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颗糖的故事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t52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八岁,一直很乖,各方面表现似乎都很優秀,认识她的人也都这样觉得。但是,最近有些不好的苗头似乎开始冒出来了,比如习惯不好、纪律观念不强、学习不自觉等。小孩子嘛,这些都不奇怪,所以,我常常只是轻轻点一下。
  今天,我无意中了解到一件“不可饶恕”的事:班上一男生带了几颗糖果,女儿找那个男生要,据说要了几遍,好像还有过“你要是明天不买给我,我就告诉老师说你带零食来学校”之类的“威胁”。
  看样子,这小妮子得好好教育一番了!
  放学时,路过小卖部,我轻描淡写地问女儿:“听说最近好多同学喜欢吃一种什么糖果,要不我们也买一点吧。你知道什么样的吗?”女儿指给我看,原来是那种长长的硬糖,吃不完还可以收纳进塑料壳里面,挺好玩的。估计这糖的卖点就是好玩,没几个孩子能真正吃完一整颗那样的糖。我不动声色地掏出15元,买了10颗。女儿一脸的诧异。
  回到家,给女儿做饭,陪女儿写作业,一切都波澜不惊,温馨如常。
  冲完凉,已过九点。“请示”完妻子,决定开始“家教”。
  进房,搬了张硬板凳给女儿坐下,简单核实“案情”后,平和而坚决地要求女儿吃完这十颗硬糖,舔不完就嚼。
  女儿知道老爸认真了,这事儿没得商量。她低着头,老老实实地舔着,嚼着。我不动声色。有些看不下去了,便站到了阳台,等着她吃完第一颗糖。
  大概十分钟后,她终于吃完了第一颗,我问:“好吃吗?”
  女儿沉默了许久,轻轻摇头说:“不好吃……”
  “你不是很想吃吗?”
  女儿没接话,我又问了一遍。
  “太甜了……”
  “你就是过得太‘甜’了,平时听多了表扬赞美。继续,还有九颗。”我继续平和而坚决地剥开了第二颗糖。
  “如果你以后再这样找别人要东西,爸就给你买十份。读书时,如果想要别人漂亮的文具盒,爸就买十个,你每天都得带着。长大了,如果想要别人给你买漂亮的手机,爸也给你买十个,让你全部挂在脖子上。要是再大些,想要再贵的东西,爸买不起十份的话,就把房子、车子卖了,也给你买。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我说得很平和。女儿想哭,没哭出来。
  我继续问:“好吃吗?”
  “不好吃。”女儿埋着头,声音很低。
  她再这样吃下去的话,我自己也不忍心了。我把女儿已经实在吃不完的第二颗糖包好,把所有的糖果连同外面的塑料壳一起,粘在女儿书桌前的玻璃上。整整齐齐,一字排开。然后,我重申了今天“家教”的重点,作个小结,要求复述。
  十点了,“家教”告一段落。我陪女儿洗脸刷牙,帮她放好蚊帐。女儿坐到床上,问:“爸,今天我们还看一会儿书吗?”我每天晚上都会陪女儿读一会儿书的。我随手取出一本绘本,名字叫《咕噜牛小妞妞》。
  喝了杯水,再去看女儿,已经熟睡。她的枕边放着才翻了几页的绘本。绘本上小妞妞躺在咕噜牛爸爸的怀里,咕噜牛爸爸的獠牙很长,但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
  这是我两年多前写的一篇小日记。那天晚上,我和女儿之间,发生了这个关于“教育”的故事。就在那天深夜,我把它记录下来。后来,这篇小日记就一直躺在我的电脑里面,直到最近翻阅资料时才无意中发现了它。
  而今,当我再次阅读时,隐约有点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了。那天,或者说那些日子,女儿的确是犯了一些小错误。但是,面对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有必要那么“狠心”吗? 或许,读罢此文后,不少老师也会有此想法吧。
  那一天,我是当局者;两年后的今天,我们都是旁观者。孩子犯错该怎么教育,到底谁更有发言权?是那一天作为当局者的我,还是今天作为旁观者的我们?
  都是做老师的,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小孩子犯错误的故事。其实,再详细的陈述也是片面的。如果我把女儿那天的所谓“错误”讲给同事听,他们一定能很快地给出许多个处理办法。这些办法看上去都会有理有据,就像我们曾给别人开过的许多“教育良方”一样。
  我的孩子我最爱,我的孩子我最懂。回想教育的故事,回看孩子的成长,我不后悔自己那一晚的做法。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一、聊天课堂的概念浅说  “聊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谈天”,轻松、自然、平和是聊天的主要特征。课堂中的“聊天”,指的是师生在放松的状态下,展开对话与互动,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智慧的共生共长。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审视,“聊天”的意义就在于把学生带入一种真实的交往情境。因为儿童语言能力的最初习得依托的并不是刻意的“教授”,而是自然状态下的对话与交流。把儿童从小学习语言的方式迁移到语文教
为规范市场,扶优扶强,扩大优秀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推动创名牌产品,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继续开展向各级各类学校、采购招标单位以及其他用户推荐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的活动。现将2009年度推荐产品(见附件一)予以通告,作为采购和招标的参考,望招标采购部门在招标采购过程中能优先采购推荐产品。  由生产企业申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主管单位把关,经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依据必备条件进行预审和有
教学目标:  1.自学课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主动搜集和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2.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积极与同学交流感受,在想象体会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语段。  3.关注单元整体编排,明晰阅读其他英雄人物故事的内容和任务。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不动笔墨不读书  1.根据提示自学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语句,把自己体会到的英雄气概写在书
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涵十分丰富,课堂教学质量无疑是重中之重。就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而言,我们会十分关注众多提高质量的对策和方法,却容易忽略一个十分重要,但又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假性阅读”。从表象上看似乎都在认真阅读,乃至在读书时也琅琅有声,但其实并没有真正读进去。这就是俗语说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如果要把这种“假性阅读”下一个定义,那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发生在学生身上,可以长时间持续,徒有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的确,当大家都往某一个方向发展的时候,“路”便这样形成了。2016年初,我有幸加入周奇名师工作室。我们工作室有一个专项课题,叫作“基于工作室平台的语文教师个性化发展”。工作室导师周奇老师鼓励我们努力发现自身语文教学的独特之处,形成自己的教学品牌。  从此以后,我就在品牌路上砥砺前行。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几年来,我在工作室的沃土里,努力寻
摘 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学理念的革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被引入课堂,该模式可以将现代化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Linux网络操作系统与服务配置”中的应用与实施展開分析,以DHCP服务器的配置为例,阐述课前、课中、课后教师和学生在线上线下所扮演的角色和任务。  关键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Linux网络操
教育是什么?  这是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后,几乎每个人都会提出的问题。  接下来,他们都会急于去寻找答案,于是就有了“盲人摸象”般的种种发现,有了自己的解释。  但也有一些人,他们已经不再迷信于自己看到的,而是静下心来去感受,去分析,去验证。孟晓东就是这群人中的一个,他用生长去定义教育。  一、追根溯源:生长是生命的共同追求,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孟晓东就像一个探索者,背着简单的行囊,以淳朴的学者之心
十年前,郝洁作为省级骨干教师,到我所在的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参加培训,培训项目当时是我负责,由此结识。  培训项目结束后,她返回原单位,也一直和我保持联系。她常常和我分享在语文教学中的收获与喜悦,一路走来,她对语文教学不断探索的精神、不断追求的努力,让我常常感动不已。十年时间,她从一名“上课型”的教师,逐步走向“专家型”的教师。  我很高兴看到郝洁在个人专业成长方面的矢志不渝,即将出版的这本《小学
在中国教育技术高峰论坛中,各位领导和专家从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形势与任务、概念与内涵、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发展、教育技术国际动态研究、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推动发展、做学教一体化等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高水平的论述。  各位领导和专家们在更宽视角、更高层面上论述了教育技术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教育技术的形势与任务,指出了教育技术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了教育技术的建设与希望,强调了教育技术的重点与难点,展望
我曾听过汤俊老师执教的一节常态课《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节闪光的常态课,一节应该拿来做样本研究的常态课。听课的还有玉林师院的同学们,他们大三,正开展研学活动,慕名来到香市小学。汤俊老师讲座结束后,我即兴发言,对汤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做了一次剖析,希望年轻的同行们从中学到汤老师课堂教学的精髓。  一、不达目标不罢休  汤老师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词语。汤老师将词语表中的几个生词注上拼音,请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