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体验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科学世界,从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真正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如何才能提高我们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借鉴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提高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1],它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而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可见,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科学学习的一种内因。而我们教师安排的课堂教学形式、内容设计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电动机》这一节的教学导入中,笔者先利用“四驱赛车最关键的零件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电动机,紧接着请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电动机。这个问题设计很简单,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争先恐后地进行了回答。这样简单而实际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于是笔者又设计了这么一问:“你想自己制作一个小的电动机吗?”学生都表示“想”。在此基础上,笔者顺势引导:“我们要制造一台电动机,那就要先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因此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学完了这节课你就可以自己制造一个电动机了,你想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样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同时为了实现自己做一个电动机的这一目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所以会积极而认真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预设教学铺垫
(一) 提出质疑,预设教学铺垫
“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是对现有结论的深入和探究”[2],也能为后面的教学预设好铺垫。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有一教师在教学“水的沸腾”时,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水在沸腾前、沸腾时和沸腾后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结论:沸腾前,水温在慢慢地升高;沸腾时,温度达到100℃;以后虽然加热,但水温却不再提高。这时,有学生提出:“水是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才沸腾?沸腾后,虽继续加热,为什么温度计的示数却不再上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也就有了自己的探索目标。[2]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为后面的教学预设好了铺垫。
(二) 利用梯形体验平台,预设教学铺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做一做、看一看、试一试,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深化他们的感知。
例如,“力”是最基本的科学概念之一,建立力的概念有一个逐步加深和扩展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三级体验平台:感受“力”→探索“力”→体会“力”。然后,在体验平台上,学生自主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如通过用力拉伸一束橡皮筋、双人拔河比赛等活动直观感受“力”;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做一做”(磁铁与铁钉的相互作用)、“看一看”(课件模拟、演示实验等)、“试一试”(提供各种器材)等自主学习方式,在相互合作交往中体验、反思、探索“力”;通过课外实践性活动进一步体会“力”的科学内涵。[3]
又如,“分子”是一个微观概念,而且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概念,要让学生在分子的基础上理解分子的热运动,更是难上加难。这时,为了学生更好理解这些概念,教师不妨从家中拿来一瓶香水,在教室里喷一喷,让学生闻一闻,然后教师及时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水的气味?”在这种生活情境中,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明白这是分子的热运动。
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梯形体验平台,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中来,真真切切地用心体验、用心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创设教学情境
只有发生在特定情境中的体验,才显得愈发独特,也愈能引发学生的深刻体验。科学教学应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
(一) 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创设情境
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觉得有意义,产生亲近感,并从心里产生对事物由熟知到真知再到深知的渴求。
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探究活动,可由生活事例引入:“烧菜时放入了很多的食盐,吃菜时并没有感觉到整粒的食盐,这是为什么?”又如在学到“月相的成因”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在晴朗的夜空,只要你细致观察,就会发现,天上的月亮每天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月相。同学们想想,在农历的初一、十五及初七初八的月相分别是什么样的?”这样就能很自然地过渡到月相的含义、月相分别有哪些类型等教学内容上。
(二) 利用生活模型创设情境
利用生活模型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学习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杠杆”教学的新课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并得出“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杠杆”的模型。但实际上杠杆具体样式多样,并非都是直棒。对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就可以让学生找出老虎钳、羊角锤、剪刀、托盘天平、瓶盖起子、指甲钳、钓鱼竿、铁锹以及脚踏式垃圾桶等使用了杠杆原理的材料,并附上辅助材料如铁钉、布、啤酒瓶等,让学生使用这些不同形式的杠杆,并分析它们的结构。在使用这些杠杆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体会模型的深刻性,多数学生能在练习中排除干扰因素,找到这些杠杆的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在此基础上,还可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杠杆。
四、 适时引导体验
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但要严防过于直截了当,以帮助学生的体验朝健康方向发展。
如关于“月球”的知识,学生比较了解。月球上的概况如没有空气、没有水、昼夜温差大等知识,学生在小学就已经知道。为了不让学生停留在表面知识,一位教师对其中的一小块知识点“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师说:“下面请出我们班最瘦小的一位男生。”在同学们的推搡下,这位男生走上了讲台。教师又开口了:“现在我要拿出一样接近90千克重的物体。”学生们互相看看,眼睛在教室里扫视,心中都充满了疑问:这么重的物体究竟是什么?“那就是我自己。”教师慢吞吞地吐出了这几个字。学生们看了看老师矮胖的身躯,不禁哄堂大笑,异常兴奋。“你们猜猜,这位男同学能否背得动我?”教师问道。“能!”“不能!”“可能吧!”“他都快被你压扁了!”学生们纷纷猜测。教师趴在那位男生身上,只见那位男生气喘吁吁,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背着我跳几下,快跳几下!”老师发出了指令。“啊!”下面的学生都是一片嘘声。背着走已经很累了,还要跳几下?想想肯定不可能。教师从那位男生的背上跳下来,让那位男生说了说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就顺理成章:“要在月球上,我保证他不仅能背我,还能很轻松地跳动。”……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适时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都有了深切的体验,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骆伯巍. 教育心理学原理[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17.
[2] 汪波. 创造性思维在初中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培养[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5A).
[3] 叶镇源. 让学生在体验平台上感悟科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7A).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1],它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而这种需要是社会和教育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可见,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科学学习的一种内因。而我们教师安排的课堂教学形式、内容设计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电动机》这一节的教学导入中,笔者先利用“四驱赛车最关键的零件是什么”这一问题引出电动机,紧接着请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电动机。这个问题设计很简单,许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争先恐后地进行了回答。这样简单而实际的问题,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于是笔者又设计了这么一问:“你想自己制作一个小的电动机吗?”学生都表示“想”。在此基础上,笔者顺势引导:“我们要制造一台电动机,那就要先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因此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学完了这节课你就可以自己制造一个电动机了,你想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吗?”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样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同时为了实现自己做一个电动机的这一目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动机,所以会积极而认真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 预设教学铺垫
(一) 提出质疑,预设教学铺垫
“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是对现有结论的深入和探究”[2],也能为后面的教学预设好铺垫。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有一教师在教学“水的沸腾”时,安排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水在沸腾前、沸腾时和沸腾后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得出结论:沸腾前,水温在慢慢地升高;沸腾时,温度达到100℃;以后虽然加热,但水温却不再提高。这时,有学生提出:“水是不是在一定的温度下才沸腾?沸腾后,虽继续加热,为什么温度计的示数却不再上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也就有了自己的探索目标。[2]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为后面的教学预设好了铺垫。
(二) 利用梯形体验平台,预设教学铺垫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做一做、看一看、试一试,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深化他们的感知。
例如,“力”是最基本的科学概念之一,建立力的概念有一个逐步加深和扩展的过程。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三级体验平台:感受“力”→探索“力”→体会“力”。然后,在体验平台上,学生自主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如通过用力拉伸一束橡皮筋、双人拔河比赛等活动直观感受“力”;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做一做”(磁铁与铁钉的相互作用)、“看一看”(课件模拟、演示实验等)、“试一试”(提供各种器材)等自主学习方式,在相互合作交往中体验、反思、探索“力”;通过课外实践性活动进一步体会“力”的科学内涵。[3]
又如,“分子”是一个微观概念,而且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概念,要让学生在分子的基础上理解分子的热运动,更是难上加难。这时,为了学生更好理解这些概念,教师不妨从家中拿来一瓶香水,在教室里喷一喷,让学生闻一闻,然后教师及时问:“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香水的气味?”在这种生活情境中,学生就能很自然地明白这是分子的热运动。
可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梯形体验平台,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融入到课堂中来,真真切切地用心体验、用心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创设教学情境
只有发生在特定情境中的体验,才显得愈发独特,也愈能引发学生的深刻体验。科学教学应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情境。
(一) 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来创设情境
熟悉的生活现象会使学生觉得有意义,产生亲近感,并从心里产生对事物由熟知到真知再到深知的渴求。
例如“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探究活动,可由生活事例引入:“烧菜时放入了很多的食盐,吃菜时并没有感觉到整粒的食盐,这是为什么?”又如在学到“月相的成因”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在晴朗的夜空,只要你细致观察,就会发现,天上的月亮每天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月相。同学们想想,在农历的初一、十五及初七初八的月相分别是什么样的?”这样就能很自然地过渡到月相的含义、月相分别有哪些类型等教学内容上。
(二) 利用生活模型创设情境
利用生活模型创设情境,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学习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杠杆”教学的新课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并得出“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是杠杆”的模型。但实际上杠杆具体样式多样,并非都是直棒。对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就可以让学生找出老虎钳、羊角锤、剪刀、托盘天平、瓶盖起子、指甲钳、钓鱼竿、铁锹以及脚踏式垃圾桶等使用了杠杆原理的材料,并附上辅助材料如铁钉、布、啤酒瓶等,让学生使用这些不同形式的杠杆,并分析它们的结构。在使用这些杠杆的过程中,学生能充分体会模型的深刻性,多数学生能在练习中排除干扰因素,找到这些杠杆的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在此基础上,还可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还有哪些杠杆。
四、 适时引导体验
教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把握住学生的兴奋点,但要严防过于直截了当,以帮助学生的体验朝健康方向发展。
如关于“月球”的知识,学生比较了解。月球上的概况如没有空气、没有水、昼夜温差大等知识,学生在小学就已经知道。为了不让学生停留在表面知识,一位教师对其中的一小块知识点“月球上的引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进行了精心设计。教师说:“下面请出我们班最瘦小的一位男生。”在同学们的推搡下,这位男生走上了讲台。教师又开口了:“现在我要拿出一样接近90千克重的物体。”学生们互相看看,眼睛在教室里扫视,心中都充满了疑问:这么重的物体究竟是什么?“那就是我自己。”教师慢吞吞地吐出了这几个字。学生们看了看老师矮胖的身躯,不禁哄堂大笑,异常兴奋。“你们猜猜,这位男同学能否背得动我?”教师问道。“能!”“不能!”“可能吧!”“他都快被你压扁了!”学生们纷纷猜测。教师趴在那位男生身上,只见那位男生气喘吁吁,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背着我跳几下,快跳几下!”老师发出了指令。“啊!”下面的学生都是一片嘘声。背着走已经很累了,还要跳几下?想想肯定不可能。教师从那位男生的背上跳下来,让那位男生说了说自己的感受。接下来就顺理成章:“要在月球上,我保证他不仅能背我,还能很轻松地跳动。”……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教师适时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都有了深切的体验,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骆伯巍. 教育心理学原理[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17.
[2] 汪波. 创造性思维在初中自然科学实验教学中的培养[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5A).
[3] 叶镇源. 让学生在体验平台上感悟科学[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