合护理能力 临床病例考核是综合、全面考核学生护理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它不仅考核了护生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还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考核,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临床思维能力。
3.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考核中引入了病例,让枯燥的护理操作考核变得生动、具体。学生通过病例的分析、讨论,经过护理操作的练习,把课堂上学到的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应用在为“患者”解决护理问题的护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进行护理操作练习的积极性。
3.3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考核的临床病例,是教师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精神设计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护理知识得到扩充,视野得到拓展,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晓梅,情境教学法在中专护理专业技术实训课上的应用,中华护理教育[J],2010,04(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