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赣派建筑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江西省金溪县拥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古村落101个、明清古建筑1.1万余栋,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然而随着乡村的青壮年涌入城镇,大量老屋年久失修无人看管,金溪县这些珍贵的传统古村落曾一度面临走向没落的边缘。
近年来,该县通过积极探索多种模式,悉心保护古村,实施活态开发,古韵竹桥村、书香浒湾镇、红色后龚村……如今在金溪,越来越多曾经凋敝破败却承载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开始焕发新生,成为乡愁的寄托地。
能引外来客,也留原住民
始建于明未清初的竹桥古村位于金溪县双塘镇,拥有600多年历史,现存明清时期建筑109栋。和很多古村类似,竹侨古村也曾因无人居住而日渐衰败。
“过去竹侨村是有名的贫困村,进出村子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泥土路,村里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破损、废弃。”说起过去的村庄,40岁的竹侨村村民余耀中摇了摇头。
“原住民是古村落的魂,人不在,魂就没了。”金溪县老屋办主
任吴泉辉说。
2006年,金溪县启动古村保护
和开发利用工作,竹桥村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民居造型,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 传统村落2017年底,在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金溪县决定在对竹桥古村修缮保护的基础上,引入专业第三方公司运营。
2018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和往年不同的是,常年在沿海地区打工的余耀中和许多村民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留下。
“屋要有人撐!看到村里现在人气这么旺,很多在外的村民都决定回来。”余耀中笑着说,新修建了观景栈道、恢复了清澈见底的水塘、还原了古村最美“天际线”……如今,随着竹桥古村发展越来越好,在守住古砖古瓦“原汁原味”的同时,村民们还望见了旅游敛富的新路子。
“现在我们都在竹桥景区上班,每月能挣两三千,加上家中经营的农家乐,每个月挣的不比在外面少!”余耀中说。
“目前,景区95%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竹桥本村的村民”景区运营负责人张磊表示,竹侨古村游客年接待量将突破20万人次.下一步将丰福村内的业态场景,在餐饮、住宿、特产购物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开发。
修复“筋骨肉”,传承精气神
雨后新晴,阳光暖照,在琅琚镇疏口古村,工匠们乘着天气睛好正在进行古村落修复工作2018年3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拯救老屋行动”金溪县整县推进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金溪县现存老屋进行抢救性修复。
“什么时候签合同?什么时候维修老屋?”在金溪县文博所,每天都有不少古村落的村民前来问询。面对村落古建筑的产权难题,金溪县探索出了一套“收购、租赁、托管”相结合的模式。
“村民按照自愿原则将房屋托管给村委会或者村小组,经由村小组整合托管给县文博所,再通过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租赁。”金溪县旅发委主任胡军民介绍,2018年,金溪县完成了对21个村落共计740栋房屋的征收。
传统村落保护既要见物,也要见人,不仅要经费支持、政策倾斜,更要注重人文价值的传承。
浒湾镇书铺街的“旧学山房”被打造成“浒湾雕版印刷博物馆”、下李村的“大夫第”建筑群变身“村史馆、新风馆和民俗馆”……在修缮保护的同时,通过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金溪县将维修后的古祠堂、古建筑重新打造利用,让传统村落有故事可讲。
既要修复老屋的“筋骨肉”,也要传承文化的“精气神”,随着古村旅游的兴起,村里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今年春节期间,竹桥古村景区热闹非凡,村民们通过舞手摇狮、跳马步灯等多种形式的民俗活动展示当地“非遗”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不做摇钱树,要留传家宝
时下正值雨季,合市镇游垫古村的文保员胡庆华一大早便准备出门,前往村里的老宅查看是否出现雨破损情况。晴天怕木梁爆裂土墙倒塌,雨天查屋顶水墙壁透风,在村里来回巡查,是今年66岁的胡庆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这是老祖宗的东西传到我们手上,我们要把它作为传家宝传承下去,不能做败家子。”胡庆华说2014年以来,当地通过制定“一村一档”“一人护一古村落”管护等管理机制,为每个传统村落都配备了文保员,实行专人“一对一”保护。
同时,金溪县通过开展专项保护行动,有效遏制了文物盗窃案件的发生,近三年来,该县共破获文物盗窃案件39起,成功追逃文物犯罪嫌疑人35名,追缴石磉、石板、花板、瓷器等文物237件。
“金溪古村落不是摇钱树,而是金溪人的传家宝,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是中国城镇化理想,也是我的人居梦想。”2018年江西省两会期间,金溪县县长高连珠因在网络上推介会溪传统古村落,被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为“古村县长”。
对于金溪县古村落未来的发展,高连珠有着长远思考:“我们今天的保护,绝不是要把所有的村落都拿来开发利用,而是要给子孙后代留有余地,正因如此,我们仍要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不能让这些古老建筑和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上坍塌。”
近年来,该县通过积极探索多种模式,悉心保护古村,实施活态开发,古韵竹桥村、书香浒湾镇、红色后龚村……如今在金溪,越来越多曾经凋敝破败却承载厚重历史的传统村落开始焕发新生,成为乡愁的寄托地。
能引外来客,也留原住民
始建于明未清初的竹桥古村位于金溪县双塘镇,拥有600多年历史,现存明清时期建筑109栋。和很多古村类似,竹侨古村也曾因无人居住而日渐衰败。
“过去竹侨村是有名的贫困村,进出村子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泥土路,村里的年轻人大都选择外出务工,很多古建筑因年久失修而破损、废弃。”说起过去的村庄,40岁的竹侨村村民余耀中摇了摇头。
“原住民是古村落的魂,人不在,魂就没了。”金溪县老屋办主
任吴泉辉说。
2006年,金溪县启动古村保护
和开发利用工作,竹桥村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多样的民居造型,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 传统村落2017年底,在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金溪县决定在对竹桥古村修缮保护的基础上,引入专业第三方公司运营。
2018年春节假期结束后,和往年不同的是,常年在沿海地区打工的余耀中和许多村民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留下。
“屋要有人撐!看到村里现在人气这么旺,很多在外的村民都决定回来。”余耀中笑着说,新修建了观景栈道、恢复了清澈见底的水塘、还原了古村最美“天际线”……如今,随着竹桥古村发展越来越好,在守住古砖古瓦“原汁原味”的同时,村民们还望见了旅游敛富的新路子。
“现在我们都在竹桥景区上班,每月能挣两三千,加上家中经营的农家乐,每个月挣的不比在外面少!”余耀中说。
“目前,景区95%以上的工作人员都是竹桥本村的村民”景区运营负责人张磊表示,竹侨古村游客年接待量将突破20万人次.下一步将丰福村内的业态场景,在餐饮、住宿、特产购物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开发。
修复“筋骨肉”,传承精气神
雨后新晴,阳光暖照,在琅琚镇疏口古村,工匠们乘着天气睛好正在进行古村落修复工作2018年3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拯救老屋行动”金溪县整县推进项目正式启动。项目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金溪县现存老屋进行抢救性修复。
“什么时候签合同?什么时候维修老屋?”在金溪县文博所,每天都有不少古村落的村民前来问询。面对村落古建筑的产权难题,金溪县探索出了一套“收购、租赁、托管”相结合的模式。
“村民按照自愿原则将房屋托管给村委会或者村小组,经由村小组整合托管给县文博所,再通过政府主导,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租赁。”金溪县旅发委主任胡军民介绍,2018年,金溪县完成了对21个村落共计740栋房屋的征收。
传统村落保护既要见物,也要见人,不仅要经费支持、政策倾斜,更要注重人文价值的传承。
浒湾镇书铺街的“旧学山房”被打造成“浒湾雕版印刷博物馆”、下李村的“大夫第”建筑群变身“村史馆、新风馆和民俗馆”……在修缮保护的同时,通过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内涵,金溪县将维修后的古祠堂、古建筑重新打造利用,让传统村落有故事可讲。
既要修复老屋的“筋骨肉”,也要传承文化的“精气神”,随着古村旅游的兴起,村里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今年春节期间,竹桥古村景区热闹非凡,村民们通过舞手摇狮、跳马步灯等多种形式的民俗活动展示当地“非遗”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不做摇钱树,要留传家宝
时下正值雨季,合市镇游垫古村的文保员胡庆华一大早便准备出门,前往村里的老宅查看是否出现雨破损情况。晴天怕木梁爆裂土墙倒塌,雨天查屋顶水墙壁透风,在村里来回巡查,是今年66岁的胡庆华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这是老祖宗的东西传到我们手上,我们要把它作为传家宝传承下去,不能做败家子。”胡庆华说2014年以来,当地通过制定“一村一档”“一人护一古村落”管护等管理机制,为每个传统村落都配备了文保员,实行专人“一对一”保护。
同时,金溪县通过开展专项保护行动,有效遏制了文物盗窃案件的发生,近三年来,该县共破获文物盗窃案件39起,成功追逃文物犯罪嫌疑人35名,追缴石磉、石板、花板、瓷器等文物237件。
“金溪古村落不是摇钱树,而是金溪人的传家宝,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是中国城镇化理想,也是我的人居梦想。”2018年江西省两会期间,金溪县县长高连珠因在网络上推介会溪传统古村落,被网友们亲切地称呼为“古村县长”。
对于金溪县古村落未来的发展,高连珠有着长远思考:“我们今天的保护,绝不是要把所有的村落都拿来开发利用,而是要给子孙后代留有余地,正因如此,我们仍要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不能让这些古老建筑和传统文化在我们手上坍塌。”