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7年,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6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系统总结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内蒙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生深刻变化
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力逐步扩大。1988年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提前两年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年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提前5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比1947年增长196倍,位居全国第17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47元,增长45.8倍,居全国第10位。财政总收入达到712.88亿元,增长78.2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全国第11位。
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52年的71.1:11.3:17.6演进为2006年的13.4:48.6:38.0。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达到1704.9万吨,是1947年的9.2倍;年末牲畜存栏达到7186.7万头(只),是1947年的8.4倍,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工业化推进到中期阶段,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1.3%,比1947年提高34.4个百分点。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6大优势特色产业。有8户企业集团进入全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涌现出21个驰名商标。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595.27亿元,是1952年的457倍;货运量达到8.4亿吨,是1952年的176.4倍;金融、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稳步推进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年城市增加到20个,其中100万以上人口城市2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1个,20万以上人口城市7个。城镇人口达到1163.6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6%,比1947年提高36.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60%以上。供水、供气、供热、道路、公共交通、绿化等市政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显著改观,城镇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区就在东部规划并营造大型防护林带,在西部开始治理沙漠。1978年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陆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强.草产业、沙产业等生态建设后续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比1947年提高9.87个百分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累计达到190个,占土地总面积的11.56%,成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区之一。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9%,比1980年提高38.4个百分点。12个主要城市大部分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4个,达到三级标准的6个。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综合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沟通了区内与国内大中城市以及俄蒙的经贸、文化联系。连接自治区东西的省际通道和110国道乌海至北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全部乡镇(苏木)和90%的行政村(嘎查)通公路。2006年末公路里程达到12.88万公里,比1947年增长64.2倍。建成了京包、包兰、滨洲、集通等铁路于线,铁路正线延展里程达到7970公里.增长4.1倍。民用航空从无到有,民用机场达到10个,主要航线达到26条。水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1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左右。电网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建成西起阿拉善、东至锡林浩特的550万千伏电力大通道,并建成向呼伦贝尔延伸的220万千伏输电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电话用户突破千万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重点建设取得突破
1950-2006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20亿元,建成了一批大型骨干项目。“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项在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成为当时全国三大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以及东部三大露天煤矿等项目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区煤炭生产能力。一批大型坑口电站建成投产,使我区成为全国第二大商品电基地,目前北京25%左右的用电量由我区提供。鄂尔多斯气田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我区成为国家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基地。建设中的神华煤液化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直接煤制油的项目。50年代建设的包头铝厂和“十五”期间建成的包头希望铝业集团使我区成为国内主要电解铝生产基地之一。
(五)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水平避步提高
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拓宽收入渠道,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58元和3342元,比1978年增长33.4倍和24.4倍,分别列全国第12位和第16位。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达到7666.7元和2772元,比1978年增长27.6倍和19.1倍。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教育等支出比重不断上升,汽车、住房、通讯、教育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31.3%和39%。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5.01万人,比2000年增加9.6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离退休人员分别达到91.09万人和316.14万人,分别比2001年增加25.79万人和136.54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旗县达到39个,覆盖了47%的农村牧区人口,参合率达到82.3%。实施了千村扶贫、产业化扶贫工程,农村牧区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79万人,贫困率降至6.5%。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科技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R&D经费支出达 到1.75亿元,重大科技成果205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47年的不足16%上升至99.73%。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共有卫生机构3693个,医疗床位数7.03万张,分别是1947年的66倍和139.6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单位达到10833个,从业人员40736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84%和91.23%。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3.96%。比1954年下降33.94个千分点。
(七)改革开被取得重土突破,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
始终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立起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金融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苏木乡镇改革顺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了备案制和核准制。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在国家向北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步显现。外贸进出口额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59.47亿美元,比1947年增长539.6倍。累计开放一、二类边境口岸18个,2006年口岸过货量达到3025万吨。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较大突破,共批准境外投资企业40家,完成现汇投资3317万美元。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1365.1亿元。
二、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思路,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济建设是其它一切事业的基础。对于相对落后的内蒙古来说,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60年来,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内蒙古的地区、民族特点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民主改革时期,在农区和牧区分别实行了区别对待政策和“三不两利”政策。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区率先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创造性地制定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优先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的发展思路。“九五”时期,明确提出了发展四大支柱和三大优势产业,实施五大战略。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实现“两个转变”,强化“三大动力”,加强“两项建设”,推进“三化”进程的总体要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思路,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一再证明,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中央的精神和内蒙古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内蒙古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抓住用好战略机遇,促进费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是实现经济跨越或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抢抓重要战略机遇,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首先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发展条件。第二是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协作,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第三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了经济实力。第四是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东部盟市发展。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消除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使宏观调控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机遇。
(三)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自主增长机制,是实现共区富民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上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总揽全局、驱动全局,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的更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像内蒙古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政策推动为主向市场推动为主转变。加快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口岸经济,不断加强对外贸易,把我区建成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四)加快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是实现经济社会接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治区成立后,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快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牢固树立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技术跨越,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持。
(五)坚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环境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费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社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兴区富民的大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强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大大缓解了对升学、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 了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新的历史时期,我区仍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加大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快建设循环型经济体系,以尽可能低的环境代价获得较大的产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旋律:我区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创作艺术精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新的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建设的成果,“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坚持国家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是实现经济接速发展的有故途径
60年来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和中央及兄弟省区市支援的共同结果。自治区成立后,国家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上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迅速改变了我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区的支持力度,“九五”时期制定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六条措施,兄弟省区市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大了各项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将我区东部五盟市纳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部盟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历史一再表明,内蒙古的繁荣稳定,对实现祖国北部边疆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影响;内蒙古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区市的援助和支持。我区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今后要更好地把争取国家帮助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在有效启动和激发自身的内力和活力的同时,积极争取外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是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京津冀经济圈辐射能力增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国家实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为我区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同时,这一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更加复杂多样,资源制约比较明显,环境约束也在加剧,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我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围绕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理性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自治区成立70年之际,把我区建成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健全、科学文化繁荣、道德风尚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全体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实现全面惠及各族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
一、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生深刻变化
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影响力逐步扩大。1988年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提前两年实现了第一步战略目标;1995年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提前5年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6年生产总值达到4790亿元,比1947年增长196倍,位居全国第17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0047元,增长45.8倍,居全国第10位。财政总收入达到712.88亿元,增长78.2倍,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居全国第11位。
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52年的71.1:11.3:17.6演进为2006年的13.4:48.6:38.0。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产量达到1704.9万吨,是1947年的9.2倍;年末牲畜存栏达到7186.7万头(只),是1947年的8.4倍,牛奶、羊肉和羊绒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显著,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龙头企业。工业化推进到中期阶段,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1.3%,比1947年提高34.4个百分点。形成了能源、冶金、化工、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6大优势特色产业。有8户企业集团进入全国1000家最大企业集团,涌现出21个驰名商标。服务业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595.27亿元,是1952年的457倍;货运量达到8.4亿吨,是1952年的176.4倍;金融、旅游业等新兴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化稳步推进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新兴城镇不断涌现,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城镇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2006年城市增加到20个,其中100万以上人口城市2个,50万以上人口城市1个,20万以上人口城市7个。城镇人口达到1163.6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8.6%,比1947年提高36.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城镇经济迅速发展,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生产总值占全区的比重达到60%以上。供水、供气、供热、道路、公共交通、绿化等市政设施条件和人居环境显著改观,城镇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三)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区就在东部规划并营造大型防护林带,在西部开始治理沙漠。1978年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生态建设重点工程陆续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进一步加强.草产业、沙产业等生态建设后续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7.57%,比1947年提高9.87个百分点。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累计达到190个,占土地总面积的11.56%,成为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省区之一。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切实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0.9%,比1980年提高38.4个百分点。12个主要城市大部分饮用水源地水质良好,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4个,达到三级标准的6个。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综合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沟通了区内与国内大中城市以及俄蒙的经贸、文化联系。连接自治区东西的省际通道和110国道乌海至北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现了县县通油路,全部乡镇(苏木)和90%的行政村(嘎查)通公路。2006年末公路里程达到12.88万公里,比1947年增长64.2倍。建成了京包、包兰、滨洲、集通等铁路于线,铁路正线延展里程达到7970公里.增长4.1倍。民用航空从无到有,民用机场达到10个,主要航线达到26条。水资源供给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1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左右。电网建设得到加强,初步建成西起阿拉善、东至锡林浩特的550万千伏电力大通道,并建成向呼伦贝尔延伸的220万千伏输电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电话用户突破千万户。
(四)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大,重点建设取得突破
1950-2006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720亿元,建成了一批大型骨干项目。“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5项在内蒙古,包头钢铁公司成为当时全国三大钢铁工业基地之一。东胜煤田、准格尔煤田以及东部三大露天煤矿等项目建成,大大提高了我区煤炭生产能力。一批大型坑口电站建成投产,使我区成为全国第二大商品电基地,目前北京25%左右的用电量由我区提供。鄂尔多斯气田开发项目的实施,使我区成为国家西气东输的重要气源基地。建设中的神华煤液化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直接煤制油的项目。50年代建设的包头铝厂和“十五”期间建成的包头希望铝业集团使我区成为国内主要电解铝生产基地之一。
(五)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社会保障水平避步提高
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拓宽收入渠道,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58元和3342元,比1978年增长33.4倍和24.4倍,分别列全国第12位和第16位。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达到7666.7元和2772元,比1978年增长27.6倍和19.1倍。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文化教育等支出比重不断上升,汽车、住房、通讯、教育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31.3%和39%。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115.01万人,比2000年增加9.6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和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离退休人员分别达到91.09万人和316.14万人,分别比2001年增加25.79万人和136.54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旗县达到39个,覆盖了47%的农村牧区人口,参合率达到82.3%。实施了千村扶贫、产业化扶贫工程,农村牧区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79万人,贫困率降至6.5%。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科技、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科技事业快速发展,2006年R&D经费支出达 到1.75亿元,重大科技成果205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比较完整的、具有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教育体系。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1947年的不足16%上升至99.73%。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共有卫生机构3693个,医疗床位数7.03万张,分别是1947年的66倍和139.6倍。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单位达到10833个,从业人员40736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84%和91.23%。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3.96%。比1954年下降33.94个千分点。
(七)改革开被取得重土突破,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
始终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消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初步建立起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农村牧区综合改革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金融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苏木乡镇改革顺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行政审批事项大幅度减少。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了备案制和核准制。
对外开放成效显著,在国家向北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地位逐步显现。外贸进出口额快速增长,2006年达到59.47亿美元,比1947年增长539.6倍。累计开放一、二类边境口岸18个,2006年口岸过货量达到3025万吨。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较大突破,共批准境外投资企业40家,完成现汇投资3317万美元。区域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2006年引进国内区外资金到位1365.1亿元。
二、6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思路,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经济建设是其它一切事业的基础。对于相对落后的内蒙古来说,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60年来,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内蒙古的地区、民族特点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民主改革时期,在农区和牧区分别实行了区别对待政策和“三不两利”政策。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区率先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牧区创造性地制定了“草畜双承包”责任制。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了“优先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的发展思路。“九五”时期,明确提出了发展四大支柱和三大优势产业,实施五大战略。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贯穿“一条主线”,实现“两个转变”,强化“三大动力”,加强“两项建设”,推进“三化”进程的总体要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思路,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践一再证明,只有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中央的精神和内蒙古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研究制定适合内蒙古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坚持抓住用好战略机遇,促进费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是实现经济跨越或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区抢抓重要战略机遇,赢得了先机、争取了主动。首先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加强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了发展条件。第二是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经济协作,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成功引进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大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第三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机遇,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壮大了经济实力。第四是抓住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加快东部盟市发展。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要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消除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使宏观调控成为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新机遇。
(三)坚持改革开放,建立健全自主增长机制,是实现共区富民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上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总揽全局、驱动全局,促进了干部群众思想的更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像内蒙古这样经济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要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由政策推动为主向市场推动为主转变。加快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城乡一体化机制,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口岸经济,不断加强对外贸易,把我区建成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
(四)加快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是实现经济社会接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自治区成立后,高度重视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快教育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产生了一大批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牢固树立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技术跨越,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智力支持。
(五)坚持经济社会与人口资环境境的协调发展,建设费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经济社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是兴区富民的大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科学、合理地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增强了经济增长的持续性。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大大缓解了对升学、就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保障 了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成果。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承载力不断提升。新的历史时期,我区仍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加大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快建设循环型经济体系,以尽可能低的环境代价获得较大的产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时代的主旋律:我区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把满足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积极培育文化品牌、创作艺术精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积极推进依法治区进程.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新的发展阶段,要始终坚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经济建设的成果,“住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七)坚持国家支援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是实现经济接速发展的有故途径
60年来取得的光辉成就,是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和中央及兄弟省区市支援的共同结果。自治区成立后,国家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上给予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迅速改变了我区贫穷落后的面貌。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我区的支持力度,“九五”时期制定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六条措施,兄弟省区市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大了各项支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将我区东部五盟市纳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部盟市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历史一再表明,内蒙古的繁荣稳定,对实现祖国北部边疆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影响;内蒙古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兄弟省区市的援助和支持。我区经济基础依然薄弱,今后要更好地把争取国家帮助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在有效启动和激发自身的内力和活力的同时,积极争取外力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是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京津冀经济圈辐射能力增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西部大开发继续推进,国家实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为我区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同时,这一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更加复杂多样,资源制约比较明显,环境约束也在加剧,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我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思路,围绕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科学理性地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自治区成立70年之际,把我区建成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健全、科学文化繁荣、道德风尚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全体人民共享的和谐社会,实现全面惠及各族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