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业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后续。它是教师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一种方式,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合理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巩固概念、掌握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思想、发展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数学作业 调整
一、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这种作业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相适应,它有许多弊端:问题的提出是课本和教师;数据的提供是课本和教师;作业形式单一。这种“题海战术”浪费了学生多少宝贵的时间,而由于学生对作业意图不能准确体会,从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了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也就谈不上作业的主動性与积极性了。
二、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以“问题解决教学”为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一些较典型和生动的高中数学作业新模式。
1.“Copy”作业
做法:教师把每天的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教材上的例题,课下再留做作业,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再与课本订正、改正;也可以直接抄到作业本上。
特色与优势:我校学生大部分没有严谨的解题习惯,经常是会而不对、或者是会而不拿满分;这样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要比老师枯燥的强调几遍效果好的多;同时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完成作业,符合我校学生特点。
2.自选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
3.分层矫正作业
做法: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总结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优秀”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优秀”的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的,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
4.自编“总结”作业
做法: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总结。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小组分工合作总结,也可个体独立完成。每次总结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典型习题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取样测试、讲评。
特色与优势: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复习巩固了知识的运用过程;总结后的测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参与了对测试的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以上四种作业模式,“Copy”作业、“自选作业”、“分层矫正作业”、“自编‘总结’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改革。开始时学生不适应这种改革,他们突然从传统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不知所措。通过多次指导,为学生学习目标定向,学生慢慢的懂得了如何选择作业,他们做作业变得积极主动,有针对性,达到掌握水平的比例逐渐上升。以上四种作业模式均属于巩固性作业,以巩固“双基”为目的。
5.研究性作业
做法:①教师给定范围或专题,学生选题;②学生搜集整理资料;③反馈与修正;④形成作业成果;⑤汇报交流,进行评价。
特色与优势:教师给定范围,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完成时空跨度大,可以寻求合作伙伴,有创造性,与生活紧密结合,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利用等能力,同时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与传统作业比较,研究性作业有明显的优势:①探索研究性作业往往是综合的专题学习,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②作业完成时间较长,作业反馈相应延迟,时空的广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③重视从单独完成到合作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④作业过程、完成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顺应新课程的需要设计研究性作业,它是对传统作业的结构性调整;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三、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以往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通常以答题正、误为标准,教师用“”、“×”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而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并不能从中反映出来。那么,如何进一步改革批阅学生的数学作业呢?实践中我们作了以下两点改革:
1.用“○”、“?”或写评语等来代替“×”、“”。
2.改变作业由教师一个人评判为教师批改、学生互批、学生讲评交流等多种方式。
这样做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求疑问及改正错误,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反思
在有效作业的设计和选编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一是学生在分层作业的选题时,有学生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定位不清楚;而有的学生一题也不放弃,造成作业的负担过重,没有整理和反思的时间。而且教师不讲评不放心,导致从头到尾地讲;二是探究性作业受时空的制约很大,学生的自主合作的程度不高;此外,探究性作业评价方式亟待更进一步的完善。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改进教学”。要把握基础教学的要求,并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商小蓉:《高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2]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数学作业 调整
一、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结构
传统的高中数学作业,以教材为中心,以高考为参照,由教师按习题的难度组织起来布置给学生,组成一个基础型、提高型的训练链,通过机械重复来加强记忆、巩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这种作业与片面追求升学率或应试教育相适应,它有许多弊端:问题的提出是课本和教师;数据的提供是课本和教师;作业形式单一。这种“题海战术”浪费了学生多少宝贵的时间,而由于学生对作业意图不能准确体会,从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了上课听讲、课后完成作业的被动学习,也就谈不上作业的主動性与积极性了。
二、高中数学作业结构调整的尝试
以“问题解决教学”为主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形成了一些较典型和生动的高中数学作业新模式。
1.“Copy”作业
做法:教师把每天的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教材上的例题,课下再留做作业,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再与课本订正、改正;也可以直接抄到作业本上。
特色与优势:我校学生大部分没有严谨的解题习惯,经常是会而不对、或者是会而不拿满分;这样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要比老师枯燥的强调几遍效果好的多;同时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完成作业,符合我校学生特点。
2.自选作业
做法:教师按教学单元提供大量的数学巩固性作业,教师只提一个每天完成作业的最低量的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
特色与优势: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改善了作业效果,学生享受到了做作业的主人的快乐。
3.分层矫正作业
做法: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进行“总结性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将学生分成“优秀”和“需努力”两个层次。教师提供矫正作业,要求“需努力”的学生独立完成后交给“优秀”的学生批改讲评。
特色与优势:班级授课制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会整齐划一的,教师不在教学单元开始时将学生进行层次划分,而在教学单元结束时划分。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学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选择作业。而矫正作业的分层次要求,有利于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风气。
4.自编“总结”作业
做法:章节结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编学习总结。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学会章节知识内容的整理,逐步在题型与内容上建立联系。可小组分工合作总结,也可个体独立完成。每次总结要求学生提交章节知识内容整理、典型习题和考查的知识点等成果。教师取样测试、讲评。
特色与优势:学生在总结过程中学会了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在一定程度上复习巩固了知识的运用过程;总结后的测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愉悦身心;学生参与了对测试的设计和完成结果的评价,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以上四种作业模式,“Copy”作业、“自选作业”、“分层矫正作业”、“自编‘总结’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改革。开始时学生不适应这种改革,他们突然从传统的作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不知所措。通过多次指导,为学生学习目标定向,学生慢慢的懂得了如何选择作业,他们做作业变得积极主动,有针对性,达到掌握水平的比例逐渐上升。以上四种作业模式均属于巩固性作业,以巩固“双基”为目的。
5.研究性作业
做法:①教师给定范围或专题,学生选题;②学生搜集整理资料;③反馈与修正;④形成作业成果;⑤汇报交流,进行评价。
特色与优势:教师给定范围,学生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完成时空跨度大,可以寻求合作伙伴,有创造性,与生活紧密结合,加速了个体的社会化,可以培养学生信息利用等能力,同时开阔农村学生的视野。与传统作业比较,研究性作业有明显的优势:①探索研究性作业往往是综合的专题学习,学生在驾驭专题学习中容易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②作业完成时间较长,作业反馈相应延迟,时空的广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③重视从单独完成到合作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④作业过程、完成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已作为必修课正式开始实施了,同时要求各门学科都要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思想,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培养其良好的科学态度和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不在乎能不能取得什么成果或发现。顺应新课程的需要设计研究性作业,它是对传统作业的结构性调整;学生带着问题,边学习,边研究,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层次,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交流、共享,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念,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三、高中数学作业的批改和反馈
以往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通常以答题正、误为标准,教师用“”、“×”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而学生解题的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并不能从中反映出来。那么,如何进一步改革批阅学生的数学作业呢?实践中我们作了以下两点改革:
1.用“○”、“?”或写评语等来代替“×”、“”。
2.改变作业由教师一个人评判为教师批改、学生互批、学生讲评交流等多种方式。
这样做有利于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寻求疑问及改正错误,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控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四、反思
在有效作业的设计和选编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在课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一是学生在分层作业的选题时,有学生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即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的定位不清楚;而有的学生一题也不放弃,造成作业的负担过重,没有整理和反思的时间。而且教师不讲评不放心,导致从头到尾地讲;二是探究性作业受时空的制约很大,学生的自主合作的程度不高;此外,探究性作业评价方式亟待更进一步的完善。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的目的是“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改进教学”。要把握基础教学的要求,并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能成功。
参考文献
[1]商小蓉:《高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2]曹才翰、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