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论述教师着装对教学影响,有助于老师有效提高课堂着装的意识,利用着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良性的教学心理效应。
关键词 教师课堂着装 教学心理效应
1 教师着装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教师的期望值不断增加,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受异乎寻常的关注,而对于教师课堂着装问题,更是众说纷纭。
2010年9月14日南京市教育局下发《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要求教师着装“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以规范教师课堂着装。这是官方第一次明确提出对教师着装的要求,当然只是倡议,而非强制规范,足见对教师着装的重视。这个“重视”体现在社会各界对教师着装的要求上。《建议》细化了对教师着装的要求,但主要提出“忌”的方面,对于教师如何运用着装以提高教学效率却没有涉及。
目前,据了解教师着装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情况:部分学校要求统一着装或部分统一着装(规定某些天统一着装),学校会制作统一的服装,并承担相应的全部或部分费用;大部分学校对于着装没有特殊的限制。因此,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服装,并没有认识到教师课堂着装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影响学生心里的教师形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动机、延长学生注意力时间。
2 研究教师着装的价值与目的
2.1 提高教师着装的意识。
教师的良好的着装会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从而可以稳定学生听课情绪、消除心理疲劳、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师生的亲近度。
教师着装对学生心理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师生感情,最后会对教学产生正面效果或负面效果。教师着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技巧和艺术,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着装,更有应为教学提高着装的意识,学会利用着装来影响学生,从而产生有益的教学心理效应。。
2.2 利用教师着装,增强教学效果。
从服装心理学角度而言,教师着装过于惹人注意,会自然引起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既不能过分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把课堂着装作为一个教学道具来使用,塑造大方得体的教师职业形象。
2.3 作为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重视教师着装。
教師课堂着装作为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长期被忽视。
对于营造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历来是受到教师重视的,但是教师着装这点常常没有计入教学环境的一部分而受到忽略。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评论教师的穿着,教师的着装第一印象分会长时间内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课堂着装作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影响学生能否有效接受课堂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不同的着装给学生呈现出的是不同的信息,并且能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反映。正是这些不同的情感反映造成了不同的教学心理效应,而这些效应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着装呈现的不同信息,学会自如、有效地运用那么,以此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着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着装会影响学生心理,影响教学效果。人际交往心理调查表明,大约70%左右的人依然容易从衣着来评价一个人,并由此决定对其所采取相应的交往态度。大方得体的教师着装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魅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对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着装对学生学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1 对学习注意力的影响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很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课,往往都会做很多准备,比如备课、精彩的自我介绍、表扬“绝活”等。教师课堂着装当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学生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从教师的着装得来。而教师想要在学生心理塑造什么形象,也需要先从着装入手,才能成功地锁定学生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个教师在谈学生的注意力时,说自己有一天烫弯了眼睫毛,身边的丈夫、同事、朋友都没有发现,只有学生一下课就马上问她,是否烫弯了眼睫毛。这个事例说明,学生对老师是非常注意的。如果教师能在着装上成功引起学生注意,并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以后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3.2 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心理学证明: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极可能受教师着装所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刚开学第一次上数学课,老师穿着奇装异服、花枝招展,学生心理马上产生不良的心理效应:这个老师轻浮、不可靠,没有可信度和权威感。这个第一印象往往会在学生心理保留很久,从而影响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
4 教师着装的心理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4.1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提出的。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它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
光环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在教学中,一个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很可能受教师着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因此,教师要“征服”學生,还必须首先从着装上入手。
比如:刚开学,在课堂上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其服装款式太过时、陈旧,会让很多大学生觉得该教师“土气”,缺乏朝气,与时代脱节,这会减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力、权威感,给学生心理留下刻板的印象,拉远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着装的不良以此产生的光环效应,很明显是不利于今后教学的开展的。 4.2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兩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教师课堂着装是展示给学生的第一个好印象。
首因效应在师生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老师一定能和学生开创教与学的良好氛围。—般情况下学生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老师接触。其次,老师要注意言谈举止。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老师向学生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这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着装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您的聪明才智,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提高您教学的效率。
比如:教师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着装过于追求新潮、时髦,一方面会减弱学生对其的尊敬,学生会觉得该教师对流行潮流的注意力大于对专业的研究力,会给学生留下不稳重、不够敬业的印象(美术、音乐老师除外);另一方面会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适度运用新潮、时髦的服饰的单品,如:豹纹围巾、单件夸张配饰等,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在第一次见面中营造时尚、与时代接轨的教师形象,这是可以借鉴的成功的案例。
4.3 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是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曝光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
如果您想和学生搞好关系以便能顺利的展开教学,只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多和他们聊天,和他们一起运动,经常让学生看到您,让学生多看到您穿着学生喜欢服装,这些暴露都能帮助老师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好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
比如:一个男老师,擅长打篮球,他经常穿运动服,出现课堂,既显其青春活力和良好体形,又能在师生沟通上多谈男生感兴趣的话题——篮球,每次在课间,他和学生打成一片,在球场挥洒汗水。因此他带理科班的成绩特别好,学生都服他,更喜欢他。从而喜欢他任教的科目,他的话也特别有权威。这既是他善用着装的成功,又是善用着装后产生的“曝光效应”,因此收效显著。
4.4 有效利用着装对教学产生有益的心理效应
“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人们的沟通通常都是在着装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无论是发出信息的一方还是接受信息的一方,或多或少,有意无意总会通过对方的衣着打扮获得某些信息。作为教师,如何通过课堂着装来发出信息对教学产生有益的心理效应呢。
4.4.1 印象整饰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称作印象整饰。当老师面对学生时,老师会借由穿着、打扮、说话语调、态度等做“印象整饰”以以引导学生对我们有良好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课堂着装在印象整饰中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因此老师必须重视这个环节。
4.4.2 课堂着装与教学行为的整饬
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服装魅力性和服装类似性。
服装魅力性是指一个人衣着服飾产生的形象对他人的吸引程度。教师课堂着装就能提升服装魅力性,以此吸引学生注意,优化教学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老师着装中颜色、搭配方式、配饰、整洁度、时尚感、性感度、着装的谨慎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教师想要尝试有益的效应,必须重视着装的这些方面。
如:中职学校的理科班,以男生为主班级,中青年的女性老师穿着时尚感,适度性感在第一次见面可以运用。这样穿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类以男生为主的班级,老师第二次与学生见面应穿套装,最好是黑白灰色,给学生以威严感和权威感。因为通常新鲜感维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转移注意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权威感,与学生拉开心理距离,明白老师的身份。当然,以后教学中,还应依时而变。一般来说,衣着休闲而不随意,时尚而不花哨的教师容易缩小和学生的距离,衣着简洁大方、风格稳重但不过时,易给学生权威感和稳重感。
一般而言,女教师的服饰色彩应该是明快的、温暖的。因为服装研究表明,儿童乃至青少年,对明快、温暖的色彩特别感兴趣,所以白、苹果绿、柠檬黄、天蓝、粉红、湖蓝、桔黄等颜色是女教师的首选,以增加对学生的亲和力。然而,大面积使用明快、艳丽的色彩也是错误的,颜色纯度高,大面积、久视之,虽然能吸引学生注意,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不要大面积使用明快、艳丽的颜色。有些女老师喜欢穿着充满童真、蕾丝花边的服装,自我感觉很年轻,但是这样的着装会使自己显得幼稚,缺乏权威、可信度。这样的着装也不是适合的课堂着装。男教师服装则应注意整洁度、套装、深色系等方面。如果一个男老师衣领袖口上有污垢、衣服很多天不换洗,多给人邋遢、修养差、不干练的感觉。
服装类似性是指交往双方服装接近或相似,给人亲切感。这是一些青年老师穿时髦、与学生接近的服装,学生特别喜欢的原因,觉得是同类人,有亲切感。因此,青年老师穿着时髦的衣服,特别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这是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案例。
5 结论
教师课堂着装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学环境的重要部分。其产生的有益的教学心理效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英杰,李冰. 浅议高校教师的职业着装[J].大众文艺,2011 15 289.
(2) 郭岩 浅析教师的合理着装]J]. 内江科技,2008 3 79.
(3) 崔玉环 教师服装的教学心理效应]J]. 纺织教育,2010 2 54 56
(4) 李宏伟译 服装心理学[M]
(5)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M]
作者简介:罗兴梅(1979-),女,广东兴宁人,,硕士,中学-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
关键词 教师课堂着装 教学心理效应
1 教师着装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教师的期望值不断增加,教师的言行举止也受异乎寻常的关注,而对于教师课堂着装问题,更是众说纷纭。
2010年9月14日南京市教育局下发《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要求教师着装“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以规范教师课堂着装。这是官方第一次明确提出对教师着装的要求,当然只是倡议,而非强制规范,足见对教师着装的重视。这个“重视”体现在社会各界对教师着装的要求上。《建议》细化了对教师着装的要求,但主要提出“忌”的方面,对于教师如何运用着装以提高教学效率却没有涉及。
目前,据了解教师着装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情况:部分学校要求统一着装或部分统一着装(规定某些天统一着装),学校会制作统一的服装,并承担相应的全部或部分费用;大部分学校对于着装没有特殊的限制。因此,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自己喜好自由选择服装,并没有认识到教师课堂着装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可以影响学生心里的教师形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习动机、延长学生注意力时间。
2 研究教师着装的价值与目的
2.1 提高教师着装的意识。
教师的良好的着装会给学生留下好的印象,从而可以稳定学生听课情绪、消除心理疲劳、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缩短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加师生的亲近度。
教师着装对学生心理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师生感情,最后会对教学产生正面效果或负面效果。教师着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技巧和艺术,教师应该重视课堂着装,更有应为教学提高着装的意识,学会利用着装来影响学生,从而产生有益的教学心理效应。。
2.2 利用教师着装,增强教学效果。
从服装心理学角度而言,教师着装过于惹人注意,会自然引起学生的无意识注意,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既不能过分地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把课堂着装作为一个教学道具来使用,塑造大方得体的教师职业形象。
2.3 作为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重视教师着装。
教師课堂着装作为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长期被忽视。
对于营造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历来是受到教师重视的,但是教师着装这点常常没有计入教学环境的一部分而受到忽略。现在的学生很喜欢评论教师的穿着,教师的着装第一印象分会长时间内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课堂着装作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也是影响学生能否有效接受课堂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师不同的着装给学生呈现出的是不同的信息,并且能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反映。正是这些不同的情感反映造成了不同的教学心理效应,而这些效应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课堂着装呈现的不同信息,学会自如、有效地运用那么,以此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着装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着装会影响学生心理,影响教学效果。人际交往心理调查表明,大约70%左右的人依然容易从衣着来评价一个人,并由此决定对其所采取相应的交往态度。大方得体的教师着装能提高自身的职业魅力,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进而对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吸引力,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课堂着装对学生学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3.1 对学习注意力的影响
有经验的老师都会很重视与学生的第一次课,往往都会做很多准备,比如备课、精彩的自我介绍、表扬“绝活”等。教师课堂着装当然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学生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从教师的着装得来。而教师想要在学生心理塑造什么形象,也需要先从着装入手,才能成功地锁定学生对自己的注意力。有个教师在谈学生的注意力时,说自己有一天烫弯了眼睫毛,身边的丈夫、同事、朋友都没有发现,只有学生一下课就马上问她,是否烫弯了眼睫毛。这个事例说明,学生对老师是非常注意的。如果教师能在着装上成功引起学生注意,并留下良好的印象,对以后开展教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3.2 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心理学证明: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极可能受教师着装所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如:刚开学第一次上数学课,老师穿着奇装异服、花枝招展,学生心理马上产生不良的心理效应:这个老师轻浮、不可靠,没有可信度和权威感。这个第一印象往往会在学生心理保留很久,从而影响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
4 教师着装的心理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4.1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 Kelly)提出的。光环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一个人最初被认定是好的,则他身上的其它品质也都被认为是好的。
光环效应不但常表现在以貌取人上,而且还常表现在以服装定地位、性格,以初次言谈定人的才能与品德等方面。在对不太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这种效应体现得尤其明显。
在教学中,一个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很可能受教师着装所影响。这种偏差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且最终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日常生活中,光环效应往往是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的知觉和评价。因此,教师要“征服”學生,还必须首先从着装上入手。
比如:刚开学,在课堂上教师第一次与学生见面,其服装款式太过时、陈旧,会让很多大学生觉得该教师“土气”,缺乏朝气,与时代脱节,这会减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可信力、权威感,给学生心理留下刻板的印象,拉远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着装的不良以此产生的光环效应,很明显是不利于今后教学的开展的。 4.2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兩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所形成的直观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由于它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因而往往比较深刻。如果第一印象好,就会给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教师课堂着装是展示给学生的第一个好印象。
首因效应在师生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老师一定能和学生开创教与学的良好氛围。—般情况下学生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老师接触。其次,老师要注意言谈举止。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学生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老师向学生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这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着装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您的聪明才智,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提高您教学的效率。
比如:教师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着装过于追求新潮、时髦,一方面会减弱学生对其的尊敬,学生会觉得该教师对流行潮流的注意力大于对专业的研究力,会给学生留下不稳重、不够敬业的印象(美术、音乐老师除外);另一方面会过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因此,适度运用新潮、时髦的服饰的单品,如:豹纹围巾、单件夸张配饰等,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在第一次见面中营造时尚、与时代接轨的教师形象,这是可以借鉴的成功的案例。
4.3 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是指的是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对人际交往吸引力的研究发现,我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曝光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你给人的第一印象还不差,否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反而起了副作用。
如果您想和学生搞好关系以便能顺利的展开教学,只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多和他们聊天,和他们一起运动,经常让学生看到您,让学生多看到您穿着学生喜欢服装,这些暴露都能帮助老师提高在学生心目中的好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习的兴趣。
比如:一个男老师,擅长打篮球,他经常穿运动服,出现课堂,既显其青春活力和良好体形,又能在师生沟通上多谈男生感兴趣的话题——篮球,每次在课间,他和学生打成一片,在球场挥洒汗水。因此他带理科班的成绩特别好,学生都服他,更喜欢他。从而喜欢他任教的科目,他的话也特别有权威。这既是他善用着装的成功,又是善用着装后产生的“曝光效应”,因此收效显著。
4.4 有效利用着装对教学产生有益的心理效应
“服装是无声的语言”。人们的沟通通常都是在着装的状态下进行的,所以无论是发出信息的一方还是接受信息的一方,或多或少,有意无意总会通过对方的衣着打扮获得某些信息。作为教师,如何通过课堂着装来发出信息对教学产生有益的心理效应呢。
4.4.1 印象整饰
在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将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称作印象整饰。当老师面对学生时,老师会借由穿着、打扮、说话语调、态度等做“印象整饰”以以引导学生对我们有良好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课堂着装在印象整饰中起到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因此老师必须重视这个环节。
4.4.2 课堂着装与教学行为的整饬
服装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服装魅力性和服装类似性。
服装魅力性是指一个人衣着服飾产生的形象对他人的吸引程度。教师课堂着装就能提升服装魅力性,以此吸引学生注意,优化教学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老师着装中颜色、搭配方式、配饰、整洁度、时尚感、性感度、着装的谨慎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教师想要尝试有益的效应,必须重视着装的这些方面。
如:中职学校的理科班,以男生为主班级,中青年的女性老师穿着时尚感,适度性感在第一次见面可以运用。这样穿着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这类以男生为主的班级,老师第二次与学生见面应穿套装,最好是黑白灰色,给学生以威严感和权威感。因为通常新鲜感维持不了多久,学生就会转移注意力,这个时候就需要权威感,与学生拉开心理距离,明白老师的身份。当然,以后教学中,还应依时而变。一般来说,衣着休闲而不随意,时尚而不花哨的教师容易缩小和学生的距离,衣着简洁大方、风格稳重但不过时,易给学生权威感和稳重感。
一般而言,女教师的服饰色彩应该是明快的、温暖的。因为服装研究表明,儿童乃至青少年,对明快、温暖的色彩特别感兴趣,所以白、苹果绿、柠檬黄、天蓝、粉红、湖蓝、桔黄等颜色是女教师的首选,以增加对学生的亲和力。然而,大面积使用明快、艳丽的色彩也是错误的,颜色纯度高,大面积、久视之,虽然能吸引学生注意,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因此,不要大面积使用明快、艳丽的颜色。有些女老师喜欢穿着充满童真、蕾丝花边的服装,自我感觉很年轻,但是这样的着装会使自己显得幼稚,缺乏权威、可信度。这样的着装也不是适合的课堂着装。男教师服装则应注意整洁度、套装、深色系等方面。如果一个男老师衣领袖口上有污垢、衣服很多天不换洗,多给人邋遢、修养差、不干练的感觉。
服装类似性是指交往双方服装接近或相似,给人亲切感。这是一些青年老师穿时髦、与学生接近的服装,学生特别喜欢的原因,觉得是同类人,有亲切感。因此,青年老师穿着时髦的衣服,特别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这是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案例。
5 结论
教师课堂着装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重视的教学行为,也是教学环境的重要部分。其产生的有益的教学心理效应,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韩英杰,李冰. 浅议高校教师的职业着装[J].大众文艺,2011 15 289.
(2) 郭岩 浅析教师的合理着装]J]. 内江科技,2008 3 79.
(3) 崔玉环 教师服装的教学心理效应]J]. 纺织教育,2010 2 54 56
(4) 李宏伟译 服装心理学[M]
(5)戴维·迈尔斯 社会心理学[M]
作者简介:罗兴梅(1979-),女,广东兴宁人,,硕士,中学-级,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