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西方文化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和谐”的思想,为了能够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得以顺利、稳步进行,我们应该对中西方文化中“社会和谐”的思想进行正确的梳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国 西方 文化 和谐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之一。虽然由于历史、阶级和时代所限,他们并不能为人类实现美好的“和谐社会”理想探寻到科学的实践途径,但他们的“和谐社会”思想所蕴涵的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中国社会“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朴素的和谐社会思想,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直观的社会和谐思想,始于奴隶社会,终于封建社会解体时。在商朝,中国文字发展基本成熟,青铜铸造技术是当时的重大发明,“和”字在青铜器中出现,后来在周朝及战国时期出现的频率较高。战国初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虽政见不同,但却均要社会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人与万物皆遵循规律发展,人类与自然界就会十分和谐。孔子是春秋末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针对当时社会剧烈动荡的局面,提出一整套“为政”、“为人”的主张,全社会都要“仁”,实现“仁”政,社会就会安定和谐。孔子和戴圣倡导“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即是古人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至于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亦是体现了和谐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内部和谐、齐心协力,就能战胜一切。
在近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均提出了一些适合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直观成分较多的和谐社会思想。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和谐思想。后来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对和谐社会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说:“行政是什么呢?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和谐社会之政。……我要说,这就是和谐社会。这就是和谐社会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和谐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这段话说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民主法制,不能独裁专政;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应该具有融洽、和谐的关系。总之,和谐社会的基本內容应该是“平等、自由、博爱、民族、民权、民生”。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和谐社会的诱人景色,表达了对和谐社会无限向往之情,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历史局限性,未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实现和谐社会应具备的阶级条件,因此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二、西方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在古希腊文化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是毕达格拉斯,他认为“凡物皆数”,并从奇偶相生而成数的原则出发,强调和谐是对立面的协和或和解,把和谐局限于数学里,苏格拉底则把和谐的概念推向社会。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在他设计的“理想国”中,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和谐相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能够很好地协调贫富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之目的。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毕达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未能真正从现实出发来寻找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他们“和谐社会”思想的非现实性,即梦想性。
在思想界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时期,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了“和谐”思想。在文艺复兴后,神学的统治地位动摇了,但笛卡儿、黑格尔等把“和谐”问题又从哲学范畴继续加以拓展研究。他们认为,一切人,包括无知识的人,甚至包括一些生物之所以能够为着一个目标循着一定的秩序活动,从而使自然与社会保持着和谐,就是因为上帝在起作用。
到了十八世纪,英国、法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发达“文明”的社会并非是和谐社会,以至于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和谐社会或和谐公社。圣西门认为,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世俗的统治者必须把世俗的统治权变成“阻止排挤穷人的制度”,为改进穷苦阶级的命运服务;要求宗教组织必须利用自己的精神权力,根据上帝的精神组织起人类的和谐社会。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是沙利·傅立叶。他认为,既然在自然体系内存在着和谐的秩序,那么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当有和谐的秩序。而这样的和谐秩序的出现是应当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之上的,这样的和谐制度又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要素的。英国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实践家罗伯特·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出发,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方案,明确提出了建立劳动公社,认为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好途径和组织形式。在以后的一系列著作中,欧文又给人们勾画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详尽规划并付诸行动。
应该看到,以上的这些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理论是根据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脱离了现实的经济基础,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建立和谐社会应具备的条件,所以难免成为“空中楼阁”。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地改进了原有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但与此同时,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失序,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社会生活极不和谐。针对这一现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与分析,从而得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提出了自己的和谐社会观点,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认为:1、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为前提。3、“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共产主义的设想这一基本思路之上的。因此其和谐社会思想主要是着眼于消灭私有制这一前提下来反映社会和谐的。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他们只是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和大致的框架,而未给出具体的实践性手段。这就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构建和谐社会时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实践舞台。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现当代发展的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中国化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就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和谐发展。十年动乱,社会发展不和谐。邓小平抛弃“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强调安定团结,主张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两个文明”都搞好;在改革开放中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好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江泽民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思想,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继承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党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迈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也预示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将显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就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要求,明确了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指出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竞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得益问题;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提法与过去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增加了另一个修饰语“和谐的”,这种变化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由过去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初步形成。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但同时也处于“矛盾凸显期”,伴随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指导理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败以及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和有必要对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进行正确的梳理和研究。
关键词:中国 西方 文化 和谐
“和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之一。虽然由于历史、阶级和时代所限,他们并不能为人类实现美好的“和谐社会”理想探寻到科学的实践途径,但他们的“和谐社会”思想所蕴涵的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中国社会“和谐”思想
中国古代朴素的和谐社会思想,是一种原始的、自发的、直观的社会和谐思想,始于奴隶社会,终于封建社会解体时。在商朝,中国文字发展基本成熟,青铜铸造技术是当时的重大发明,“和”字在青铜器中出现,后来在周朝及战国时期出现的频率较高。战国初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虽政见不同,但却均要社会和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人与万物皆遵循规律发展,人类与自然界就会十分和谐。孔子是春秋末期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针对当时社会剧烈动荡的局面,提出一整套“为政”、“为人”的主张,全社会都要“仁”,实现“仁”政,社会就会安定和谐。孔子和戴圣倡导“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即是古人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做,故外户而不闭”。至于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亦是体现了和谐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内部和谐、齐心协力,就能战胜一切。
在近代,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等均提出了一些适合时代要求,促进社会发展的、直观成分较多的和谐社会思想。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和谐思想。后来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对和谐社会作出了新的解释,他说:“行政是什么呢?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和谐社会之政。……我要说,这就是和谐社会。这就是和谐社会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和谐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孙中山这段话说出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含义,应该是民主法制,不能独裁专政;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应该具有融洽、和谐的关系。总之,和谐社会的基本內容应该是“平等、自由、博爱、民族、民权、民生”。
中国的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和谐社会的诱人景色,表达了对和谐社会无限向往之情,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由于历史局限性,未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实现和谐社会应具备的阶级条件,因此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和谐社会。
二、西方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
在古希腊文化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社会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是毕达格拉斯,他认为“凡物皆数”,并从奇偶相生而成数的原则出发,强调和谐是对立面的协和或和解,把和谐局限于数学里,苏格拉底则把和谐的概念推向社会。柏拉图提出了“公正即和谐”的命题,在他设计的“理想国”中,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和谐相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样,能够很好地协调贫富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和谐之目的。亚里士多德的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颇深。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无论是毕达格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都未能真正从现实出发来寻找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这就决定了他们“和谐社会”思想的非现实性,即梦想性。
在思想界神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纪时期,为了论证上帝的存在,托马斯·阿奎那运用了“和谐”思想。在文艺复兴后,神学的统治地位动摇了,但笛卡儿、黑格尔等把“和谐”问题又从哲学范畴继续加以拓展研究。他们认为,一切人,包括无知识的人,甚至包括一些生物之所以能够为着一个目标循着一定的秩序活动,从而使自然与社会保持着和谐,就是因为上帝在起作用。
到了十八世纪,英国、法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发达“文明”的社会并非是和谐社会,以至于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和谐社会或和谐公社。圣西门认为,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世俗的统治者必须把世俗的统治权变成“阻止排挤穷人的制度”,为改进穷苦阶级的命运服务;要求宗教组织必须利用自己的精神权力,根据上帝的精神组织起人类的和谐社会。西方近代最早提出“和谐社会”概念的是沙利·傅立叶。他认为,既然在自然体系内存在着和谐的秩序,那么在社会体系内也同样应当有和谐的秩序。而这样的和谐秩序的出现是应当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和谐制度之上的,这样的和谐制度又是以情欲引力、均衡分配、阶级融合为要素的。英国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实践家罗伯特·欧文从“环境决定人的性格”出发,提出了改造资本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方案,明确提出了建立劳动公社,认为它是实现共产主义的最好途径和组织形式。在以后的一系列著作中,欧文又给人们勾画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详尽规划并付诸行动。
应该看到,以上的这些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理论是根据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脱离了现实的经济基础,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建立和谐社会应具备的条件,所以难免成为“空中楼阁”。
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极大地改进了原有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但与此同时,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失序,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社会生活极不和谐。针对这一现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与分析,从而得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提出了自己的和谐社会观点,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功绩,在于他们用科学的分析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必然过渡到不再有人剥削人现象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认为:1、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和谐社会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为前提。3、“自由人联合体”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对共产主义的设想这一基本思路之上的。因此其和谐社会思想主要是着眼于消灭私有制这一前提下来反映社会和谐的。至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他们只是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方向和大致的框架,而未给出具体的实践性手段。这就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构建和谐社会时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实践舞台。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现当代发展的不同阶段,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中国化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有可能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下稳步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实现大同”。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就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使社会和谐发展。十年动乱,社会发展不和谐。邓小平抛弃“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强调安定团结,主张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把“两个文明”都搞好;在改革开放中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调节好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江泽民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些思想,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观的继承和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这标志着党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迈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同时也预示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将显示重要的地位和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前20年集中力量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其中就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要求,明确了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指出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按照民主法制、公平竞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六个方面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得益问题;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提法与过去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增加了另一个修饰语“和谐的”,这种变化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由过去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这标志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初步形成。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但同时也处于“矛盾凸显期”,伴随社会结构内部不协调,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的社会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指导理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成败以及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和有必要对社会和谐思想的发展进行正确的梳理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