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在我弥留之际》中的主人公,艾迪在小说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她个性较为复杂,身上颇有拜伦式英雄的特征:一方面富有反抗精神另一方面又沉默孤独,悲观厌世情绪严重。本文试从分析艾迪的内心独白入手,展现她叛逆的一面,以及其消极情绪导致的消极人生和叛逆不彻底性来揭示艾迪悲剧性的一生。
关键词:叛逆精神;消极情绪;悲剧人生
作者简介:陈立围,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现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担任大学英语讲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小说《在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采用的是多视角综合的叙述方式,通过15个性格各异的任务,用59节内心独白讲述了一个关于长途送葬的故事。曾有人把《在我弥留之际》中的叙述手法比作两个同心圆,艾迪为圆心,她的家庭成员的视角为内圆,其他人物的视角为外圆。[1]这种提法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小说的叙述结构,同时还言简意赅地指出处于圆心地位的主人公艾迪在小说中的重要性。英国19世纪上半叶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他的诗作中塑造了一批性格孤独又富有反抗精神的角色。他们在思想和性格上都具有难以解脱的矛盾,一方面向往自由与幸福,蔑视现存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孤傲独处,为个人主义思想支配,产生悲观厌世情绪。[2]本文试图从分析艾迪的内心独白入手,展现她叛逆的一面,以及其消极情绪导致的消极人生,从而揭示性格和思想上对立的矛盾给艾迪所造成的悲剧人生。
一﹑叛逆的艾迪
艾迪生活在传统保守的美国南方,那里的男性传统观念在社会意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男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主宰着一切。从内心独白可以看出,艾迪并不甘心受这些思想摆布。她对父亲向自己灌输他所谓的人生哲学的做法表现出深深的恨意;婚后,她对丈夫反复强调“爱”的行为流露出轻蔑的态度。艾迪在婚前拥有一份独立而稳定的工作:小学教师。这对于那个保守时代的南方女性,尤其是对于一个来自杰弗生镇的女性而言,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大挑战。如果说抛头露面的工作是一种叛逆,那么和安斯的结合就再次体现了她对南方传统观念的挑衅。有评论认为“艾迪与安斯的结合是因为她难以忍受孤独,试图通过性的结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3]在以男性利益为主导的社会里,女性或是沦为男性的享乐工具,或是被奚落冷淡,男权社会为女性规定的传统角色是:贤妻良母,即她们应当在家里全心照顾丈夫和孩子,南方社会宣扬,女人的职责是满足她的丈夫,抚养她的儿女……对小说中的穷苦农民来说,女人的责任就是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对安斯而言,艾迪不过是他的性工具,是为他做苦工的牛马。[4]
在家庭里,艾迪是个失职的母亲。“她挑起子女间的矛盾,使他们互相敌对,他们仿佛就是她性格中的好斗元素。”[5]在当时女人贞洁被看得相当重的社会,她的举动无疑有悖于传统观念。肖明翰先生在《威廉·福克纳》中写道:在这样的社会里,妇女是男人的附属,而男人对妇女的占有首先就在妇女的贞洁上表现出来。[6]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其自然属性沦为被长侵的对象,女性被当做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而遭到以男性为权利核心的社会的压迫。[7]
二﹑沉默而消极的艾迪
福克纳在他众多小说中刻画过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虽然她们性格迥異,但都拥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沉默少言。《在我弥留之际》中的艾迪也不例外。她紧闭双唇,很少开口说话。女权主义认为女人通常选择沉默是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一无所有,就连语言都属于男性,是男性意识的载体。
艾迪在婚后从切身经验出发,对语言有了新的认识:语言是最没有价值的,是需要这么一个词的人发明出来的……我们必须通过言语来相互利用,就像蜘蛛们依靠嘴巴吐丝从一根梁檐上悬垂下来,摆荡,旋转,彼此却从不接触。然而她把语言同事物彻底地分离,完全否定语言价值,是错误而又有害的。[8]语言相当于是一座桥,是表达自我的媒介,对艾迪来说,放弃了语言就等于失去和外界沟通的桥梁,沉默把自己和他人彻底分割开来,从而导致消极情绪的滋长。当悲观厌世的情绪抑制住内心的叛逆情绪后,死的动向则开始发挥主导功能,而该动向将注定给艾迪的一生抹上悲剧色彩。
艾迪在内心独白中曾暗示到,回杰弗生镇安葬是一种报复行为。艾迪本想主宰这场葬礼,让身边的人为她的死亡奔波,意识到她存在的重要性,然而这次安葬,并没有达到她的目的。安斯认为妻子的死亡是上帝旨意的实现,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解脱,他可以利用葬礼的机会装上一口假牙,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在葬礼之后马上又再婚。艾迪的死对牧师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当他得知艾迪的死讯,而他们私情的秘密随着艾迪的死亡而没有泄露后,他马上换成另一副虚伪无比的嘴脸。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艾迪一方面富有反抗精神,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男权社会而另一方面又倾向于消极悲观的虚无主义思想,自我解构其叛逆精神。这种矛盾导致了她无法建立起统一而稳定的价值观,从而使得她在叛逆上妥协,在生命与死亡中摇摆不定,因而注定给她的人生抹上悲剧色彩。
参考文献:
[1][4]詹树魁. 论《我弥留之际》的叙述手法[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P14,P15.
[2]蒋澄生. 廖定中. 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精粹[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P103.
[3]孙志刚. 对生命悲剧的思考[J].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9(2):P31.
[5]Irving Howe. William Faulkner: A Critical Study, Random House. 1951. P127.
[6][8]肖明翰. 威廉·福克纳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P192,P285.
[7]何亚慧. 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思想[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8(4):P118.
关键词:叛逆精神;消极情绪;悲剧人生
作者简介:陈立围,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现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担任大学英语讲师。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1
小说《在我弥留之际》中,福克纳采用的是多视角综合的叙述方式,通过15个性格各异的任务,用59节内心独白讲述了一个关于长途送葬的故事。曾有人把《在我弥留之际》中的叙述手法比作两个同心圆,艾迪为圆心,她的家庭成员的视角为内圆,其他人物的视角为外圆。[1]这种提法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小说的叙述结构,同时还言简意赅地指出处于圆心地位的主人公艾迪在小说中的重要性。英国19世纪上半叶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他的诗作中塑造了一批性格孤独又富有反抗精神的角色。他们在思想和性格上都具有难以解脱的矛盾,一方面向往自由与幸福,蔑视现存社会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孤傲独处,为个人主义思想支配,产生悲观厌世情绪。[2]本文试图从分析艾迪的内心独白入手,展现她叛逆的一面,以及其消极情绪导致的消极人生,从而揭示性格和思想上对立的矛盾给艾迪所造成的悲剧人生。
一﹑叛逆的艾迪
艾迪生活在传统保守的美国南方,那里的男性传统观念在社会意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男性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主宰着一切。从内心独白可以看出,艾迪并不甘心受这些思想摆布。她对父亲向自己灌输他所谓的人生哲学的做法表现出深深的恨意;婚后,她对丈夫反复强调“爱”的行为流露出轻蔑的态度。艾迪在婚前拥有一份独立而稳定的工作:小学教师。这对于那个保守时代的南方女性,尤其是对于一个来自杰弗生镇的女性而言,无疑是对传统观念的一大挑战。如果说抛头露面的工作是一种叛逆,那么和安斯的结合就再次体现了她对南方传统观念的挑衅。有评论认为“艾迪与安斯的结合是因为她难以忍受孤独,试图通过性的结合来证明自己的存在”。[3]在以男性利益为主导的社会里,女性或是沦为男性的享乐工具,或是被奚落冷淡,男权社会为女性规定的传统角色是:贤妻良母,即她们应当在家里全心照顾丈夫和孩子,南方社会宣扬,女人的职责是满足她的丈夫,抚养她的儿女……对小说中的穷苦农民来说,女人的责任就是生儿育女,照顾家庭。对安斯而言,艾迪不过是他的性工具,是为他做苦工的牛马。[4]
在家庭里,艾迪是个失职的母亲。“她挑起子女间的矛盾,使他们互相敌对,他们仿佛就是她性格中的好斗元素。”[5]在当时女人贞洁被看得相当重的社会,她的举动无疑有悖于传统观念。肖明翰先生在《威廉·福克纳》中写道:在这样的社会里,妇女是男人的附属,而男人对妇女的占有首先就在妇女的贞洁上表现出来。[6]女性作为男子的附属物和点缀物,其自然属性沦为被长侵的对象,女性被当做一个不完整的存在而遭到以男性为权利核心的社会的压迫。[7]
二﹑沉默而消极的艾迪
福克纳在他众多小说中刻画过形形色色的南方女性,虽然她们性格迥異,但都拥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沉默少言。《在我弥留之际》中的艾迪也不例外。她紧闭双唇,很少开口说话。女权主义认为女人通常选择沉默是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一无所有,就连语言都属于男性,是男性意识的载体。
艾迪在婚后从切身经验出发,对语言有了新的认识:语言是最没有价值的,是需要这么一个词的人发明出来的……我们必须通过言语来相互利用,就像蜘蛛们依靠嘴巴吐丝从一根梁檐上悬垂下来,摆荡,旋转,彼此却从不接触。然而她把语言同事物彻底地分离,完全否定语言价值,是错误而又有害的。[8]语言相当于是一座桥,是表达自我的媒介,对艾迪来说,放弃了语言就等于失去和外界沟通的桥梁,沉默把自己和他人彻底分割开来,从而导致消极情绪的滋长。当悲观厌世的情绪抑制住内心的叛逆情绪后,死的动向则开始发挥主导功能,而该动向将注定给艾迪的一生抹上悲剧色彩。
艾迪在内心独白中曾暗示到,回杰弗生镇安葬是一种报复行为。艾迪本想主宰这场葬礼,让身边的人为她的死亡奔波,意识到她存在的重要性,然而这次安葬,并没有达到她的目的。安斯认为妻子的死亡是上帝旨意的实现,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解脱,他可以利用葬礼的机会装上一口假牙,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在葬礼之后马上又再婚。艾迪的死对牧师来说也是一种解脱,当他得知艾迪的死讯,而他们私情的秘密随着艾迪的死亡而没有泄露后,他马上换成另一副虚伪无比的嘴脸。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艾迪一方面富有反抗精神,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和男权社会而另一方面又倾向于消极悲观的虚无主义思想,自我解构其叛逆精神。这种矛盾导致了她无法建立起统一而稳定的价值观,从而使得她在叛逆上妥协,在生命与死亡中摇摆不定,因而注定给她的人生抹上悲剧色彩。
参考文献:
[1][4]詹树魁. 论《我弥留之际》的叙述手法[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P14,P15.
[2]蒋澄生. 廖定中. 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精粹[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P103.
[3]孙志刚. 对生命悲剧的思考[J]. 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1999(2):P31.
[5]Irving Howe. William Faulkner: A Critical Study, Random House. 1951. P127.
[6][8]肖明翰. 威廉·福克纳研究.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P192,P285.
[7]何亚慧. 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思想[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8(4):P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