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描写的佳句;(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1)学习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上新课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2008年的时候,你们都几岁了?(生答),好小,大概还不记得什么事吧。你们知道吗,2008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和阳光,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撕裂了中国大地,造成了上万人伤亡,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但也有不少幸运儿凭着爱和坚定的信念逃离了死神的魔掌。今天,就让我们沿着爱和信念的脚步去认识一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又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父与子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他们的?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生词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严重的大地震)从哪儿看出的?(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这就是地震给我们造成的强烈对比。
在一组图片的展示中深情叙说。( )
出示词语:
废墟 爆炸 瓦砾 混乱 颤抖 疾步 洛杉矶 破烂不堪 砸碎
在这样一场大灾难中,人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啊,可是父亲与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是怎样一对父子?
四、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
(一)1、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当中,有许多关于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那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
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反馈)
2、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课件显示课文片段)
3、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生反馈)
4、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反馈)
5、同学们的眼睛真亮,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1)恳求 (2)急切 (3)崩溃
6、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7、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
8、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9、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生反馈)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全班齐读这句话)
阿曼达的父亲,你那样坚持为什么不向大家解释清楚呢?
10、他的恳求,焦急,甚至有点崩溃,就是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二)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看看这一句。(出示句子)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①1)用心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
2)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挖”:感受——读——其他动作?——只用“挖”?——读——体会到?
3)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带着体会请你读。
4)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还会有哪些动作?(搬、刨、扔)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
(生反馈)
5)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师生接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② 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像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呢?
1)A、说体会: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
B、36个小时是多久?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到底是多长?(两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时间,五十多节的语文课)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为什么?
C、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的爱,坚定,疲惫不堪)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
2)同学们,这可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啊。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
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36小时。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3)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样苦苦挖掘?
(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1)学习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上新课前,老师想问问同学们,2008年的时候,你们都几岁了?(生答),好小,大概还不记得什么事吧。你们知道吗,2008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欢乐和阳光,然而,谁也不曾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撕裂了中国大地,造成了上万人伤亡,几十万人流离失所,但也有不少幸运儿凭着爱和坚定的信念逃离了死神的魔掌。今天,就让我们沿着爱和信念的脚步去认识一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又是怎样的一对父与子?父与子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课文中又是如何评价他们的?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
三、检查生词
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严重的大地震)从哪儿看出的?(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还从哪里可以看出?(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这就是地震给我们造成的强烈对比。
在一组图片的展示中深情叙说。( )
出示词语:
废墟 爆炸 瓦砾 混乱 颤抖 疾步 洛杉矶 破烂不堪 砸碎
在这样一场大灾难中,人的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啊,可是父亲与儿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是怎样一对父子?
四、聚焦父亲,感受“爱”的了不起
(一)1、那就让我们先走进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当中,有许多关于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那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
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儿看出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生反馈)
2、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我们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课件显示课文片段)
3、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生反馈)
4、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反馈)
5、同学们的眼睛真亮,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
(1)恳求 (2)急切 (3)崩溃
6、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
7、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
8、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
9、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生反馈)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承诺。 出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全班齐读这句话)
阿曼达的父亲,你那样坚持为什么不向大家解释清楚呢?
10、他的恳求,焦急,甚至有点崩溃,就是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读懂了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二)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看看这一句。(出示句子)
(出示: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①1)用心地读读这段话,边读边想,特别是哪个字,哪个词深深地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
2)品味救的艰难,感悟父爱的伟大。
“挖”:感受——读——其他动作?——只用“挖”?——读——体会到?
3)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带着体会请你读。
4)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还会有哪些动作?(搬、刨、扔)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
(生反馈)
5)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师生接读)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② 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而要像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呢?
1)A、说体会:这位父亲居然能在36小时,这么长时间里不吃不喝的挖掘废墟,肯定是很疲惫,又累又饿。但他还能够坚持下去,实在了不起。
B、36个小时是多久?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到底是多长?(两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时间,五十多节的语文课)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为什么?
C、在漫长的36个小时里,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挖掘,一直都在挖,你体会到了什么?(父亲的爱,坚定,疲惫不堪)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
2)同学们,这可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啊。也许会发生——也许会发生——
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36小时。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
3)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样苦苦挖掘?
(是信念。承诺。深深的爱。)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